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硼中子俘獲療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到底是怎麼清除腦瘤細胞的?事實上,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是一種獨特的方法,可以為腦瘤團塊和微觀浸潤提供腫瘤細胞選擇性高能能量轉移(LET)粒子放射療法,同時避免對周圍正常腦組織的放射損傷。
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的基本原理是基於 B與熱中子的核相互作用,並通過硼中子俘獲反應B(n,α)Li 釋放高LETα和 Li粒子。α粒子和 Li 的非常短的路徑長度(<9μm)可以對腦瘤細胞進行高LET照射,而不會對腦瘤細胞造成不良影響,B卸載正常細胞。在過去的15年中,已經在核反應堆上使用兩種可用的硼藥物和中子束進行了八項針對膠質母細胞瘤(GBM)的非隨機前瞻性外束BNCT試驗。報告的進展中位時間和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6-12和12-27 mos。為了改善BNCT,正在進行劑量和硼輸送劑的優化,不同硼劑的組合使用,BNCT與其他治療方式的組合以及基於醫院加速器的中子源的開發。根據現有的臨床報告,顯然需要更多的循證數據。
神奇的中子線
放射生物學研究表明,癌變組織通常由有氧型和乏氧型兩類細胞組成,其中有氧癌細胞易被放射線殺死,但乏氧癌細胞卻對常規放療所用的X 射線、伽瑪射線以及電子束不敏感,耐受性強,不易殺死,這也就是常規放療後癌症容易復發的主要原因。
但奇特的是,這種乏氧癌細胞對中子射線卻特別敏感。經中子射線照射後,腫瘤(尤其是腦瘤)部位乏氧細胞的復活率幾乎為零,術後癌症復發率極低,這就是中子治癌的獨特優勢。
那什麼是中子線呢?
中子(Neutron)是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質量為電子質量的1838倍,是原子核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於1932年由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發現。雖然原子的化學性質由核內的質子數目確定,但是如果沒有中子,就不可能構成除只有一個質子的氫之外的其他元素。
中子治癌與常規射線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LET(傳能線密度)較高
·中子RBE(相對生物效應係數)較大
·中子的OER(氧增效比)較低
·細胞增殖周期不同時期的細胞對中子放射敏感性差別較小
硼中子俘獲(BNCT)療法橫空出世
硼中子俘獲治療(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即應用熱中子照射靶向聚集在腫瘤(包括腦瘤)部位的硼,當存在於自然界的非放射性元素硼(10B)受到熱中子照射時,發生核裂變反應,產生具有高線性能量轉換的α粒子,自身衰變為7Li。
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技術產生的α線和7 Li粒子與X線或者γ線有很大區別,其飛行距離短(大約為一個細胞的長度),因此在腦瘤細胞內核反的α線與7 Li粒子對周邊正常組織的影響很小;但BNCT所達到的生物效應卻是X線或者γ線的2~3倍以上,並且物理效應與X線及γ線相當。因此,放療界期待利用BNCT治療得到更好的效果。
該理論誕生於1936年,至今已有80餘年的發展歷史。據日本京都大學、大阪大學的研究小組,於2015 年10月29日舉行的日本癌症治療學會,第53屆學術集會上,發表的實例報告顯示,對37名頭頸部末期癌症患者進行臨床試驗後,半數以上患者的癌細胞消失了。
近十年來,隨著強流質子加速器技術的迅速發展,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在醫院的廣泛應用成為可能。日本政府已將基於強流質子加速器的硼中子俘獲治療作為戰略產業進行扶持,大步邁入產業化推廣階段。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等國也正在加緊研發。
硼中子俘獲治療是當前最新的一种放射線療法,通過點滴注射含硼化合物(此種化合物和癌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進入人體後迅速聚集於癌細胞內),用一種超熱中子射線照射1個小時左右。中子與進入癌細胞內的硼能產生很強的核反應,釋放出一種殺傷力極強的射線,從而達到從癌細胞內部破壞癌細胞的效果。這種射線的射程很短,只有一個癌細胞的長度,所以只殺死癌細胞對周圍組織幾乎沒有傷害。
硼中子俘獲(BNCT)治療的適應症
1.各種惡性原發性腦瘤
2.黑色素瘤
3.頭頸部腫瘤
4.肝臟腫瘤(包括幾個病灶)
5.膀胱癌
6.局部復發性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