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螃蟹、蝦虎、八帶這些人們熟知的海貨上市時,商販們一定將其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一眼望去,幾乎每個海鮮攤位上都少不了這些時令海鮮。相比這些「當紅」海鮮張揚的亮相,裙帶菜的出場則顯得低調了許多。每到深冬,裙帶菜上市的時候,它也只會靜靜地躺在農貿市場的角落裡,等待賞識它的主顧到來。
燉
裙帶燉肉
炒
肉炒裙帶
煮
裙帶豆腐味增湯
拌
拌裙帶菜
形似裙帶得其名
市場上,最常見的藻類莫過於海帶。海帶和裙帶都是大型褐藻,親哥倆長相相似,不仔細辨別,買錯的事情也時常出現。父親是個老青島,年輕時經常和我大爺劃著小船出海釣魚、下網或到海邊趕海。可就是這樣一個算得上資深的趕海人,前幾天也錯將裙帶買成了海帶。父親洗菜時辨其真偽,才沒有將錯就錯。要知道海帶不容易爛,需要長時間燉煮,裙帶則在熱水裡焯燙幾分鐘便熟了,而且口感清脆、鮮味十足。之所以犯下這個錯誤,用父親的話說:「逛早市的時候,就見這麼一家賣『裙帶』的攤,一堆人還在那搶著買。現在的海帶個頭不大,不仔細看真和裙帶差不多,再加上攤主也說是裙帶,因此沒多想就買了。 」
其實,裙帶菜的外形像一把大的破葵扇,葉片呈羽毛狀,也很像裙帶,故而得名。海帶的帶片生長於柄的頂端,不分裂,沒有中脈,呈扁平帶狀。此外,海帶通常比較厚實,顏色比較暗。裙帶則比較薄,顏色比較綠,形態上也不是很平整。
退大潮薅裙帶
大海總會源源不斷為我們提供各種美食食材,作為生長在海邊的人,最大的幸福不是天天可以吃到海鮮,而是當你閒暇的時候去海邊轉轉,隨手撿拾一些海鮮回家,便可大飽口福。
「每年的12月至來年4月,在海水溫度降到13℃至5℃之間,是裙帶菜快速生長的時候。這期間,每逢大潮喜歡趕海的老青島就會到海邊撿裙帶菜。」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民俗專家劉海濤說,裙帶菜生長在礁石之間,小麥島、第三海水浴場兩側、魯迅公園等礁石密布的沿海一線都是野生裙帶扎堆的地方。每到跌大潮的時候,就有市民站在露出水面的礁石上薅裙帶。專業一點的趕海人會穿著橡膠褲和水靴站在水裡,一隻手拽著裙帶,一隻手拿著鐮刀,手起刀落,就能收穫一大捧裙帶。
海中蔬菜全身是寶
裙帶菜、海帶、紫菜是人們經常食用的三大海藻,其中裙帶菜含有的營養物質最多,它不但富含陸地植物所能提供的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鈣、碘、鈉、鐵、鉀、磷、鋅、硒微量元素等,還有海洋植物獨有的20多種營養成分,所以被稱為「海藻之王」和「海中蔬菜」。裙帶菜還是一種鹼性食品,有減肥、美容、排毒、降低血壓和增強血管組織的作用。 400多年前,裙帶菜就作為日本皇室貢菜,一直到現在,日本人幾乎每天喝的海鮮湯裡都會用到裙帶菜。
青島是我國裙帶菜的主產區之一,每年從寒冬到早春,都是新鮮裙帶菜上市的時候。新鮮的裙帶菜不易保存,內陸地區的人們往往只能吃到經過鹽漬或者乾燥處理過的裙帶菜。只有咱住在海邊的人們才能見到新鮮的裙帶菜,並品嘗到它最原始的鮮味。
市場上,四五元一斤的鮮裙帶菜,價格十分親民。一般的綠葉菜買回家掐頭去尾、摘取蔫黃部位、加工過後又去除水分的話,一斤菜剩下半斤就不錯了。而裙帶菜不需要去皮、不需要去根、不需要去葉、也不需要去梗,它是一種全身上下都能食用的菜。
做法多樣味道鮮
形態上,裙帶菜比紫菜大而厚,比海帶則小而薄。口感上,裙帶菜最為爽脆,在我心目中,裙帶菜要比海帶好吃許多。做法上裙帶菜則比紫菜更多一些,可炒菜、涼拌、做湯、燉煮、涮火鍋。
新鮮的裙帶菜呈褐色,富含較多褐藻多糖,就是裙帶菜身上黏糊糊的物質。褐藻多糖具有膳食纖維的基本作用,可通便、降血脂,還有研究發現褐藻多糖能提高免疫力。然而烹飪時,焯水會溶解掉大部分的褐藻多糖。如果追求健康營養,炒制裙帶菜時不用焯水,但口感上會黏黏的。如果追求菜品的口感,則焯水後再炒制會更好。炒裙帶菜,最搭的是五花肉。大蒜、幹辣椒爆出香味,五花肉炒香,下裙帶段炒至變色,加一點鹽調味即可。
新鮮的裙帶菜切成小段後經沸水煮三四分鐘變成綠色就熟了,再過涼水攢幹水分後涼拌就是一道爽口的小菜。大蒜怎麼多也不為過,搗成蒜泥,加醋、味極鮮,少許白糖,就是青島港上最傳統的涼拌裙帶菜。若是撒上一小把白芝麻,則狂放中多了些許脂粉氣。
裙帶豆腐湯是海鮮湯中最接地氣的補品,裙帶易熟,不用久煮裙帶菜就燉得十分軟爛鮮美。若添加日式味增,則搖身一變成為日本最家常的海鮮湯。燉肉、燉排骨、牛肉燉土豆時最後幾分鐘加入裙帶,也能給一道普通的燉菜帶來新的味蕾刺激。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於滈 你是燒菜達人,烹得一手好菜;你是烘焙達人,烘得一盤好糕點;你是醃菜達人,做得一罐好泡菜……無論中菜、西點還是大菜、小食,只要你對自己的廚藝有信心,願意分享你的做菜秘籍,我們找的就是你。速速掃描二維碼,備註「美食達人」,與我們聯繫。掃描二維碼加記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