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冷天的,大家對熱乎乎的東西都有著深深的執念。熱騰騰的火鍋,暖呼呼的烤紅薯,吹暖風的電暖爐,熱氣氤氳的汗蒸房......溫暖的東西都會在寒冷的冬天給你帶來滿滿的幸福感,你以為使用他們的時候只需要注意火激紅斑嗎?不,你還需要注意——低溫燙傷!
什麼是低溫燙傷?
說到燙傷,大家腦子裡面浮現的都是很滾燙的水碰到皮膚,瞬間發紅繼而起皮的樣子,之前寫過燙傷,大家也知道處理方式了→
但是有種燙傷叫低溫燙傷,你聽說過嗎?很多人是不是很納悶,低溫還會燙傷?
其實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溫物體引起的慢性燙傷。低溫燙傷創面疼痛感不明顯,有時你甚至都沒注意到,但是皮膚會出現紅腫、水泡、脫皮甚至發白。
低溫燙傷有什麼症狀?
低溫燙傷最常見的表現是皮膚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發白。
低溫燙傷在初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水泡,逐漸出現紅腫,伴隨著疼痛。
如果已經出現以上的症狀患者還沒有察覺,繼續持續性接觸熱源的話,有可能會傷及患者真皮層,則表現為明顯的紅腫疼痛。
如果已經出現感染不及時處理,傷口可能潰爛,長時間無法癒合。
是不是低溫燙傷危害就比較小呢?
它雖然叫低溫燙傷,威力可更加驚人。低溫燙傷可以造成從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損傷程度可是不輸高溫燙傷(我們常說的燙傷泛指高溫燙傷)呢。
有研究表明:
49℃的熱源持續接觸皮膚三分鐘可以導致表皮損害
49℃的熱源持續接觸皮膚九分鐘可能會導致表皮壞死
44℃熱源持續接觸接觸皮膚六個小時,將導致皮膚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
低溫燙傷由於創面疼痛感不明顯,大家不放在心上,但是低溫燙傷創面深,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處理不當可能會發生潰爛,長時間都不會癒合。
低溫燙傷就像蚊子一樣,在給你造成傷害的同時還給你來點麻醉,等你發現的時候,傷害已經造成了。
已經造成低溫燙傷了怎麼辦?
①降溫
一旦已經出現低溫燙傷的症狀,請立刻用涼水或者涼毛巾給患處降溫。
②消毒殺菌
降溫之後,進行衝洗,再進行消毒。
③塗藥
患處塗抹燙傷膏,可以幫助傷口恢復哦。
④就診
如果已經出現感染,請馬上去醫院皮膚科求助。
如何避免低溫燙傷?
1.電熱毯
電熱毯不光可以取暖,回南天的時候還可以讓潮溼的床上用品變得很乾爽。但是使用電熱毯的時,溫度設置不要過高,也不建議電熱毯開一整晚。建議大家購買電熱毯的時候買可以設置溫度和時間的款式,這樣在暖暖過冬的時候也很安全。
2.熱水袋
熱水袋不要長時間貼緊皮膚,水溫不宜過高,在熱水袋外層最好套上專用的布袋子或者包裹毛巾。
3.暖寶寶
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有質量保證的暖寶寶。暖寶寶一定不要直接貼在皮膚上,最少都需要隔著一層衣服。不建議貼著暖寶寶睡覺,因為暖寶寶的發熱時間比較長,皮膚長時間持續性接觸發熱源容易引起低溫燙傷。
暖寶寶的發熱溫度一般在50-60攝氏度之間,有的暖寶寶發熱時間甚至能達到12個小時,在你沒有察覺的時候可能已經造成了低溫燙傷。
4.泡腳
泡腳的水溫不要太燙,很多都喜歡把腳「燙熟」,只有溫度適宜才是最好的。
5.取暖器
不管是小太陽還是暖風機,都應該保持相應的距離,很多人覺得不夠暖,手腳已經要湊到取暖器前面去了,這樣是很危險的。在使用取暖器的過程中應該經常更換取暖的部位,溫度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
特別需要注意的人群有哪些?
①糖尿病患者:因為肢體遠端血液循環不好,肢體感覺不敏感容易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造成低溫燙傷。
②孕婦
③嬰幼兒
④老年人:老年人對溫度的感覺沒有年輕人那麼敏感,也是需要多注意。
在取暖的時候,也要小心不要被「熱情似火」的各種取暖神器誤傷哦。不光過暖呼呼的冬天,也要過安全的冬天。
參考來源:
1.中華損傷和修複雜志——低溫燙傷的特點和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