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爺」面前,藍鯨也如此渺小

2020-12-03 澎湃新聞

原創 鍾蜀黍 物種日曆

清晨,冷白色的山霧一點點褪去,世界仿佛從一片混沌中漸漸浮現,先是巨大的樹幹漸漸有了輪廓,泛著鮮紅的長條狀裂紋,點綴著地衣構成的斑駁黃色,如同龍象之足踏在鬆軟溼潤的山體上——不,這世界上永遠沒有一種巨獸能擁有直徑超過10米的巨足——我的視線隨著露出的那條輪廓往上,一直到雲霧深處,極目所見,才看到了暗綠色的樹枝和掛滿霧滴的葉尖折射的點點星光。

仔細看,左下角是個人類。圖片:鍾蜀黍

向四周望去,我已經置身在了一片霧中的巨樹森林之下,面前的一棵是它們暗紅色的君王,周圍同樣高聳入雲的美西黃杉、西黃松,不過是它的群臣。

這就是我第一次見到巨杉(Sequoiadendron giganteum)時的場景,如同自然宗教般的身心強烈震撼,來自於這種巨物的高度和它的體量:目前已知還存活著的最大的一棵巨杉「謝爾曼將軍」,高度83.8m,胸徑13.3m,木材量接近1500立方米,加上厚達90釐米的樹皮,總重量達到2100噸——世界從古至今存活過的最大動物可能是藍鯨,重量大約是50~150噸,最大的巨杉趕上了15~40條藍鯨的重量。

這是我們星球上還存活著的最大的單體生命。

巨杉國家公園 Sequoia National Park,世界最大的巨杉「謝爾曼將軍」藏身於此。圖片:鍾蜀黍

2012年《國家地理》攝影師Michael Nichols用兩周時間,給一棵被稱為「總統」的巨杉拍攝了等身照。它是目前已知世界第三大的巨杉。圖片:Michael Nichols / 雜誌《國家地理》

北美巨大的樹

巨杉是巨杉屬唯一的物種,它的種加詞giganteum即取自於巨人giant,是「巨大」之意,屬名Sequoiadendron則與它曾經被歸入的北美紅杉屬 Sequoia同源——在過去的一些科普資料中,時常將巨杉(Sequoiadendron giganteum)和北美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混淆。作為世界上最大和最高的兩種樹,又都生活在北美西海岸,而且中文又都帶著「杉」字,親緣關係也很近,混淆算得上情有可原。

成年巨杉的樹皮橘紅色,高而粗壯。圖片:鍾蜀黍

成年北美紅杉的樹皮暗紅,更高更瘦。圖片:鍾蜀黍

但其實只要你見到了一棵真實的巨杉和北美紅杉,會發現兩者外觀很容易區別:巨杉的樹皮橘紅色,高而粗壯,僅分布在加州境內,內華達山脈西側,分布海拔在1500m以上;而北美紅杉的樹皮暗紅褐色,更高更瘦,分布更廣,從加州北部沿著海岸向北可以一直到俄勒岡和華盛頓州,但海拔都在750m以下,貼近海岸,這也是coastal redwood(海岸紅杉)名字由來,現存的二者在野外沒有分布上的交集。

北美紅杉(綠)與巨杉(紅)的分布區域。圖片:Airbus A350 / wikimedia commons

巨杉的龐大表現在胸徑和體積上,成年巨杉普遍在60~80米高,最高達到94m,而相比之下,北美紅杉更細更高——世界上最高的樹是一棵被稱為「亥伯龍神」(Hyperion)的北美紅杉,高度達到了驚人的115m,而且目前還有近10棵北美紅杉高度超過了110米,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一直佔據著世界第一高樹的桂冠。

