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養胡蜂年收入500萬 一個蜂巢就值2000元左右

2020-11-25 騰訊網

「人人都怕捅馬蜂窩」,然而宜賓縣有4個年青小夥子卻把馬蜂(學名:胡蜂)搬進了「家」,並從當初的「瘋子」變成了年收入500萬元的「蜂王」。

4月25日,記者走進位於宜賓縣喜捷鎮宰龍村大佛山胡蜂養殖基地,了解了「蜂王」們創業的背後故事。

4個「瘋子」湊錢學養蜂 4年後成「蜂王」

這幾個「蜂王」名字分別為洪偉、洪峰、黃桃、馮天宇,其中,年齡最大的不超過28歲。他們從小一塊長大,感情較好,平時在家總會相邀一起玩耍。就這樣,十幾年過去了,他們結束了學業,開始在家思考自己應該幹什麼職業,掙錢養家。

2013年的一天,他們和往常一樣在一起玩耍時,無意間在電視上看到養殖胡蜂致富的事例後,大家心潮澎湃,討論著如何將養殖胡蜂作為他們的致富門路。

說幹就幹,他們簡單整理了些行李,便湊錢一起到雲南學習養殖胡峰。學成歸來,他們把建養殖胡蜂基地的想法告訴家人後,家人一直持反對態度。雖然家人反對,但是小夥子們並沒有氣餒,開始在村裡籌建基地,誰料,村裡人也反對,認為他們不務正業,實屬「瘋子」。

村裡人反對、家人反對,沒有讓他們放棄他們的理想,他們頂著壓力,終於建起了胡蜂養殖基地。如今,他們的養殖基地已有7個。

「今年產值估算,胡蜂成活至少在3000個蜂巢以上,按照每個1700元來計算,利潤在500萬以上。」洪偉笑呵呵地說,現在產品都需要提前預訂。

改進技術 克服胡蜂越冬難

記者走進一個不到50平米的養殖場看到,這裡大大小小堆放了近500個蜂巢,每個蜂巢外面有兩個改良的注射器(用於投食)。「去年冬季過後,胡蜂成活率在95%以上,相對往年更有提高了。」洪峰說,在2013年養殖初期,胡蜂越冬成活率不足3成,這樣會造成春季無蜂可養。

當初他們養殖胡蜂的技術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對於實際操作並不順利,2013年到2015年整個養殖場並沒有較大起色。不過經過他們的探索,目前從蜂籠的準備、蜂棚的搭建、蜂箱的製作及收集蜂王、蜂王交配、越冬管理、輔助築巢、野外放養、科學取蛹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經驗。

「目前我們不僅實現了一年2次,甚至3次收割蜂蛹,還實現了多蜂王共築一巢、產量增大數倍的技術。」洪峰說。

由於養殖胡蜂技術有了很多改良,名氣也越來越大,不僅吸引了近200名農戶參與,外省的市民也慕名前來學習。

來自貴州省都勻市的市民楊明康在養殖基地學習了3個月。他告訴記者,在這裡學習,他覺得養蜂是一個技術型產業,同時也是一個前景很廣的行業。「養蜂不僅需要耐心更需要細心,每個階段餵食不一樣,比如早上蒼蠅,然後是螞蚱。」楊明康說,他將通過學習,回家鄉自己也建立一個養蜂場。

僱傭工人月工資6000元 200名工人為養殖基地服務

由於胡蜂生長習性,冬季過後養殖基地會進入大棚培育繁殖,然後在45天後野外養殖。在大棚培育期間,需要蒼蠅、螞蚱、蜜蜂作為其食材,並且每天不斷投食,這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在宜賓縣柳嘉養殖基地,專門有人給我們養殖蜜蜂,每天200元。」洪峰說,7個基地總共加起來僱傭了200多個工人。

