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分布全世界。令人見而生畏。長約26毫米,觸角、翅和跗節橘黃色;身體烏黑髮亮,有黃條紋和成對的斑點。螫人很疼,喜歡築巢在室外的樹梢、屋簷等場所。但毒性不如常見的大胡蜂(大胡蜂屬〔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屬〔Vespula〕)。胡蜂的別名還為:黃蜂、馬蜂、地王蜂(廣西)、地龍蜂、紅頭蜂(雲南、貴州)、大土蜂(臺語);臺灣大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黑腰蜂(雲南、貴州)。其主要分布於我國南方山區的叢林中。胡蜂是黃蜂的一種,是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中胡蜂總科的統稱。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種,中國記載的有200餘種,在中國分布甚廣。
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的1總科,蜂家族的一員。體壁堅厚,光滑少毛,靜止時前翅縱折,具強螫針的蜂類。本總科昆蟲通稱胡蜂,俗名黃蜂。全世界約有1.5萬種,已知5000種以上。中國記載200種。為捕食性蜂類。蜂巢結構:馬蜂亞科和胡蜂亞科的胡蜂所建立的蜂巢是用枯枝、葉或者動物糞便所造成的,而非蜂蠟。這一點與蜜蜂及其他胡蜂有所不同。分布區域在全世界。
胡蜂成蟲、幼蟲和蜂巢可入中藥。或內服,或外敷,可治毒蟲蜇咬、毒□疔瘡等症。胡蜂味甘辛,性溫,主治風溼痺痛。蜂房可作中藥材,有定痛、驅蟲、消腫解毒功效,主治驚癇、風痺、乳癰、牙痛、頑癬、癌症等。胡蜂酒有祛風除溼,治急、慢風溼痛,風溼性關節炎的良藥,臺灣人來大陸都要帶回胡蜂酒。胡蜂毒可治療關節炎,藥用價值極高,對醫療新產品的研製和生產有著重大意義。國際市場上有20多種胡蜂蜂毒出售,其價格相當昂貴。目前我國蜜蜂毒每公斤630萬元人民幣左右,胡蜂毒是世界上最貴重的毒素之一,國際市場每盎司價格高達2300萬美元。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美味、營養、保健、返璞歸真已成為人們追求的新目標,所以那些具有特殊營養、特殊價值的特種動物更受到人們的青睞,作為野味濃,營養價值全,藥療功效高的胡蜂蛹,成為人們消耗的新時尚。胡蜂產品已廣泛走進人們的生活中,成為人們首選的消費品種。我國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廣闊,特別是廣州、臺灣、香港、廣西、北京、上海等市場需求量更大,因此,馬蜂已成為一種野味商品中的熱門貨,僅臺灣、廣州、廣西等市場供不應求。臺灣人特信菩薩,菩薩像背後都有一扇小門,將胡蜂放入小門裡關緊,胡蜂會發出"嗡嗡"聲,稱為"旺旺"的意思。所以在臺北每隻胡蜂可以賣到50新臺幣,約12.5元人民幣。日本、韓國向我國進口的馬蜂商品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此外,胡蜂幼蟲和蛹體內營養成分豐富,還可開發出各種營養食品。
胡蜂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和脂肪,以蛋白含量論,胡蜂81%,蟋蟀75%,蟬72%,蚯蚓65%,蝗蟲60%,蜜蜂43%,蜂蛹具有強身、益腸胃、止痛、理氣、化痰、驅蟲美容養顏等功效,還有治療糖尿病,抗癌等特殊作用。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餚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
蜂蛹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營養食物。蜂蛹既可作為食品,又可作為營養保健品。據資料記載:蜂蛹含蛋白質20.3%,脂肪7.5%,碳水化合物19.5%,微量元素0.5%,水分42.7%。蜂蛹的營養價值不低於花粉,尤其是維生素A的含量大大超過牛肉,蛋白質僅次於魚肝油,而維生素D則超過魚肝油10倍,被譽為"天上人參",是一種純天然的高級營養品。還富含蛋白質、胺基酸、鍺、硒、維生素和鈣、另外蜂蛹富含數十種對人體有益的酶。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養生專家張國璽教授說,食用部分昆蟲確實可以起到美容效果。昆蟲富含各種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和脂肪。事實證明,經常食用昆蟲可以幫助人們克服肥胖、高血壓等現代都市病。在西方,吃昆蟲也開始被人們接受,在倫敦的一些特色食品店甚至可以買到用蟋蟀、蜜蜂、毛蟲等製成的罐頭,在英國還有專門繁殖昆蟲的農場。
許多昆蟲學家認為,昆蟲繁殖快、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纖維少,易被人體所吸收,因此昆蟲食品是人類的理想食品。他們預測:發展昆蟲的前景十分美好,勢將成為21世紀的食品新潮流。因此,養殖胡蜂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開發前景。是一項最有發展前途的養殖開發項目。
市場銷售預測:蜂作為野味開始步入酒樓、賓館和大眾餐桌,據調查在一個20萬人的城市,以四百分之一的購買能力,每天就能銷耗商品馬蜂5000公斤(這窩是保守數字),我國有多少個20萬人的城裡,每天會吃掉多少馬蜂,這些數字是無法計算的。況且我們還有野味食品生產線,野餐大王連鎖店,特種動物批發交易市場等遍布全國完善的銷售體系,加上出口等龐大的銷售網絡可確保銷路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