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項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被撤銷,鍾南山:因疫情被快速遏制

2021-01-09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就到這裡吧,我要開會了。」4月14日傍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開會前夕接受了《中國科學報》專訪。

訪談的核心是關於我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截至當日,我國有594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項目獲準立項,最多的一天有32項。與此同時,有40多個項目被撤銷。

從全球來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4月7日,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共立項927個。其中,中國(截至當日為581項)佔比近2/3。

那麼,我國上馬的新冠肺炎臨床試驗是否過多了?40多個項目被撤銷的背後有何隱情?一些可能無明確療效的臨床藥物研究能不能提前甄別?兼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的鐘南山就此一一做了解答。

立項近600個?不要完全否定

對於中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近600個、佔比接近全球的2/3,鍾南山表示,這「並不奇怪」。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是最早發現病毒的地方,相關研究也開展得最早。

回顧17年前應對「非典」的經歷,鍾南山表示,當時全部的力量都放在了臨床救治上,總結了不少醫療經驗,而很少考慮做研究,他自己也只發表了三篇研究論文。

「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觀念,即除了臨床醫療以外,還要總結經驗、形成論文,要在國內和國際上起到引領作用,對後續治療和研究有所啟發。」鍾南山說,「這個觀念我們必須加強。從這一角度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近600個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在鍾南山看來,對這近600項臨床試驗「不要完全否定」。這本身說明大家對研究一些新的治療藥物和方法具有很高的熱情,這在十幾年前是根本不可想像的。這也說明不管是國家藥監局,還是科技部、衛健委,都在鼓勵臨床藥物、技術等的研發。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遭遇戰,現在不知道什麼藥有用,多做一些研究是對的!」鍾南山說。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包括《柳葉刀》等在內的全球臨床醫學領域頂級期刊在發表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論文時,其設計要求都有所降低。究其原因,鍾南山認為,在試驗中設計對照組和加入雙盲試驗是嚴格、標準的試驗流程,但在病人命懸一線的情況下,「設計對照組根本不理智」。鍾南山告訴記者,當不知道用什麼藥物來治療時,雙盲試驗也無法展開,只能與自然情況對照。

不過,當前的情況已經不再像戰「疫」初期那樣。因此,繼續接受臨床申報會更加嚴格化。

採訪中,鍾南山並未迴避問題。「我們申報的項目多,都是好的嗎?那也未必。」他舉例說,很多項目研究結果的可重複性小,不同團隊之間的合作也少。

他特別指出,「目前不同團隊之間進行有效協作尚比較困難,這也是立項較多的原因之一。」

40多項被撤銷?因疫情被快速遏制

截至4月15日,中國臨床試驗註冊登記信息中,已有45項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被撤銷。對此,鍾南山表示,很大一個原因是中國在兩周之內就把疫情上升的勢頭遏制住了。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自1月23日起實施了一個方案:對疫區進行重點防控治療,同時在全國進行群防群治。隨之,「疫情就得到了控制。」他說。

在此前提下,目前在我國進行大規模臨床藥物和治療相關研究,已經沒有機會。

此外,「疫情暴發時,所申報的項目很多都是針對新冠肺炎治療情況的具體觀察。現在病人都沒有了,怎麼觀察?」鍾南山坦言。

此次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中,針對利託那韋、洛匹那韋等愛滋病藥物的相關試驗有10多項,還有不少關於阿比多爾和奧司他韋等流感藥物的試驗。對此,鍾南山認為,「現在看來,阿比多爾、洛匹那韋等很多相似的藥物治療效果仍未明晰,未來對相似的藥物會建立更加嚴格的審批制度。」

新的問題?防治與引領都要考慮

鍾南山表示,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遇到了一些新問題。「如何防控、如何做國際上的引領者,都要考慮。」在他看來,中國要想繼續引領新冠肺炎疫情應對,首先要關注病患治癒和出院後存在的問題,追蹤觀察其康復情況。其次,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的可能性,仍缺乏相關大數據支撐,因此一些項目仍然在對無症狀感染者進行追蹤觀察。

