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症候群引起的復發性流產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和保胎?

2020-12-04 鮮果健康

女性復發性流產的病因都非常複雜,有遺傳的問題、有內分泌的問題,也有免疫的問題。其中,因為免疫因素導致的復發性流產,有3成以上的患者是由於抗磷脂症候群引發的。

廣東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郭仲傑指出,抗磷脂抗體實際上不是一個抗體,而是一組抗體。目前人類已知的抗磷脂抗體有20多種,這些抗體在體內總是跟磷脂結合併且誘發免疫反應。在人體,磷脂是廣泛存在的。在神經系統有大量的磷脂,在血管系統也有大量的磷脂。磷脂抗體可以跟血管內皮細胞上面的磷脂相結合之後誘發免疫反應,免疫細胞會去攻擊血管內皮。血管內皮細胞一旦受到了免疫損傷之後,內皮細胞就會死掉,導致血管內皮下面的組織的彈性蛋白暴露。一旦發生了暴露,血管就會發生痙攣,出現血管內凝血。

所以磷脂抗體它真正攻擊的可能不是胚胎本身,而是供應胚胎營養的微循環血管。微循環血管受到磷脂抗體攻擊,那胚胎就會發生營養供應不足導致的胚胎死亡。此外,因為磷脂抗體它是igG分子,分子很小。有一些磷脂抗體它也可以通過胎盤去影響胎兒,這是另外一種情況,但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

抗磷脂症候群引起的復發性流產怎麼治療或保胎?

有些患者聽到自己是抗磷脂症候群就覺得病症很複雜,也不清楚下一步要怎麼做。談及此類情況引發的復發性流產,郭仲傑主任就治療以及保胎方面給出了解答:

1、診斷方面:磷脂抗體症候群切忌過度診斷。在診斷的過程當中,根據患者的病史以及她全面的抗磷脂抗體的檢測,能夠達到診斷的標準才認為是屬於抗磷脂抗體症候群的患者。目前國內很多醫院都能做的抗磷脂抗體的檢測至少做三種:抗心磷脂抗體、抗β二糖蛋白抗體、狼瘡抗凝物。

有的醫院還通過的自己建立的實驗室開展了其他的抗磷脂抗體的檢測,已經能夠總共檢測到17種抗磷脂抗體。抗磷抗體總共20多種,臨床應用已經能夠有17種了。通過這樣的手段能夠排查出非常多的患者。

2、治療方面:實際上在國際指南當中對這些患者的治療有明確的規範的和指引的。首先是孕前要抗凝,建議患者在懷孕前就開始規範的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注射低分子肝素去進行預防性的抗凝治療。在懷孕之後建議患者一直使用低分子肝素一直用到分娩後的6到7天,有一些患者如果有明確的血栓形成的,甚至還要用到分娩後的6到7周。

國內一般更多是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口服,有一些專家考慮阿司匹林的安全性比較低,容易導致一些皮下瘀斑或者是牙齦出血,更多的就會選用安全性更高的低分子肝素去進行治療。但治療可能要貫穿整個孕期,同時免疫科的專家也會給出不同的建議。他們會建議患者適當的使用一些糖皮質激素,還有羥氯喹。糖皮質激素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經典的藥,效果很好。羥氯喹它在孕期使用也是安全的,這個藥物還有額外的好處,可以防治骨質疏鬆也可以協同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

此外,郭仲傑主任還補充,對於災難性抗磷脂症候群患者,他們會出現嚴重的器官損傷,譬如急性的胎盤早剝、急性的器官功能衰竭或者DIC。如果真的是遇到情況可能終止妊娠是唯一的治療方法,並且還需要付諸於其他的高級生命支持去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關焦點

