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化蝶是真的嗎?封面「雲觀展」6日探秘華希昆蟲博物館

2020-12-0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攝影 趙力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3月4日,驚蟄,意味著仲春已到,雷驚百蟲萬物蘇。

一提起昆蟲,你知道世界最長的昆蟲是什麼?世界最小的蝴蝶長什麼樣?梁祝裂冢化蝶的傳說是真的嗎?這些關於昆蟲的秘密,都可以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找到答案。

3月6日下午3點,封面新聞「雲觀展」繼走進金沙、三星堆、永陵等博物館之後,第四站將走進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副館長趙希將擔綱講解員,帶你線上參觀「華語世界最大蝴蝶資源」,探秘昆蟲版的「動物世界」。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蝴蝶標本種類多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藏超過40萬件,許多藏品在國內絕無僅有,其中70%以上的館藏為蝴蝶標本。

這裡收藏有全部四川蝴蝶種類,以及大量我國各地的蝴蝶、昆蟲標本。其中蝴蝶佔我國已知種類的95%以上,是國際學術界公認全球收藏中國蝴蝶種類最齊全的博物館,被譽為「華語世界最大蝴蝶資源」。

五彩繽紛的標本

與亞洲大多數昆蟲博物館只重視展示不同,華希昆蟲博物館對以四川省和中國西部地區為重點的中國蝴蝶等珍稀和觀賞昆蟲研究歷史達20餘年,與美國熱帶鱗翅目學會、英國皇家昆蟲學會、日本昆蟲學會等國際頂級權威昆蟲學組織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擁有雄厚的科研基礎。

觀眾漫步在展管裡,可以從科學和藝術的角度來欣賞昆蟲,走進昆蟲的世界,欣賞自然界微觀之美,探索生命的本質。

大鳳蝶有尾型雌蝶

吉尼斯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水生昆蟲——越中巨齒蛉,世界最長昆蟲——中國巨竹節蟲,世界最大蚊子——巨大蚊,這些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的館藏精品,讓你對不可思議的大自然讚不絕口。

雲觀展的過程中,趙希除了展示這些神奇的昆蟲藏品之外,還將帶來一場知識點滿滿的科普之旅,比如,哪些動物是昆蟲、哪些不屬於昆蟲,蝴蝶和蛾有什麼區別,世界上最毒的螞蟻是什麼,哪種昆蟲的保護等級比肩大熊貓,令人十分期待。

寶石金龜子

一提起蝴蝶,人們總是不約而同地想起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在傳說中他們裂冢化蝶,直到如今,人們一看到兩隻蝴蝶在花叢中「纏纏綿綿翩翩飛」,總以為那就是愛情。

趙希笑言,大家一般認為梁祝化蝶中的蝴蝶是大鳳蝶。大鳳蝶個頭大,很常見,不過,如果你看到兩隻大鳳蝶相互追逐,他們可能並不是熱戀中的卿卿我我,而是「感情破裂」之後,雌蝶急於擺脫雄蝶的糾纏,或者是同性之間將對方驅逐出自己的領地。

