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超100項,到底怎麼研究?

2020-12-04 澎湃新聞

藥評中心

作者:Gcplive

來源:藥評中心

截止2020年2月29日,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的研究項目已有293項,其中藥物臨床試驗100餘項,包括抗流感病毒藥、抗HIV藥、抗C肝病毒藥、抗瘧藥、祛痰藥、單抗類藥、抗腫瘤藥、中成藥等,可謂「五花八門」。

一、祛痰藥

乙醯半胱氨酸分子結構中的巰基基團使粘蛋白分子複合物間的雙硫鍵斷裂,降低痰液粘度,使痰容易咳出。

吸入用乙醯半胱氨酸溶液是一種無色或略帶淡藍紫色的澄明液體,微有硫磺味。

霧化吸入,每次3ml(0.3g),每天1-2次。安全性良好,醫師可根據病人的臨床反應和治療效果對用藥的相關劑量和次數進行調整。不必區別成人和兒童的使用劑量。

二、抗流感病毒藥

1、阿比多爾

阿比多爾屬於血凝素酶抑制劑,可抑制病毒的血凝素酶,阻止流感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另外,阿比多爾還可以誘導幹擾素生成,發揮廣譜抗病毒作用。

新冠狀病毒外膜不含神經氨酸酶,奧司他韋無效。

2、法匹拉韋

法匹拉韋為核苷類新型廣譜抗RNA病毒藥物,能夠選擇性抑制病毒複製相關的RNA 聚合酶。

「法匹拉韋治療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應答不佳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的臨床研究」值得關注。

3、巴洛沙韋酯

巴洛沙韋是一種具有全新作用機制的抗流感藥物,可抑制流感病毒中的帽依賴性核酸內切酶,從而阻斷病毒自身mRNA 的轉錄。

巴洛沙韋酯是前體藥物,進入體內水解為活性物質巴洛沙韋,發揮抗流感病毒的活性。

巴洛沙韋半衰期約80小時,僅需服藥1 次。

三、抗B肝病毒藥

重組細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樂復能),是我國首創的抑制B肝病毒複製新藥,用於治療HBeAg陽性的慢性B型肝炎。

四、抗C肝病毒藥

達諾瑞韋(Danoprevir)屬於NS3/4A蛋白酶抑制劑,是我國首個本土研發的小分子抗C肝病毒藥。

達諾瑞韋,與利託那韋、聚乙二醇幹擾素α和利巴韋林聯合組成抗病毒治療方案,用於治療初治的非肝硬化的基因1b型慢性C型肝炎成人患者。

利託那韋屬於CYP3A4抑制劑,可抑制達諾瑞韋的代謝,增加其血藥濃度。

五、抗血小板藥

雙嘧達莫是擴張冠脈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

雙嘧達莫片可抑制細胞表面病毒受體表達,影響病毒黏附和釋放,阻止病毒核糖核酸合成;雙嘧達莫片還是一種較強的幹擾素誘導劑,可誘導幹擾素生成,抑制病毒合成。

六、手足口病治療藥

注射用蘇拉明鈉原用於治療由甘比亞錐蟲或羅得西亞錐蟲引起的錐蟲病(非洲睡眠病),或由盤尾絲蟲引起的盤尾絲蟲病(河盲症)。

研究還發現,蘇拉明鈉能結合腸道病毒71型(EV-A71)的特定位點,從而抑制EV-A71病毒對宿主細胞的融入,使病毒無法進入細胞內進行複製和增殖。

七、特力阿扎維林

特力阿扎維林,是俄羅斯研發的一種具有廣譜抗RNA病毒藥物。

八、抗愛滋病毒藥

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是由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種進行性的免疫系統嚴重毀損的疾病。 HIV感染能夠導致CD+4 T細胞為主的多種免疫細胞大量損耗, 以致整個免疫系統崩潰。

1、HIV蛋白酶抑制劑:

洛匹那韋/利託那韋、ASC09/利託那韋、達蘆那韋/考比司他。

在複方製劑中,利託那韋和考比司他,通過抑制CYP3A,抑制洛匹那韋、達蘆那韋的代謝,增加血藥濃度。

2、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

恩曲他濱/丙酚替諾、阿茲夫定。

3、CCR5抑制劑:

注射用重組病毒巨噬細胞炎性蛋白(rvMIP)可以有效結合HIV進入靶細胞的共受體—CCR5及CXCR4,是一種治療HIV的進入抑制劑,能有效阻止HIV病毒感染靶細胞。

九、抗瘧藥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與人細胞表面上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然後侵入人體細胞。

氯喹可通過抑制冠狀病毒與人體細胞ACE2受體的結合,抑制病毒的侵入;氯喹是一種鹼性化合物,可提高內吞體pH值,能阻斷冠狀病毒、逆轉錄病毒等pH依賴性病毒的複製。

氯喹可抑制TNF-α和IL-6的產生和釋放。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中後期,TNF-α和IL-6濃度和疾病的嚴重性相關,因此氯喹的抗炎作用也可減少免疫病理性損傷。

