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年前的冰河期,是什麼原因導致覆蓋整個地球的冰雪融化的?

2020-12-08 騰訊網

冰河末期地球大解冰

兩萬年前,地球還是一片冰天雪地。是什麼原因導致覆蓋整個地球的冰雪融化?科學家致力於尋找冰河末期地球大解凍謎題的答案。

地球大解凍之謎

從紐約城的冰川壺穴到海下森林,在我們周圍到處都留下了冰川主宰世界時代的遺蹟。地球最後的大冰期(第四紀冰期)大約開始於12萬年前,一個厚度超過3千米的巨大冰蓋在這段時期內漸漸形成,最後覆蓋了幾乎整個加拿大,並一直延伸到曼哈頓。在地球的另一邊,冰蓋則覆蓋了西伯利亞、北歐和英國的大部分地區,一直到接近如今倫敦所在的地方。地球其他地方也形成了許多規模較小的冰原和冰川,而且隨著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燥,大片地區變成凍土地帶,沙漠也在不斷擴張。

陸地上積起了厚厚的冰層,海平面比現在低約120米。如今英國和愛爾蘭所在的地方,當時是歐洲大陸的一部分;美國佛羅裡達州有現在的兩倍大,如今的佛羅裡達州西部港市坦帕那時還離海岸很遠;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紐幾內亞島那時都是一片被稱為古莎湖的陸地的一部分。當時的地球面貌與如今迥然不同。

到兩萬年前,地球上規模巨大的解凍時代開始了。在接下來的一萬年裡,地球平均溫度上升了3.5℃,地球上的大部分冰雪漸漸融化,上升的海平面吞沒了一些低洼地區,如英吉利海峽和北海(今天俄羅斯的貝加爾湖),迫使人類祖先放棄了之前的許多定居點。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地球發生了如此巨變?地球大解凍時代又是如何開始的?

揭開謎底

科學家早就知道,在冰河末期,隨著地球北半球夏日陽光的增強,地球上的冰雪開始融化。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們迷惑不解。例如,在地球開始解凍之後不久,南半球變得溫暖起來,北半球卻變得更冷,與陽光增強的預期效果正好相反。這個看似矛盾的發現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如今,科學家經過將近兩個世紀的研究探索,終於解開了冰河時代末期地球大解凍之謎。

這個解惑過程始於19世紀30年代,當時路易斯·阿加西斯發現了受冰川影響而形成的一些地質特徵,比如冰河在巖床上留下的痕跡,又如在距離如今的冰川很遠的地方發現的顯然是從其他地方被搬運去的奇特巖石。此後不久,從加拿大到智利,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發現。顯然,冰河期與間冰期曾交替出現,地球周而復始地經歷了一系列的冰河時代。

是什麼原因導致冰河時代開始?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冰河時代結束?1864年,詹姆斯·克羅爾提出,由於地球軌道的改變,導致照射到地球表面不同部分的陽光發生了變化。他還提出,各種反饋機制將軌道效應放大。例如,冰雪融化導致地球反射熱量發生變化,海洋洋流變化導致地球氣溫發生變化,等等。

儘管克羅爾在許多細節問題的推斷上有錯誤,但他的研究大方向卻是正確的。早在20世紀,塞爾維亞天文學家米盧丁·米蘭科維奇在對過去60萬年裡的太陽輻射量的變化情況進行精心計算後,提出了著名的「米蘭科維奇周期」,指出北半球夏季的太陽輻射變化是導致地球第四紀冰期氣候巨變的一個關鍵因素。米蘭科維奇的理論在當時未被人們接受,但20世紀70年代對海洋沉積物的研究表明,冰河的前進與倒退確與「米蘭科維奇周期」相吻合。

不過,還有許多謎題依然未解。首先,太陽輻射的變化很微小,即使地球冰雪融化導致更多太陽熱量被地球表面吸收,太陽輻射的影響得以放大,仍然難以促成如此全球規模的巨大變化。更重要的是,當北半球的夏季太陽輻射增加時,南半球的太陽輻射卻在相應減少。因此克羅爾認為冰河時代在兩個半球應該是交替出現的:北半球凍結,南半球解凍,反之亦然。但問題是:整個地球幾乎同時解凍。這是為什麼?

