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 人工養殖大黑胡蜂?抓住3個重點,蜂王存活率更高

2020-11-25 騰訊網

冬季如何人工養殖大黑胡蜂?抓住3個重點,蜂王存活率更高

胡蜂養殖,如何輔助胡蜂越冬?從交尾到抱團,全部方法在這裡

導讀:關於冬季怎麼人工養殖大黑土蜂的問題,從專業的角度來說,蜂部落認為我們首先應該搞清楚我們的蜂種是什麼蜂種,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常說的土蜂,實際上指的是中蜂,從中蜂的角度來說,一般沒有大小的說法,因為中蜂個體大小差異並不大。如果是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大黑土蜂一般指虎頭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娘,也有土蜂的說法,這是屬於胡蜂品種,與蜜蜂又是兩個概念,所以上面所說的大黑土蜂,蜂部落認為指的是虎頭蜂。

胡蜂養殖重在設備

從胡蜂養殖的角度來說,蜂部落認為技術實際上並沒有蜜蜂養殖那麼困難,但是養殖的條件要比蜜蜂苛刻很多,所以想要養殖胡蜂,必須要具備自然條件和人工輔助條件,就像我國很多地方都有胡蜂分布,但是真正可以養殖胡蜂的地方實際上並不多,我們最熟悉的雲南就是養殖胡蜂較多的地方,在我們貴州也有一些地方有人工養殖,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沒有雲南的養殖技術難麼發展。

根據蜂部落的了解,胡蜂養殖應該具備放山(大棚培育好胡蜂后放到山上)條件,具備各種大棚(養殖大棚、交尾棚、訓練棚等等),食物條件(養殖蜜蜂、蛐蛐、螞蚱等),水果和蜂蜜這些是比較簡單的,我們這邊有人工養殖的胡蜂,養殖大棚對溫度要求和光照溫度都比較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所以如果我們不具備這些條件,想要養殖胡蜂基本上很難,下面的文章蜂部落以標準化的胡蜂養殖場來進行講解。

冬季怎麼養殖大黑土蜂?

對於大黑土蜂來說,其實冬季的養殖比較簡單,主要是控制溫度和溼度,所以在冬季的大黑土蜂的養殖包括了蜂王交尾、移動蜂王到「婚房」,越冬前管理、越冬期管理幾個部分。

1.蜂王交尾:蜂王交尾一般分為蜂王自然交尾與人工輔助交尾兩種方式,這裡首先說明一點,胡蜂蜂王如果在越冬前沒有進行交尾是無法越冬的,所謂的自然交尾越冬就是把交尾中的胡蜂蜂王和雄蜂移動到越冬棚內,在蜂王交尾吃飽喝足以後,蜂王會尋找適合的地方抱團越冬,一般越冬蜂都是一些帶有蟲眼或者自然空心的木材,蜂王交配之後補充營養就會尋找適合的地方進行抱團越冬。

人工輔助越冬的方式把收集回來的已經交尾的蜂王放在婚房內飼養,一般每個婚房可以飼養50到100隻,把蜂王分批餵養,一般餵養一周後就把蜂王引導進入我們人工製作或者自然的木材樹段中,然後將越冬桶放在架子上。

2.越冬期間的餵養:對於胡蜂的越冬餵養來說,其實還是在蜂王越冬以前,因為蜂王在交尾以後並不會馬上越冬,還會活動幾天,所以這幾天我們需要注意補充營養,這關係到蜂王越冬的成敗。飼餵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的是蜂王具有向上爬行的習性,所以在餵食的時候要注意飼餵器的擺放,一般在越冬棚的頂部和邊角處的蜂王比較多。在食物方面,我們這邊常用的是蜂蜜水以1份蜂蜜4份水進行配比餵養,同時輔助餵養一些蘋果、梨子、葡萄之類的補充維生素,由於這個時候的蜂王啃食能力不強,一般不餵水果塊,而是餵養果汁,還要注意果汁變質,一般要求一天更換兩次。