  • 再次懷孕,遇到抗磷脂症候群如何精準保胎?
    隨著環境變化、生活壓力加大、生育年齡推遲等因素影響,我國反覆流產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在反覆流產病因中,免疫及血栓類因素就佔到一半以上,以抗磷脂症候群為例,懷孕後該如何精準保胎呢? 抗磷脂症候群(APS)在反覆流產(RSA)患者中約佔5%-20%,是RSA最重要的可治病因之一。
  • 復發性流產高發,是什麼剝奪了女性當媽媽的權利?
    揭開免疫相關性不良妊娠神秘面紗,讓育齡女性遠離復發性流產噩夢  此次論壇特邀了十二位生殖免疫專家進行主題講座,講座內容涵蓋了《低分子肝素與精準保胎》、《抗磷脂症候群的病理生理機制》、《抗免疫治療保胎成功分娩嬰兒的長期隨訪觀察》、《反覆不良妊娠事件中遺傳問題的診療進展》、《自身抗體&生殖免疫:冰山一角
  • 抗磷脂症候群,這有是種什麼病?
    抗磷脂抗體包括狼瘡抗凝物、抗心磷脂抗體、抗磷脂醯絲氨酸抗體等,可以引起動、靜脈的血栓形成、血小板減少和神經精神症狀。在婦產科,主要引起與妊娠相關的一些併發症如習慣性流產、死胎、早產、胎兒生長受限和子癇前期。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可以是原發性的,也可以是繼發性的。原發性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沒有其它的相關疾病,而繼發性抗磷脂症候群往往繼發於其它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
  • 流產的原因竟然是「它」 解讀抗磷脂症候群
    在風溼免疫科門診,我們經常碰到一些愁眉不展的育齡期女性,她們因反覆流產或者多次人工輔助生殖失敗而不能實現媽媽夢。那麼讓寶媽和寶寶失之交臂的罪魁禍首是什麼呢?一項大型回顧性研究表明,在發生妊娠丟失、但沒有自身免疫病史的患者中,抗磷脂抗體陽性率約為9%,抗磷脂症候群是導致妊娠失敗的重要禍端。
  • 為何總是反覆流產?專家:警惕抗磷脂症候群
    於是,2018年7月,黃女士來到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溼免疫科門診,門診要排很長的隊,前面大都是來看復發性流產或者反覆試管失敗的姐妹。 經過醫生詳細問診,原來黃女士近幾年患有「神經性皮炎」。一周後,她拿到檢查報告,發現血液中存在狼瘡抗凝物!而且其抗心磷抗體明顯升高!導致她2次胚胎停育的罪魁禍首終於露出原型,那就是——抗磷脂抗體症候群(APS)。
  • 孕期反覆流產、病態妊娠,要當心「抗磷脂症候群」!
    結果很快出來了,於女士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她患有一種並不少見的疾病叫「抗磷脂症候群(APS)」。給予抗凝、激素等治療,雖然32周分娩,後來卻因嬰兒體重極低而夭折。可以和其他免疫疾病如紅斑狼瘡一起發生,也可以單獨發生。一旦患上此病,人體內易形成血栓,尤其是妊娠期女性,在懷孕約10周左右,胎盤內微血栓形成,造成胎盤供血不足,胎盤梗塞、導致流產、胎死宮內等。若女性有不良妊娠史,比如流產、妊高症、血小板減少症、胎死宮內等,要當心抗磷脂症候群的可能。
  • 抗磷脂症候群,真有那麼可怕麼?
    王女士有過一次稽留流產病史,去年某天她因為晨起時關節僵硬,就診風溼免疫科,查出抗乾燥症候群抗體弱陽性,懷孕後查出抗磷脂抗體陽性,被診斷為抗磷脂症候群。 什麼是抗磷脂症候群(APS)? 江主任介紹,抗磷脂症候群是一種以瀰漫性動靜脈血栓、病理妊娠和持續血清中高滴度抗磷脂抗體陽性為主要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於育齡期。
  • 嘉樂生殖保胎奶奶石麗芳主任「兩少一好」保胎方案獲贊
    近年來,反覆流產的發病率逐年提升達到驚人的5%,已經成為廣大育齡夫婦孕育路上的噩夢。反覆流產由於病因複雜,檢查項目多、費用高,治療周期長,保胎用藥多、花費大,往往給反覆流產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 石麗芳:精準保胎從病因規範化檢查開始
    反覆流產因發病原因複雜、治療過程較長,給很多患者帶來了極大困擾。精準保胎理念應運而生,即參照既往孕產史,結合本次孕期臨床反應、超聲及必要的血液學檢查指標,綜合分析判斷胚胎發育情況,根據個體特徵的差異,制定有針對性、個性化的保胎方案。要實現精準保胎,避免大水漫灌式用藥,毫無疑問需要從規範化檢查定位病因開始。
  • 劉湘源教授:復發性免疫相關不良妊娠的診治進展及思考
