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中國立項近600個?鍾南山:多做一些研究是對的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就到這裡吧,我要開會了。」4月14日傍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開會前夕接受了《中國科學報》專訪。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訪談的核心是關於我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截至當日,我國有594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項目獲準立項,最多的一天有32項。與此同時,有40多個項目被撤銷。

從全球來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4月7日,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共立項927個。其中,中國(截至當日為581項)佔比近2/3。

那麼,我國上馬的新冠肺炎臨床試驗是否過多了?40多個項目被撤銷的背後有何隱情?一些可能無明確療效的臨床藥物研究能不能提前甄別?兼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的鐘南山就此一一做了解答。

立項近600個?不要完全否定

對於中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近600個、佔比接近全球的2/3,鍾南山表示,這「並不奇怪」。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是最早發現病毒的地方,相關研究也開展得最早。

回顧17年前應對「非典」的經歷,鍾南山表示,當時全部的力量都放在了臨床救治上,總結了不少醫療經驗,而很少考慮做研究,他自己也只發表了三篇研究論文。

「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觀念,即除了臨床醫療以外,還要總結經驗、形成論文,要在國內和國際上起到引領作用,對後續治療和研究有所啟發。」鍾南山說,「這個觀念我們必須加強。從這一角度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近600個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在鍾南山看來,對這近600項臨床試驗「不要完全否定」。這本身說明大家對研究一些新的治療藥物和方法具有很高的熱情,這在十幾年前是根本不可想像的。這也說明不管是國家藥監局,還是科技部、衛健委,都在鼓勵臨床藥物、技術等的研發。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遭遇戰,現在不知道什麼藥有用,多做一些研究是對的!」鍾南山說。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包括《柳葉刀》等在內的全球臨床醫學領域頂級期刊在發表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論文時,其設計要求都有所降低。究其原因,鍾南山認為,在試驗中設計對照組和加入雙盲試驗是嚴格、標準的試驗流程,但在病人命懸一線的情況下,「設計對照組根本不理智」。鍾南山告訴記者,當不知道用什麼藥物來治療時,雙盲試驗也無法展開,只能與自然情況對照。

不過,當前的情況已經不再像戰「疫」初期那樣。因此,繼續接受臨床申報會更加嚴格化。

採訪中,鍾南山並未迴避問題。「我們申報的項目多,都是好的嗎?那也未必。」他舉例說,很多項目研究結果的可重複性小,不同團隊之間的合作也少。

他特別指出,「目前不同團隊之間進行有效協作尚比較困難,這也是立項較多的原因之一。」

40多項被撤銷?因疫情被快速遏制

截至4月15日,中國臨床試驗註冊登記信息中,已有45項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被撤銷。對此,鍾南山表示,很大一個原因是中國在兩周之內就把疫情上升的勢頭遏制住了。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自1月23日起實施了一個方案:對疫區進行重點防控治療,同時在全國進行群防群治。隨之,「疫情就得到了控制。」他說。

在此前提下,目前在我國進行大規模臨床藥物和治療相關研究,已經沒有機會。

此外,「疫情暴發時,所申報的項目很多都是針對新冠肺炎治療情況的具體觀察。現在病人都沒有了,怎麼觀察?」鍾南山坦言。

此次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中,針對利託那韋、洛匹那韋等愛滋病藥物的相關試驗有10多項,還有不少關於阿比多爾和奧司他韋等流感藥物的試驗。對此,鍾南山認為,「現在看來,阿比多爾、洛匹那韋等很多相似的藥物治療效果仍未明晰,未來對相似的藥物會建立更加嚴格的審批制度。」

新的問題?防治與引領都要考慮

鍾南山表示,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遇到了一些新問題。「如何防控、如何做國際上的引領者,都要考慮。」在他看來,中國要想繼續引領新冠肺炎疫情應對,首先要關注病患治癒和出院後存在的問題,追蹤觀察其康復情況。其次,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的可能性,仍缺乏相關大數據支撐,因此一些項目仍然在對無症狀感染者進行追蹤觀察。

