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小行星探測器充滿了太空巖石樣品

2020-10-25 流芳科學

OSIRIS-REx團隊將努力儘可能快地存放樣品,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質量損失。NASA的首次小行星採樣操作顯然進行得有些好。該機構的OSIRIS-REx探測器於10月20日從近地小行星Bennu的表面捕獲了如此多的汙垢和巖石,以至該太空飛行器的採樣機制無法正確關閉,從而使部分收集到的物質逃逸到太空中,任務小組成員於10月23日宣布。

  • 2020年10月22日,由太空飛行器的SamCam攝像機捕獲的這三幅圖像顯示,NASA OSIRIS-REx太空飛行器的採樣頭充滿了從小行星Bennu表面收集的巖石和灰塵。他們還表明,其中一些顆粒正在緩慢逸出採樣頭。OSIRIS-REx團隊的分析表明,少量材料正在穿過小間隙,頭部的聚酯薄膜瓣稍稍楔入。(圖片來源:NASA)

OSIRIS-REx的操作人員現在計劃儘快將收集到的材料存放在探頭的返回容器中,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丟失的材料。美國宇航局官員說,研究小組希望在10月27日開始這一至關重要的多日行動。美國宇航局華盛頓科學副主任託馬斯·祖布琛(Thomas Zurbuchen)表示: 「本努(Bennu)繼續以偉大的科學使我們感到驚訝,而且還拋出了一些曲線球。」

儘管我們可能必須更快地採取行動來存放樣品,但這並不是一個壞問題。我們很高興看到似乎是一個豐富的樣本,它將在這個歷史性時刻之後數十年激發科學的靈感。耗資8億美元的OSIRIS-REx任務於2016年9月啟動,於2018年12月到達本努。該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向地球輸送至少2.1盎司(60克)原始本努材料。那將發生在2023年9月24日,當時返回艙降落在猶他州的沙漠中。

所有跡象表明,該探頭在周二的演習中收集了足夠多的材料,其中包括OSIRIS-REx的即觸即得樣品採集機制(TAGSAM)頭長達六秒鐘的「親吻」本努。 亞利桑那大學的任務負責人調查員但丁·勞雷塔(Dante Lauretta)在表示,頭部沉入本努深處,可能深達地面以下19英寸(48釐米)。太空飛行器拍攝的照片顯示出採樣頭被材料卡住,這表明OSIRIS-REx至少卡了數百顆Bennu鑽頭。但是這些照片還顯示出,從TAGSAM頭上溢出的顆粒雲通過間隙穿過小石塊阻止了採樣器的聚酯薄膜瓣完全關閉。當OSIRIS-REx將TAGSAM移到附近以查看收集到的樣品時,越獄越發激烈。

他和他的同事最初計劃在10月24日稱重樣品,該操作可能需要旋轉OSIRIS-REx一點。但是,這一行動無疑會釋放出更多的小行星顆粒,因此,任務組成員現在計劃直接進行樣本記載。 勞雷塔說,跳過稱重步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是由於TAGSAM可能確實充滿了材料。補充說,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安全地存放該樣品,並儘可能減少損失。很難量化損失了多少材料。由於最近的攝影活動,最多有10克Bennu樣本飛到了雞舍,並且在存放操作期間可能損失掉「幾克到幾十克」。如果這些數字是正確的,並且OSIRIS-REx在星期二確實捕獲了數百克物質,則任務進行得很好。

勞雷塔表示樣品不能立即存放。團隊首先需要完成並驗證更新的儲藏計劃,例如考慮到洩漏的小行星顆粒。任務還必須確保NASA的深空網絡(DSN)上的連續時間很長,這是該機構用來與遙遠的太空飛行器進行通信的全球範圍的無線電天線。Lauretta解釋說,樣品積載將是一個耗時且費時的過程,在OSIRIS-REx與地面之間要來回頻繁。儘管存在這些複雜性,Lauretta表示,任務組對事情的進展感到高興和興奮。我們無法進行更好的樣品收集實驗。

這些微粒正在逃逸,因為我們幾乎是我們自己成功的受害者。OSIRIS-REx一直在撤退本努,並且不會再次向小行星猛撲。假設樣品在下周成功存放,下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將在3月初,屆時OSIRIS-REx離開Bennu並開始返回地球。 這次旅行將相對平穩,直到2023年9月,當返回艙降落到地球。然後,小行星巖石和汙垢將進入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在那裡科學家們可以研究它們,以尋找有關太陽系早期階段的線索以及像本努這樣的富含碳的太空巖石可能在幫助地球上開始生命方面所起的作用。

這裡是,歡迎關注轉發收藏,每日看科學知識!

