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是完美主義者,凡事追求完美,對和田玉皮的要求也相當高,眼睛裡容不得一絲瑕疵,對有皮裂開的玉皮更是看不見。還有一些裂開的籽,難道就沒有賞玩收藏的價值?
一是籽料並非是塑膠,無瑕疵,但很少。有點小的皮裂一般情況下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二、行內說十籽九裂,這種話不假,想要沒裂就可以了,成品加工時去掉就好了。從幾千米的山丘上滾下來的一塊玉石,沒裂的能有多少?正常看起來完美的料子,在燈光照射下,不可能沒有紋路。
其三,籽料就像美女,為什麼說表面有小皮裂就可以忽略,首先要保證籽料的特性;其次,一個美人,從頭到腳不會沒有一點瑕疵,沒有人是完人,也就沒有石頭了。
四、許多雕刻原籽的皮面都留有一毫米都不到的淺皮裂痕,但雕刻師卻不用借陰刻線,這是為什麼?以保證原料的完整性為目的。假如不喜歡,雕刻師可以幫你把它取下來,但你覺得比沒皮裂的時候好看嗎?最好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東西,瑕不掩瑜嘛。
五是有些沒有瑕疵的料子,但每個人對料子的要求都不一樣,有些人認為這種料沒有瑕疵,在我看來就有瑕疵。
和田玉籽料,因為不完美,所以才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希望大家能正確看待每一個籽料,和田玉之所以特別珍貴,是因為沒有任何兩個籽料是完全相同的,甚至籽料的裂片也是唯一的。假如所有的和田玉都是完美無缺的,那我想它恐怕就沒那麼值錢了。由於不完美,所以是獨一無二的。
決定和田玉原料價值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原料質量,二是產地,三是產量環境(產狀)。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決定了玉器原料價值的高低。
和田玉籽料要明確地進行分級,才能更好地存活下來。對玉石的評價,也就是「料」、「工」、「意」這三點。
料超一等,價格相差十倍。
工超一等,價格相差十倍。
意超一等,價格差十倍。
從收藏的角度來說,成品品質必須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藝,最好的意境,達到這三點才能稱為收藏級的籽料作品。收藏級籽料的價格比一般的籽料高出10倍。一等的籽料有3000個,一種收藏級的籽料有300萬個。如此說來,收藏級為以下幾個上等,材料上等,工作上等,題材上等。將這幾類的每一要素做到最好,價格就是普通籽料的10倍,籽料一般還是依附於成品的價值,屬於投資思路,未來原石籽料才會成為籽料的表現。
和田玉夾生於海拔3500米以上,有綿延的崑崙山脈巖體中。和田玉原石經過長期的自然地殼運動和冰川運動等作用,最終被剝離成各種大小的塊狀,和田玉碎塊經雨水、雪水的衝刷,隨河流流入河流,被稱為和田玉原石,和田玉原石經過玉龍喀什河數百年甚至數萬年的衝刷,最終形成了和田玉籽料。
玉龍喀什河的源頭,即出山的冰山腳下,離出產籽料的和田市約270公裡。從這個270公裡長的河床裡,從冰山的出水點開始,一直向下,大約20公裡左右,可以撿到為數不多的山水料。在河床的另一段20公裡處,到200多公裡處根本沒有玉石。在河床的另一端,大約200公裡向下至270公裡處,是產籽的主產區。
有一句話說,在中段近180公裡沒有玉,是因為水流太急,玉都被洪水衝走了,留不住,所以把玉衝到了下遊。
前方那20多公裡的河水不比前面更湍急嗎?為什麼在這一段還能或多或少的撿到玉?而且這180公裡的路程,怎麼大大小小一塊玉都沒有呢?卵石遍地都是,沒有一塊玉,石頭沒被水衝走就留了下來,唯獨比石頭重得多的玉反而被水衝走了,所以,「水流急,玉存留不下」這樣的解釋自然是不成立的。因此,有一種觀點認為,籽料並非次生的,而是由衝積作用形成的原生礦床。
只有真正的新疆和田玉原石才具有無限的珍藏價值。
其中一個原因是,無論質量如何,新疆和田玉原,都是稀有資源。因為,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挖不出多少新疆和田玉的原石。事實上,前些年用許多機械採挖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一年採挖量也極為有限。由於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的儲量極為有限,最終導致了這一問題。
理由二,新疆和田玉的原石不好,畢竟還是稀有資源,而且還能被玉雕大師化腐朽為神奇,否則,還要這麼多的玉雕大師做什麼呢。玉雕大師是要雕琢那些不好的原石的。未來還需要鼓勵、支持和提倡玉雕大師們對劣玉的雕琢。
理由三,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資源有限,玉雕大師人數不斷增加,被雕刻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數量也不斷增加。反之,剩下的新疆和田玉原石將越來越少。
理由四,新疆和田玉原石資源有限,而收藏者越來越多,市場上新疆和田玉原石市場將會變得越來越少。
理由五,不好的和田玉原石也是溫潤的,人們還可以玩兒,並從中得到樂趣。特別是在沒有好的和田玉子料的情況下,不好的和田玉子料必然變成寶貝。
理由六,不好的和田玉原石,至少也是作為一個初學者涉足和田玉領域的教具,在初學和田玉時,它會不會隨著好的和田玉原石的不斷上揚而漲得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