    免疫因素引起的不良妊娠,通常與其他因素同時存在,無法排除引起不良妊娠的其他原因。若不符合標準,且≥1種風溼病症狀或體徵和(或)≥1種自身抗體陽性,可考慮診斷為未分化結締組織病。但大多數情況下,臨床患者沒有任何風溼病表現,而僅僅抗磷脂抗體譜陽性,可考慮患者是否為抗磷脂症候群。 同種免疫異常性復發性不良妊娠的理想診斷條件是,必要條件是封閉抗體陰性,充分條件是夫妻雙方HLA相似性高,參考條件是未找到導致復發性不良妊娠的其他因素。
  • 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有可能是這個小東西在作怪
    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婦科就診患者2 975 例,按本次生育意願及既往有無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史分為三組:其中門診行人工流產術、既往無稽留流產史的早孕患者為早孕組(NEP組,n=1 160);此次為宮內早孕、單活胎、既往有≥2次稽留流產的患者為復發性流產早孕組(AEP組,n=673);既往稽留流產史的早孕患者且此次未孕患者為復發性流產未孕組
  • 抗磷脂症候群的處理
    沒有證據表明在沒有血栓形成的抗磷脂抗體(aPL)陽性人群中使用抗凝治療,但低劑量阿司匹林可能對aPL風險較高的人群有益。每日皮下注射肝素和小劑量阿司匹林是產科APS的治療方法,這使活產率達到70%以上。惡性APS很少見,發生在1%的APS患者中,其特點是多個器官同時血栓形成,死亡率很高。可以使用皮質類固醇、抗凝、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置換進行治療。
  • 抽個血,就能預測「抗磷脂症候群」患者血栓風險?
    抗磷脂症候群(APS)是一種以反覆發生的血栓形成事件和流產為主要臨床特徵,並伴有血清中抗磷脂抗體(APL)存在的臨床症候群。歐洲的一項大樣本研究顯示,APS患者中總血栓事件發生率為87.9%[1],且在隨後10年隨訪的過程中31%患者發生血栓事件[2]。
  • 2019 EULAR建議:成人抗磷脂症候群的管理要點一覽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2019年5月,歐洲抗風溼病聯盟(EULAR)發布了成人抗磷脂症候群的管理建議。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回顧系統性綜述以及專家觀點的文章制定成人抗磷脂症候群的管理建議。最終共提出了3條總體原則和12條管理意見。
  • 反覆胚胎停育、流產,應該做哪些檢查?
    復發性流產就是這樣。我國將3次或3次以上,妊娠28周之前的胎兒丟失稱為「復發性流產」;但國際標準是2次或者2次以上妊娠20周之前的胎兒丟失。想一想,連續2次自然流產,那些想要寶寶的家庭是多麼焦慮、無助!所以,如果經濟情況允許的話,「可以」早一些做與復發性流產相關的檢查。
  • 小兒抗磷脂症候群的治療與飲食
    抗磷脂症候群(APS)是由抗磷脂抗體(APL抗體)引起的一組臨床徵象,是一種免疫紊亂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血栓形成和血小板減少等。雖然該疾患在成人多見,但兒童也有發生。兒童抗磷脂抗體症候群以女性更為常見(男女之比約為2∶3)。發病年齡為8個月至16歲(平均為10歲)。表現為反覆動脈或者靜脈血栓。
  • 靜脈免疫球蛋白對產科抗磷脂症候群死產的二級預防(上篇)
    已知產科APS與妊娠併發症風險顯著增加有關,包括早產、妊娠早期或晚期損失、胎盤介導的併發症、先兆子癇(PE)和嚴重的PE、HELLP(溶血, 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症候群、對於新生兒胎齡(SGA)、宮內生長受限(IUGR)、血小板減少和圍生期窒息。
  • 抗磷脂症候群如何診斷?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抗磷脂症候群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作為引發流產的常見風溼病之一而被公眾矚目。它常跟系統性紅斑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共存,但也可以單獨存在。我們知道 APS 主要帶來:血栓事件、妊娠失敗、心臟瓣膜病、網狀青斑、神經系統病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