此外,還要在快速診斷、探索最佳治療途徑方面進行研究。「在這方面,美國現在走得比我們快,我國香港地區通過唾液快速診斷也走在前面。」他說。

「這些基本上是新的課題。所以,你問我們現在立項是不是太多了,會導致浪費?我想不見得是。」鍾南山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全球疫情仍在繼續,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也在迅速增加。截至記者發稿前,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4月15日更新的最新統計,全球臨床試驗已增至1135項。而截至4月16日,中國批准的相關項目總數為598項。我國相關臨床試驗佔比已從一周多前全球的近2/3,降至約1/2。

(原標題為《中國近600項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獲準立項鍾南山:多做一些研究是對的!》)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中國立項近600個?鍾南山:多做一些研究是對的
    4月14日傍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開會前夕接受了《中國科學報》專訪。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訪談的核心是關於我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截至當日,我國有594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項目獲準立項,最多的一天有32項。與此同時,有40多個項目被撤銷。從全球來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4月7日,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共立項927個。
  • 前沿研究丨鍾南山院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教授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迅速宣布「人傳人」,鑑別中國境內疫源區並採取「封城」及交通限制等,是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前提,也是遏制大流行病迅速蔓延的關鍵步驟。確定傳播途徑和感染源,迅速部署非藥物幹預措施,為控制全國範圍內的疫情提供參考策略。目前如何管控境外輸入病例,從而避免局部地區疫情的相繼暴發仍是一個挑戰。
  • 非洲多國開展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
    中國蘭州網12月23日消息 近日,多個非洲國家與國際研究機構共同發起的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陸續展開,旨在為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尋找有效治療方案,減輕各國醫療系統壓力。該試驗已得到相關國家衛生部門許可,參與的志願者可隨時退出,他們的個人信息將受到保護。試驗首先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進行,還將陸續在13個非洲國家展開。據報導,試驗由各參與國醫生主導,測試特定藥物對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的療效,研究適合非洲國家及其他欠發達國家和地區醫療衛生系統的治療方法,防止病情惡化,遏制病毒傳播。
  • 歐洲同行求助,鍾南山全程英文分享中國經驗:四個「早」是防控疫情...
    新冠肺炎病毒基本特徵與檢測 鍾南山首先介紹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特徵,包括病毒的基因序列情況、人傳人性質以及多種傳播途徑等等。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發布
    ◆◆ ◆ 7月14日,CDE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2020年第13號),旨在規範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藥物臨床試驗,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該指導原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公布
    7月14日,CDE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即日起施行。具體內容如下:指導原則(試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藥物臨床試驗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藥物臨床試驗從啟動、實施到完成研究報告均需要一些特殊考慮。
  • 鍾南山團隊中藥治療新冠研究在主流醫學雜誌發表
    (原標題:鍾南山院士團隊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研究發表在Phytomedicine雜誌)為找尋和驗證哪些中藥對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有效,鍾南山院士團隊對四十餘種中成藥和中藥方劑進行篩選,這些研究(包括病毒抑制試驗)為臨床試驗研究的開展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 鍾南山院士分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略和進展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鬥爭中,中國實施了快速的非藥物幹預,在闡明病毒傳播和臨床特徵為了加快新冠肺炎的檢測,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CRISPR/Cas系統的快速、準確、便攜的檢測方法。該系統不依賴於實驗室儀器,檢測結果可以通過肉眼觀察。
  • 鍾南山團體在JAMA子刊發表新冠患者臨床治療取得突破性成果
    rhG-CSF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鮮有研究明確其對於治療伴有淋巴細胞計數明顯下降新冠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此,鍾南山院士率領團隊在全國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的3家醫院展開rhG-CSF,共收集了符合研究方案的200例病例。
