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境變化、生活壓力加大、生育年齡推遲等因素影響,我國反覆流產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在反覆流產病因中,免疫及血栓類因素就佔到一半以上,以抗磷脂症候群為例,懷孕後該如何精準保胎呢?
抗磷脂症候群(APS)在反覆流產(RSA)患者中約佔5%-20%,是RSA最重要的可治病因之一。APS出現病理妊娠概率為51.0%-68.4%,主要表現為早期反覆流產、死胎、子癇前期、胎盤功能不全、胎盤早剝、晚期早產、≥2次不明原因的體外輔助生殖失敗、血栓形成。如不治療,患者再次妊娠活產率只有10%,這個成功妊娠的機會實在是太低了,顯然需要介入治療。
對於血栓性抗磷脂症候群治療、抗磷脂症候群合併血小板減少的治療、惡性抗磷脂症候群的治療、無症狀抗磷脂抗體陽性的治療不再贅述,主要從產科抗磷脂症候群治療說明。精準保胎業界權威陳建明教授提出產科抗磷脂症候群的目的和用藥原則:
抗凝抗免疫、預防血栓、防止流產、對症治療。根據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不同孕周,病情嚴重程度和對治療藥物的反應,制定恰當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法包括孕前、孕期、產後酌情選用抗凝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對症治療,產科APS孕婦需要產科和風溼科共同管理。孕前的常規治療藥物有:低分子肝素、羥氯喹、甲潑尼龍、阿司匹林、鈣片+符合維生素,用藥後注意複查ANA核顆粒型、D-二聚體等數值調整用藥。孕前治療達到ACL、抗β2-GP1-Ab轉陰的效果,ACL、β2-GP1-Ab抗體難以轉陰時,其滴度均控制在3倍以內,補體C3、C4水平在正常偏高值。孕後通過陰道超聲檢查孕囊、卵黃囊、胚芽長度等指標進行檢查,通過血清學檢查對HCG、孕酮、雌激素、抗磷脂抗體等指標進行檢測,對檢查異常指標進行分析診斷跟蹤治療,直到成功生產,產後繼續注射12周低分子肝素。
馬豔院長(圖中)為陳建明教授(圖左)、萬麗琴教授(圖右)頒發精準保胎顧問專家聘書
據悉,濟南嘉樂生殖醫院已經成立精準保胎復發性流產特需門診,由「保胎奶奶」石麗芳主任出任門診主任,精準保胎業界權威——陳建明精準保胎專家團入駐,發起復發性流產特殊疑難案例公益徵集活動,復發性流產患者可以通過公益活動辦公室了解詳情。
(免責聲明:本文為商業廣告,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