此外,還要在快速診斷、探索最佳治療途徑方面進行研究。「在這方面,美國現在走得比我們快,我國香港地區通過唾液快速診斷也走在前面。」他說。

「這些基本上是新的課題。所以,你問我們現在立項是不是太多了,會導致浪費?我想不見得是。」鍾南山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全球疫情仍在繼續,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也在迅速增加。截至記者發稿前,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4月15日更新的最新統計,全球臨床試驗已增至1135項。而截至4月16日,中國批准的相關項目總數為598項。我國相關臨床試驗佔比已從一周多前全球的近2/3,降至約1/2。

延伸閱讀:瑞德西韋在中國的重症臨床試驗已停止

4月11日,美國吉利德公司公布了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目前正有7項相關試驗正在全球展開。

吉利德方面提到,由於入組人數不足,最早在中國啟動的重症新冠患者的臨床試驗已經停止,另一項針對中症患者的研究還在繼續進行。

今年2月5日,吉利德宣布,正式在中國啟動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兩項臨床試驗。試驗由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展開,以確定瑞德西韋作為冠狀病毒潛在治療手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一項研究評估瑞德西韋用於確診感染2019-nCoV且已住院但未表現出顯著臨床症狀(如,需要額外吸氧)的患者的治療效果,另一項研究則評估瑞德西韋用於出現較嚴重臨床症狀(如,需要吸氧)的確診病患的療效。

當時,據中日友好醫院方面介紹,上述臨床試驗將一共入組患者761例,其中輕、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介紹,這項研究將執行嚴格的隨機雙盲試驗,以評價瑞德西韋在新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

在宣布中國的重症臨床試驗停止之外,吉利德方面在給澎湃新聞記者的聲明中提到:「中國的研究者將負責發布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試驗數據。」公司正在等待這些數據的發布,以便對結果進行深入評估。根據吉利德的時間表,預計發布時間為6月以後。

不過,在此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曾表示,在武漢多家醫院進行的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將於4月27日公布結果。

新冠肺炎暴發以來,隨著尋找特效藥和老藥新用工作的推進,不少研究機構開展了新冠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截至4月10日,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顯示,共有586項與新冠肺炎有關的臨床研究申報。

此前有消息稱,由於同時開展的臨床試驗太多,導致病人不夠用了,不少研究都面臨病人入組難的困境。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牽頭人、中日友好醫院曹彬也曾表示,太多研究擠兌了試驗資源,臨床項目招募病人變難了。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黃文祥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由於試驗樣本不足,所以撤銷了新冠肺炎臨床試驗。」

健康時報也報導稱,北京一位援鄂醫療專家表示:「武漢新冠肺炎的確臨床試驗太多,臨床醫生有時候真是覺得為難。藥物太多,不知道用哪個藥好。」

儘管瑞德西韋在中國的重症患者臨床試驗已經停止,但全球尚有多項試驗還在進行當中。

美國當地時間4月10日,吉利德公司就公布了首批試驗數據,這些數據來自於參與同情用藥的53名重症患者。其中約68%的患者獲得了臨床改善,13%的患者死亡,60%的患者出現了副反應。

對此,吉利德科學董事長兼執行長Daniel O』Day表示,單純從研究角度來看,這些同情用藥的數據存在局限性。未來幾周,還有會更多臨床研究的數據披露出來。他指出,在針對瑞德西韋的研究中,問題不僅僅是它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否安全且有效,還有它對哪些患者表現出活性,患者應該接受多長時間的治療,以及在疾病的哪個階段治療收益最大。