世界上最高的樹。圖片:Candide Gardening / flickr

巨大的視覺衝擊

但我們的視覺對於橫向的龐大更敏感,因為樹幹的粗壯,巨杉在觀感上給人的衝擊遠比北美紅杉更加強烈,早期到達北美西海岸的西方探索者也留下了更多更豐富的關於巨杉的描述。

兩棵巨大的巨杉。圖片:Aronlevin / wikimedia commons

中國現代植物分類學先驅胡先驌(sù)先生,也曾將北美紅杉的屬名譯為「桸(xī)楏(kuí)」,將巨杉翻譯為「大桸楏」,暗含比較之意,更有舊時科普讀物將巨杉半音譯半意譯為「世界爺」——其實它們都來自於同一個詞 「Sequoia」 (發音「席闊亞」),這是奧地利植物學家、語言學家斯特凡·恩德利歇(Stephan L. Endlicher)為紀念發明切洛基語音節文字的北美原住民銀匠塞闊雅(Sequoyah)而命名的。北美紅杉被探索者們叫做「Sequoia」,而巨杉則被稱為「Giant Sequoia」,甚至在著名的北美環保運動家約翰·繆爾稱為「King Sequoia」,透露著十足的偏愛。

巨杉國家公園。圖片:Brian W. Schaller / wikimedia

原住民一直與這些巨樹共存,直到1833年歐洲人才知道巨杉的存在,此後不斷有更大的巨杉被發現和伐倒,初期的開拓者對巨杉巨大的木材量自然饞涎欲滴,但很快他們發現巨杉的木質非常鬆脆,並不適合用作建築材料。有幾棵著名的巨杉被挖空成隧道,能過人甚至過車。但非常遺憾的是我們在小時候科普書上看到的那個樹洞能開車的兩棵巨杉,已經在1969年倒塌了一棵,另一棵倒塌於2017年。

巨杉中間可以挖出隧道。圖片:Boole22 / wikimedia

巨杉為什麼這麼大

每一個生命都和它所生存的環境密不可分。

有了足夠的高度才能提供足夠的體量,巨杉的龐大,脫胎於北美西海岸這一巨樹的故鄉,在這裡,最大高度超過80米的裸子植物有十種之多,居全球之冠。生活在巨樹森林裡的裸子植物幼苗,從發芽之後要在蔭蔽的環境中生長10~20年,達到一定高度獲得陽光之後,開始了數十至數千年的快速生長,一直到樹尖抵達70米以上的樹冠層。這種生長速度是驚人的,世界最大的那棵巨杉「謝爾曼將軍」,每年新增的體量依然相當於一棵18米高、直徑超過30釐米的大樹,而它已經將近2700歲了。

巨樹頂端的枝葉和生長組織離不開水分,就要靠蒸騰作用,而樹越高,水分輸導組織所要承受的負壓也就越大,這同時也需要環境提供充足的——不僅僅是能夠維持一棵樹存活的水分。北美西海岸正臨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將水汽源源不斷向大陸傳遞,而內華達山脈便成了一座聳立的「雨屏」——在春秋季,它截住了太平洋向東的暖溼氣團,逐漸抬升的山體將氣團冷凝,形成了大量的降雨和霧氣。

巨杉生活的地方常有霧氣,水分可以通過樹皮滲入。圖片:鍾蜀黍

在內華達山脈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方,也就是巨杉生存的區域,年降水量可達1300毫米,遠遠高於山麓的600毫米,更多的降水以霧滴的形式被樹葉、樹枝截獲,而巨杉鬆軟的樹皮讓水分能夠滲入,這大大減緩了輸導組織和根系運送水分的壓力。到了冬季,巨杉厚達70釐米的樹皮和組織中豐富的脂類足夠抵禦零下30度的嚴寒,而內華達山脈西側的豐富降雪也積蓄了春天生長所需的水分,與龐大體量不相稱的是,巨杉的根部紮根很淺,在地表延伸擴展,可以更好地吸收地表的降水。

巨杉的樹皮能夠讓水分滲入。圖片:ktjoan / inaturalist

然而,不僅僅是被動地適應環境,巨杉更可能是它所處在生境的主導者。

巨杉的「陰謀」

巨杉的壽命可以長達3200歲,成年巨杉的葉子短尖如同刺柏,球果大如雞蛋,但誰曾想如此龐然大物的種子重量不及0.01克,如塵粒一般。從隱介藏形到興雲吐霧成為地球現存最大的樹,也不過是它生命的一個瞬間。但是這麼小的種子是如何生長傳播出去的呢?