十、幹擾素類藥物

幹擾素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誘導細胞產生多種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病毒在細胞內的複製;可通過調節免疫功能增強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對靶細胞的特異細胞毒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襲和感染的發生等。

聚肌胞注射液:屬廣譜抗病毒藥。由多分子核苷酸組合而成,在體內能誘生幹擾素,對多種病毒引起的疾病有較好的療效。並有促進抗體形成和刺激巨噬細胞吞噬作用。

十一、抗菌藥物

國家 1.1 類創新藥可利黴素,對革蘭氏陽性菌有較強的活性,對紅黴素和 β-內醯胺類抗生素耐藥菌等亦有抗菌活性;與同類藥沒有完全交叉耐藥性;並有較高的親脂性,口服吸收快,組織滲透性強,分布廣,體內維持時間長,有較好的抗生素後效應。它對一些陰性菌也有很好的療效,對厭氧菌、衣原體和支原體等都有活性。

試驗組:可利黴素;對照組:洛匹那韋/利託那韋。

十二、抗肺纖維化藥物

1、蘆可替尼

蘆可替尼是一種口服JAK1和JAK2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用於治療中級或高危骨髓纖維化,包括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後骨髓纖維化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後骨髓纖維化。

研究發現,蘆可替尼可用於噬血細胞症候群的治療。

噬血細胞症候群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過度激活產生的細胞因子風暴所致的過度反應狀態,導致發熱、全血細胞減少、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障礙等綜合病症。

2、吡非尼酮

特發性肺纖維化與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ⅠL-1β)炎症細胞因子合成和釋放引起的慢性纖維化和炎症有關。

吡非尼酮能減少對多種刺激引起的炎症細胞積聚,減弱成纖維細胞受到細胞生長因子刺激後引起的細胞增殖、纖維化相關蛋白和細胞因子產生以及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積聚。

十三、單抗類

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託珠單抗注射液,用於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阿達木單抗可以與TNF特異性結合,託珠單抗可特異性地與IL-6結合。

十四、其他生物製劑

十五、其他化學藥品

十六、中成藥和製劑

請您長按二維碼關注藥評中心!