相關焦點

  • 87萬網友「雲觀展」,解密昆蟲冷知識
    華希昆蟲博物館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趙力供圖驚蟄之後,萬物復甦。3月6日,封面新聞「雲觀展」走進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副館長趙希擔綱講解員,帶你線上參觀「華語世界最大蝴蝶資源」,探秘昆蟲版的「動物世界」。世界最大水生昆蟲——越中巨齒蛉,世界最長昆蟲——中國巨竹節蟲,世界最大蚊子——巨大蚊,這些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的館藏精品,讓你對昆蟲的「世界之最」讚不絕口。
  • 87萬網友「雲觀展」 解密昆蟲冷知識
    原標題:87萬網友「雲觀展」,解密昆蟲冷知識 驚蟄之後,萬物復甦。3月6日,封面新聞「雲觀展」走進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副館長趙希擔綱講解員,帶你線上參觀「華語世界最大蝴蝶資源」,探秘昆蟲版的「動物世界」。
  • 探秘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2015-05-21 08:53:12    華夏經緯網
  •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羅向明)5月18日,我國首個蛾類專題科普展在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啟幕,包括目前發現的世界最大鋸翅天蛾等一批珍稀奇特的蛾類標本首次亮相。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四川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鋸翅天蛾的個體大小超過此前記載的世界記錄。天蛾科是我國常見的一類大型蛾子,文獻記載,鋸翅天蛾翅展一般是12釐米-15釐米。過去的最大記錄是15.6釐米,而此次青城山科考發現的個體翅展達17.5釐米。 鋸翅天蛾分布於印度北部、泰國北部及越南北部、中國華南及華東、韓國。
  • 探訪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探訪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6/8) "← →"翻頁
  • 梁祝鳳蝶——福建省土樓自然博物館科普推廣
    梁祝鳳蝶 Papilio memnon,學名玉帶鳳蝶,鳳蝶科鳳蝶屬的一種昆蟲。    美國喬治亞大學昆蟲博士蕭文鳳表示,陰陽蝶的真正原因尚無定論,目前有2種說法,一種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意外失去了一半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另一說法,2個精子同時進入1個卵子,產生基因突變。
  • 梁祝為啥化蝶,而不是變比翼鳥?
    比如最近就有這麼一道考題在網上很火,它是這樣問的:這個古怪的念頭,你在聽《梁祝》的時候想到過沒有?其實,這道題看似無釐頭,但仔細想想,會發現其中確實有很大的思考空間。  還有一位同學在答案裡做了戲劇性的拔高:「梁祝的故事最後其實沒能大團圓,比翼鳥和連理枝都是大團圓的象徵,所以不能化成比翼鳥。」這個回答真的很贊,考慮到了整個故事情節的走向,還能結合具體事物蘊含的意象。
  • 梁祝化蝶:為何是蝴蝶,而不是蜜蜂或其他昆蟲
    「亡魂化蝶」在梁祝的同類故事中,兩人死後化為連理枝或比翼鳥都是較易理解和解釋的現象,因為這兩種事物原本就具有強烈的象徵性;至於蝴蝶,雖然它們因成對出現(所謂「雙飛」)也常被視為「同心」,但漢語中也有「狂蜂浪蝶」這樣的成語,將之視為輕薄放蕩的象徵。
  •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昆蟲博物館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昆蟲博物館 世界最大天蛾標本——鋸翅天蛾。(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供圖)     本報訊(記者 羅向明)5月18日,我國首個蛾類專題科普展在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舉行,包括目前發現的世界最大鋸翅天蛾等一批蛾類標本首次亮相。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鋸翅天蛾的個體大小超過此前記載的世界記錄。
  • 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6月1日起免費開放(圖)
    國內唯一一隻寶石金龜子標本  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6月1日起正式免費開放,展出標本數量居亞洲第一  ●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在青城山建成,將於6月1日正式免費開放  ●該館館藏蝴蝶種類達700餘種,超過了整個歐洲大陸的種類總和,是日本全國蝴蝶種類的3倍  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擁有全亞洲最多展出標本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經過多年的籌備,終於在青城山新遊客中心建成。
  • 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現身青城山 翅展達21.6釐米創吉尼斯紀錄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羅向明)金氏世界紀錄首次出現了中國昆蟲的身影。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個體,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    2015年7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四川青城山發現一種看起來像著長牙的巨型蜻蜓的怪蟲,經鑑定是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對標本測量後發現,最大個體翅展達21.6釐米。這個發現很快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因為過去公認生存於現代的最大水棲昆蟲,產於中南美洲的一種叫「直升機豆娘」的蜻蜓,其兩翼張開時有記錄的最大寬度為19.10釐米。而此次發現的最大的越中巨齒蛉翅展比前者寬近2釐米。
  • 民星路小學學生「博物館之行」暨上海昆蟲博物館探秘活動:小昆蟲...
    民星路小學學生「博物館之行」暨上海昆蟲博物館探秘活動:小昆蟲 大世界時間:2017/6/8 10:21:44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民星路小學        選稿:陳樂 2017年6月6日,民星路小學三年級全體師生,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講解員的陪同下,參與了昆蟲博物館的特色體驗活動「昆蟲世界探秘」。
  • ...昆蟲標本 巴黎翠鳳蝶 金龜子 博物館館長 蝴蝶標本 蝴蝶樹 DNA...
    ,將於6月1日正式免費開放  ●該館館藏蝴蝶種類達700餘種,超過了整個歐洲大陸的種類總和,是日本全國蝴蝶種類的3倍  東方網5月30日消息: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擁有全亞洲最多展出標本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經過多年的籌備,終於在青城山新遊客中心建成。
  • 成都發現翅展達11.15釐米的巨型蚊子個體
    趙力 攝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23日對媒體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巨型蚊子個體,這隻蚊子翅膀展開竟然達到驚人的11.15釐米寬,身體長度近5釐米。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種蚊子叫巨大蚊Holorusiamikado又稱米卡多大蚊或帝王大蚊,屬於雙翅目Diptera大蚊科Tipulidae巨大蚊屬Holorusia。
  • 成都一昆蟲博物館展出奇特蛾類 來看看有哪些「妖蛾子」
    小觀眾們對活的蛾類幼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新華網四川頻道5月21日電(本網記者 李倩薇)從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開始,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正在舉辦為期一周的「妖蛾子奇妙夜——世界奇蛾特展」。    本次展覽的主角是從世界各地收集的數萬隻蛾類標本中精選出來的上千隻觀賞性或珍稀蛾類,部分珍稀奇特的蛾類標本是第一次在中國科普展中亮相,有的還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標本。
  • 四川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世界最小蜻蜓
    ▼ 11月24日消息,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曬出了世界上最小蜻蜓個體,最小個體甚至不足15毫米。據了解,這種蜻蜓名叫侏紅小蜻,又名八丁蜻蜓(英文名:Nannophya pygmaea),一般體長17~19毫米之間 ,是蜻蜓中的侏儒。
  • 「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開幕
    11月15日上午,「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本次展覽由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主辦,北大寶石鑑定中心(青島)教學實踐基地聯合舉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展品和技術指導支持。
  • 「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開幕!
    11月15日上午,「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本次展覽由海爾世界家電博物主辦,北大寶石鑑定中心(青島)教學實踐基地聯合舉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展品和技術指導支持。
  • 科研封面賞析:國風中的催化反應——梁祝化蝶
    此次松迪設計的圖像被選為期刊封面,讓我們走進今天的封面故事。在本次封面中,設計師巧妙利用了中國民間愛情故事,將其中引人矚目的戲劇衝突用來展現實驗中的「化學反應」與「催化」。《梁祝》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設計師選取了這一家喻戶曉、流傳深遠的題材,並且做了全新的呈現。
  • 世界蜘蛛展來了! 比巴掌大的蜘蛛 還有上億年的蜘蛛化石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訊(記者 李智 攝影 劉陳平)比成人巴掌還大的蜘蛛,你見過麼?從5月18日開始,成都青城山腳下的華希昆蟲博物館「邀請」到上億年的蜘蛛化石、「蜘蛛巨人」捕鳥蛛等,讓大家一探「蜘蛛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