據Daniel O』Day介紹,吉利德共發起了7項瑞德西韋治療新冠的臨床試驗,除了在中國的兩項,還有5項在全球其他國家進行。

吉利德在聲明中提到,目前該公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高發的國家開展了兩項瑞德西韋的三期臨床研究,名為SIMPLE研究。他們預計,針對重症患者的SIMPLE研究數據將在本月獲得,5月將獲得針對中度患者的SIMPLE研究數據。

由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領導一項瑞德西韋的全球性研究仍在招募患者,該研究的數據預計在5月公布。此外,基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主研究方案,包括瑞德西韋在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研療法的更多研究,也已開始在世界各國進行患者入組。

來源:綜合 中國科學報 澎湃新聞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45項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被撤銷,鍾南山:因疫情被快速遏制
    4月14日傍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開會前夕接受了《中國科學報》專訪。訪談的核心是關於我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截至當日,我國有594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項目獲準立項,最多的一天有32項。與此同時,有40多個項目被撤銷。從全球來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4月7日,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共立項927個。其中,中國(截至當日為581項)佔比近2/3。
  • 我國14個新冠疫苗進入I期臨床試驗 鍾南山:「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並非普遍現象」
    通過視頻,「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做了主旨報告,多角度分享了新冠肺炎防治的獨特經驗。鍾南山表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在新冠患者中的佔比在20%至40%,其重要特點是有比較強的感染性,需要重視。如果發生不明來源的聚集性發病時,社區內進行全民的RT-PCR篩查是必要的。
  • 前沿研究丨鍾南山院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教授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文中指出,自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流行以來,中國已經建立了流行病學監測系統,這為中國迅速識別出首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奠定了基礎。
  • 鍾南山院士分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略和進展
    Engineering的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一些研究記錄了一種突變體D614G,位於刺突蛋白614位的天冬氨酸(D)被甘氨酸(G)取代,其位於受體結合上具有高度免疫顯性區域的B細胞表位上。D614G病毒變體提高了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很快成為主導毒株。D614G被認為通過微調棘突蛋白的結構,導致B細胞識別病毒的免疫原性喪失。
  • 鍾南山團隊中藥治療新冠研究在主流醫學雜誌發表
    (原標題:鍾南山院士團隊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研究發表在Phytomedicine雜誌)為找尋和驗證哪些中藥對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有效,鍾南山院士團隊對四十餘種中成藥和中藥方劑進行篩選,這些研究(包括病毒抑制試驗)為臨床試驗研究的開展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 鍾南山團體在JAMA子刊發表新冠患者臨床治療取得突破性成果
    9月10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在線發表了鍾南山院士團隊牽頭的人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療伴有淋巴細胞缺乏新冠肺炎患者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
  • 新冠疫苗重磅!英國批准輝瑞疫苗緊急使用 鍾南山:3個月臨床試驗...
    輝瑞和BioNTech在6個國家約43500名受試者中的臨床試驗顯示,該疫苗有效性高達95%,未見嚴重的副作用。   英國政府官網2日發布消息稱,輝瑞/BioNTech疫苗將從下周開始在全英國提供。此前,輝瑞和BioNTech已經和英國政府籤訂合約,將在2020年和2021年向英國一共提供4000萬劑疫苗。
  • 中國第五款新冠疫苗開啟三期臨床試驗,由高福團隊與智飛生物合研
    新冠疫苗研發競速仍在繼續。烏茲別克斯坦政府近日對媒體表示,由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智飛龍科馬」)研發的新冠疫苗將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這是中國第五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該消息還稱,這款疫苗已經被運送至烏茲別克斯坦,幾位中國專家也已到位,他們將負責監測志願者並培訓烏茲別克斯坦醫生。
  • 中國第五款新冠疫苗開啟三期臨床試驗 由高福團隊與智飛生物合研
    新冠疫苗研發競速仍在繼續。  烏茲別克斯坦政府近日對媒體表示,由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智飛龍科馬」)研發的新冠疫苗將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三期臨床試驗。  這是中國第五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  該消息還稱,這款疫苗已經被運送至烏茲別克斯坦,幾位中國專家也已到位,他們將負責監測志願者並培訓烏茲別克斯坦醫生。
