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專家評審會,該所東莞分部研製的我國首臺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簡稱BNCT)實驗裝置成功通過評審,並啟動首輪細胞實驗和小動物實驗,為開展臨床試驗做好了前期技術準備。
此前(2020年3月),世界上第一臺加速器BNCT設備和硼藥物正式獲得了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批准,並已經開始接受患者。這是硼中子俘獲療法在世界上首次正式進入臨床應用。
目前,國際上單就一種BNCT廣泛使用的靶向硼藥苯丙氨酸的衍生物(簡稱"BPA" )來說,已證明在包括復發性頭頸癌、惡性腦瘤、黑色素皮膚癌、骨肉瘤、乳癌、肺癌等在內的多種實體腫瘤上有顯著可靠的療效。此外,未來隨著新型加速器BNCT技術對中子品質的不斷提升,以及更多新的靶向分子藥物的出現,BNCT有望快速成為惡性腫瘤治療的一線治療手段。
硼中子俘獲療法治療放射性骨肉瘤
一位54歲的日本女性因復發性放射引起的左枕骨骨肉瘤。腫瘤迅速生長並在皮下和硬膜外延伸。由於小腦共濟失調,她最終無法行走。由於不能手術,遂接受了BNCT治療。
治療後複查顯示:皮下/硬膜外膜腫瘤減少,頭皮無輻射損傷。除脫髮外,患者在BNCT後僅3周即可行走。
對於不適合手術和其他治療方式的放射性骨肉瘤,BNCT似乎是一種安全且非常有效的治療方式。
一
什麼是硼中子俘獲治療呢?
硼中子俘獲療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將硼化合物遞送至癌症病灶,並用中子射線照射以通過與硼的核反應來破壞癌症。
治療時先給患者注射一種含硼的藥物,這種藥物與癌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會迅速聚集在癌細胞內,而在其他組織內分布很少。隨後對病灶進行中子照射,時長在1小時內,整個治療過程一般只需照射一次。當照射的中子被癌細胞內的硼俘獲,通過核裂變,釋放出殺傷力極強的射線。
中子射線比X射線具有更高的能量並可以到達體內深處,因此該療法可用於深部區域的癌症。這種射線的射程很短,只有一個癌細胞的長度。所以硼中子俘獲療法可以只殺滅癌細胞,而不損傷周圍健康組織。
二
技術特點
硼中子俘獲治療是一種分子靶嚮導引的重離子治療,可實現細胞層級的精確核打擊。
1、治療療程短,僅需1-2次照射,每次需要30分鐘~60分鐘。
重離子強效打擊,使癌細胞DNA雙股斷鍵死亡;
高生物效應,無懼腫瘤抗輻射性。
2、結合藥物靶向性,實現個體化精準治療。
應用正電子標記技術,實現可視化與診療一體方案;
摒棄傳統的CTV、 PTV概念,實現生物靶區自勾畫;
精準定位痛細胞,有效克服浸潤與局部轉移的盲區。
3、避免了化療或免疫治療易產生的細胞抗藥性問題。
三
適應症
1、適應症如下:
惡性腦腫瘤復發
黑色素惡性腫瘤
惡性肺間皮瘤
多發性肝腫瘤
局部乳腺癌復發
多發性肺轉移腫瘤
復發性直腸癌
膀胱皮內腫瘤
2、硼中子俘獲療法適應症的判斷標準:
必須是成年人;
含鉑放化療後的鱗狀細胞癌局部復發(包括拒絕使用鉑藥物的患者);
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鱗狀細胞癌(僅限於拒絕放化療的患者);
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非鱗狀細胞癌(未經治療和復發患者均可,包括拒絕手術的患者)。
四
硼中子俘獲治療的流程
1、先給患者注射1種含硼的特殊化合物B10,這種化合物與癌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進入人體後,會迅速聚集於癌細胞。這種含硼化合物對人體無毒無害。
2、用1種特殊的中子射線對患部開展直射,這種很弱的射線對人體幾乎沒有損傷。
3、射線與硼元素結合,這種射線一旦與進入癌細胞裡的硼元素結合,能發生很強的核反應,釋放出來1種殺傷力很強的阿爾法射線,這種射線的射程很短,長短只有一個癌細胞左右的距離。所以它具有只破壞癌細胞,不損傷周圍組織的特性。
五
不適合接受硼中子治療的情況
