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資源逐漸枯竭,和田玉的價格一路猛漲,品質不錯的山料都有人炒,比山料貴數倍甚至幾十倍的籽料更是一料難求。不少玉友會越玩越焦慮,感覺自己明明買的是新疆籽料,行家看後卻認定為俄仿籽、燒皮子或乾脆是玻璃、石英石、金絲玉、阿富汗玉!假貨太多了……
黑心販子充斥在文玩市場,無限拔高新藏友的入門難度,稍有不慎便會上當受騙。前段時間在朋友圈就碰到個賣假貨的,他號稱親戚在新疆和田拿到的一手貨源,童叟無欺假一賠十,拿出來的籽料也極具迷惑性,那皮色潤度看著還真像那麼回事,要價也比市場價低得多,一斤只賣50萬,要知道如今好的籽料克價都上萬了。
碰到這種情況先別急著撿漏,仔細觀察下就能看出,料子砂眼處有不少小黑點沉積物,染色無疑!在新疆買到的不一定就是真貨,因為早就形成一條造假產業鏈了,看看下面造假的過程,你就會覺得給50元都嫌多。
這是一位玉友冒著風險拍到的造假過程,200多平米的大院子裡,滿地都是等待被切割染色的劣質山料,機器巨大的轟鳴聲讓人說話都難聽見,灰塵瀰漫,往來嘈雜。
老玩家都知道,只要是假貨必定會用劣質山料,畢竟人家是拿來騙人的,成本要控制好。要麼是山料頭子或山料帶僵,幾塊錢一公斤的那種,要麼是東陵石、石英石或乾脆直接拿路邊的破石頭來造假,反正最後都要染色。
打磨、切割、拋光,工人一身灰塵,在幹活過程中卻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很是「幸苦」,不過一想到他是在造假,就挺膈應的。
整個造假過程最「精華」的部分就是這個滾筒,當石頭被切割成一個個小塊後,全部扔進滾筒裡,然後倒上染料,隨著它譁啦啦不停地轉動,顏色逐漸就沁入到石頭裡,圈內稱之為「滾筒磨光染色」,殺傷力極大。
滾筒的原理和攪拌機差不多,完成後石頭被倒出來,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上面的顏色就像自然生成的一樣,最簡易的機器卻能做出最好的效果,有這「創意」幹什麼不好偏偏去造假。
染好色還沒完,因為和田玉最重要的是外面那層「皮」,這時候就要靠人工物理生成皮色,原理是用礦物離子強行侵入石頭的分子晶胞間的解理裡,模仿喀什河生成和田玉的環境讓皮色快速生成。
早期物理染色的主要原料是一些豬、羊、馬等動物血液,後來用鐵鏽或碘酒替代,完成後風乾,必要時還烘烤,最終的成品出來,有時候連專業鑑定機構都能騙過。
經過十幾天的「努力」,破石頭變成假籽料,身價暴漲上百倍,再由各個假貨販子運到全國各地,讓多少藏友深受其害。
不論是文玩還是古玩,似乎都很難邁過假貨這一道檻,唯一的方法只能是提升自己的鑑賞能力,切記貪小便宜吃大虧。很多商家太過短視只圖一時的利益,如果沒有了誠信會是什麼後果?看看如今接連關門倒閉的古玩城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