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狂大半年的胡蜂,近乎一夜消失,最後都去了哪裡?大多命運悲慘

2021-01-17 蜂部落

導讀:胡蜂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過,胡蜂的種類比較多,大型的胡蜂還有較強的攻擊能力,可以說是養蜂人最恨的一種蜂類,而作為沒有養蜂的人,看見巨大的胡蜂的時候也擔心它們尾巴上的小螫針,主要就是胡蜂的毒性強,很多大型胡蜂的毒性都有致命的能力,所以很多朋友都害怕胡蜂。在生活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胡蜂的時間並不多,一般從春季末到秋季可以看到,冬季的時候是比較少見的,也就是說,我們一年可以看到胡蜂的時間是非常少的,也就大半年的樣子,到了深秋季節的時候,胡蜂可以說幾乎在一夜間消失,到了冬季以後我們就再也看不到胡蜂了,那麼在冬季的時候胡蜂都去了哪呢?為什麼連巢穴也不要?其實在深秋的時候,可以說是胡蜂的一個災難期,因為在這個時候,大量的胡蜂幾乎在短時間死亡,僅有少數胡蜂可以活到第二年,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胡蜂的群體構成

其實胡蜂的群體構成和蜜蜂是非常相似的,都是由三型蜂構成,分別是蜂王、職蜂、雄蜂。胡蜂的三型蜂也根據自己的特點擁有不同的使命,同時也註定了他們不同的宿命。

胡蜂的消亡過程

對於胡蜂的消亡過程來說,我們大致可以分為新王產生、老王死亡、職蜂產卵、徹底滅亡四個階段。

第一:新王產生

對於胡蜂來說,胡蜂在初期的時候並不是群居生活,而是由蜂王獨居,蜂王獨自肩負起築巢,捕食,哺育幼蟲以及產卵的任務,在第一批幼蟲出房以後,胡蜂的群居生活才正式開始,蜂王開始專職產卵,職蜂則擔負起出產卵之外的全部工作。在前期的時候,胡蜂蜂王並不會產雄蜂卵,而是產雙倍體的雌性蜜蜂卵,全部孵化成職蜂,而在秋季開始以後,胡蜂蜂王開始產單倍體的雄蜂卵,同時蜂群中的職蜂也建造雄蜂巢穴,胡蜂蜂王開始產下新的蜂王卵,在新的蜂王和雄蜂陸續羽化以後,新王與雄蜂出巢交尾,交尾後的雄蜂很快死亡,新蜂王則尋找適合的地點越冬

第二:老王死去

隨著新蜂王不斷交尾以後,辛苦了大半年的老蜂王也算是精疲力盡,然後死亡。

第三:職蜂產卵

關於職蜂產卵,其實與蜜蜂工蜂產卵相似,有研究也認為胡蜂的職蜂產卵受到胡蜂蜂王信息素的控制,所以在胡蜂蜂王死亡以後,蜂群中的職蜂開始產卵,產卵的情況類似於蜜蜂的工蜂產卵,也會出現一個巢房多枚蜂卵的現象,由於秋季溫度還沒有完全降低,這些蜂卵有的還能夠被孵化,但是由於職蜂數量的減少,這些蜂卵大多是不能孵化的,就算被孵化成幼蟲,通常也難以發育完成就被餓死,可以說這是除了交尾死亡和老蜂王死亡後的第三種死亡胡蜂類型。

第四:職蜂與雄蜂的死亡

隨著外界溫度的降低,蜂巢中的職蜂已經呆不下去,只有離開蜂巢,離開蜂巢的職蜂很快就老死,這是在深秋的時候胡蜂蜂群中的第四類死亡;雖然說與新王交尾的胡蜂短時間死亡,但是蜂群中還有一些雄蜂是沒有與新王交尾的,這些雄蜂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

在雄蜂交尾完成以後,剩餘的雄蜂可能會在蜂巢附近存活幾天到幾周的時間,甚至這些胡蜂還能在夜間的時候回到蜂巢躲避嚴寒,但是這也僅僅是延長了雄蜂的壽命一段時間,在嚴寒到來以後,他們還是難逃一死

越冬的胡蜂王存活率有多高?