這些謎題的答案在上世紀80年代似乎開始浮出水面。南極冰芯鑽探科學探險揭露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水半的變化與地球溫度變化密切相關。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幾百萬年裡,地球經歷了一系列的冰河時代,其間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水平的變化與地球溫度的上升與下降近乎完美地同步發生。科學家說:「這是我們所知道的大自然中最奇妙的相互關係。」

北半球開始解凍不久,二氧化碳水平上升,這解釋了南半球為什麼同時變暖,同時也有助於解釋溫度變化幅度為什麼如此之大。

大解凍之謎似乎揭開。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這也是科學家在十年前就已經非常清楚的一個事實:南極變暖在二氧化碳水平上升之前幾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如此來看,雖然二氧化碳水平上升是造成全球變暖、冰河時代結束的部分原因,但卻不是最初的觸發因素,造成全球變暖應該另有原因。

隱藏在花粉中的秘密

大解凍之謎並不止於此。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對沉積物中含有的一種名叫「寬葉仙女木」的高山花卉以及其他植物的花粉的研究表明,在冰河末期,當歐洲剛開始變暖時,突然又變冷了。這段寒冷時期被稱為「老仙女木期」,大約從17500年前持續到14700年前。對冰核的研究也顯示,北極格陵蘭島地區在同一時期也變冷了。

可是,在此期間,南極的溫度仍然穩步上升。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在北半球溫度下降的同時,南半球仍然保持溫暖呢?不可能是因為地球軌道變化或二氧化碳水平上升,但有可能與海洋洋流變化有關:19000年前,隨著巨大的冰原開始融化,驚人數量的淡水湧入北大西洋。

今天,在北大西洋,來自熱帶的海水在這裡變冷,水的密度增大,沉到洋底,這些深海冷流一路流到南半球。而在海洋表面,溫暖的海流——包括墨西哥灣流——則向北流去。這一洋流循環系統被稱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

19000年前,大量淡水湧入海洋,海水的鹽分被稀釋,海水密度降低,導致洋流循環速度放緩,其結果是產生了「拉鋸效應」:被表面洋流帶往北半球的熱量大為減少,北半球溫度自然下降;與此同時,南半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失去的熱量減少,於是開始變暖。這一理論解釋了許多令人困惑的發現。大西洋洋流循環速度放緩也有助於解釋大解凍時期二氧化碳水平上升的原因。

20世紀90年代,尋找二氧化碳源頭的行動主要集中於南冰洋(也叫南大洋或南極海)。海洋沉積物中的同位素含量表明,冰河時代在海洋深水域積累起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據推測,由於減少了海水的垂直對流活動,加上海面被厚厚的海冰封凍,於是二氧化碳被困在了海底。當大解凍時代到來之時,封凍海洋的海面冰層融化,這就好像拔掉了一個巨大的瓶塞,海底大部分二氧化碳逃逸到了大氣中。科學家最近對南極冰核中同位素的詳細分析證實:冰核中的二氧化碳的確來自深海。

南冰洋海水垂直對流增加導致大量二氧化碳外逸的理論已被廣泛接受。

大解凍的理論與依據

那麼,引起南冰洋洋流的變化原因又是什麼?有兩種理論。

一種理論認為,當大西洋環流停止運轉時,取而代之的是南極洲附近海域的翻轉環流。密度較大的海面海水下沉,深層海水上湧,釋放熱量和二氧化碳。這也解釋了南極變暖和二氧化碳上升之間的關係。

另一種理論認為,深層海水上湧增加是受風的變化影響。地球上的風主要受兩極地區和熱帶地區的溫差的影響,以及地球自轉的影響,當溫差發生變化時,地球上風帶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冰河時代位於南半球的西風帶在冰河末期向北移動,導致「拉鋸效應」向南移動越過南冰洋,南極洲氣候變暖,冰凍大陸周圍的海冰開始融化。特別是,受風力驅動產生的大洋環流在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的淺海海域導致更多海水上湧。

有科學家對過去22000年裡的80種不同的溫度和大氣成分記錄進行分析研究,基本上證實了冰河時代結束時大解凍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大約20000年前,北半球的冰原一直向南延伸到很遠,在那裡,只要太陽輻射強度稍有增加,就會導致大面積的冰雪融化,融化的雪水湧入北大西洋,導致翻轉環流系統關閉,北半球溫度下降,南半球氣候變暖。這些變化主要源自於17500年前地球表面熱量的重新分配,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0.3℃。

風帶或洋流的變化,或者兩個因素兼有,令南冰洋更多深層海水湧上海洋表面,釋放出被困了數千年的二氧化碳。隨著大氣二氧化碳水平攀升至百萬分之190,整個地球開始變暖,北半球最北方是最慢有所反應的。但是,到了大約15000年前,當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百萬分之240時,大西洋翻轉環流重新開始加速,氣溫又開始上升。翻轉環流的復甦在南半球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氣候停止變暖,二氧化碳停止釋放。

