7月13日,網友「釣友老七」在金華釣魚論壇上發帖,說水庫承包商在沙畈水庫投毒,為的是不讓他們釣魚。
沙畈水庫承擔著金華市區和周邊鄉鎮的居民生活用水供應,關係到上百萬人的飲水安全。帖子立刻引發廣泛關注。
7月16日,記者實地調查發現,毒魚現象確實存在,但並非水庫承包商在毒魚,而是當地村民、個別釣友和驢友。當地水利部門也就此事展開調查,並採集水樣檢測。
新聞回顧:《網友:有人在沙畈水庫投毒?!當地水利局正在調查》
昨天下午,金華市委宣傳部、金華市水利局就沙畈毒魚事件向媒體通報調查情況,水質符合飲用要求,市民大可放心飲用。
毒魚事件
可能因「魚藤精」引起
金華市水利局領導接到舉報後,第一時間組織市漁政管理處、沙畈水庫管理處有關人員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組織金華市水資源監測中心對沙畈水庫水質進行監測,並向公安機關報案。
調查表明,這次沙畈水庫死魚事件發生在水庫庫尾上遊,使用「魚藤精」毒魚的可能性最大。目前,公安機關正積極追查毒魚者。
「魚藤精」是由魚藤屬和梭果豆屬植物根部提取而得的殺蟲劑,使用此藥後用清水衝過的魚毒性不大,可以食用。
當地政府表示,毒魚案件調查難、取證難、查獲難,並涉及到公共安全。對此類行為,特別是在飲用水水源投藥毒魚的行為,當地公安機關將積極介入,加大打擊力度。
除一項指標外
水質都達到一類水標準
7月19日晚,水質監測結果出來了。
在33項指標中,沙畈水庫水質有32項指標為一類水,其中一項指標為二類水,綜合評價為二類水,優於國家飲用水標準(三類)。
金華市水利局表示,沙畈水庫庫容大,稀釋和自淨能力強,毒魚者使用的是非劇毒農藥。所以,近期發生的毒魚事件不會對沙畈水庫的水質造成不良影響。
金華市水文站一直按規定對飲用水水源水質進行監測,到目前為止,金華市飲用水源大大優於國家規定的飲用水安全標準,市民完全可放心飲用,網友也沒必要擔心和恐慌。
當地政府
嚴防此類行為再次發生
沙畈水庫的庫區水面有3000多畝,其所屬的沙金蘭水源保護區面積有270平方公裡,管理範圍相當大,隨著休閒遊玩的人員增多,人員流動大,管理難度很大。
金華市政府要求,相關部門要立即採取措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在保護區增設警示標誌,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普及與水源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市民保護飲用水源的意識。
同時,將成立專門的巡邏隊,加強庫區日常巡查和水質監測頻次,一旦發現水質有指標超標,必須第一時間報告。
沙畈水庫及其集雨面積內的區域已被列入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根據國家水汙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從事網箱養殖、旅遊、遊泳、垂釣或者其他可能汙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漁業法》《治安管理法》及《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也對使用有毒有害物質有嚴格規定,在飲用水水源投藥毒魚可能構成犯罪,依法追究責任。
水利局長呼籲
廣大市民主動保護水源
「優良的飲用水是我們金華人的驕傲,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好我們的水源。」金華市水利局局長包曉華說,要讓水庫承包商、垂釣愛好者及驢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水源保護的行動中來。
他也呼籲,廣大市民不去飲用水源水庫釣魚、遊泳,不在那裡留下垃圾。
金華幾位資深釣友說,他們將會另找釣魚場地,積極配合政府保護水源地。「只要符合大家的利益,我們就應該遵守。作為真正的釣魚愛好者,我們應該是對社會負責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