巨杉的葉。圖片:Daniel Fuchs / wikimedia

和很多裸子植物一樣,巨杉在成熟之後,會在靠近樹冠層的樹枝上結出雌雄「球花」——不同於開花的被子植物,它們並不是真正的花,是裸子植物孕育種子的結構,一層層的是變態的葉片——雄球花上產生花粉,以風為媒介落到雌球花的液滴上,再經過長達20個月的時間,雌球花發育成球果,種子成熟,而接下來數年甚至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種子都會安睡在球果之內,直到一場野火燃起,球果種鱗裂開,帶著微小翅膀的種子乘著烈焰騰起的風,飄到離母樹上百米遠的地方,靜待一場雨霧之後發芽。

巨杉的雄球花。圖片:Thereidshome / wikimedia

巨杉的球果。圖片:鍾蜀黍

這場野火併不是偶然的。

它落在地上的枝葉富含揮發性油脂,在夏季短暫的乾燥中,一切都在醞釀,直到被一道閃電觸發,整片巨杉林的地面被點燃了。成年巨杉那厚達70釐米的樹皮富含單寧酸,不僅防止黴菌入侵,更在這個時候抵禦住了地面的野火。野火讓球果開裂、種子散播,也燒盡了地面的灌叢和枝葉,灰分又給種子提供了礦質營養,巨杉林迎帶來了新生。

有時候,樹木也需要浴火重生。圖片:鍾蜀黍

野火和巨杉的關係被人們逐漸理解,上世紀60年代之後,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便開始在巨杉林中有意識地引燃,製造人工林火,經過40多年的監測,巨杉的幼苗存活與種群更新都顯著得到了提升。

在絕境煥發新生

今天的巨杉生活在內華達山脈西側的局限區域,但歷史上巨杉的生存範圍比今天要廣泛得多,近似巨杉的植物化石曾遠在澳洲、紐西蘭的白堊紀地層中被發現,它順利度過了白堊紀末的大滅絕,並在溫暖潮溼的新生代早期遍布北半球,但各地的巨杉與它的很多裸子植物親戚,包括中國的水杉一樣,被第四紀的大規模冰川運動所切割破碎滅絕,最終局限一隅。

巴黎的巨杉。圖片:Tangopaso / wikimedia

但這並不意味著巨杉只能適應於它今天所生存範圍的環境。在被西方探索者發現後的近200年間,巨杉種子也不斷被帶到遠方。巨杉可以在北歐適應零下32度的低溫;在英國,一群栽種於蘇格蘭南部的巨杉,經過了150年時間長成了56.4米高的巨樹;在澳洲,更多的巨杉活過了150年,它回到了數千萬年前祖先生活過的地方,並煥發著新生。

蘇格蘭的巨杉。圖片:Scanbus / wikimedia

雖然氣候變化造成的加州持續乾旱依然威脅著原生產地的巨杉的生長,但曾經最大的威脅——人類的持續砍伐壓力在更早之前就得到了緩解。

巨杉鬆軟的木材相比北美紅杉,對人類並沒有多少吸引力,因為龐大和粗重,砍伐巨杉時要做大量的鋪墊工作,即使如此,一棵巨杉倒下還是會損失至少50%的木材。即便如此,仿佛活成「廢材」的巨杉,在19世紀中期依然被人類砍伐了三分之一。

砍伐巨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圖片:wikimedia

到19世紀後期,由約翰·繆爾積極倡導推進的西部環保運動在整體上使得更多人知道了這種令人驚嘆的巨樹。1890年9月25日,美國第二個國家公園——巨杉國家公園成立。經過50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到1940年,金斯峽谷國家公園(或被稱為「國王谷國家公園」)成立,金斯河上遊的一系列礦產資源開發、大型滑雪場建設的議案也終於在60年代被終止。這些巨人終於獲得喘息的生機。

它們的價值遠遠超過作為木材白白燒掉。圖片:鍾蜀黍

每年都有很多人絡繹不絕來到這些巨樹跟前,而每個見過巨杉的人都不會忘記那份震撼,它們的價值遠遠超過作為木材白白燒掉。

願這些巨人和森林在任何動蕩中都安好,畢竟它們中很多已經活過了兩千年,見過了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大部分人類故事。