3.越冬期管理:對于越冬期來說,其實管理是相對簡單的,這裡沒有飼餵過程,胡蜂屬於半冬眠昆蟲,當溫度下降到5攝氏度就開始抱團了,一般溫度越低抱團越緊,氣溫稍高抱團就會鬆散,一般溫度高於7攝氏度就開始散團,所以對於胡蜂養殖來說,胡蜂在越冬期間抱團的鬆緊,直接關係到蜂王越冬的存活率,一般抱團越好存活率越高,所以一般養殖胡蜂越冬期間要經常檢查胡蜂抱團情況,一般10到15天檢查一次,如果發現散團,除了降低溫度之外,還應該注意加厚遮光罩,所以胡蜂越冬的溫度控制是最關鍵的,最好能夠恆溫控制,一般棚內溫度控制在0到15攝氏度之間。對於溼度來說,一般控制在50%到60%,過高或者過低都影響蜂王越冬存活率,在控制溫度的同時,還應該保證棚內通風,避免發黴。

相關焦點

  • 胡蜂養殖,如何輔助胡蜂越冬?從交尾到抱團,全部方法在這裡
    導讀:關於冬季怎麼人工養殖大黑土蜂的問題,從專業的角度來說,蜂部落認為我們首先應該搞清楚我們的蜂種是什麼蜂種,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常說的土蜂,實際上指的是中蜂,從中蜂的角度來說,一般沒有大小的說法,因為中蜂個體大小差異並不大。
  • 胡蜂蜂王是如何交尾的?不怕近親繁殖嗎?胡蜂智慧不簡單
    ,只是人工養殖的和野生的略有差異。目前胡蜂蜂王受精的方式對於胡蜂蜂王的受精方式來說,我們可以分為野生胡蜂的交配和家養胡蜂的交配,實際上家養胡蜂的交配與野生胡蜂的交配方式是相似的,只是條件的限制,人工養殖的胡蜂不敢像野生胡蜂那樣交尾。
  • 四川兩兄弟發明木頭蜂房,人工養殖胡蜂,第一年就賺了13萬!
    蜂蛹,雖然美味,但產下蜂蛹的胡蜂卻十分兇猛,被當地人稱為殺人蜂。胡蜂,屬於膜翅目胡蜂科胡蜂屬。胡蜂分很多品種,多有毒性,遇到人後被蟄會紅腫、刺痛,嚴重的會導致休克。除了胡蜂兇猛外,還因為收穫蜂蛹的季節比較短,胡蜂每年3月份左右開始築巢,到了5月,蜂巢才剛剛成型。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蜂蛹,取蜂一般都是在8月至10月進行,所以想要品嘗蜂蛹,也只有每年的這3個月才能吃得到。
  • 胡蜂養殖怎麼樣?會不會騙局!
    以前農村的胡蜂還是蠻多的,你可經常聽到誰誰誰掏了哪裡的馬蜂窩,當然了,現在由於工業廠礦的增多,胡蜂也比以前少多了,但醫學的發展對蜂毒的需求還是與日俱增的,所以一些嗅到商機的農戶就開始人工養殖胡蜂!不過人工養殖胡蜂的技術難度不會很小,比如場所地要求要遠離人類聚焦的地方,特別適合在山區,這是因為胡蜂攻擊性很強,而且毒性較高,對人的危險性很大,所以適合在偏遠地區,那麼對於你養殖來說就得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攻擊性這麼強的昆蟲,你是否能HOLD住?如果第一關你就沒辦法堅持,後面就不用再看了!
  • 小夥養胡蜂年收入500萬 一個蜂巢就值2000元左右
    「人人都怕捅馬蜂窩」,然而宜賓縣有4個年青小夥子卻把馬蜂(學名:胡蜂)搬進了「家」,並從當初的「瘋子」變成了年收入500萬元的「蜂王」。4月25日,記者走進位於宜賓縣喜捷鎮宰龍村大佛山胡蜂養殖基地,了解了「蜂王」們創業的背後故事。
  • 4月胡蜂開始出現,養蜂人有必要防治嗎?經驗:胡蜂防治越早越好
    由於蜜蜂才是我們養殖的蜂種,所以把胡蜂的生活方式當成了蜜蜂的生活方式,實際上,胡蜂的生活方式,與蜜蜂的生活方式有著巨大的不同。蜜蜂是屬於高度社會化的群居昆蟲,是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蜜蜂,都是以群體為單位,哪怕是分家以後,也沒有哪一隻蜜蜂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加上現代化蜜蜂養殖技術的發展,我們人工可以輔助蜜蜂越冬,春季繁殖,導致蜜蜂春季開始活動的時間要遠遠早於胡蜂。
  • 在山上捉回來的野胡蜂王為什麼會死?
