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雜誌發表重磅結果:這對藥物組合是治療新冠的殺手鐧

2020-11-23 健哥健談HealthWow

新冠病毒如果是個殺手,必然是殺人如麻的大魔王。

冬天來臨,新冠病毒再次發威:它正在吞噬著歐美多國,我們說目前在西方人人自危也不為過。

面對全球新冠疫情愈演愈烈的恐怖趨勢,全世界的注意力現在似乎都放在了疫苗上面;即使我們知道疫苗其實還處於臨床試驗過程中,而且最早的大規模注射也要到明年春天。

早期曾經吸睛無數的瑞德西韋和羥氯喹,在經歷反反覆覆的鬧劇之後,最終被證明臨床效用甚微,也讓大眾失去了尋找治療新冠特效藥的希望。

然而,全世界仍然有無數科學家在孜孜不倦的研究新冠病毒「殺人」背後的原因,以期望找到」殺手鐧「,力挽狂瀾。

科學的魅力也就在於此:那就是用確定的技術手段,去解決不確定的難題。

哪怕前路鋪滿荊棘、屢戰屢敗,科學家們也會披荊斬棘、屢敗屢戰。

就在今天(11月20日),美國的聖裘德兒童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傳來關於令人振奮的消息,並且剛剛將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了頂級生物醫學期刊《細胞》上!

簡單的說,聖裘德兒童醫院的科學家發現,僅僅只需要用兩種中和抗體(抗TNF-α and 抗IFN-γ)就能夠極大的逆轉新冠感染的症狀,並減少死亡。

這項初步的研究結果如此重要和振奮人心,以至於作者之一的Thirumala-Devi Kanneganti博士對媒體這樣激動的表示:「我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從來沒有如此激動過!因為這項成果可以挽救生命!我真的希望,明天開始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新冠患者!」

這項工作其實解決的就是一個疫情以來眾所周知的話題:細胞因子風暴

我們知道,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人體為了抵禦病毒入侵會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大量細胞因子,以對抗新冠病毒。

然而讓人崩潰的是,很多時候這種細胞因子的產生常常會進入失控狀態,以至遠遠多於人體能夠承受的程度,這時這些巨量的細胞因子就會「好心幫倒忙」,反過來攻擊人體自身細胞,導致機體的嚴重損傷,包括肺部的嚴重傷害(這也是Covid-19一開始被稱為新冠肺炎的原因)、多器官損傷和各種炎症。

聖裘德兒童醫院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們發現:

在這些紛繁蕪雜、各式各樣的細胞因子中,只有2種細胞因子主要參與了「細胞因子風暴」誘發的大量細胞死亡的過程(學術名稱是細胞全局性死亡 PANoposis,具體包括3種不同的細胞死亡情況)。

這兩種細胞因子「殺手」,就是TNF-α (腫瘤壞死因子-Alpha)and IFN-γ(幹擾素--Gamma)

可以說,聖裘德兒童醫院最大的功勞就是:他們找到了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通過誤導免疫細胞誘發「細胞因子風暴」,然後「借刀殺人」的「刀」!

是的,TNF-α and IFN-γ,

就是新冠病毒殺人真正的兇器!

新冠感染者體內的細胞因子風暴元兇被鎖定

所以,理論上來說,壓制住TNF-α and IFN-γ就能夠壓制住細胞因子風暴對機體的摧殘,挽救患者的生命。

事實上,聖裘德兒童醫院開展的一系列試驗,證明了確實如此!

  • 僅僅用TNF-α and IFN-γ這兩種細胞因子,就能夠誘發小鼠體內產生致死性的「細胞因子風暴」,而且小鼠表現出新冠感染後的症狀和機體損傷及炎症;
  • 如果利用手段抑制此時小鼠體內發生的細胞全局性死亡(PANoposis),就能夠逆轉這個TNF-α and IFN-γ誘發的疾病過程和可能的死亡。
  • 而且最讓人振奮的結果是,對小鼠施用專門針對TNF-α and IFN-γ的中和抗體,就能夠讓小鼠即使感染了新冠也不會死亡!這種「牛氣沖天」的保護作用,甚至不僅僅是針對新冠感染,還包括敗血症、吞噬性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等情況。

可以說,這項研究為人類治療類似因為「細胞因子風暴」致死的病毒感染,打開了一扇敞亮的大門!

同時阻斷TNF-α and IFN-γ這兩個細胞因子,將極可能會成為今後臨床治療類似感染重症的良方!

聖裘德兒童醫院表示,他們已經啟動臨床試驗,來證明這種方法對治療新冠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經證實,他們會馬上申請美國FDA的批准,立即大規模推廣。

讓我們一起期待好消息吧!