大約12900年前,「拉踞效應」又開始發揮威力。北緯地區氣溫突然暴跌,之後的大約1300年裡一直持續寒冷。這股持續千年的寒流被稱為「新仙女木事件」,據認為是由北美一個巨大的冰湖融化造成的。融化的雪水遠非北美洲五大湖所能容納,於是大量的融化雪水一下子突然湧進大西洋,再次令大西洋翻轉環流系統關閉。

與此同時,南半球的海洋又開始釋放二氧化碳,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到百萬分之260,導致整個地球在接下來的幾千年裡迅速變暖。大約10000年前,原本一片冰雪世界的地球已經是舊貌換新顏,冰蓋撤退,海平面上升,人類祖先開始學習耕作。

然而,冰河時代至此還沒有真正結束。在過去的幾百萬年裡,冰河經歷了幾次前進和撤退,而且兩極地區的冰雪一直沒有完全融化。不過,從現在開始,大約要不了多長時間,這一天就會到來。太陽輻射強度只稍微增加了一點,二氧化碳濃度漸漸上升了百萬分之70,曾經覆蓋整個歐亞大陸和美洲的冰蓋就全部融化了。而自人類開創工業時代以來,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上升了百萬分之130。如果說我們人類送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還不足以融化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原,那麼隨著人類持續加速這一過程,這一天就為期不遠了。

對於我們來說,幸運的是,可能需要數千年時間,地球上最後的巨大冰蓋才會徹底消失。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也許未來的南極建設者有一天會在南極洲融化雪水流過的巖床上發現一些巨大的冰川壺穴,讓他們反思發生在這個星球上的另一次巨變。

全球變暖的驚人後果

全球變暖導致的後果可能人人都能背出來: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不過,全球變暖導致的另外一些後果未必人人都知道。

森林大火頻發:在過去幾十年中,森林大火更頻繁猛烈。研究發現,森林大火頻發與氣溫逐漸升高、冰雪提前融化有著很大的關係。每當春天提前來臨、冰雪提早融化時,森林地區就會變得更乾燥,而且乾燥的時間會更長。長時間的乾燥增加了發生森林火災的概率。

毀壞文物古蹟: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蹟都是經受住了時間考驗的遠古文明的歷史見證。然而,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最終還是可能波及它們。

山脈反彈:重量級的冰川「鎮壓」著不斷「長高」的山脈。隨著全球變暖,冰雪加速融化,冰層重量減輕,山體反彈將加速。

衛星加速:大氣電離層空氣稀薄,但空氣分子仍然會產生阻力,減緩人造衛星的運動速度(正因此必須定期推動人造衛星回到正確軌道上)。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大氣電離層的空氣密度發生變化,空氣阻力減小,衛星的運動速度會加快。

適者生存:隨著全球變暖,春天來得更早,植物開花期提前,動物如果照常遷徙,有可能錯過它們的食物。那些能較早適應環境變化的物種有更多機會生存繁衍,從而將其隨環境變化改變了的基因信息傳遞給下一代,最終改變整個族群的基因檔案。

永凍層解凍:全球變暖令地表之下的永久凍土層解凍,使地面下沉,可能導致鐵路、公路和房屋等受損。在高海拔地區,永久凍土層的解凍可能導致山體崩塌和泥石流。凍土解凍還可能讓古人類遺體出露地面,導致惡疾再度肆虐地球。

湖泊消失:在過去幾十年裡,北極消失的湖泊高達125個,而湖泊下的永久凍土層融化被認為是湖泊失蹤的罪魁禍首。當永久凍土層解凍時,湖水滲漏到土壤中,湖泊的水被排乾。從湖泊消失那天起,支持它們的生態系統也隨之消失了。

北極植物生長旺盛:融化的北極冰川在給低緯度地區的動植物帶來困境的同時,卻給北極生物群帶來了光明前景。正常情況下,北極植物往往會被困在冰雪中長達數年之久。而如今,研究發現,一當冰雪在早春提前融化,植物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生長。

動物退避三舍:研究發現,從20世紀初開始,花慄鼠、老鼠和松鼠等許多動物開始遷移到海拔更高的地方,而其「退避三舍」的原因可能是全球變暖導致其棲息地發生改變。相同的生存危機也威脅著北極熊等北極生物,因為它們棲身的海冰正在逐漸消融。

