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NCT在復發性GBM患者的挽救治療:多中心二期臨床試驗

2021-01-15 騰訊網

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備受矚目的全球腫瘤界盛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在線上開幕。會上,大批創新療法的最新臨床進展出爐。作為粒子放療領域的新星,加速器硼中子治療(AB-BNCT)復發性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的多中心二期臨床研究數據公布,讓我們一睹為快。

作者

Shin-Ichi Miyatake, Shinji Kawabata, Hiromi Goto, Yoshitaka Narita, Minoru Suzuki, Katsumi Hirose, Yoshihiro Takai, Koji Ono, Takanori Ohnishi, Hiroki Tanaka, Takahiro Kato

DOI: 10.1200/JCO.2020.38.15_suppl.2536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8, no. 15_suppl (May 20, 2020) 2536-2536.

背景

硼中子俘獲治療(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BNCT)是一種腫瘤靶向的粒子治療,理論上對於腫瘤具有治療效果,尤其是浸潤性腫瘤,如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價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accelerator-based BNCT, AB-BNCT)系統與含硼藥物硼化苯丙氨酸(boronophenylalanine, BPA)用於復發性惡性腦膠質瘤(主要為GBM)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研究方法

本項多中心非盲二期臨床試驗使用了500 mg/kg的BPA(註:Stella Pharma SPM-011)處方劑量(臨床試驗編號JG002)配合加速器中子源(註:SHI BNCT-30)進行照射,共入組了27例惡性腦膠質瘤患者(其中24例為GBM)。入組日期自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

入組條件為經過標準放療聯合替莫唑胺(TMZ)化療後再復發,且未曾使用過貝伐單抗(bevacizumab-naïve)的惡性腦膠質瘤患者。

中子照射的時間長度由頭皮劑量達到8.5 Gy-Eq(註:生物等效劑量,常標註為wGy)的時間決定;這個耐受劑量是由過往的臨床一期試驗所得出。

臨床試驗的主要終點為1年存活率,次要終點為中位生存期(mOS)以及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等。

臨床試驗結果與日本國內前期的一項貝伐單抗用於治療復發性GBM的臨床試驗(JO22506)結果進行比較,該試驗與本項研究入組標準相似。

研究結果

本試驗中的GBM患者1年存活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別為79.2% (95% CI: 57.0-90.8)及18.7個月(95% CI: 12.9-23.4),而JO22506的數據則分別為34.5% (90% CI: 20.0-49.0)及10.5個月(95% CI: 8.2-12.4)。

兩項臨床試驗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則分別為0.9、3.3個月。本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最主要的副作用為腦水腫。27例病患中有21例在出現疾病進展時使用了貝伐單抗治療。

結論

AB-BNCT治療顯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同時延長了復發性惡性腦膠質瘤患者(主要為GBM)的生存期。AB-BNCT治療可能引起腦水腫,這是復發性惡性腦膠質瘤接受再放療時無法避免的不良事件,然而這個現象似乎可以使用貝伐單抗進行控制。

聲明:本文翻譯自《Accelerator-based BNCT in rescu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GBM: A multicenter phase II study.》(摘要號:2536),為網上公開資料。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

