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能見派
【「能見派」畫外音:領導講話信息量真挺大,就看你懂沒懂。】
新浪財經「能見派」(nengjianpai)獲悉,10月21日下午,2019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9)開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出席大會開幕式並為大會主持。
他總結了今年的風電市場,並提出了一些觀點和建議。以下為劃重點版:
今年中國風電依然保持平穩的發展態勢。
海上風電,預計可以實現到2020年累計併網容量達到5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
分散式風電將成為新的增長空間。
希望企業按照「十三五」規劃和電網實際送出能力,以及環保的各項要求量力而行。
對分散式風電提供政府一站式服務,對分布式電源制定更健全的競價機制等等。
通過非水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機制引導地方更好支持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企業在堅持技術攻關的同時,推動各環節的智能化與專業化發展。
歡迎全球先進技術和企業加入到中國風電發展中來。
一些數字:
市場繼續平穩增長。1-9月,全國新增風電併網容量1348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106萬千瓦,累計併網裝機容量達到1.98億千瓦。同期,全國風電發電量28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
產業結構穩步調整。在2019年上半年新增併網容量中,中東南部地區佔58.7%,「三北」地區僅佔41.3%。在累計裝機方面,中東南部地區佔比35.2%,同比提高近3個百分點,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
海上風電穩妥推進。1-9月,海上風電新增併網容量為106萬千瓦。產業發展總體平穩有序,預計可以實現到2020年累計併網容量達到5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
分散式風電穩中突破。中東南部分散式風電開發顯現出巨大潛力。就地開發、就近利用的理念,為低風速風能資源地區探索出節本增效的好路子,隨著一批項目的落實,分散式開發在提高風能利用效率、降低社會用能成本等方面的價值初步顯現,分散式風電將成為新的增長空間。
棄風問題企穩向好。經過多年努力,棄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1-9月,全國棄風電量為128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為4.2%,較去年同期有大幅改善,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尤其是新疆、甘肅和蒙西,棄風率同比顯著下降。
技術研發有序推進。當前,中國風電不僅具備大兆瓦級風電整機自主研發能力,而且形成了完整的風電裝備製造產業鏈,製造企業的整體實力與競爭力大幅提升。
在大容量機組研發,長葉片、高塔架應用等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新技術應用不斷湧現,以雷射雷達為代表的新型傳感技術和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智能技術使得風電整體管理變得更加高效。
企業實力明顯增強,國際化程度顯著提升。在整機出口方面,我國風電機組出口的國家數量從2007年的1個,增加到2018年的34個國家和地區,遍布全球的6大洲。
中國風電整機企業對拉動全球風電市場作出了突出貢獻。據統計,2018年,在全球新增裝機排名前十五的整機製造企業中,有8家來自中國。一條覆蓋技術研發、開發建設、設備供應、檢測認證、配套服務的國際業務鏈基本形成。
一些想法:
(一)堅持穩定有序發展。風電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穩」字,其中規劃目標的引導作用非常明顯。目前出現了一些搶工期、搶設備供應等現象,設備價格也出現一定的上浮。
希望企業按照「十三五」規劃和電網實際送出能力,以及環保的各項要求量力而行,客觀理性地推進項目建設進程,高質量完成每一個項目開發,不給未來留下任何風險隱患。
國家也將對各地規劃執行情況加強監督,確保行業的平穩有序,避免大起大落。
(二)堅持體制機制創新,落實後補貼時代風電發展的支持政策。
2021年後,陸上風電要全面實現平價目標。去補貼後,需要更好的落實支持風電發展的有關政策。
作為政府部門,我們將盡最大努力,也呼籲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和電網企業積極配合。
一是按照「放管服」的要求優化政府的服務。包括對分散式風電提供政府一站式服務,對分布式電源制定更健全的競價機制等等。
二是改善公共服務。提高電網企業在接入和送出消納方面的服務質量。
三是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通過非水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機制引導地方更好支持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四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加強對保障性收購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管,降低各類非技術成本。
(三)堅持技術創新。
風電產業的技術創新,一方面是在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上取得更高突破,另一方面是依託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拓寬風電的新業態、新模式。
這就要求企業在堅持技術攻關的同時推動各環節的智能化與專業化發展,不斷提高發電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度電成本。
(四)堅持國際合作。我們需要學習借鑑各國寶貴的發展經驗,也歡迎全球先進技術和企業加入到中國風電發展中來。
利用「一帶一路」等國際交流倡議與平臺,擴大走出去、請進來的高質量國際合作格局。
(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