  • 轟轟烈烈的「找藥」行動:新冠臨床試驗已近250項,病人不夠用了
    截至2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查到「新型冠狀病毒」的註冊試驗項目多達248項,已經獲得倫理委員會批准的也高達195個,幹預性研究也有163個。「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韋(remdesivir)又有了新進展。
  •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發布鍾南山、張伯禮、陳薇、李蘭娟等多位院士及其團隊的最新抗疫科學研究成果光明日報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金振婭5日從中國工程院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
  • 美國首例新冠肺炎診治證明有效,將啟動中國臨床試驗
    更新的消息是,該藥物的美國研發公司,已經與中國方面確定了攜手,並會在2月3日(明天)開始啟動臨床試驗,由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牽頭,預計4月27日結束。如果臨床試驗確認有效,對新冠肺炎疫情抗擊無疑將是決定性的。什麼藥?何以立竿見影?名為Remdesivir,中譯瑞德西韋。
  • 鍾南山在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發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仍有諸多問題...
    本屆國際生物論壇吸引了近1000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創新人才齊聚廣州國際生物島,20餘位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出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開幕式上作了主旨發言,他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目前仍有很多主要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持續開展科技創新。
  • 歐洲同行求助,鍾南山全程英文分享中國經驗:四個「早」是防控疫情...
    近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一擁而上,專家:研究結果未經審核不應發布
    近日,針對多達兩百多項已經註冊的新冠肺炎相關臨床試驗,多位專家在最新一期的《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份共識,並提出6條關於科學、規範、有序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臨床試驗的建議。這篇文章第一作者是南京醫科大學的陳鋒,還有中山大學的郝元濤、復旦大學的張志傑、北京大學的李立明等共12名專家。
  • 全程英語,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他還介紹了恆溫擴增晶片的應用,這種晶片可以幫助檢測人員區分新冠肺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針對目前一些新冠肺炎治癒者核酸檢測結果復陽的情況,鍾南山認為,治癒出院者的IgG(免疫球蛋白G)抗體含量增加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檢測結果復陽不太可能是因為再次發生了病毒感染。
  • 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他還介紹了恆溫擴增晶片的應用,這種晶片可以幫助檢測人員區分新冠肺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針對目前一些新冠肺炎治癒者核酸檢測結果復陽的情況,鍾南山認為,治癒出院者的IgG(免疫球蛋白G)抗體含量增加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檢測結果復陽不太可能是因為再次發生了病毒感染。
  • 一周醫藥業情報 | 新冠疫苗研發開始臨床試驗;默沙東確定分拆新...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表示,該公司已對首名參與第一階段臨床試驗者使用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開發的mRNA疫苗mRNA-1273。第一階段的研究是評估mRNA-1273的三個劑量水平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共有45名健康成年人將參與這項研究。 強生希望11月進行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 曹雪濤院士在《自然綜述-免疫學》發文,介紹新冠肺炎免疫病理與治療
    《中國科學報》評述中,關於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療效的內容,您引用了個人與鍾南山院士交流的觀點,並做了標註,這是否有特殊原因?曹雪濤:這部分內容,雖然在文中就一句話,其實是用精煉的語言,表達了一個態度。中醫藥確實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發揮了作用。
  • 中國工程院院刊出版新冠病毒肺炎專刊
    本報訊(記者陸琦)11月4日,《中國工程科學》雜誌社在中國工程院舉行Engineering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題推介會,介紹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分享從新冠病毒肺炎意外暴發中獲取的經驗和教訓,與疫情鬥爭了數月而獲得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深入研究該領域而獲得的科學成果和結論,是適當的和可取的。這是我們為即將到來的第二波新冠病毒肺炎暴發做好準備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其破壞勢頭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