原標題:《在「世界爺」面前,藍鯨也如此渺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樹,重2800噸,相當於15頭藍鯨,被稱為世界爺
    說起世界上最大的水生動物,我們可能會想到藍鯨,而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動物,可能就會想到非洲象,而說起世界最大的植物,你會想到什麼呢?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是一棵名叫雪曼將軍的大樹,其體積是藍鯨的15倍。雪曼將軍樹屬於杉木,又被成為世界爺。它是世界上存在的最大的現存單體樹木。在紅杉公園裡,雪曼將軍樹格外顯眼,83.5米的身高使得人們一眼就能望到,而這個高度足以媲美一棟25層的高樓。樹的底部最大直徑有11.1米,樹圍31米,也就是說要20人圍在一起才能抱住這棵樹。
  •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那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目前地球是唯一發現存在生命的星球,在地球上存在850萬種生物,其中包含150萬種動物,在這150萬種動物中又誕生出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人類,人類這種生物既偉大又渺小。地球上生活數以億計的生命同時人類也是很渺小的,人類有多渺小呢?
  • 在自然災難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
    在自然災難面前,人類顯得如此的渺小災難面前,顯得人類如此的渺小!首先,最近貝魯特港發生爆炸,已造成至少一百多人逝去,超過四千人多受傷,暫時的信息爆炸造成多達30萬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高達30億美元!
  • 2020年地球發生了太多觸不可及的事,自然災害面前人類如此渺小
    2020年地球發生了太多觸不可及的事,自然災害面前人類顯的如此渺小不得不說,2020年地球經歷了太多不可思議的災難。1.2.2020年1月,菲律賓塔阿爾火山噴發時,火山灰直衝天際且伴有火山閃電,這場罕見的火山爆發引起了75場以上的地震活動,令不少網友感嘆,這些景象像極了世紀末日,不得不說,當人類面對大自然的"怒斥"時,人們則顯得如此渺小卑微,短短的數秒,便能讓鮮活的生命瞬間隕落。
  • 海洋中那些體型龐大的生物,非洲象與之相比也顯得渺小
    陸地上最大的非洲象,在他們面前簡直就像是小螞蟻一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海洋中那些體型龐大的生物都有什麼?海洋中那些體型龐大的生物,非洲象與之相比也顯得渺小。一、藍鯨藍鯨是有史以來被發現的,在地球上存在的最大生物。
  • 海洋動物藍鯨一口下去能吃多少魚?網友:藍鯨一口夠我吃一年
    近日,在網絡有攝影者拍到了海洋藍鯨在海中進食的情形,藍鯨張開了它的深淵巨口,無數小魚在藍鯨的口中上躥下跳,靜待一會後,藍鯨開始閉合嘴巴,一口就吞了下去,然後遊向海洋深處。雖然是從視頻中觀看到這一進食的情形,但是也足以震撼我們,在藍鯨面前,人類是顯得多麼的渺小,不少網友表示藍鯨一口夠他們吃一年了,各種神回復令人捧腹大笑。話題延伸一: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藍鯨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鬚鯨亞目。成年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
  • 世界上最大的樹木,生長在「神木之鄉」,總重量可比15頭藍鯨!
    目前現存的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我們都知道是藍鯨,但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你們應該就少有耳聞了,它就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杉國家公園內的雪曼將軍樹。巨杉,同時也被稱為世界爺,而雪曼將軍樹就是這些「世界爺」當中,最為巨大的一棵。
  • 全球已知「最大」生物體,藍鯨和它們相比,都只能自認是「弟弟」
    地球已經誕生了數十億年的時間,在如此漫長的時光之中,世界上出現了很多神奇的生物。在遠古時代,地球上生活著無數種大型動物,它們的體型之大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然而隨著地球的環境巨變,那些巨大的史前生物也紛紛消失不見,有的已經徹底滅絕,有的則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體型也變得越來越小。
  • 全世界最大的樹,發芽的時候我國還在商朝,被尊稱為「世界爺」
    自然界有很多的奇特的美景,大自然的神奇偉力,常常會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就比如深邃的海洋,就比如浩瀚的天空,就一直被人類追崇,而在美國也有一棵樹,被人們尊稱為神木,每年都會有無數遊客去觀摩。其實雪曼將軍樹會這麼大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它的種類就是巨杉,或許可以用更加霸氣的名字來形容他,那就是世界爺