    關於在山上抓來的胡蜂蜂王會死的問題,蜂部落沒有胡蜂養殖經驗,所以只能從胡蜂的生活習性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胡蜂的「半社會化」群居方式很多蜂類都是社會化群居方式,以蜜蜂的社會化群居方式最為高級。對於山上的野蜂胡蜂王而言,如果我們發現的是一個蜂群,實際上蜂王已經形成了群居行為,與蜜蜂的群居行為是沒有區別的,這時候蜂王不再進行其他活動,也是專職產卵。這點與蜜蜂的蜂王習性是相同的,蜜蜂蜂王也無法單獨生存。所以我們從山上抓來的胡蜂蜂王,相當於把胡蜂蜂王從群居強制改為獨居,蜂王不再具備獨居能力,最後只有死亡。
  • 猖狂大半年的胡蜂,近乎一夜消失,最後都去了哪裡?大多命運悲慘
    在生活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胡蜂的時間並不多,一般從春季末到秋季可以看到,冬季的時候是比較少見的,也就是說,我們一年可以看到胡蜂的時間是非常少的,也就大半年的樣子,到了深秋季節的時候,胡蜂可以說幾乎在一夜間消失,到了冬季以後我們就再也看不到胡蜂了,那麼在冬季的時候胡蜂都去了哪呢?為什麼連巢穴也不要?
  • 小閣樓裡養殖黃腳胡蜂,貢山獨龍江引進新的技術
    3月24日下午,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巴坡村委會一間閒置的小閣樓裡,200個白色的活動箱裡不時傳出「嗡嗡」的蜂鳴聲。巴坡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許訊東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夾著食物,給活動箱裡的黃腳胡蜂蜂王餵食。
  • 貴州苗族大學生返鄉養胡蜂 年入百萬並帶動村民致富
    在胡蜂養殖基地,韋國良飼養的胡蜂蜂王。王炳真 攝中新網貴州榕江3月31日電 (周燕玲 李婧)31歲的韋國良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八開鎮亞類村苗寨的第一個大學生,在外工作2年後返鄉創業,從事胡蜂研究和養殖,目前年收入百萬元。
  • 在農村農戶養殖胡蜂拿出去放養了就能等著收錢了,效益如何呢?
    放養周圍做好安全管理措施(防盜、雞牛羊等騷擾),無需人為去餵食等工作,如想增加產量可以進行人工補食(豬肺、爛蘋果、雪梨、魚等),到9—10月份即可收割蜂蛹。養殖周圍做好安全管理措施(防盜、雞牛羊等騷擾),放養期間主要做好防盜,如想增加產量可以進行人工補食(豬肺、爛蘋果、雪梨、魚等),到9—10月份即可收割蜂蛹。
  • 春天打死一隻胡蜂,秋天就少一窩,為何?養蜂人解密,胡蜂也可憐
    導讀:在蜜蜂養殖業中有一句話,那就是春天打死一隻胡蜂,秋天就少了一窩,這句話其實嚴格說起來並不準確,只是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胡蜂對蜜蜂的危害秋季比較嚴重,但是如果要嚴格的說起來,其實在我們春季打死一隻胡蜂的時候,未來就少了一窩胡蜂。
  • 養蜂,如何防治黑盾胡蜂吃蜜蜂?有經驗的養蜂人都用這5種方法
    胡蜂的種類比較多,其中以金環胡蜂對蜜蜂的傷害最大,黑盾胡蜂屬於小型胡蜂,對蜜蜂的傷害要小於金環胡蜂,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防黑盾胡蜂而不傷蜜蜂。第二:胡蜂對蜜蜂的傷害胡蜂對蜜蜂的傷害主要有兩種方式,一般黑盾胡蜂多在巢門口捕殺飛行中的蜜蜂,但是金環胡蜂就顯得要聰明得多,一般在巢門捕殺蜜蜂,如果蜜蜂防衛能力差,金環胡蜂還有結團攻入蜂巢的特點,由於金環胡蜂力氣大,外殼堅硬,往往短時間就會造成大量的蜜蜂死亡,輕則引發蜜蜂暴躁、棄巢飛逃,總體上來說對蜜蜂危害最大的是金環胡蜂。
