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有云:「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基於此,才有了子期伯牙,高山流水的絕唱;才有了管鮑之交,肝膽相照。這些事例讓我們相信友情的力量,讓我們知道良友難覓。
但現代社會的我們,好像不缺朋友了。只要是有過一面之緣、一起吃過飯、或有聯繫方式,我們就可以把對方當成朋友。但這是真的朋友嗎?
其實,檢驗一個人是不是你值得交往的朋友,看看他對待借錢和勸酒的態度就知道了。
01借錢:真正的朋友,往往是急你所需,雪中送碳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借錢無疑是檢驗任何一種情感的試金石。
叔叔前年做生意失敗,賠了很多錢。為了還債把親戚借了個遍,但還是不夠。於是開始給朋友張口借錢。
平時那些生意場上、酒桌上的朋友愣是沒有一個借給他的。不僅如此,昔日的那些朋友,一個個都開始挖苦諷刺叔叔,意思就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這個時候,叔叔未曾開口借錢的一個朋友給他送來了一筆錢。他說,知道叔叔急用錢,自己現在周轉開了,挪出來一部分錢讓叔叔先救急。
其實,叔叔的這個朋友前段時間也遇見了一些狀況,之前也在借錢,所以叔叔沒有向他張口借錢。但是他在別處聽到叔叔落難,還是想著幫叔叔一把。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難。相比較其他人躲之不及,叔叔這位朋友的雪中送碳讓我們明白什麼是真的朋友,什麼是友情。
原來,真正的朋友會知你所需,不待開口,便將錢借給你;而那些逢場作戲的朋友,只會在你落難,急需錢時,挖苦諷刺你。
02勸酒:真正的朋友,會換位思考,不會逼你喝酒
「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不知道何時,這類勸酒詞成為了酒桌文化的主流。
但實際上,我們所要警惕的正是那些酒桌上拼命勸你喝酒的那類人。因為這類人酒品不行,對待朋友的人品仍有待查證。
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都不是酒肉朋友。朋友之間喝酒,是為了聯絡感情,而不是要把對方喝趴下。
喝酒的原因可以有千萬個,如果對面的是你的真朋友,無論哪一種理由,他都會站在你的角度上考慮,不會繼續勸酒。因為他們相信,你們的關係不是靠酒精維繫的。
只有那些酒肉朋友,逢場作戲的朋友,才會不顧及你的感受,一直勸酒。因此,在那些因為勸酒而釀成事故的案例中,故事的主人公的友情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一定要遠離那些在酒桌上拼命勸你酒的朋友,因為,你們之間的友情僅靠酒精維繫。一定時間後,會全部揮發掉。
03珍惜那些主動借你錢和不勸酒的朋友
「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這些主動借我們錢和不勸酒的朋友才是我們的人生知己。
既然明白對方對待做這份友情的赤誠,那我們就需要重視這段友情,珍惜這些朋友。
對待這些朋友,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態度,不卑不亢,這樣友誼才能長久。關於如何維持珍惜友誼,巴甫洛夫有一句名言受人推崇,在此也送給大家:
決不要陷於驕傲。
因為一驕傲,你就會拒絕別人的忠告和友誼的幫助;
因為一驕傲,你就會在應該同意的場合固執起來;
因為一驕傲,你就會喪失客觀方面的準繩。
文/二十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