「胡蜂全身都是寶,胡蜂酒、胡蜂王、胡蜂毒、蜂蛹、胡蜂房等在市場的需求量大。如果人工培育的話可以產生更大的效益。」隨著市場需求擴大,洪峰計劃讓胡峰飛得更高更遠。

「今年,我們將要培育蜂群,跟農戶合作放養;同時也計劃在外地再擴建幾個養殖基地。」這就是年青小夥子們將來的打算。(宜賓新聞網記者 曾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退伍兵隱居深山養2000隻蜂王,年產值突破200萬
    今年29歲的石龍軍是偉江鄉裡木村黨支部組織委員,2017年開始胡蜂養殖,創辦了胡蜂生態養殖合作社,建起了全縣首個胡蜂養殖基地如今,他通過控溫大棚育苗,向貧困戶傳授養殖技術,在當地帶出了胡蜂養殖脫貧創業路。
  • 都說養鵝利潤高,小夥養了2000隻,一隻賣100元,為啥不想養了?
    養2000隻鵝的利潤是多少?小夥養了2000隻烏鬃鵝,70天可長到8斤。江西小夥小張8月中旬引進了2000隻烏鬃鵝苗,最近幾天養的烏鬃鵝出欄了,他說烏鬃鵝長得比較快,70-75天就可以長到8斤左右,目前收購價格為14元一斤,一隻鵝可以賣到100-110元左右。談起自己的養鵝經歷小張說,現在非洲豬瘟鬧得厲害很多養殖戶不敢養豬了,聽別人說養這種烏鬃鵝不錯。
  • 西安現第二例胡蜂蜇人致死 多處出現馬蜂蜂巢
    西安出現第二例胡蜂蜇人致死  最近一段時間,大夥都是談蜂色變,而這蜇人的胡蜂不僅是在陝南的漢中安康商洛肆虐,最近在西安也常有胡蜂傷人事件,這不有一位20歲的小夥又出事了。  同事:我當時在下邊停車呢,就看我同事一路跑著喊著下來,頭上全是蜂,我趕緊過去給他趕蜂,完了看情況還挺嚴重的,就一起把他送到陝西第四人民醫院,五點多到這的,晚上十一點左右人就不行了。  同事說,由於小郭的傷都集中在頭部,雖然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送到了西安的醫院,但還是沒能救回年僅20歲的年輕生命。而這也是西安出現的第二例胡蜂蜇人致死事件。
  • 西安出現第二例胡蜂蜇人致死 多處出現馬蜂蜂巢
    西安出現第二例胡蜂蜇人致死  西部網訊 (陝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最近一段時間,大夥都是談蜂色變,而這蜇人的胡蜂不僅是在陝南的漢中安康商洛肆虐,最近在西安也常有胡蜂傷人事件,這不有一位20歲的小夥又出事了。
  • 四川兩兄弟發明木頭蜂房,人工養殖胡蜂,第一年就賺了13萬!
    正是因為這蜂蛹來之不易,又風味獨特,所以當地人才格外喜愛,售賣的價格也很高,最貴的時候能達到300元左右一公斤。在宜賓市喜捷鎮就有這麼一對兄弟,他們靠養殖胡蜂,獲取蜂蛹來創業。哥哥洪峰和弟弟洪偉現在已經是當地蜂蛹較大的供貨商,並且成為年入百萬的蜂王,可要說到他們成功的創業經歷竟然源於一個鄉間遊戲:飆蜂子。
  • 這7種胡蜂「捕食蜜蜂、攻佔蜂巢、毀巢」預防胡蜂,守護蜂巢!
    (1)胡蜂的危害和症狀①捕食蜜蜂。②攻佔蜂巢。群勢較弱的蜂群,胡蜂可成批攻棄巢飛逃或被毀滅。例如,金環胡蜂發現蜂巢後殺死蜜蜂帶回自己的巢穴餵養幼蟲,經幾次往返後,在蜜蜂巢附近釋放信息素進行標記以召喚同伴,來自同一蜂巢的胡蜂聚集在標記的蜜蜂巢前咬殺蜜蜂,1隻胡蜂1分鐘內能咬死多達40隻蜜蜂,最後胡蜂會佔據蜂果,約10天後,把幼蟲和蛹搬回自己的巢穴餵養幼蟲。
  • 部分常見胡蜂的詳細資料介紹