過敏症加劇:全球變暖還可能讓越來越多的人患上季節性過敏症和哮喘。研究顯示,空氣中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和不斷攀升的氣溫刺激植物,促使植物開花期提前並產生更多花粉。隨著過敏源到來的時間提前,過敏季節持續時間也會延長。

相關焦點

  • 萬年前的地球大浩劫,埋葬了史前動物猛獁象,又留下了什麼呢?
    一百萬年前的冰河期,猛獁象主宰著整個北美大陸,全球都有猛獁象的分布,猛獁象進化得很成功,一頭成熟的猛獁象,身長可達5米,高約3米,象牙長1.5
  • 科普:是什麼導致格陵蘭島最大的冰川融化?會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是最大的島嶼,位於北美洲的東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全島面積約為216.61萬平方千米,海岸線全長3.5萬多千米,同時也是大部分被冰雪覆蓋的島嶼。據科學家檢測,大約有87%的面積被冰雪所覆蓋。
  • 地球之外的冰雪世界——行星冰凍圈
    距今 25 億年以來,地球上出現過 5 次大的冰河期,其中 2 次為全球性的,分別發生在距今 23 億年前的古元古代和距今 8 億—6 億年前的新元古代。當這 2 次冰河期達到巔峰時,全球平均溫度降低到 50℃ 或更低,陸地被冰川所覆蓋,海冰厚度達 1—2 km,並且延伸到赤道地區,甚至赤道地區的海洋也被冰封,地球冰凍圈範圍擴展到最大。
  • 地球冰河期要到了?太陽黑子影響冰河期?結論不攻自破
    很久之前,當科學家明白太陽黑子的變化會對地球有影響之後,地球會進入冰河期的傳言就甚囂塵上。當然可以影響地球的不光是太陽黑子的變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那麼什麼是冰河期呢?傳聞地球在還沒有生物之前,是一片冰雪覆蓋。
  • 全球變暖和環境惡化導致吉力馬札羅山冰雪融化
    據英國天空電視臺近日報導,因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吉力馬札羅山上的冰蓋正在融化,如果情況持續惡化,15年後吉力馬札羅山上的冰蓋將不復存在。報導援引聯合國的報告說,吉力馬札羅山的冰蓋將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而融化,在15年後完全消失。違法的伐木業、木炭生產業、採石業及森林火災,都加劇了冰蓋的融化。
  • 地球發生過3次大冰期,曾冰層厚度超300米
    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星球,這樣的距離使得地球不會像水星那樣受到太陽的炙烤,也不會像海王星那樣受到太陽的冷落。但是科學家在研究地球的發展史時發現,地球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被太陽「冷落」的情況,也就是地球上也曾經出現過冰雪覆蓋全球的情況,而且這樣的冰河期多達3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 地球發生過3次大冰期,火山是幕後黑手,曾讓冰層厚度超300米
    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星球,這樣的距離使得地球不會像水星那樣受到太陽的炙烤,也不會像海王星那樣受到太陽的冷落。但是科學家在研究地球的發展史時發現,地球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被太陽「冷落」的情況,也就是地球上也曾經出現過冰雪覆蓋全球的情況,而且這樣的冰河期多達3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 南極冰川正在從下方融化 致海平面上升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一項新研究對南極冰蓋進行了探察,發現實際上南極冰川正以極快的速度消退,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事實上,南極可能很快超過格陵蘭島,成為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禍首"。
  • 南極冰雪融化之後,讓科學家擔心的東西出現了,人類要引起重視
    南極大陸是人類最後發現之地,這裡常年被冰雪覆蓋,溫度非常低,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由於南極的寒冷,一直以來,這裡都是人類的禁區,即使是探險者也不敢深入南極,因此對於南極的了解非常少。可是隨著全球氣溫不斷升高,南極的氣溫近年來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很多的冰雪開始融化,部分冰層之下的東西已經開始露出來,可是冰雪融化之後,讓科學家的擔心的東西出現了。事實上,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探索,對南極冰層之下的東西已經有了一些猜測,比如大量的火山,大量的遠古細菌和病毒等。
  • 3D圖展現全球冰雪融化導致地球重力變化