相關焦點

  • 白細胞介素-1受體拮抗劑利納西普治療復發性心包炎患者安全有效
    白細胞介素-1受體拮抗劑利納西普治療復發性心包炎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44:51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Allan L.
  • 沃利替尼二期臨床結果公布,有望成中國首款上市MET抑制劑
    沃利替尼是由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國產口服MET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5月29日,該藥用於治療治療間充質上皮轉化因子(MET)外顯子14跳變非小細胞肺癌的新藥上市申請已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陸舜教授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沃利替尼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已經出來,單藥不一定需要三期臨床試驗,具體獲批時間暫時無法確定,但有希望成為中國本土第一款上市的MET抑制劑。
  • INOVIO發布開放性VGX-3100藥物二期試驗的中期結果
    研究簡介 這是一項開放性、隨機和多中心的二期研究,旨在評估VGX-3100治療由HPV-16和/或HPV-18感染導致的外陰癌前非典型增生的安全性和療效,受試者為年滿18歲的成年女性患者。評估的主要療效指標是HSIL治癒率、HPV 16/18的不可檢測性和病變區的縮小。
  • CART技術獲批二期上市前臨床研究 造福骨髓瘤患者
    原標題:滬蘇聯動加速「未來技術」造福骨髓瘤患者  東方網4月17日消息:由我國學者發起的新型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技術在腫瘤治療領域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採用南京傳奇公司CART技術治療17例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獲得顯著療效,二期上市前臨床研究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
  • 抗癌黑科技:硼中子俘獲治療的適應症及臨床數據匯總!
    2020年8月13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專家評審會,該所東莞分部研製的我國首臺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簡稱BNCT)實驗裝置成功通過評審,並啟動首輪細胞實驗和小動物實驗,為開展臨床試驗做好了前期技術準備。
  • ISABELLA臨床試驗患者招募完成
    瑞士尼翁2020年11月25日 /美通社/ -- MedAlliance宣布,SELUTION SLR™ 018藥物洗脫球囊(DEB)治療接受血液透析終末期腎衰竭患者動靜脈瘻失功的ISABELLA臨床試驗已完成患者招募。
  • ...單抗IBI188(Letaplimab)單藥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1a期臨床研究結果
    NCT03763149研究是IBI188(letaplimab)單藥用於經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惡性腫瘤的1a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letaplimab單藥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耐受性、安全性和PK/PD特性。本研究共設置7個劑量組,從0.1mg/kg至30mg/kg ,每周給藥1次,直至疾病進展、毒性不可耐受或其他需要終止治療的情況。
  • 多發性骨髓瘤新靶點:強生GPRC5D/CD3雙抗啟動二期臨床
    2020年11月19日,強生在clinical.gov網站登記GPRC5D/CD3雙抗Talquetamab的二期臨床,計劃於2021年1月份啟動。2023年9月結束。試驗計劃入組158例復發性/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 B肝C肝新藥進展,丙通沙完成兩個年齡段試驗,GS-9688臨床二期
    吉利德科學在C肝攜帶基因1、2、3、4、6型的6-18歲C肝患者進行了非盲研究,通過應用丙通沙治療12周後,12-18歲C肝患者的治癒率超95%,而在6-12歲C肝患者試驗中,治癒率也達到92%,數據看對兒童治癒率較高,對成人12346基因型也有高治癒率,目前對3-6歲C肝患兒,該藥尚處試驗研究階段
  • 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中國患者有了新的治療選擇
    這種腫瘤生長非常迅速,預後極差,近三十年來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臨床結果幾乎沒有改善:目前標準治療為在外科手術後使用化學療法和放射線療法。由於膠質母細胞瘤呈浸潤式生長,沒有包膜。因此,手術難以達到根治目的。當然,在術後還可以採取放化療等進一步的治療手段,但是,不論放化療,可能產生的療效都有限。
  • BNCT硼中子俘獲如何一步步殺滅腦瘤細胞?附臨床療效匯總
    關於癌症放療,質子治療的前沿和先進性漸漸廣為熟知。實際上,還有一種比質子更為精準、副作用更低的放療黑科技可惠及更多癌症患者,也就是大家可能已有耳聞的硼中子俘獲(BNCT)。儘管該技術近幾年都處在臨床試驗階段,但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BNCT之於腦腫瘤及其他一些癌症的有效性。
  • 抗磷脂症候群引起的復發性流產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和保胎?
    女性復發性流產的病因都非常複雜,有遺傳的問題、有內分泌的問題,也有免疫的問題。其中,因為免疫因素導致的復發性流產,有3成以上的患者是由於抗磷脂症候群引發的。抗磷脂症候群引起的復發性流產怎麼治療或保胎?有些患者聽到自己是抗磷脂症候群就覺得病症很複雜,也不清楚下一步要怎麼做。談及此類情況引發的復發性流產,郭仲傑主任就治療以及保胎方面給出了解答:1、診斷方面:磷脂抗體症候群切忌過度診斷。
  • 中國CAR-T多中心臨床研究啟動 18家醫院參與
    2015年10月17日,中國CAR-T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在天津正式啟動。該項目將在18家醫院成立臨床研究中心,40多位專家參與臨床研究,歷時2年,目的為了評價CAR-T技術治療復發/難治性血液腫瘤的安全性和臨床有效性,為更廣泛的應用於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
    圖說: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實現了零的突破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近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實現了零的突破,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至如今患者沒有不適反應,出院隨訪。
  • 女子患癌20年,參與3次臨床試驗皆受益:患者不是「小白鼠」
    而臨床試驗一般分為三期,一期的試驗是為了驗證藥物的安全性,所以參與者並非患者,一般都是招募參加的健康群體,一期試驗的安全性得到了驗證,才會正式展開二期和三期的試驗。 二期和三期的試驗多以真正的患者作為試驗對象。
  • Erdafitinib治療腦膠質瘤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將在天壇醫院啟動...
    ,但在膠質瘤在臨床研究中,依然缺乏能夠提高膠質瘤患者總生存時間的靶向藥物。 據悉,北京天壇醫院即將開展一項在患有晚期實體瘤且具有 FGFR基因變異的受試者中進行的 Erdafitinib II期研究,本研究由揚森公司申辦,屬於一項國際多中心的臨床試驗,由於 Erdafitinib 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良好效果,於2019年在美國獲批治療尿道癌。
  • 中國自主研發愛滋病疫苗正在進行多中心臨床試驗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治療與關懷室副主任趙燕從大眾人群的意識和行為、感染者的治療和用藥兩方面向公眾介紹了目前預防愛滋病的方法。對於大眾人群,她認為要具備健康的意識,了解更多愛滋病防治知識,從行動上保護自己和他人。  對於感染者,趙燕表示應當積極治療,抑制愛滋病毒,以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她指出除了在治療過程中使用藥物之外,預防性地使用藥物同樣重要。
  • 貴州百靈芍苓片獲臨床試驗批准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2月22日晚間,貴州百靈發布公告,銀屑病藥物芍苓片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藥物臨床試驗。銀屑病是一種由多基因遺傳決定的、多環境因素刺激誘導的、慢性復發性、自身免疫相關皮膚病,其外觀表現為紅斑上面覆蓋銀白色鱗屑。
  • CAR-T新應用可治療復發性腦瘤,效果更好且副作用小
    此項研究於發表在 Nature Medicine 上,由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德州兒童醫院(Texas Children's Hospital)和多倫多病童醫院(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領導的多機構國際團隊完成。研究人員稱,這種方法在小鼠模型實驗中被證明是有效的。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取得成功
    圖說: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實現了零的突破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近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實現了零的突破,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至如今患者沒有不適反應,出院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