1、病變位置較深:擴散到鼻咽部、口咽黏膜壁的腫瘤,和咽後淋巴結轉移均在深部(面部骨骼較薄的情況是可以的)。
2、所有病變均位於一側,但超過了有效範圍(深6cm,平行於體表皮膚6cm)。病變的大小超過了有效範圍的話,因無法根治所以判斷為不適用。
3、有遠處轉移。
4、腫瘤浸潤了頸動脈,或者包圍了半周以上。因為腫瘤迅速縮小會導致頸動脈破裂從而增加因治療造成死亡的風險。
5、腫瘤浸潤顱底:由於瘻管的形成導致顱內感染,因治療相關死亡的風險極高。如果稍微有可能性的話,需要做造影MRI進行評估。
6、原發癌不是頭頸癌。
7、間質腫瘤,如肉瘤和血液腫瘤。
8、活動性炎症。
9、有齲齒,還沒有完成治療。
10、需要經常給氧的患者,如慢性肺病。
11、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患者。
12、癲癇患者。
13、有幽閉恐懼症和精神疾病不受控制的患者。
14、懷孕或希望在治療期間懷孕的患者。
15、有心臟起搏器或植入ICD的患者。
16、其他體內留置金屬的情況下,需要在確認其成分的基礎上判斷是否適合治療。但是牙齒內填充物是金屬的情況不受限制。
六
副作用
BNCT的治療可能會引起和普通放療相同的副作用。暴露於放射線的部位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症狀,但是相比於X線等,BNCT可以將皮膚炎症抑制到更低的水平。
七
是否需要住院以及費用
1、治療部位有可能會出現迅速腫脹,因此治療後需要住院觀察3~7天左右。出院後一年內每月需進行一次門診,一年後每3個月一次門診。根據不同情況,具體需諮詢醫師。
2、目前日本關西BNCT共同醫療中心的治療總費用約400~500萬日元(約26萬~33萬人民幣左右)。由於該中心還未對外國人開放,因此還沒有確定對外國人的收費標準。
八
BNCT臨床治療病例統計
BNCT目前是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惡性黑色素瘤和頭頸部復發性腫瘤的治療手段之一,對於浸潤型、瀰漫型、結節型或有轉移的腫瘤具有治癒的可能性。
苯丙氨酸的衍生物(BPA)和巰基十二硼烷二鈉鹽(BSH)化合物是目前符合硼中子俘獲治療臨床試驗的含硼藥物,其中BPA是應用最廣泛的。
九
BNCT治療腦腫瘤的臨床研究數據
膠質瘤
2018年,一則關於BNCT聯合貝伐單抗治療復發惡性膠質瘤的論文表示,在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之間,對7例復發惡性膠質瘤患者進行了BNCT治療,隨後進行了連續的貝伐單抗治療,直到2017年12月。後隨訪發現,這種聯合治療後的的中位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分別為15.1個月和5.4個月。
腦膜瘤
2018年發表在世界知名神經外科雜誌《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urgery》的一篇臨床研究論文中,對比了33位接受硼中子俘獲治療的高級別顱底腦膜瘤,所有前顱底腦膜瘤患者的腫塊均顯示體積縮小。
一名49歲的女性,前顱底發育為非典型腦膜瘤。BNCT治療後3個月,患者的腫瘤體積減少了30%。
無功能垂體瘤
垂體瘤(PA)約佔顱內腫瘤15%,僅次於膠質瘤;而在垂體腺瘤中,約30%為無功能垂體腺瘤(NFPA)。
2013年DAI等通過體外實驗進一步證實約80%NFPA存在FRα過表達,且葉酸受體特異性的含10B碳納米微粒,可通過FRα介導的胞吞作用被高效轉運到細胞內。應用中子照射後,與對照組比較,NFPA細胞存活力顯著降低,而細胞凋亡率明顯升高。
雖然由於NFPA動物模型的缺乏,而暫時缺少相關體內實驗,但卻為侵襲性無功能垂體瘤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參考來源:
http://southerntohoku-bnct.com
End
【重要提示】本公號【家屬說】文章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謹遵醫囑!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