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炎症風暴的管控:TNF-α抗體+IFN-γ抗體

2021-02-15 Armstrong生物藥資訊

▎Armstrong

2020年10月29日,生物學預印本期刊BioRxiv發表了美國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科學家關於新冠肺炎炎症風暴的機制研究文章,發現TNF-α與IFN-γ的協同效應為炎症風暴的元兇,同時阻斷兩者可以有效控制炎症風暴。

新冠肺炎患者多種炎症性細胞因子升高,如IL-6、IL-18、IFN-γ、IL-15、TNF-α、IL-15α、IL-2等。研究人員發現這8種細胞因子混合物可以高效誘導細胞的死亡,但單個細胞因子都不會明顯引起細胞的死亡,進一步通過兩兩組合的方式,發現TNF-α+IFN-γ可以有效誘導細胞的死亡。

研究人員發現,給野生型小鼠同時注射TNF-α和IFN-γ,可以引起類似新冠感染的症狀,而單獨注射TNF-α或IFN-γ都不會。

進一步的機制研究發現,同時注射TNF-α和IFN-γ可以引起細胞焦亡、細胞凋亡和程序性死亡,多種機制介導細胞的死亡。

對於TNF-α+IFN-γ的下遊通路分析發現,IRF1和NOS2介導了炎症性的細胞死亡。

TNF-α+IFN-γ的下遊通路,Caspase-8驅動了炎症性的細胞死亡。

抑制PANoptosis,可以有效保護TNF-α+IFN-γ引起的致命性病變。

體內研究表明,同時注射TNF-α抗體和IFN-γ抗體(Emapalumab,2018年11月獲得FDA批准治療HLH)可以有效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大幅下降。除了新冠病毒感染,對於細胞因子風暴、膿毒症、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HLH),兩種抗體聯用都可以顯著降低死亡率。

總結

對於新冠病毒引發的炎症風暴,IL-6R抗體以失敗告終,昂科免疫CD24-Fc後期臨床取得重要進展,GM-CSF抗體也充滿潛力。本文的機制研究對於炎症風暴的理解和管控有重要意義,TNF-α抗體和IFN-γ抗體有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膿毒症、HLH、CRS等多種疾病。

