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看錯,這是評價薑黃素治療新冠感染療效和安全性的首個臨床試驗。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clinical trial which evaluated curcumin efficacy and safety in COVID‐19 infection.
2021年1月3日, 也許是很普通的一天。但對於與新冠糾結了一整年的我們,這一天有獨特的意義。這一天,首個評價薑黃素治療新冠感染的臨床試驗出爐。這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人,不就是靠希望支撐嗎?
相信你已經迫不及待了,我又何嘗不是。我們趕快來看看這個發表在《Phytotherapy Research(植物治療研究)》的文章說了啥吧。
既然是臨床試驗,我們按照PICO的邏輯來看一下。儘管「臨床試驗」這幾個字屢見不鮮,但我每次提到都會激動並安利,因為基於醫學統計學的臨床試驗可以得出我們從個體視角可能永遠得不出的結論。
在理性的世界裡,所有的判斷都是統計。
All judgments are, in their rationale, statistics. —C.R.Rao
Population(P)
我們先看這個實驗納入了哪些人群?明確入組人群的定義,才是明確評價試驗的第一步。
納入標準:
呼吸道樣品的實時聚合酶鏈反應(RT-PCR)呈陽性,也就是核酸檢測陽性;
有臨床體徵/症狀,也就是說不是無症狀感染者;
根據國家診斷和治療指南(最新版本),對18至75歲,患有輕度至中度的COVID-19, 準備接受住院(入院標準為嚴重呼吸困難,呼吸頻率高於30 / min,心房血氧飽和度低於93%)並籤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症狀發作超過7天
懷孕或母乳餵養
每日吸菸超過5支(吸菸導致肺癌,這是眾多臨床試驗的共同結論——這個結論永遠無法從個體視角得出)
對薑黃或薑黃素製劑過敏
嚴重腎衰竭(eGFR<30 ml /分鐘),肝功能衰竭(Child-Pugh得分B或C),心力衰竭(射血分數 <40%)
其他嚴重慢性疾病
不難看到,入組患者是除外其他疾病的有症狀新冠感染初期患者。
Intervention(I)
那對這些人群進行了怎樣的幹預呢?
所有納入的患者均被置於治療組(納米薑黃素)或對照組。治療組使用的薑黃素為伊朗薑黃素類的註冊產品(軟膠囊,每粒含薑黃素40 mg)。治療組患者早餐後和晚餐後分別服用2粒膠囊,對照組服用安慰劑,持續2周。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均根據國家診斷和治療指南接受標準治療。實驗人員向所有受試者提供了相同的營養建議。此外,受試者未經諮詢不得接受任何其他用於COVID-19治療的藥物。如果發生感染惡化,則將患者排除在試驗之外,並根據可用指南進行治療。
這裡必須要聲明,只有保證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基線期條件大致相同,才能準確衡量治療方案是否有效。
Comparison(C)
這裡要看與治療組相對應的組別是什麼樣的。
很顯然,這裡沒有用另一種治療方式,只是安慰劑對照。
這種對照方式是臨床試驗最常用的一種,用於判斷某種治療方式是否有效。
Outcome(O)
這是臨床試驗的關鍵環節,兩組患者幹預後我們究竟比對了哪些指標?
研究開始時詢問並記錄了患者的人口統計數據和以往的醫學和藥物史。(是的,我們都要問基線期數據)
肺部醫師和藥劑師對患者進行了評估,對COVID-19感染的各種體徵和症狀(包括發燒,發冷,咳嗽,頭痛,咽喉痛,厭氧症和味覺障礙,肌痛,無力,呼吸困難,胃腸道和皮膚病)進行評估。
此外,在第2、4和6天以及出院時記錄實驗室數據(包括C反應蛋白和淋巴細胞計數)和心房血氧飽和度(SaO2)。而且,也評估了住院時間和患者預後。如果所有症狀都消失並且評估的實驗室檢查結果(CRP和淋巴細胞計數)和SaO2均已標準化,則認為患者已完全康復。如果患者的症狀在2周後仍未緩解或惡化,實驗室檢查結果未改善或惡化,SaO2仍很低並且需要補充氧氣,我們認為患者處於惡化狀態。這些是研究的主要結局指標。
在研究期間,還跟蹤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藥物不良反應(ADR)。如果他們服用了超過80%的所用藥物/安慰劑,則可視為依從性良好(你看,一定要定義什麼是評價依從性的標準)。在研究開始時,隨訪2周或出院時,還評估了患者的肝腎功能。 ADR的發生是本研究的次要結果。
是的,到現在我們還沒看到任何結果出來。但請一定記得,結果之前一定要仔細審視PICO。
看結果嘍!
上表。
治療組和對照組之間症狀緩解時間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的比較
註:顯著性水平的P值後面a 表示獨立樣本t檢驗。
我們一般都以P<0.05作為判斷兩組指標是否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標準。大家可以找找看,有哪些指標治療組是顯著優於對照組的。
我們不難發現,新冠感染大多數症狀在治療組中緩解更快(發燒[p = .047],咳嗽[p = .002],呼吸急促[p = .031 ],發冷[p = .004]和肌痛[p = .009])。 治療後1周和出院時淋巴細胞計數(新冠感染時淋巴細胞計數會降低哦)也明顯升高(p<0.05)。 此外,薑黃素組在第2、4、7和14 天,血氧飽和度明顯升高(p <0.05),而薑黃素組的補充氧氣使用和住院時間顯著縮短(p <0.001)。
我們看看患者最終的預後情況。還是上表。
治療組和對照組最終結局的比較
薑黃素組中有將近一半的患者實現了完全康復,而且無一患者病情惡化;反觀對照組,完全康復患者只有15%,而且有高達40%病情惡化了。
療效讓人喜大普奔,那麼安全性又如何呢?
在研究期間,治療組中的3例患者和對照組中的6例患者出現了胃腸道症狀,包括腹瀉和腹痛,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新冠感染本身引起的,甚至可能是其他藥物的不良反應。
此外,我們評估了2周隨訪結束時或出院時AST,ALT和肌酐的血清水平。治療和對照組之間在這些指標沒有顯著差異(p> .05)。
一句話,治療組的藥物不良反應與安慰劑組無顯著差異,視為安全。
文章明確指出,考慮到研究入組樣本的限制和隨機分組執行度的限制,需要更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來進一步評估薑黃素治療新冠的價值。
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每天兩次80mg劑量服用薑黃素的納米製劑可以明顯縮短新冠症狀的緩解時間,改善氧合作用並減少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納米薑黃素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建議進行嚴格雙盲隨機臨床試驗,涉及更大樣本量,並評估對感染較嚴重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nano-formulation of curcumin (40 mg/soft gel) with dose of 80 mg twice daily could significantly fasten the resolution time of COVID‐19‐induced symptoms, improve oxygenation, and reduce hospital stay time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group, an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 is reported with nano-curcumin.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with larger sample size particularly on patients with more severe form of infection are recommended.
你可能會好奇,薑黃素究竟是怎樣一種物質?為什麼它可以對新冠有效?又是為什麼要用納米製劑的薑黃素呢?莫急,我們來日方長,以後慢慢和你聊。
Wiley公開了試驗全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閱讀。
願這個新年的好消息給各位帶去健康平安!
參考文獻
Saber‐Moghaddam, N, Salari, S, Hejazi, S, et al. Oral nano‐curcumin formulation efficacy in manage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hospitalized coronavirus disease‐19 patients: An open label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Phytotherapy Research. 2021; 1– 8. https://doi.org/10.1002/ptr.7004
(本文來源 搜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