上面的胡蜂都是在越冬前死亡的,實際上參與越冬的胡蜂是非常少的,只有經過交尾的新蜂王才會選擇地點越冬,但是對於這些參與越冬的蜂王來說,實際上存活率也是非常低的。據相關研究顯示,英國的養蜂人專家曾經對20500隻越冬的胡蜂新王進行觀察,到第二年成功建立巢穴的只有3個,也就是說,有99.9%的越冬胡蜂蜂王是無法越冬的;在1989年到1994年6年的時間裡,養蜂專家對紐西蘭那不島嶼森林中的5處普通黃腳胡蜂新王死亡率進行了6年的觀察,發現死亡率均在91%以上,而大量的數據證明,越冬的胡蜂蜂王死亡率達到99.9%是常有的事情,也就是說,真正能夠越冬的胡蜂蜂王,實際上只有0.1%。可見不管是在越冬前死亡的胡蜂還是參與越冬的胡蜂蜂王,其實命運都是悲慘的。

相關焦點

  • 胡蜂養殖怎麼樣?會不會騙局!
    以前農村的胡蜂還是蠻多的,你可經常聽到誰誰誰掏了哪裡的馬蜂窩,當然了,現在由於工業廠礦的增多,胡蜂也比以前少多了,但醫學的發展對蜂毒的需求還是與日俱增的,所以一些嗅到商機的農戶就開始人工養殖胡蜂!胡蜂採集汁液和其它農業養殖一樣,疾病是養殖中最讓人頭疼的問題,有的蜂病會讓你辛辛苦苦幹一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比如偏癱,中暑,感冒,腸胃感染,不築巢,不產子,黑腹,腹中聚水,等,所以對蜂病的預防和治療是及為關鍵的,如果你這方面的技術達不到也不要貿然進入這個領域
  • 「北極企鵝」悲慘命運,最後一隻被石頭砸死,最後一顆蛋被人踩碎
    但大海雀的發現早於南極企鵝,人們首先在北極的島嶼發現了這種又大又笨的鳥,將其稱作penguin(企鵝),後來航海家又來到了南極海的一些島嶼,也發現了和大海雀長相一樣的鳥,這就是現今的南極企鵝。但於此同時「北極企鵝」正遭受著滅頂之災。於1844年初夏隨著「北極企鵝」最後一顆蛋被人類踩碎而宣告滅絕。
  • 瑪雅人一夜消失是去哪了?很可能是去往了這兩個地下「桃源」!
    瑪雅人一夜消失是去哪了?很可能是去往了這兩個地下「桃源」!2012年12月21日已經安全地過去了,太陽每天還依舊東升西落。瑪雅人的預言不攻自破,世界末日終究是虛幻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無論是炒作還是其他原因都是過眼雲煙,過去了就過去了。
  • 秋季高效防胡蜂,每天重點抓這兩個時間段
    秋季是胡蜂的「重災」期,此時對蜂群的危害最大。即使我們會是用藥物和一些預防措施,但還是不能完全把胡蜂扼殺;所以每天還是需要養蜂人隨時盯防,稍有不甚蜜蜂就會被胡蜂趕跑。不過人工盯防胡蜂太耽誤事了,畢竟胡蜂又不是一兩天的事情。
  • 瑪雅人曾在地球上輝煌一時,為何一夜之間消失了?到哪裡去了?
    而消失的只是瑪雅文明,瑪雅文明也不是在一夜之間消失的,是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入侵,加上他們自身的一些原因而消失的,其實是中斷了。瑪雅人是指印第安人的一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這樣一群與世隔絕的人類,卻具有著高度的文明。他們精通數學和天文,通過觀察掌握了太陽、月亮、金星的運行周期,制定了曆法。
  • 王者:命運最悲慘的5個英雄,鎧皇上榜,第一名為了愛變成怪物!
    王者:命運最悲慘的5個英雄,鎧皇上榜,第一名為了愛變成怪物!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凡白,新的一天很開心又能遇見你。王者榮耀出了5V5公平競技的特色以外,其中的英雄們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和經歷,而且彼此之間大多都是有聯繫的,這就很有意思了。
