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著名演員王剛,也是一位出色的收藏家。
據相關報導,王剛70%的家產都是藏品,其中和田玉絕對是不可忽略的存在。
王剛曾說:玩玉更多的是有了一種精神寄託,一種生活樂趣,或者說一種生活感悟。
但也有玉友會有所疑問:為什麼不送金表?寶石、鑽石、金條也可以啊?為何非得是一塊和田玉呢?
這個答案,只有中國人能懂。
既然是當做傳家寶,自然要具備傳承的文化內涵。
中國歷來有崇玉、愛玉、享玉的文化傳統,唯有玉是最理想的傳承物件。
比如「玉有五德」、「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等,讓玉的文化底蘊和神聖的傳承意義相得益彰。
所以,千百年來,華夏大地下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風俗:以玉傳家,當興國風。
甚至還有了「傳玉不傳金」的說辭。
也正因為如此,和田玉被尊稱為「國玉」,成為上承廟堂,下啟鄉野一致認定的傳家寶。
它對中國人來說,不僅僅只是表層的物質財富,還有深刻的精神內涵。
再次,玉是歲月的見證者。
一塊玉,它往往要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榮辱興衰,才會傳到下一代的手上。
所以,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除了是一種物質財富,更是消逝的歲月的記錄者。
此外,玉石是代表信仰的信物。
傳家寶往往見證了一個家族的榮辱興衰,寄託了家族成員的情感和精神,凝聚著家族的力量。
家裡的老人把玉石傳給後代,是為了時刻警醒後代,不論貧窮或是富有,發達還是落魄。
都要做一個像玉一樣的人,具備溫潤,從容不迫,有氣節,正直善良這些品性。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玉石代表美好的祝福。
老人把玉傳給子孫後代,其實也是在把平安吉祥的福氣傳給子孫後代。
相信玉能護子孫的一生避兇、安家、驅邪、令人如意吉祥、平安順遂。
人生在世,誰不希望得到長輩的庇護呢?
巍巍崑崙山,皎皎和田玉,一塊美玉,可歷經百年而不陳舊,反而歷久彌新。
在現實的紛擾中,玉作為清幽、純潔的代表讓人傾慕不已。
它不僅是物質財富,還是情懷、精神、思想、願望、夢想的代名詞。
玉既象徵著人類的美,又代表了自然的美。
她的貴氣優雅之美,使一代又一代的中華民族兒女為之痴迷。
美玉傳家,幸福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