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為啥化蝶,而不是變比翼鳥?

2021-02-22 觀觀雅集

點擊關注丨每天學點新鮮知識

這年頭當學生太不容易了,考題比我們那時候難多了。

我們那時候,什麼「蓄水池一邊放水一邊排水,問泳池什麼時候能把水接滿」;「一個火車快一個火車慢,慢的先發車快的再追,多長時間能追上」之類的問題,已經算是大開腦洞的宇宙級別難度神題。

 

但是現在孩子不一樣了,他們的考題,光審題就能把你整蒙圈了。

比如最近就有這麼一道考題在網上很火,它是這樣問的:

這個古怪的念頭,你在聽《梁祝》的時候想到過沒有?

其實,這道題看似無釐頭,但仔細想想,會發現其中確實有很大的思考空間。

 

有不少同學給出了精彩的答案,譬如

「『蝴蝶』普通人更熟悉一些,作為一個源自民間的故事,最終的結局顯然要回歸到民間百姓最熟悉的意象上」。

這個回答挺實在。

 

還有一位同學在答案裡做了戲劇性的拔高:

「梁祝的故事最後其實沒能大團圓,比翼鳥和連理枝都是大團圓的象徵,所以不能化成比翼鳥。」

這個回答真的很贊,考慮到了整個故事情節的走向,還能結合具體事物蘊含的意象。

 

網上也有一些積極的網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有人說:

哪有那麼複雜,之所以化蝶而不是比翼鳥和連理枝,只因梁山伯與祝英臺據傳是魏晉時期的人,而「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詩句出現在白居易的《長恨歌》裡,時間上相差了幾百年,前人怎麼可能借用或者剽竊後人的創意?

這位網友,如果這是一道高考作文題,對不起,我們明年見。

白居易的「在天願作比翼鳥」確實是讓比翼鳥深入人心,但這並不代表這個文學形象是白居易首創的。先秦古籍《山海經》裡就已經有了關於比翼鳥的記載:

《山海經·海外南經》:「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又《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三國時曹植已經把比翼鳥寫進了詩裡:

因此,從比翼鳥和蝴蝶這兩個文學形象產生的年代來分析是得不出結論的。

 

我們再來說說「蝴蝶」這種小動物。

 

不同於只存在於神話中的比翼鳥,蝴蝶是一種常見的動物,它與文學的結緣始於《莊子》: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莊周夢蝶」。

因為這個典故,蝴蝶這個意象蒙上了一層夢幻、悽迷的色彩,用在《梁祝》這段故事的結尾,也能帶來一種虛幻、唯美的審美感受。

 

也許,後人在構想《梁祝》化蝶的情節時,多多少少參考了一點莊子的創意,但這意象的情緒、色澤、調性,全都是不一樣的。

 

正如之前那位同學所說,比翼鳥象徵圓滿,而這並不是一個圓滿的故事,蝴蝶更加符合故事的基調。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相比比翼鳥,蝴蝶的內涵更豐富:

 

它外觀美麗,但生命周期短,象徵梁祝絢麗而短暫的人生;它羽化的過程又寓意著一種執著的追求和抗爭,一種以生命為代價的升華和蛻變;它成雙成對地飛舞,象徵著忠貞不渝的愛情……

 

蝴蝶,就形態而言,並不承載深情,而是翩然、飄逸等形容詞的天然代言者。

比翼鳥嘛~就稍顯笨拙了些。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梁祝化蝶」多美多好聽啊,如果改成「梁祝化鳥」,呃,請自行體會……

最後,奉上幾個版本的《梁祝》,在音樂聲中再次感受這一千古的愛情絕唱吧~

鋼琴版

二胡版

口琴版

簫版

李玉剛演唱版

▼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點讚鼓勵一下唄!