  • 又一老藥新用!7項國內外臨床試驗關注溴已新對抗新冠病毒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各國的科學家都在尋找能有效防治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包括瑞德西韋、阿比朵爾、洛匹那韋等。但時至今日,國內外仍然沒有找到任何一種特效藥物。目前,臨床上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基本以支持療法或對症療法為主。隨著新冠疫情繼續肆虐,業內專家更加關注能否在經典老藥中尋找到治療新冠肺炎的新思路?
  • 我國14個新冠疫苗進入I期臨床試驗 鍾南山:「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並非普遍現象」
    通過視頻,「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做了主旨報告,多角度分享了新冠肺炎防治的獨特經驗。鍾南山表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在新冠患者中的佔比在20%至40%,其重要特點是有比較強的感染性,需要重視。如果發生不明來源的聚集性發病時,社區內進行全民的RT-PCR篩查是必要的。
  • 全程英語,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
    新冠肺炎病毒基本特徵與檢測首先,鍾南山介紹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特徵:包括病毒的基因序列情況、人傳人性質以及多種傳播途徑等等。談到新冠肺炎病毒的檢測,鍾南山介紹了團隊開發的快速IgM(免疫球蛋白M)檢測試紙,可以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手段。
  • 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
    新冠肺炎病毒基本特徵與檢測首先,鍾南山介紹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特徵:包括病毒的基因序列情況、人傳人性質以及多種傳播途徑等等。談到新冠肺炎病毒的檢測,鍾南山介紹了團隊開發的快速IgM(免疫球蛋白M)檢測試紙,可以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手段。
  • 鍾南山接受採訪全程飆英文:疫情峰值會在二月中下旬到來
    他估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在二月出現峰值。鍾南山表示,二月出現峰值這一預測是根據最近幾天的疫情發展態勢和政府部門所採取的措施做出的。他透露,現在一些省份的情況已有明顯改善,新增病例已經下降。「所以,我們估計,大概峰值會在這個月(二月)的中下旬到來……然後會有個類似小平臺期的過渡,隨後下降。
  • 鍾南山:生物技術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作為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進行視頻致辭,稱讚了生物技術創新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重要作用。鍾南山說,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的各項生物技術在臨床救治,疫苗的研發、藥物和檢測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破,為疫情的防控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前生物技術正在加速向環境、資源、健康等方面的應用領域進行滲透。生物技術領域的科技成果,為國民經濟做出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超100項,到底怎麼研究?
    藥評中心作者:Gcplive來源:藥評中心截止2020年2月29日,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的研究項目已有293項,其中藥物臨床試驗100餘項,包括抗流感病毒藥、抗HIV藥、抗C肝病毒藥、抗瘧藥、祛痰藥、單抗類藥
  • 鍾南山談疫情峰值全文曝光 新冠肺炎疫情峰值是什麼時候
    肺炎疫情實時動態 全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74670例截至2月19日24時#全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74670例#其中湖北62031例);累計死亡病例2120例(其中湖北2029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6154例(其中湖北10337例);現有疑似病例5248例(其中湖北3456例)。
  • 鍾南山:注意新冠病毒「環境傳人」,國內防控面臨兩大風險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正在討論新冠疫情的第一例究竟發生在哪裡。這尤其需要實驗室的診斷明確,能夠證實它(是第一例)才好。」冬春季是流感高發季節,鍾南山說,這對醫生準確鑑別和診斷提出了更高要求。「流感病人出現發燒流涕、全身疲勞、肌肉酸痛等症狀,這與新冠肺炎的症狀是相似的,到底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一旦診斷錯了就不得了。」
  • ...重症患者具有良好潛力|抗體|臨床試驗|新冠肺炎|麥可·羅斯巴什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快速蔓延,為此各國正在積極開發各種候選疫苗,各種潛在的治療方法也在緊張開展臨床試驗,單克隆抗體療法正是其中之一。據《華盛頓日報》報導,包括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Rosbash)在內的12位頂級科學家近日已向美國政府遞交了一份美國「新冠時代的曼哈頓計劃」,指出要防止新冠肺炎第二波流行,單克隆抗體是最有希望的抗病毒選項。
  • 鍾南山提醒新冠肺炎疫情基本沒停過 都說了什麼?
    【鍾南山提醒新冠肺炎疫情基本沒停過】8月22日,廣東省政府舉辦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東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介紹,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開展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採取5例感染個案的鼻咽拭子樣本,對其病毒進行全基因組三代序列測定和分析,發現這5例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