參考連結: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542-7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團隊中藥治療新冠研究在主流醫學雜誌發表
    (原標題:鍾南山院士團隊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研究發表在Phytomedicine雜誌)為找尋和驗證哪些中藥對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有效,鍾南山院士團隊對四十餘種中成藥和中藥方劑進行篩選,這些研究(包括病毒抑制試驗)為臨床試驗研究的開展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 重磅!薑黃素治療新冠患者首個臨床試驗結果出爐
    但對於與新冠糾結了一整年的我們,這一天有獨特的意義。這一天,首個評價薑黃素治療新冠感染的臨床試驗出爐。這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人,不就是靠希望支撐嗎?相信你已經迫不及待了,我又何嘗不是。我們趕快來看看這個發表在《Phytotherapy Research(植物治療研究)》的文章說了啥吧。既然是臨床試驗,我們按照PICO的邏輯來看一下。
  • 《細胞》: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000萬,整個科學界都在急切地尋找有效的抗病毒療法。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細胞》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指出,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一些針對激酶活性的藥物可以抑制病毒感染。研究人員稱,他們已確認了數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激酶藥物,希望有關人員能儘快對其進行臨床測試。
  • 曹雪濤院士在《自然綜述-免疫學》發文,介紹新冠肺炎免疫病理與治療
    日前,曹雪濤院士應邀在《自然綜述-免疫學》(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發表題為「新冠肺炎的免疫病理及其對於治療的啟示」的評論文章,介紹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與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病理特徵及其對於臨床治療的啟示,針對新冠肺炎免疫藥物的研發與潛在新靶點的發現與應用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 重磅!新冠高危患者可由血液測試預先篩出 後續中醫治療或有「奇效」
    新冠高危患者可由血液測試預先篩出 後續中醫治療或有「奇效」  黃琨 • 2020-10-15 10:52:56 來源:前瞻網
  • 醫生們發現一種抗流感病毒藥物抑肽酶或能用於治療新冠
    據外媒BGR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另一種潛在的藥物,可以通過防止嚴重的新冠併發症來幫助治療COVID-19。Aprotinin(抑肽酶)是一種抗病毒藥物,以氣霧劑的形式出現,在俄羅斯被批准用於治療流感。根據一項新研究,該藥物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防止其複製。此前醫生們制定了不同的COVID-19治療方案,包括一些有效的藥物。瑞德西韋和地塞米松是兩種最知名的COVID-19療法,雖然這兩種藥物都不能挽救生命。
  • 科學家結合細胞工程和機器學習設計治療抗癌藥物
    找到既能殺死癌細胞又能使正常組織不受傷害的藥物是腫瘤學研究俠客們追尋的終極秘籍。在兩篇新論文中,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了用「智能」細胞療法解決這一問題的互補策略——活性藥物除非被只出現在癌細胞中的蛋白質組合觸發,否則將保持惰性。
  • 瞭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突破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傳出好消息——安全性和特異性強且能大規模用於臨床的中和抗體藥物,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預防。此前,嚴景華團隊與高福團隊、王奇慧團隊聯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北京地壇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合作研發了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中和抗體藥物,並已利用恆河猴評估該中和抗體藥物在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中有效。這一成果5月26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
  • 挽救絕症貓咪的這種藥物,也能治療新冠嗎?臨床試驗即將開展
    根據最近在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論文,該藥物也在人類細胞上顯示出了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的效果。研究人員希望這種原本為貓設計的藥物也能夠保護人類,給COVID-19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 ...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在Nature雜誌發表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研究...
    來源:證券時報網據四川大學消息,7月2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vaccine targeting the RBD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CoV-2 induces protective
  • 謝曉亮團隊等《Cell》發表重磅研究: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強效藥
    《細胞》雜誌5月17日刊發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團隊領銜多家合作單位的成果。他們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細胞。
  • 全球大型新冠病毒臨床試驗開啟 世衛為何「欽點」這四種療法?
    據《科學》雜誌22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於19日宣布正式啟動名為「團結」(SOLIDARITY)的大型全球新冠病毒臨床試驗,以尋求治療方法。
  • 科學家成功利用三種藥物組合療法來治療甲狀腺癌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題為「Combining BRAF inhibition with oncolytic herpes simplex virus enhances the immune-mediated antitumor therapy of BRAF-mutant thyroid cancer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在上海啟動,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這是全球首個已經完成了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後,在健康人群中開展的新冠肺炎治療性抗體臨床試驗,標誌著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藥物成功進入人體臨床評價階段。圖片來源:君實生物張文宏教授表示:「中和抗體可針對新冠病毒精準進攻,具有獨特的靶向性,能阻止病毒在人體內複製,快速產生作用。我們希望在Ⅰ期證明JS016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為後續臨床計劃提供數據支持。中和抗體療法有望率先成為抗擊新冠病毒的治療選擇。」除了潛在的治療效果,以往研究還顯示,中和抗體藥物有預防病毒感染的效果。
  • 《自然》雜誌刊登君實生物新冠中和抗體階段性研究成果
    研究發現了兩種具有較強新冠病毒(SARS-CoV-2)特異性中和活性的特定人類單克隆中和抗體,其中代號為CB6的抗體在恆河猴動物實驗中能夠顯著抑制病毒感染,顯示出治療和預防效果,具有進行臨床轉化的價值。論文首次報告了針對SARS-CoV-2中和抗體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實驗結果,並取得了積極成果。中國科研團隊在「全球抗疫」的鬥爭中再次取得新的突破。
  • 重磅!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北京大學官網9月29日公開發布《北大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再度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文章稱,近日,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在《細胞》雜誌發文,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
  • 新生兒圍產組織細胞治療新冠等疾病漸成新趨勢
    2020年,新冠病毒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但同時它也為製造和提供細胞治療的機構創造了新的機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已有超過2100項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的臨床試驗被正式註冊,其中包括抗病毒藥物、細胞治療等多種創新療法。
  • 自然子刊探討新冠治療方案:老藥新用潛力如何?附藥物清單
    新冠肺炎暴發至今,尚無明確的特異性藥物或者疫苗可對付這一疾病。當地時間2月10日,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綜述·藥物發現》(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在線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主題圍繞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藥物開發和治療選擇。
  • 首個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恆河猴實驗結果發布:有治療和預防潛力
    5月26日傍晚,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君實生物(01877.HK)等在《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了其合作研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在恆河猴的治療和預防實驗結果,這也是首個在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中的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實驗報告。該報告初步表明,改造後的中和抗體CB6-LALA能夠抑制SARS-CoV-2的感染,觀察到治療和預防的效果。
  • 年終盤點:2018年《細胞》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谷 君 說 時至歲末,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9年,昨天推出《年終盤點:2018年Science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今天小編就對2018年Science雜誌發表的亮點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