相關焦點

  • NASA的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將嘗試危險的樣品採集動作
    NASA的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將嘗試危險的樣品採集動作(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終於將在下個月嘗試其危險的樣品採集動作。
  • 日本的小行星採樣探測器開始長途跋涉到下一個太空巖石
    12月5日,探針將含有富含碳的小行星Ryugu原始樣品的膠囊運送到了地球。現在,僅一個月後,在雄心勃勃且曠日持久地擴展任務的初期,該探測器正式向另一顆小行星移動。2021年1月5日,日本標準時間12:00左右,Hayabusa2開始使用其中三個離子引擎進行動力導航。
  • 探測器收集器發生洩漏 小行星部分巖石樣本漂入太空
    10月26日消息,近日,美國宇航局稱,「歐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任務出現了突發狀況。該探測器在小行星「本努」表面採集到巖石樣本並飛離後,一些樣本碎粒正不斷從探測器洩漏到太空中。圖為太空飛行器SamCam攝像頭拍攝到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的採樣頭裝滿了從小行星本努表面收集的巖石和灰塵。
  • 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即將登陸小行星並採樣
    NASA已經選定了它的著陸點,即「夜鶯」(Nightingale),位於貝努北半球一個直徑16米的巖石區域。這個候選地點被認為具有顆粒最細的土壤。  這臺卡車大小的探測器裝有一個機械臂,用來收集小行星表面的樣品。
  • 探測器收集器發生洩漏 小行星部分巖石樣本漂入太空 (2/2)
    探測器收集器發生洩漏小行星部分巖石樣本漂入太空 (2/2) "← →"翻頁
  • NASA小行星採樣探測器緊急返航,或將解開生命起源之謎
    2018年12月10日,探測器在貝努(Bennu)小行星上發現了水,這些水分被「鎖」在貝努小行星的粘土中。 下圖展示了奧西裡斯-Rex探測器的採集路線。 奧西裡斯-Rex用它細長的機械臂,輕輕敲打貝努小行星,攪動小行星表面的巖石,並將其中一些巖石推上太空船。
  • NASA:探測器收集器洩漏,「本努」部分巖石樣本漂入太空
    中新社休斯敦10月24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23日稱,「歐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任務出現了突發狀況。日前,該探測器在小行星「本努」(Bennu)表面採集到巖石樣本並飛離後,一些樣本碎粒正不斷從探測器洩漏到太空中。
  • 人類首次小行星著陸:NASA深空探測器成功在小行星本努星著陸
    那麼,為什麼NASA要選擇本努小行星登陸探測?登陸小行星探測又有什麼意義?以及這顆登陸的深空探測器的前世今生?這也是NASA計劃著陸本努並採集樣品帶回地球分析的原因。首先,對小行星的著陸探測除了有科學研究意義外,也是對太空工程技術的最好檢驗。小行星因為質量較小、引力較低,可以成為一個很理想的行星軟著陸以及重新發射返回的技術驗證場地。其次,一些小行星除了可能會危害人類以外,也並非一無是處。小行星天然的礦藏以及水資源,將會變成人類探索太空的天然補給站。換句話說,小行星就是天上的城池。可以進行資源開採,也可以直接改造作為太空基地和城池。
  • NASA科學家發現小行星Bennu巖石樣本與眾不同
    美國NASA OSIRIS-Rex探測器將在小行星Bennu表面進行探測取樣,然後返回地球。近日,任務中的科學家們介紹了關於小行星Bennu的表面物質、地質特徵和動態歷史的新發現。研究人員指出,他們懷疑從小行星上送回地球的樣本可能不同於我們在地球上收集的任何隕石樣本。
  • 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成功在貝努小行星取樣
    如果一切都照計劃進行,該探測器會在短暫的接觸期間鏟取些許物質,然後在幾秒鐘之後離開,帶走珍貴的樣品:可以追溯到太陽系誕生時期的巖石和塵土。   項目團隊知道該探測器在距離目標約6.3釐米的地方著陸在了貝努小行星上,並且已確認採樣成功。
  • 3億公裡外,NASA探測器完成首次小行星採樣
