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分:人工培育和自然培育這兩種。一般養蜂場都是採用人工培育蜂王來更換全場的蜂王,而少量蜂群和一些業餘養蜂新手,大多採用自然培育蜂王。人工培育蜂王,需要育王工具和育王技術,才能培育出優質的蜂王,自然培育蜂王相對簡單許多,只需要等待季節的到來,蜂群會自然培育出蜂王來。
蜂王是怎樣自然培育出來的
蜂群自然培育蜂王是有季節性的,在春暖花開,蜜源植物開始流蜜的時候,在秋天氣溫回落,外界蜜源大量開花的時候,都是蜂群自然培育蜂王的最佳時期。自然培育蜂王首先是蜂群出現異常,工蜂開始在巢脾下邊緣和巢脾下邊角,建造雄蜂脾。如果一切順利進行,那不久後,工蜂會開始建造自然王臺基,然後讓蜂王產卵進去,這樣自然王臺才正式開始發育。
自然王臺,卵期需要孵化約7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從幼蟲發育到完全封蓋,需要經過約12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從王臺封蓋開始到蜂王出臺,需要經過約16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實際上中蜂蜂王從卵期到發育出臺,只需要15天的時間,甚至有時候還不到15天的時間,這和西方蜂種的蜂王發育時間不同,西方蜂種的蜂王需要16天的時間,才能完全發育出臺。
蜂王是怎樣人工培育出來的
首先養蜂人應該選擇氣候穩定,蜜源植物豐富的時候,開始進行人工培育蜂王。人工培育蜂王一共有三步。
第一步、製作人工蠟臺基:我們需要使用一支育王棒和純蜂蠟,將蜂蠟用火融化後,再使用育王棒來做模型,這樣就能夠做出人工蠟臺基。做好的人工蠟臺基需要安裝在育王框上面,再放入蜂群裡讓蜜蜂清理幾個小時。
第二步、人工移蟲:這是最關鍵的一步,需要養蜂人有過硬的技術和熟練的動作。先提出育王框,再打開種王群,選擇一張卵和小幼蟲多的子脾。人工移蟲需要一支好用的移蟲針,將移蟲針洗乾淨並消毒處理,在使用的時候,先將移蟲針沾一點封蓋蜜或者是直接插入幼蟲房裡沾一點蜂王漿,潤滑一下移蟲針。
移蟲時,將移蟲針對著24小時的小幼蟲背部下針,直插到底部,讓小幼蟲懸浮在移蟲針舌尖,然後迅速提出來。提出來的時候,千萬不可以碰到巢房壁,以免損傷小幼蟲。提出來後再放入人工蠟臺基裡,輕輕推一下移蟲針柄,將小幼蟲"卸"進人工蠟臺基底部。全部移完蟲後,就可以放入育王群裡讓蜜蜂開始培育蜂王。
第三步、中蜂蜂王的發育時間:一隻中蜂蜂王從卵到出臺,一共需要經過15天左右的時間。人工移蟲後,從當天算起,第5天必須檢查人工王臺的封蓋情況,只要其中有一個王臺已經封蓋,那就可以從當天算起,第6天再來進行移臺介臺。如果第5天檢查時,未發現已經封蓋的王臺,那從當天算起,第7天就可以進行移臺介臺。
人工養殖蜜蜂,每年都必須更換新蜂王。一隻年輕力壯的新蜂王是老蜂王無法相提並論的,所以養蜂人必須學習如何培育蜂王。閩南蜂哥認為,不管是自然培育蜂王,還是人工培育蜂王,都應該準確的抓住封蓋期的第一天,只要確定這一天,那第6天,不管天氣好壞,不管你如何割王臺,如何移王臺,這一天將王臺介入蜂群都不會有錯。
#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