  •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區分,這些知識你學過嗎?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分:人工培育和自然培育這兩種。一般養蜂場都是採用人工培育蜂王來更換全場的蜂王,而少量蜂群和一些業餘養蜂新手,大多採用自然培育蜂王。人工培育蜂王,需要育王工具和育王技術,才能培育出優質的蜂王,自然培育蜂王相對簡單許多,只需要等待季節的到來,蜂群會自然培育出蜂王來。
  • 黑尾胡蜂有多少種?如何分辨?養蜂人這樣解釋
    關於黑尾胡蜂有多少種,怎麼分辨的問題。黑尾胡蜂在全國的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在我們貴州也是有分布的,只是有的地方分布多,有的地方分布少,由於幾乎沒有進行人工養殖,所以對於黑尾胡蜂的習性了解的人並不多,但是可以從其築巢特點和外觀上來進行辨認。
  • 從山上抓來一窩馬蜂可以做成人工養殖基地嗎?養蜂師傅:可以
    關於從山上抓來一窩馬蜂是不是可以做人工養蜂基地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是可以的,先說明一點,蜂部落對於馬蜂養殖並不精通,只是我們這邊有養殖馬蜂的朋友,蜂部落多少有點了解,所以就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馬蜂從山上抓來養殖的可行性對於馬蜂來說,如果是在馬蜂剛築巢的時候,也就是只有蜂王的時候,這個時候抓來養殖,蜂部落認為養殖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個時候的馬蜂蜂王不但肩負了產卵和哺育的任務,還肩負了捕食任務,所以這個時候的馬蜂行動是自由的,如果我們只抓住蜂王,一旦蜂王回到野外就不一定會回到我們養殖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抓到的是一窩馬蜂
  • 胡蜂原毒也可賣到900元1克,為何養殖的人不多​?原因有5個
    同樣屬於蜂類,除了蜜蜂之外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蜂類,其中我們比較常見的蜜蜂天敵就有其他蜂類,而我們比較常見的,攻擊力比較強的蜂類中,可能要數金環胡蜂了。金環胡蜂是胡蜂科中最大的胡蜂,身體長度可以達到40毫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其實在我們比較常見的蜂類中,胡蜂科體型都比較大,而金環胡蜂屬於胡蜂科中體型最大的,可見其大到了什麼程度。
  • 退伍兵隱居深山養2000隻蜂王,年產值突破200萬
    今年29歲的石龍軍是偉江鄉裡木村黨支部組織委員,2017年開始胡蜂養殖,創辦了胡蜂生態養殖合作社,建起了全縣首個胡蜂養殖基地如今,他通過控溫大棚育苗,向貧困戶傳授養殖技術,在當地帶出了胡蜂養殖脫貧創業路。
  • 入侵美國引發昆蟲學家恐慌,發誓2年內滅除,國內卻爭相養殖
    實際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虎頭蜂、金環胡蜂、中華大黃蜂,因為公開的資料顯示,這種蜂類生長於亞洲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蜂類,這樣我們自然就知道所謂的入侵美國的」殺人蜂「,其實指的就是我們國內常說的金環胡蜂,名字比較多。國內是如何控制金環胡蜂的?
  • 蜜蜂天敵之 胡蜂特性及防治方法
    目前我們常說的胡蜂俗稱大黃蜂,是蜜蜂的主要敵害之一。它們能夠輕而易舉地捕食蜜蜂,甚至毀滅整個蜂場,使養蜂者遭受巨大損失,在我國尤其是在飼養中蜂較多的山區受害更為嚴重。胡蜂共有115種,危害蜜蜂的主要是金環胡蜂、黑盾胡蜂、黑胸胡蜂、基胡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