    ,最令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它是否採集到足夠的小行星樣品。實際上,OSIRIS-REx探測器上一共裝配了三發壓縮氮氣,如果本次採集的樣品不達標,接下來還將再次繼續進行採樣,現在看來是不必了。據NASA報導,OSIRIS-REx任務小組22日接收到的圖像表明,OSIRIS-REx探測器採集到的貝努表面物質已經達到任務要求,遠遠超過60克。相比之下,正在返航途中的日本的隼鳥2號,只採集了100毫克的小行星樣品。
  • 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準備返回攜帶樣品的太空艙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 舉報    [據日本廣播公司網2020年11月30日報導]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
  • 「冥王號」探測器在小行星上發現水跡 專家推測:或許就是地球生命...
    據報導,美國宇航局的OSIRIS-REx(「冥王號」)探測器在其降落的神秘太空巖石上於幾天後就在附近的小行星Bennu上發現了水跡。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宇航飛行中心的工作人員艾米西蒙說:「小行星Bennu礦物質中水痕跡的出現,將有助於獲得小行星主要物質的化學成分和同位素組成的資料。當小行星的巖石樣品被送至地球時,科學界們將會獲得太陽系早期演化的很多信息。」
  • NASA登陸「貝努」採樣引關注,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穩步推進
    OSIRIS-REx探測器將用1年時間在軌道上對這顆太空巖石進行考察,探究太陽系和生命起源。圖6 SamCam相機10月22日拍攝,顯示了OSIRIS-Rex的採樣器頭部充滿了從貝努表面收集的巖石和塵埃
  • 組圖:NASA探測器計劃勘測「貝努鳥小行星」
    圖中是PolyCam相機,它是一個高解析度相機,將拍攝首張貝努鳥小行星照片,並繪製小行星表面結構。該探測器裝配傳感器,能夠清晰地繪製出小行星表面結構,從而揭曉最早期太陽系成分的基礎性問題。三個相機將對準貝努鳥小行星,從各種距離拍攝高清圖像。
  • 小行星龍宮巖石即將抵達地球
    來自一個小行星的首個大型巖石和土壤樣品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周六上午(2020/12/5),當日本隼鳥二號(Hayabusa-2)太空飛行器接近地球時,它釋放了一個裝有這個小行星樣品的膠囊。周六下午,樣品膠囊應該會啟用降落傘並在澳大利亞腹地著陸。隼鳥二號是從小行星龍宮(Ryugu)上抓取的這些宇宙寶藏,龍宮是我們太陽系原始構成要素的小行星之一。小行星是幾十億年前的遺物,那時候地球正在成形。
  • 首次攜帶小行星巖石返回地球,NASA高度評價!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2014年,由日本航天航空研發機構(JAXA)獨立研發的「隼鳥2號」(Hayabusa-2)小行星探測器升空,奔向距地3.2億公裡的「龍宮」(Ryugu)小行星。
  • NASA探測器奧西裡斯-REx將首次著陸小行星「貝努」Bennu 收集巖石樣本
    NASA探測器奧西裡斯-REx將首次著陸小行星「貝努」Bennu 收集巖石樣本(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宣布,將於下月首次派太空探測車登陸位於地球和火星之間、距地球約3.34億公裡的小行星「貝努」(Bennu),以機械臂收集貝努表面的塵埃和巖石樣本並送回地球,是太陽神載人太空任務計劃以來收集最多樣本的任務
  • NASA將派出宇宙飛船,到這個小行星上,並拿到巖石返回地球
    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Osiris-Rex)太空飛行器下周將短暫降落在一個大型小行星上,並從其表面抓取一些巖石和灰塵,然後返回地球進行研究。這次活動標誌著NASA的重大開端,也是科學,太空探索和我們對太陽系的理解的潛在福音。
  • 日本「粉碎小行星」探測器發現了相當年輕的太空巖石!
    富含碳的小行星「龍宮」可能在大約1000萬年前就形成了。2019年4月,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撞向了小行星「龍宮」,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向四周蔓延。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日本宇宙飛船向小行星發射的炮彈正在「照亮」太陽系中最常見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