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小時候就有一個疑問,為啥北極就沒有企鵝呢?其實在北大西洋沿岸的巖石島嶼(聖基爾達、法羅群島、冰島和紐芬蘭的芬克島)曾經也生存著一種和企鵝長相十分相似的遊禽:大海雀,也有北極企鵝之稱。這個名字可不是隨便說的,看下圖。
雖說它們看起來和企鵝相似,但是它們沒有任何的親緣關係,畢竟相距那麼遠八竿子也打不著,但是在趨同進化的作用下,它們發展出了相似的外表。但大海雀的發現早於南極企鵝,人們首先在北極的島嶼發現了這種又大又笨的鳥,將其稱作penguin(企鵝),後來航海家又來到了南極海的一些島嶼,也發現了和大海雀長相一樣的鳥,這就是現今的南極企鵝。但於此同時「北極企鵝」正遭受著滅頂之災。於1844年初夏隨著「北極企鵝」最後一顆蛋被人類踩碎而宣告滅絕。
不列顛群島上的最後一隻大海雀被石頭砸死,地球上最後一顆大海雀蛋被踩碎
大海雀的滅絕,人類的捕殺肯定是佔了重要的因素,但也和它們的笨拙和莫名的勇敢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它們不怕人類,見了人不知道逃跑。關於它們的滅絕要從19世紀說起。
1840年6月,三名來自蘇格蘭聖基爾達島的水手在附近一處名為staci-an-armin的海岸峭壁上登錄。當他們爬上巖石的時候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鳥,它的頭和肩膀遠遠高出海鷗和其他海鳥。
這種鳥的身體比例很奇怪,身高有70-80公分,但長著笨拙的小翅膀,身體圓圓胖胖的,不會飛行,還有一個幾乎和頭一樣大的鷹鉤嘴。黑白相間的羽毛為它贏得了「原始企鵝」的稱號。
水手們看著這隻大海雀,在陸地上笨拙地蹣跚而行。但它們在水中很敏捷,遊泳速度非常快,並且對陸地上的人類毫無戒備之心,大海雀在陸地上的笨拙和無畏讓它成為很容易被攻擊的目標。
也許這些水手喜歡狩獵的刺激,也許他們想到大海雀的肉和羽毛非常珍貴。於是他們就輕而易舉地綁了這隻鳥,然後帶回船上。大海雀在船上存活了三天,但在第四天,海面上發生了可怕風暴,水手們變得恐懼和迷信起來。他們認為這隻鳥是「一個會召喚魔法的女巫」,於是就用石頭把它砸死了。
這是在人類在不列顛群島上看到的最後一隻大海雀,就這樣被水手用石頭砸死了。四年後,當漁民們在冰島附近的埃爾代島海岸上獵殺了最後一對大海雀時,大海雀就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事情是這樣的,兩名漁民在遠處發現了一對大海雀伴侶,就上前捕捉,這種鳥真的太好抓了,跟在地上揀肉一樣。在雄性逃往安全地帶的時候,被漁民抓住並殺死。磁性大海雀一直在孵蛋,但在漁民爭奪最後一隻大海雀時,其中一名漁民不小心將地上的蛋踩碎了,這一踩就徹底消滅了這一物種。
人類為什麼要捕殺大海雀
早在1785年,探險家喬治·卡特萊特就預言了大海雀的悲慘命運。卡特萊特曾寫道:「一艘船從芬克島駛來,船上載滿了鳥類,主要是企鵝(大海雀)。」「最近幾年,有船員整個夏天都住在芬克島上,他們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獵取大海雀的羽毛。如果不儘快停止這種行為,大海雀整個物種將會面臨滅絕。」
大海雀曾廣泛分布於北大西洋海域,除了在繁殖期棲息在從西部的紐芬蘭島到東部的挪威等少數島嶼外,它們大多棲息在水中。在16世紀之前,這個物種非常豐富,在長達一個月的繁殖期裡,成千上萬的大海雀會擠滿海岸。在16世紀到19世紀的小冰河時期,北極熊接近了它們的繁殖地,這使得它們的數量和領地有所減少,但即使是天敵侵犯了它們的領地,大海雀這個物種仍然很有活力。
直到16世紀中葉,歐洲的水手們開始探索海洋,捕捉、採集成年海雀及其海雀蛋,大海雀這才面臨著迫在眉睫的危險。人類過度的捕撈註定了這個物種的滅絕,幾個世紀以來,在北大西洋的大海上有很多水手和漁民,而大海雀又習慣只在少數幾個島嶼上進行繁殖,它們的過度集中和繁殖地的單一對大海雀來說是致命的危險。因為人們只需要去哪些地方揀蛋、揀肉、揀羽毛,根本用不著捕捉。
一位水手曾經說:在1718年,芬克島居住著大量的大海雀,一個人不穿靴子都無法上岸,因為地上全是大海雀,你根本就沒有下腳的地方。
芬克島也恰好是水手們在橫渡大西洋的最後一站。隨著食物越來越少,對新鮮肉的渴望讓他們變得飢腸轆轆,而大海雀就是很好的食物,水手們通常會把數百隻海鳥趕到他們的船上。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裡,水手們就能裝滿兩艘船。
其實人類在古時候就有捕獵大海雀的行為。早在6000年前,人類就開始在斯堪地那維亞和冰島定居,據估計,當時的大海雀有數百萬隻。在紐芬蘭有著4000年歷史的墓葬遺址中,有不少於200隻大海雀的喙,它們被附著在儀式服裝上,這表明大海雀對古代的海洋人很重要。同樣,大海雀的骨頭和喙也出現在美洲原住民和舊石器時代歐洲人的墳墓中。
人們需要大海雀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肉。它的羽毛、脂肪、油脂和蛋使得大海雀越來越值錢。羽絨產業的發展尤其推動了這種鳥類的滅絕。在1760年(也是由於過度捕獵),羽毛公司耗盡了其提供的鴨絨羽毛後,派遣人員前往芬克島的大海雀築巢地。直到1810年,島上的所有鳥都被殺死了。
人類也曾保護過大海雀
當時人們為了保護大海雀的未來,也做了一些保護措施,但適得其反,更加劇了大海雀的滅絕。當時人們起草了一份保護大海雀的請願書,1775年,新斯科舍省政府要求英國議會禁止捕殺海雀,請願獲得了批准,其規定任何人要是被發現為獲取羽毛而捕殺海雀或採集它們的蛋,都會在公共場所遭到毒打。
儘管捕殺大海雀會受到懲罰,但這種一度瀕臨滅絕的鳥類在政府的保護下卻成為了一種十分珍貴的商品,收藏者願意為一個標本支付高達16美元的價格,這相當於當時一個熟練工人將近一年的工資。這就造成了上文所說的,漁民為了搶大海雀,卻無意中踩碎了地球上最後一顆「北極企鵝」的蛋。
現今,包括史密森尼博物館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保存著大海雀的標本。但即使是標本也很罕見,現存的標本只有80個左右。這就是「北極企鵝」滅絕的過程和原因。人類的過度捕殺和它們的笨拙的無知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