  • 瑪雅文明消失之謎,瑪雅人去哪裡了?
    那麼瑪雅文明為何突然消失?瑪雅人又去了哪裡?迄今為止,幾乎整個瑪雅文明都籠罩著一層難解之謎。有關九世紀時,瑪雅滅亡的假設層出不窮,如洪水、地震、颶風等「天災說」,但是氣象學家發現並沒有這樣的氣候記載;人口膨脹、反覆從事焚林耕作導致土壤貧瘠等「經濟問題說」其實可以不攻自破,因為可以遷移呀,這個不能是毀滅的原因,儘管眾說紛紜,卻沒有一種假設有充足的證據令人信服。
  • 哪種胡蜂最好吃,這種胡蜂估計買不到,太好吃了
    說起胡蜂,嘴巴就會不知覺吞一下口水,在現在的這個季節,無論天氣多熱,只要上山,總會遇到一波又一波的人,來的來,去的去,這些人都是來找胡蜂的,有的只是找一兩窩回去吃,而有的人則像是來工作,就是專找胡蜂去賣,據說收入還不菲呢。
  • 王希孟為何才18歲,就能畫出《千裡江山圖》,後來他又到哪裡去了
    更為奇特的是,這位天才少年,在畫出《千裡江山圖》後,卻突然在歷史上消失了。那麼,他究竟去哪裡了呢?對於天才少年王希孟來說,他出生的年代不能算太平盛世,卻是他的黃金年代,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就要說到「不愛江山愛丹青」的宋徽宗了。宋徽宗做皇帝並不稱職,他在位時昏庸無能,朝中奸人當道。
  • 蜜蜂的天敵「胡蜂」你了解多少?聽我來為你解說
    在夏秋兩季是野蜂出沒最多的時候,很多地區的野蜂都以昆蟲和蜜蜂為食物,由於它們的出現阻隔著蜂群的發展,很多養蜂人也經常為防野蜂而煩惱,因為野蜂是不定期出現,讓人防不勝防。野蜂也分幾種類型,常見的有虎頭蜂和胡蜂,它們對蜂群的危害最大,情況嚴重時蜜蜂會選擇棄巢飛逃。
  • 世紀大難題!核電站的核廢料最後都去了哪裡?
    核能的運用範圍極其廣泛,比如人類研發出來的原子彈成功在沙漠地爆炸,那股爆炸後產生的能量如今都讓人毛骨悚然。不過,就算感到害怕,人類還是抑制不住控制這股能量的欲望。確實,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人類的不斷努力下,研究人員將這股神奇的力量部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這股力量用到的是核燃料,其比石油燃料的密度高几千萬倍。核能是一種比較清潔、轉化率高的燃料,所以成為現代人類發電的主要選擇材料。
  • 兩大肉食性昆蟲,大刀螳螂對決金環胡蜂,被胡蜂落地刺殺!
    在大自然中,昆蟲在動物界中是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昆蟲體型一般比較小,如蝴蝶、蜜蜂等都是昆蟲。而在昆蟲中,螳螂和胡蜂是昆蟲界兩大獵食者,經常捕食其它昆蟲,它們對決又會如何?有攝影師曾拍到到:兩大肉食性昆蟲的對決,大刀螳螂對決金環胡蜂。螳螂是善於偽裝的生物,這隻體色為灰色的大刀螳螂並沒有選擇在綠樹上,綠色和和體色不符合,而是在灰色地面爬行,一般獵食者難於發現其蹤跡,有利於大刀螳螂的偽裝。
  • 大智庫第1期:胡蜂
    在雲南,胡蜂、蜂蛹、螞蚱、蝗蟲、竹蟲等,這些平素讓人「虎軀一震」「精神抖擻」的昆蟲,那都是能上大場面的烹飪原材料。尤其是蜂蛹,「營養高、味道好」更是雲南菜中的頂級美味。  胡蜂富含蛋白質,以蛋白含量論,胡蜂81%,蟋蟀75%,蟬72%,蚯蚓65%,蝗蟲60%,蜜蜂43%。胡蜂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還具有藥用價值。用胡蜂泡得酒就可以起到活血、除風的作用。
  • DC《守望者》:女版「羅夏」黑色剪影的悲慘命運