相關焦點

  • 梁祝化蝶:為何是蝴蝶,而不是蜜蜂或其他昆蟲
    「亡魂化蝶」在梁祝的同類故事中,兩人死後化為連理枝或比翼鳥都是較易理解和解釋的現象,因為這兩種事物原本就具有強烈的象徵性;至於蝴蝶,雖然它們因成對出現(所謂「雙飛」)也常被視為「同心」,但漢語中也有「狂蜂浪蝶」這樣的成語,將之視為輕薄放蕩的象徵。
  • 梁祝化蝶是真的嗎?封面「雲觀展」6日探秘華希昆蟲博物館
    梁祝裂冢化蝶的傳說是真的嗎?這些關於昆蟲的秘密,都可以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找到答案。3月6日下午3點,封面新聞「雲觀展」繼走進金沙、三星堆、永陵等博物館之後,第四站將走進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副館長趙希將擔綱講解員,帶你線上參觀「華語世界最大蝴蝶資源」,探秘昆蟲版的「動物世界」。
  • 第二屆百萬花•蝴蝶節啟動 遊客可親手放飛「梁祝化蝶」
    紅網長沙9月16日訊(記者 廖潔 攝影 張勇 通訊員 肖雅琴)伴隨著《梁祝》優美的旋律,蝴蝶雙雙對對展翅而飛,翩翩起舞,從今天起至10月20日,如果你有時間,不妨去湖南省森林植物園第二屆百萬花•蝴蝶節體驗一番,除了能欣賞到黃裳鳳蝶、玉帶鳳蝶、波綠鳳蝶、遷粉蝶、枯葉蛺蝶等知名蝴蝶外,還能親手放飛蝴蝶,
  • 獻給春蠶的禮讚——梁祝故事原型芻議
    其實,只要我們注意到了梁祝傳說的奇異性,就會懷疑梁祝故事有「人事」原型的存在。梁祝傳說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出現過不少屬於「神話」「鬼話」的說法,除了「靈魂化蝶」之外,還有梁山伯喝了「懵懂酒」入了「痴魂」、「陰府告狀」和「還魂團圓」等等。
  • 梁祝鳳蝶——福建省土樓自然博物館科普推廣
    梁祝鳳蝶 Papilio memnon,學名玉帶鳳蝶,鳳蝶科鳳蝶屬的一種昆蟲。     由於梁祝鳳蝶是南方蝶種,因此常生於長江以南,廣東、雲南一帶較為常見,江、浙一帶也有分布。其幼蟲取食芸香科柑橘屬為主,成蟲喜訪花採蜜,雄蝶飛翔力強,多在曠野地方狂飛;雌蝶飛行緩慢,常滑翔式飛行。由於它們常常雌雄蝶上下翩舞,形影相隨,廣東、雲南等地民間稱之為"梁祝鳳蝶。
  • 來蝴蝶劇場,新版《梁祝》告訴你
    劇場兩側屏幕上,播放著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梁祝》片段,影像中的袁雪芬和範瑞娟,青春正好。山伯和英臺,翩翩舞到今。梁祝故事的文字資料最早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關於「二人同窗三年而不知英臺為女紅妝」的民間故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後經歷代文人墨客的潤色雕琢,這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有了讓人慨嘆的「死後化蝶」結局。
  • 難道人死真的能化蝶?林正英葬禮莫名出現成群結隊的黑蝴蝶
    傳說在葬禮上出現蝴蝶,不是尋常的蝴蝶經過,而是它們特意前來弔唁死者。像這樣的場景,不少文學作品中都曾出現過。在家喻戶曉的電視劇《還珠格格》中,西域奇女子香妃生命垂危之時也有大群蝴蝶圍在其周邊。在經典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中,梁祝最後化蝶雙宿雙飛,感動世人,被作為悽美的愛情故事世代流傳。
  • 梁山伯與祝英臺死後為何只化為蝴蝶而不是其它什麼?
    其實小編小時候看《梁祝》的時候,電視劇的最後梁山伯和祝英臺雙雙化蝶,那時候年齡小感覺特別的神奇,但心裡有疑問,為什麼單單就變蝴蝶,不變點其它什麼動物,像孫悟空和二郎神一會變鳥一會變蛇的。最近被這新版《梁祝》電視劇勾起了往事,小編就認真去查了下,蝴蝶在古代對於古人代表著什麼?
  • 科研封面賞析:國風中的催化反應——梁祝化蝶
    《梁祝》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設計師選取了這一家喻戶曉、流傳深遠的題材,並且做了全新的呈現。我們可以看到,青山垂柳,山澗淙汩之間橫立著一座石板橋,橋上有對璧人相會。身著男裝的女子含羞低眉,而男子深情注視,他們的雙手緊緊牽在一起。
  •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梁祝怎麼兌換 梁祝需要多少皮膚碎片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梁祝怎麼兌換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上官婉兒免費兌換攻略: 1、收集18個峽谷記憶碎片可免費兌換!
  • 聽說梁祝化身的蝴蝶五一能在磨山蝴蝶園看到?
    (李商隱)」在浩如煙海的民間故事寶庫裡,有關蝴蝶的傳說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梁祝」、「莊周夢蝶」、「霞郎雯姑的故事」。在我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家喻產曉,盡人皆知。梁祝故事在浙江、江蘇、河南、安徽、廣東等十多個省市廣為流傳,因此所化之蝶也版本眾多。廣東、雲南等省的蝴蝶愛好者認為梁山伯與祝英臺所化之蝶為美鳳蝶,北方大多數地區多以黃色的寬邊黃粉蝶比作梁山伯,白色的尖鉤粉蝶比作祝英臺。
  • 三年結蛹破繭化蝶 JVC 2012新品發布會全線出戰
    三年,是品音JVC耳機化蝶的三年。它見證了「一個耳機品牌在國內市場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一個百年技術創新品牌獲得國內消費者認知、認可、認同的過程;「一個正規進口品牌突破假貨水貨廠貨的成長過程;「一個耳機品牌迅速增長快速搶佔市場的過程;「一個美麗蝴蝶展翅未來、翱翔天空的過程。」
  • 夢繭化蝶 《陰陽師》全新SR階式神於菊蟲即將降臨
    夢繭化蝶 《陰陽師》全新SR階式神於菊蟲即將降臨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三隻魚時間:2018-10-22 分享到: SR階式神於菊蟲(CV.羽飼真梨)在白天總是耐心地教導、激勵著小蟲子們,為有朝一日能成功化蝶而努力地食用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