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分部副主任梁天驕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透露,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是治療腦膠質瘤、黑色素瘤的最佳手段,有望在三年內率先在東莞市人民醫院開展臨床試驗。
BNCT是治療腦膠質瘤、黑色素瘤的最佳手段
「目前針對癌症治療,主要是手術、化療和放療三種方式,免疫治療正在發展中。放療亦即放射治療,目前國內主要用X射線、伽馬射線照射腫瘤,也開始質子和重離子治療。以『伽馬刀』為例,它需要從不同角度來照射,以降低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的劑量。但所有的放射療法,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不可避免地也會損傷一些正常組織的細胞,BNCT是藥物靶向與照射靶向的二元靶向重離子治療,可有效降低對正常組織的損傷。」
據了解, BNCT治療時先注射含硼藥劑,之後硼會在腫瘤富集,中子照射時被硼俘獲,產生高殺傷力的α粒子和鋰離子殺死癌細胞。「中子照射時,硼對中子會有很好的吸收,因此中子主要損失在含硼的腫瘤處,而正常組織的損傷就小很多。對於腦膠質瘤、黑色素瘤,BNCT是最佳的治療手段。」
散裂中子源助力硼中子俘獲治療快速發展
據梁天驕介紹,因為強中子源難以接觸,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發展得比較慢,目前,全世界基於反應堆的BNCT治療病例大概只有2000多例。但如果可以使用加速器來產生中子,就易於推廣到醫院使用。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小型強流加速器和高功率中子產生靶的發展,基於小型加速器的中子源強度可達到BNCT治療的要求。今年3月5日,廣東省科技廳公布了2019年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名單,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申報的「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腫瘤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認定,這是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首個獲批認定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據了解,散裂中子源從2012年就開始了BNCT裝備的研究,隨著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設進程,逐步增加研發投入發展相關設備。「2019年12月,我們的BNCT實驗裝置D-BNCT產生了第一束中子,今年4月2日,我們完成了高效產生中子的固體鋰靶的首次束流測試,接下來將進一步提高中子強度。」
有望在三年內在東莞市人民醫院開展臨床試驗
梁天驕介紹,在省珠江人才計劃團隊項目等支持下,散裂中子源園區內的一號測試廳裡已基本建成了一臺BNCT的實驗裝置D-BNCT-I,用於BNCT裝備技術研發、測試和BNCT治療的小動物試驗,第二臺將安裝到醫院的BNCT裝置D-BNCT-II正在進行設計、研發和加工製造,將與東莞市人民醫院合作進行臨床試驗和治療,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內安裝到該院,首先開展臨床試驗,在獲得國家醫療器械註冊後,開始治療病人。
「BNCT的方法,在對惡性腦膠質瘤、黑色素瘤、頭頸部復發腫瘤等癌症的治療方面,已經被證實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未來的臨床試驗,將首先針對這類腫瘤病患。BNCT可能也適合其他腫瘤的治療,國外已經開展其他腫瘤如臟器腫瘤的試治,以期擴大其適應症。」
梁天驕說,目前,日本已經有六七家機構在開展BNCT設備的研發。D-BNCT是我們具有自有智慧財產權的醫療設備,將在BNCT領域改變中國現有的高端醫療設備大部分依賴進口的局面。
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
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 張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