    胡蜂種類繁多,分布全世界。在此,小編為大家介紹部分常見的胡蜂詳細資料:  金環胡蜂  別名:地王蜂,地龍蜂,紅頭蜂,大黑蜂,大土蜂,黑腰蜂,中華大胡蜂。  分布:生活在1000~2000海拔山區,高、底零星分布。
  • 農村小夥培育出史上最大的黃金虎頭蜂!年收入百萬
    在我們當地這個季節可以賣到180元一斤!這麼暴力的行業光靠野生馬蜂自然生長當然是不夠的!最近幾年就出現大批人工養殖的金黃虎頭蜂!也出現養蜂人年收入百萬的!但也只是個別!養蜂過程中,涉及到5個關鍵技術:收集雌雄蜂、雌雄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築巢產卵、培育標準蜂群。其中,人工培育蜂王和蜂王在人工條件下築巢產卵,是最難的環節!
  • 九月進入胡蜂襲人高發季節 郊區遊玩不要動蜂巢
    本報訊(記者張毅偉)九月進入胡蜂蜇人事件高發季節。昨日,省衛計委就胡蜂襲人如何預防和自救等問題進行了闡釋。   據相關部門調查,陝南地區28個縣區均有胡蜂分布。關中及陝北部分縣也有胡蜂出沒。胡蜂蜇人事件每年5月左右即有零星發生,秋季九月進入高發季節。
  • 安康累計摘蜂巢7265個 胡蜂傷人得到有效控制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安康市啟動了應急機制,迅速部署了醫療救治、胡蜂蜂巢摘除和宣傳防範等工作,目前已摘除重點區域的絕大部分蜂巢,胡蜂傷人的情況得到了有效控制。  記者今天(10月5日)從安康市政府了解到,截至10月2日,安康各類捕滅隊伍累計摘除蜂巢7265個,其中9月28日至10月2日摘除4586個;新增胡蜂蟄傷患者人數大幅下降,從九月初每天三、四十例下降至10月4日14例;蜇傷患者治癒率大幅提高,已連續三天無死亡病例。
  • 胡蜂的價值
    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種,中國記載的有200餘種,在中國分布甚廣。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的1總科,蜂家族的一員。體壁堅厚,光滑少毛,靜止時前翅縱折,具強螫針的蜂類。本總科昆蟲通稱胡蜂,俗名黃蜂。全世界約有1.5萬種,已知5000種以上。中國記載200種。為捕食性蜂類。蜂巢結構:馬蜂亞科和胡蜂亞科的胡蜂所建立的蜂巢是用枯枝、葉或者動物糞便所造成的,而非蜂蠟。
  • 胡蜂「吹泡泡」 只為蜂巢不潮溼變垮
    原標題:胡蜂「吹泡泡」 只為蜂巢不潮溼變垮   近日,一張胡蜂吸吮水珠,並用前足保持平衡的圖片吸引了許多網友的關注。乍看之下,這隻胡蜂似乎正在「吹泡泡」,而它吹出的水珠恰好映照出一朵玫瑰花,充滿了美感。   科學家對這種奇特的現象做出了解釋。據觀察,有好幾種「勤勉」的昆蟲有用口器懸掛水珠的現象。事實上,它們是在採集巢穴中過多的水汽,然後慢慢匯集成一個個小水珠排出去。這一過程會使它們看起來就像是在「吹泡泡」。
  • 氣溫上升漢中多地胡蜂擾民 消防官兵除蜂巢127個
    消防戰士摘除蜂巢近期,漢中氣溫不斷上升,胡蜂活動也開始頻繁起來,各地經常有胡蜂出沒擾民,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在摘除大河坎鎮的蜂巢中,消防隊員在防蜂服的保護下向蜂巢靠近,胡蜂感覺到了危險,成群結隊攻擊消防隊員,面對胡蜂瘋狂的攻擊,消防隊員迅速用編織袋將蜂巢套在其中並摘除。在摘取蜂巢後,為防止胡蜂的聚集和再次築巢,消防員利用殺蟲劑對築巢處進行噴射,隨後剷除了蜂巢,成功排除安全隱患。這一天南鄭消防官兵就成功摘除了4個蜂巢。