  • 漫威:六位體型巨大的角色,綠巨人在他們面前也顯得很渺小!
    漫威:六位體型巨大的角色,綠巨人在他們面前也顯得很渺小!在漫威宇宙中,存在著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擁有超能力的漫威角色,更是多得數不過來,由於超能力的存在,導致了其中一部分漫威角色的體型遠遠超出常人,相信許多人想到體型巨大,會先想到綠巨人,然而今天要講的是真正上體型巨大的角色,綠巨人在他們面前也顯得很渺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藍鯨的祖先體型很小,為何如今的藍鯨身軀會如此龐大?
    尤其是藍鯨。藍鯨是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生物,能夠長到33米,體重超過180噸。和藍鯨同屬為鬚鯨的抹香鯨,弓頭鯨的體重也高達幾十噸。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藍鯨如此巨大的體型呢?科學家研究發現,數千萬年前藍鯨祖先的體型其實並不大。鯨魚的祖先最早是一種陸地哺乳動物,與現在的河馬基因十分相似。
  • 藍鯨到底有多大?你有概念嗎?海豚:它沒把我放在眼裡
    而地球中最大的動物,就是來自海洋的藍鯨,它是一種海洋的哺乳動物,到目前為止,也是人們認知中現代體積最大的動物!據了解,藍鯨一般體長為22~33米,體重為15~18千克,相當於兩千至三千個人的體重總和,或者是25隻以上非洲象的體重。
  • 藍鯨還是大象?在它面前都是「弟弟」
    藍鯨還是大象?在它面前都是「弟弟」。眾所周知,當今世界現存的動物應該是藍鯨,藍鯨成年後的體長可超過30米,體重輕鬆達到180噸,而陸地最大動物就是大象了,成年的大象能在5噸以上,但是這些所謂的巨獸,在這一棵「蘑菇」面前那就是「弟弟」了。
  • 地球在宇宙面前有多麼渺小?放在超極顯微鏡下,可能都看不到
    也知道太陽比地球大很多,可是在沒有真正走出地球之前,我們還無法真切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地球的渺小。只有當我們真正走出地球之後,才知道地球在宇宙面前是多麼的渺小。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宇宙是浩瀚的,地球是渺小的,可具體地球在宇宙有多麼渺小,可能很多人還沒有認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地球到底有多少的渺小。
  • 人類在災難面前太渺小 大自然的災難簡直太可怕
    沙塵暴在災難面前,人類簡直太渺小了。
  • 既不是藍鯨也不是巨樹,而是一種蘑菇
    說起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體,通常我們都會想到大象、藍鯨以及巨型樹木如巨杉、杏仁桉等等,有誰想到過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體會是一種真菌嗎?大象是最大的陸生動物,其中個頭最大的非洲象平均體重可達7噸左右,最大者可超過10噸,是地球陸生動物中的巨無霸;而海洋中最大的動物藍鯨則比大象大得多
  • 渺小的人類與浩瀚的宇宙
    所有的這些,只不過是某一些人的欲望驅動而已,他們這樣踐踏生命的背後其實就是為了獲得一種存在感,為了得到自我的滿足,為了在世人面前證明自己的強大。可是有多少人成了他們這種欲望的犧牲品呢?中國有句俗話:家有黃金萬兩,不過一日三餐,家有良田萬頃,不過只睡三尺之床。所以說一個人就算是擁有再多也不過如此,也終究逃不過最後要去的那個地方,古語言「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 藍鯨有多大?在它面前大象如同籃球大小,許多恐龍也要甘拜下風
    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而海洋中最大的動物是藍鯨。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地球上現存體重最大的動物。把陸地第一巨獸非洲象放在藍鯨的跟前,差不多就像一個籃球那麼大。論體型大小,對比藍鯨遠古時期的許多恐龍也都要甘拜下風。
  • 世界上最大的樹:樹齡高達3200年,有著「世界爺」的美譽!
    世界上最大的樹:樹齡高達3200年,有著「世界爺」的美譽!人們總是嚮往不容易擁有的,於是便易徒增煩惱。這顆"龐然大物"就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紅杉公園裡,也是一顆杉樹,據測量,這棵樹的樹幹就有83.8米,直徑有11.1米,因此它也有"世界爺"之稱,這名字不得不佩服世人的腦洞啊,它也是世界上的珍惜物種。它的名字是為紀念一位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做出巨大貢獻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