    DC《守望者》:女版「羅夏」黑色剪影的悲慘命運DC電影《守望者》的開頭中有一段信息量很大的鏡頭,就是守望者前身民兵英雄的合照,守望者的成立,以及一些英雄的死亡與生活信息,還有很多融合歷史真實事件的鏡頭,裡面有著一個同性戀的女性英雄,她叫黑色剪影
  • 人死後並未消失!那麼人死後會去哪裡?
    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類通過不斷的進化逐漸成為了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可以主宰著地球上的一切資源,人類也是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但是人類比其他的生物並沒有強大到哪裡
  • 胡蜂的價值
    胡蜂分布全世界。長約26毫米,觸角、翅和跗節橘黃色;身體烏黑髮亮,有黃條紋和成對的斑點。螫人很疼,喜歡築巢在室外的樹梢、屋簷等場所。但毒性不如常見的大胡蜂(大胡蜂屬〔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屬〔Vespula〕)。胡蜂的別名還為:黃蜂、馬蜂、地王蜂(廣西)、地龍蜂、紅頭蜂(雲南、貴州)、大土蜂(臺語);臺灣大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黑腰蜂(雲南、貴州)。
  • 餵養胡蜂,採用中蜂好還是意蜂好?胡蜂師傅講了實話
    導讀:如今正是胡蜂養殖的一個關鍵時期,很多養殖胡蜂的朋友都在給胡蜂選擇飼料。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胡蜂喜歡吃蜜蜂,所以養殖胡蜂的朋友都知道選擇蜜蜂餵養胡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現在廣泛人工餵養的蜜蜂有兩種,一種是從西方國家引入的西方蜜蜂,一種是我國本地的中蜂,究竟這兩種蜜蜂哪種更適合餵養胡蜂?可能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沒有細想過,可別小看這個小小的區別,這對於我們胡蜂養殖的朋友來說卻是非常關鍵的。那麼究竟餵養胡蜂要採用中蜂還是意蜂呢?
  • 再談胡蜂的習性、行為及防治
    胡蜂常盤旋在蜂場上空或守候在蜂群巢門前,捕殺進出蜂箱的蜜蜂,將蜜蜂逮住後,吸食蜜囊中的蜜汁,隨後將蜂屍帶回巢穴飼餵幼蟲, 2 只大胡蜂一天可殺死 100 多隻蜜蜂,一箱意蜂 3 天之內就被大胡蜂殺死大半,剩下的蜜蜂只得棄巢飛逃。
  • 唐山大地震後,安徽龍山神奇出現「幽靈湖」,卻在一夜間無端消失
    世界之大,真的是無奇不有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突然出現,又在一夜無端消失的湖。今天小編帶你們去了解一下這樣的神奇的湖,到底為什麼會一夜消失不見的?這個湖被當地人叫為「幽靈湖」,主要是因為它來無影去無蹤的。才會被當地人叫為「幽靈湖」,沒有人知道它是怎麼來的,也沒有人知道它怎麼會一夜消失。
  •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神仙們最後都去了哪裡?宇宙,還是化作了塵土?
    有時候看到關於上古時期神仙的故事時,我都在想,這些聽起來無所不能的神仙最後都去了哪裡?為何之後不再有關於他們的傳說了?難道他們去了宇宙,所以人類再難接觸到?或是他們終究沒有逃過一死,最後還是塵歸塵,土歸土了?說到上古神仙,我最喜歡的便是女媧了,不過這倒不是受「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等傳說的影響,完全是因為電視劇看多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