  • 警惕胡蜂!碰到胡蜂該咋辦?
    正常情況下,安康胡蜂一年大約繁殖三代。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當氣溫穩定在12℃以上時,處於抱團越冬狀態下的胡蜂開始從越冬場所散團飛出,並在周圍尋找食物、水來補充體力。4月上旬到中旬,氣溫升至17℃左右,胡蜂就開始尋找築巢地點,一般巢址選在背風、向陽、隱蔽,靠近水源,且食源豐富的地方,一隻越冬蜂建一巢。由于越冬蜂體質較弱,主要任務是建巢,一旦巢室建成,就開始產卵。
  • 陝西胡蜂蜇人得到控制 已摘除重點區絕大部分蜂巢
    人民網北京10月5日電 據陝西省安康市政府網消息,目前,陝西安康胡蜂防治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增胡蜂蟄傷患者大幅下降,從9月初每天三、四十例下降至10月4日14例,蜇傷患者治癒率大幅提高,已連續3天無死亡病例。
  • 胡蜂防控知識簡介
    4月上旬到中旬,氣溫升至17℃左右,胡蜂就開始尋找築巢地點,一般巢址選在背風、向陽、隱蔽,靠近水源,且食源豐富的地方,一隻越冬蜂建一巢。由于越冬蜂體質較弱,主要任務是建巢,一旦巢室建成,就開始產卵。第一代卵產生的時間大約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約25天後發育成為第一代成蟲。這一代成蟲生命周期較短,完成第二代卵的生產後即死亡,對人畜的攻擊力不強。第二代成蟲大約出現在7月上中旬,其發育過程與第一代相似。
  • 這三種胡蜂你見過嗎
    洞夜胡蜂又名大夜蜂、洞夜蜂、毛夜蜂、黑夜蜂等,主要分布於海拔1500~2500米密林山區,全身長有很長的絨毛,他的毒液是胡蜂之中最強的,殺傷力超過金環胡蜂,抗毒能力也很強,而且兇悍無比,雖說是夜行胡蜂,但若是白天遇到侵略者的話還會群攻,能把敵人追到數十米開外。
  • 27歲小夥蛇窩裡「淘金」 養3萬條蛇年收入幾百萬
    27歲小夥蛇窩裡「淘金」 養3萬條蛇年收入幾百萬時間:2016-06-24 15:43   來源:法制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7歲小夥蛇窩裡淘金 養3萬條蛇年收入幾百萬 法制晚報訊(記者田寶希)在張家口萬全縣有一位遠近聞名的北方蛇王,他叫方宵宵,今年27歲。
  • 我叫李佔江,26歲,我在山裡養了1000窩「殺人蜂」
    段溝裡面的山坡上,每年都會繁殖較多野生胡峰,放牛人路過,大群的胡蜂圍攻放牛人或者牛群,因此無人村段溝,又被稱為「斷魂溝」,在當地人眼中,是一個類似於焦作「封門村」的恐怖地帶。李佔江出生在距離段溝3公裡左右的另一個自然村,小時候,淘氣的李佔江和村裡的夥伴們就經常上山尋找胡峰的巢,用長竹竿挑一叢乾草,點燃後,燒死放哨的胡峰,摘下蜂巢,取出來裡面的蜂蛹。
  • 蜜蜂天敵:六大類胡蜂,教你一個一個認識(值得收藏)
    分布:生活在1000~2000海拔山區,高、底零星分布。  體長:雌蜂體長4.8~5cm、雄蜂3.9~4.3cm、工蜂3.8~4.5cm。  習性:金環胡蜂體型強大生性兇猛,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種類,毒性攻擊性及強,築巢於地下的洞中,土洞,樹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