    這份報告是在美國宇航局的地球重力檢測衛星GRACE公布一項研究結果後發表的,該衛星顯示了融化的冰對地球的重力產生影響,導致它逐漸發生變化。這項最新記錄還提到過去用來測量海面溫度的方法存在的差異,例如,用來測量水溫的水桶裡的海水是從海裡拉到船上或者是從船上的輪機艙收集的。
  • 隨著全球變暖,每年有3900億噸冰雪融化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由於全球變暖,地球上的冰川持續融化,每年有多達3900億噸的冰雪消失不見。 阿拉斯加的冰川受影響最大,其次是南美洲南部和北極的冰川。阿拉斯加朱諾的門登霍爾冰川 該研究的主要學者、來自蘇黎世大學的麥可·澤姆浦表示:「在過去的30多年以來,幾乎所有地區的冰川都同時出現了消失的情況,這顯然是氣候變化導致的。到本世紀末,山脈冰川很有可能將全部消失。」
  • 評估報告稱北極變暖趨勢增強 冰雪覆蓋面積減少
    美媒稱,科學家8日在對北極地區的年度評估中說,北極地區在2020年繼續堅定不移地轉向新的氣候,因為該地區幾乎創紀錄的變暖效應驟增,冰雪覆蓋面積減少,極端野火事件增多。他說:「北極地區的幾乎所有東西,從冰雪到人類活動,都在迅速改變,以至於沒有理由認為30年後任何東西會像今天這樣。」報導稱,雖然整個地球都因為化石燃料和其他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而變暖,但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兩倍多。氣候變暖在其他地方產生級聯效應,抬升海平面,影響海洋環流,而且科學家越來越認為,氣候變暖在極端天氣中發揮著一定作用。
  • 南極冰川為何持續融化?原因居然是這樣!科學家:人類要警惕
    但是有科學家研究認為,大約在20億年前,南極並不像現在這樣被冰雪覆蓋,而是擁有青山綠水並且有很多動物在這裡棲居,但隨後地球上的氣候在不斷的變遷,於是這裡被冰雪給覆蓋了,氣溫是越來越冷,降雪在這裡融化不了,漸漸地就堆積成山,因此才慢慢演變形成了如今人們所看到的南極!
  • 北極冰雪融化速度驚人2040年或完全無冰存在
    【PConline資訊】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5日報導,北極理事會北極監測與評估計劃(AMAP)工作組發布的一份新報告稱,北極正迅速融化,到2040年可能處於完全無冰狀態。與此同時,英國利茲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南極,冰的融化速度約為預期值的三分之一。
  • 《科學》:7.16億年前地球赤道曾被冰雪覆蓋
    」時代被冰雪覆蓋。Macdonald) 北京時間3月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最新一項研究稱,在距今7.16億年前,如今炎熱潮溼的地球赤道曾覆蓋著冰雪,這似乎為「雪球地球」理論進一步提供了證據。
  • 北極一天融化20億噸冰,這意味著什麼?
    2019年6月份,國際著名NASA的觀測報導,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經歷了一場非比尋常的融冰事件,在短短一天之內冰山融化約20億噸,超過整個格陵蘭冰總體積的40%,是繼2012年之後再創的歷史新高。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島之一,位於丹麥境內(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總面積2,166,313.54 平方千米,其中冰層覆蓋面積達1,833,900平方公裡,佔比格陵蘭島總面積的80%以上。北極格陵蘭島是典型的寒帶氣候,沒有四季變化,重視寒冬冰雪覆蓋,只有少數沿海部分的氣溫或達到0度左右。
  • 阿爾卑斯山冰雪融化後,出現了粉色冰川,真「出事了」?
    只是感覺有些不安,其實這一切都是出現都是有原因的。為什麼阿爾卑斯山的冰雪會融化,這是因為全球性變暖,導致積澱的厚雪融化,但是藻類也會加速全球變暖,導致冰雪融化的速度變快。然後通過融化的冰雪得到一個良好的繁殖環境,達到更好的繁殖情況。從而這一系列就變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一邊吸收輻射,一邊惡化環境,也不是這種藻類是福是禍?
  • 阿爾卑斯山冰雪融化後,出現了粉色冰川,真「出事了」?
    大自然,在面對人類的發展,原始森林被改造,原始土地被開發,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也開始被破壞,除了一些動物被吃到滅絕,還伴隨著人類的快速發展導致生活環境得到了破壞。近日,出現了一件怪事,阿爾卑斯山雪山的冰雪融化後,出現了粉色的冰川,這是怎麼回事?是大自然給人們的警告?還是真的出事了?
  • 如果全球的冰川融化,會造成什麼影響?
    冰川融化僅僅是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其中一大影響,它還會對極地地區的動物、人類造成影響,例如導致北極熊的棲息地消失,將這一物種推向瀕危的邊緣;人類將會開闢一條新航線等等。除此之外,冰川融化還會造成什麼影響呢?眾所周知,因紐特人是地球上唯一一個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民族,如果地球上冰川都融化了,那將會極大第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