Armstrong:我們已經建立讀者實名討論微信群,可以添加小編微信(wuwenjun7237)後進群,添加時請主動註明姓名、企業、職位。

相關焦點

  • 新冠炎症風暴:TNF-α+IFN-γ的協同效應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科學家關於新冠肺炎炎症風暴的機制研究文章,發現TNF-α與IFN-γ的協同效應為炎症風暴的元兇,同時阻斷兩者可以有效控制炎症風暴。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炎症風暴並非某個細胞因子的單獨效應,而是TNF-α和IFN-γ兩者的協同效應直接導致了炎症風暴。
  • 不同冠狀病毒的炎症風暴,GM-CSF抗體如何為患者贏得時間
    一線治療的專家表示,新冠病人有的早期發病並不是非常兇險,但是後期突然會出現一個加速緩解——尤其是很多病人出現炎症風暴——是新冠肺炎患者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換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當體內炎症反應過於強烈,那就會出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兩敗俱傷的局面。
  • 研究揭示SARS-CoV-2感染中TNF-α和IFN-γ的協同作用
    研究揭示SARS-CoV-2感染中TNF-α和IFN-γ的協同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47:19 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Thirumala-Devi Kanneganti團隊發現,在SARS-CoV
  • 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
    細胞因子風暴這個短語被用來描述血液中細胞因子水平的急劇升高和其他免疫變化,這些變化在COVID-19、敗血症和嗜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病(HLH)等炎症性疾病中也能觀察到。但在COVID-19和其他疾病中,啟動細胞因子風暴以及隨後的炎症、肺損傷和器官衰竭的具體途徑尚不清楚。也缺乏全面確定細胞因子風暴的細胞和分子機制。
  • 狙擊新冠肺炎「炎症風暴」!中國力量破解新冠肺炎炎症風暴謎團,IL...
    就在昨天,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表示,美國有可能成為全球新冠疫情新的「震中」。  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是中國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因此在這個時候非常有必要看看中國醫生在新冠肺炎診療中總結出的經驗。
  • 《細胞》雜誌發表重磅結果:這對藥物組合是治療新冠的殺手鐧
    簡單的說,聖裘德兒童醫院的科學家發現,僅僅只需要用兩種中和抗體(抗TNF-α and 抗IFN-γ)就能夠極大的逆轉新冠感染的症狀,並減少死亡。我真的希望,明天開始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新冠患者!」這項工作其實解決的就是一個疫情以來眾所周知的話題:細胞因子風暴。我們知道,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人體為了抵禦病毒入侵會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大量細胞因子,以對抗新冠病毒。
  • 專家:新冠肺炎抗體複雜 並非產生抗體就能控制病毒
    (原標題:科普|新冠肺炎抗體很複雜,並非機體產生抗體就能控制住病毒)
  • Cell:2021開年第一期,全面聚焦新冠病毒
    2021年Cell第一期正式於1月7日發布,研究文章基本與新冠病毒相關,包括新冠病毒突變體研究、抗體研究、分子機制研究、轉錄複合體電鏡結構解析以及新冠病毒CRISPR基因編輯相關研究。接下來我們將對這些研究進行匯總概述,以饗讀者。
  •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顯著,和血漿療法原理一樣
    雖然相關研究論文還須通過同行評議才能正式發表,不過,從目前公布的結果看,美普拉珠單抗能縮短重症和危重患者出院時間,提高治癒率,不良反應較輕微,具有治療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患者的良好潛力,值得繼續開展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避免「細胞因子風暴」,抗體也有效除了阻止病毒「勾搭」人體細胞,抗體還可用於防止細胞因子風暴(相關閱讀:炎症風暴)。
  • 綜合消息:俄多地開始大規模新冠病毒抗體檢測 亞歐一些國家放鬆管控
    新華社莫斯科5月1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亞歐地區記者報導:為探究新冠疫情走勢並抵禦其影響,俄羅斯多地15日開始組織大規模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與此同時,亞歐地區的烏茲別克斯坦和亞美尼亞等國在放鬆防控方面邁出更大步伐。
  • 俄羅斯:首次獲得可中和新冠病毒抗體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成功地從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獲得了一種可以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據俄塔社報導,這是俄科研人員首次獲得能夠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此前,已有其他國家的科研人員發現了可以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
  • 研究:新冠康復患者兩周內持續產生抗體,但免疫反應大不相同
    其他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這些免疫反應在再次暴露於新冠感染後是否能夠抵禦其侵襲(能維持多久),以及哪些類型的T細胞會被病毒感染而激活。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用於檢測人體內新冠抗體的實驗室測試仍需要進一步驗證,以確定其準確性和可靠性。「這些發現表明B細胞和T細胞均參與了免疫介導的針對病毒感染的保護,」清華大學共同資深研究作者Chen Dong說。
  • ...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大羊駝|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新華社倫敦7月13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研究人員13日在學術期刊《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發表論文說,實驗室研究顯示,源自大羊駝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有望用於開發新冠治療方法。大羊駝等一些駱駝科動物體內會天然產生大量結構簡單的小型抗體,這類抗體可用於製備更微小的納米抗體。
  • 多例新冠媽媽新生兒自帶抗體 抗體留存時間還有待觀察
    多例新冠媽媽新生兒自帶抗體 抗體留存時間還有待觀察新京報  作者:戴軒  2020-12-02 多例新冠媽媽新生兒自帶抗體,抗體在人體內留存多長時間尚無明確答案
  • 新冠混合抗體找到了!
    英媒稱,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強效混合抗體,可能有助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並幫助有感染風險的群體預防新冠肺炎。
  • 《自然》:讓中和抗體具備疫苗特性?Vir合作揭示「加強版」中和抗體...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在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發方面,疫苗和中和抗體的開發是兩個重要的方向。如今多款候選新冠疫苗已經進入3期臨床試驗,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的3期臨床試驗也已經展開。通常,我們認為疫苗和中和抗體在保護人們不受新冠病毒感染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
  • 人源抗體基因小鼠研發及其在治療疾病中的應用
    2002年,第一個全人源抗體成功獲批,抗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抗體,是通過噬菌體展示技術構建的全人源抗體,主要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其臨床應用目前已擴展到強直性脊椎炎、銀屑病、炎症性腸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由AbbVie公司研發的抗TNF-α抗體 (Humira) 目前不僅是抗體藥物市場中銷售排第一的大分子藥物,也2019年全球所有藥物銷售排名第一的藥物。
  • 新生男嬰自帶新冠抗體,感染者母親如今抗體消失,醫生:抗體轉移
    據《海峽時報》報導,一名新加坡女子近日誕下的男嬰,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並自帶新冠病毒抗體。而這位新加坡女子在今年3月曾感染新冠病毒,確診時已經懷孕10周。不過病症輕微,住院治療兩個星期半後就康復出院。值得注意的是,該女子向《海峽時報》表示:兒科醫生告訴我,自己身上的新冠抗體不見了,但兒子卻有新冠抗體。因為,醫生懷疑我在懷孕期間已經將新冠抗體轉移給他。
  • 阻斷炎症風暴,託珠單抗貢獻「中國方案」
    3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針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增加「託珠單抗」用於免疫治療;截至3月5日,已有272位重症患者使用託珠單抗進行救治……「我們提出的『託珠單抗+常規治療』新方案,通過阻斷炎症風暴,進而阻止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轉變,減少了病亡率。」
  • 珍藏抗體的結構詳解
    在體內,抗體是由於外 源性分子的侵襲而產生的。抗體以一個或者多個 Y 字形單體存在,每個 Y 字形單體由 4 條多肽鏈組成,包含兩條相同的重鏈和兩條相同的輕 鏈。輕鏈和重鏈是根據它們的分子量大小來命名的。Y 字形結構的頂端是可變區,為抗原結合部位。任何一個抗體的輕鏈都可以分為κ或λ型(基於小分子多肽結構上的差異),每一個抗體的重鏈則決定了它的類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