原標題:《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知多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45項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被撤銷,鍾南山:因疫情被快速遏制
    訪談的核心是關於我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截至當日,我國有594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項目獲準立項,最多的一天有32項。與此同時,有40多個項目被撤銷。從全球來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4月7日,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共立項927個。其中,中國(截至當日為581項)佔比近2/3。那麼,我國上馬的新冠肺炎臨床試驗是否過多了?40多個項目被撤銷的背後有何隱情?
  • 非洲多國開展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
    中國蘭州網12月23日消息 近日,多個非洲國家與國際研究機構共同發起的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陸續展開,旨在為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尋找有效治療方案,減輕各國醫療系統壓力。該試驗已得到相關國家衛生部門許可,參與的志願者可隨時退出,他們的個人信息將受到保護。試驗首先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進行,還將陸續在13個非洲國家展開。據報導,試驗由各參與國醫生主導,測試特定藥物對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的療效,研究適合非洲國家及其他欠發達國家和地區醫療衛生系統的治療方法,防止病情惡化,遏制病毒傳播。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發布
    ◆◆ ◆ 7月14日,CDE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2020年第13號),旨在規範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藥物臨床試驗,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該指導原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公布
    7月14日,CDE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即日起施行。具體內容如下:指導原則(試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藥物臨床試驗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藥物臨床試驗從啟動、實施到完成研究報告均需要一些特殊考慮。
  • 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中國臨床研究入組...
    全球疫情形勢發展令人憂慮,但新冠肺炎的真正「解藥」卻仍然「下落不明」。曾被寄予厚望,甚至被人們調侃音譯為「人民的希望」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其全球範圍內的多項臨床試驗仍未正式對外公布任何結果。
  • ...重症患者具有良好潛力|抗體|臨床試驗|新冠肺炎|麥可·羅斯巴什
    最近,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也正在積極開展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希望率先研發出單克隆抗體藥物。美國將直接進入臨床III期試驗由於在單克隆抗體研發領域擁有巨大優勢和堅實基礎,美國相關研究機構和醫藥企業也正在積極開展單克隆抗體的臨床試驗,甚至將治療新冠肺炎的單抗療法直接推入臨床III期試驗,有望在短時間內完成臨床試驗。
  • 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中國立項近600個?鍾南山:多做一些研究是對的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訪談的核心是關於我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立項。截至當日,我國有594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項目獲準立項,最多的一天有32項。與此同時,有40多個項目被撤銷。從全球來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4月7日,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共立項927個。其中,中國(截至當日為581項)佔比近2/3。那麼,我國上馬的新冠肺炎臨床試驗是否過多了?
  • 王福生院士: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臨床研究進展
    比如通過轉化研究系統地揭示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體內的免疫紊亂、免疫損傷和相關的機制,為臨床方案的制定和疫苗研發也提供了科學依據。」間充質幹細胞「臨危受命」截至目前,針對新冠肺炎在臨床上仍然沒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因此臨床的治療特別關注免疫調節治療、抗炎免疫治療、康復期血漿治療,激素治療及阻斷抗體的治療等。
  • 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查詢臨床試驗網站clinicaltrials.gov顯示,瑞德西韋在中國新冠肺炎成人重症試驗狀態為「終止」,原因顯示為:「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良好控制,當前沒有符合條件的患者入組。」同時,瑞德西韋在中國的新冠肺炎成人輕症和中度症狀組的臨床試驗狀態也已更新為「暫停」,原因顯示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沒有符合條件的患者入組。」
  • 又一老藥新用!7項國內外臨床試驗關注溴已新對抗新冠病毒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各國的科學家都在尋找能有效防治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包括瑞德西韋、阿比朵爾、洛匹那韋等。但時至今日,國內外仍然沒有找到任何一種特效藥物。目前,臨床上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基本以支持療法或對症療法為主。隨著新冠疫情繼續肆虐,業內專家更加關注能否在經典老藥中尋找到治療新冠肺炎的新思路?
  • 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一擁而上,專家:研究結果未經審核不應發布
    近日,針對多達兩百多項已經註冊的新冠肺炎相關臨床試驗,多位專家在最新一期的《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份共識,並提出6條關於科學、規範、有序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臨床試驗的建議。這篇文章第一作者是南京醫科大學的陳鋒,還有中山大學的郝元濤、復旦大學的張志傑、北京大學的李立明等共12名專家。
  • 轟轟烈烈的「找藥」行動:新冠臨床試驗已近250項,病人不夠用了
    截至2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查到「新型冠狀病毒」的註冊試驗項目多達248項,已經獲得倫理委員會批准的也高達195個,幹預性研究也有163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顏江瑛在2月25日上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前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了瑞德西韋、法匹拉韋等5個新藥用於新冠肺炎防治的臨床試驗」。
  • 治療新冠肺炎的靈丹妙藥,或許就在這些臨床試驗藥物中!
    截至4月6日,COVID-19療法或疫苗的200多項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或正在招募患者。隨著美國(乃至全球)病例數量的激增,新的病例每天都在增加。正在測試的藥物範圍從重新使用的流感藥物到失敗的伊波拉藥物,再到幾十年前首次開發的瘧疾治療。在這裡,我們來看看醫生們希望能幫助對抗COVID-19的幾種治療方法。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這場發布會披露了國內當前新冠病毒疫苗、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已有疫苗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這被形容為「重要進展」。有參與疫苗評審的專家向南都透露,一款以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於昨日(3月16日)進行臨床前評審,「評審結果很好」。
  • 新冠肺炎特效藥還有多遠?正在試驗的西藥潛力盤點
    磷酸氯喹在安全性上也進行了小樣本的臨床觀察。據孫燕榮介紹,該藥在100餘例的用藥患者中至今沒有發現和藥物相關的、明顯的嚴重不良反應。基於以上的研究結果,科技部等部門組織的藥物研討專家組經過研討最後達成一致意見,認為「該藥是一個上市多年的老藥,用於廣泛人群治療的安全性是可控,應當儘快將磷酸氯喹納入到新一版的診療指南,擴大臨床試用範圍」。
  • 新版GCP施行,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助力新冠藥物臨床試驗
    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CP)正式開始施行。新版GCP鼓勵創新,要求臨床試驗機構的信息化系統應通過可靠的系統驗證,保證試驗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從源頭上保證新藥的質量可控。事實上,我國科研團隊近期在科技部立項「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方案中,就已引入了「碼上放心」追溯系統,首次實現臨床試驗用藥物的全鏈路追溯,有效保證試驗結果完整性、加速臨床試驗進度。
  • Sorrento和上熱搜的中國團隊背後,新冠肺炎抗體藥物異軍突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動脈網近一段時間,幾項有關新冠病毒抗體藥物的研究,接連引發社會關注。在ClinicalTrails上,使用康復者血漿進行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已經有78項。本次我國研究人員在《Science》上發文,除了為血漿治療背書之外,更重要的在於提供了一種篩選特效抗體藥物的方法。血漿治療需要康復患者的配合才能獲得血漿,並且不同患者的血漿即使用同種方法進行處理,最終得到的特免血漿產品質量也很難保持一致。
  • ...臨床研究|新冠肺炎|細胞|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clinicaltrials.gov
    近年來,多個團隊開展了幹細胞治療 ARDS 的研究,取得積極結果。如今,科學家期待著幹細胞能在新冠疫情中發揮作用。全球概況目前,在全球最大的臨床試驗資料庫 ClinicalTrials.gov 上註冊了 36 項幹細胞治療 COVID-19 的臨床試驗。和其他幹細胞研究一樣,這些臨床試驗依然是中美兩國在主導。
  • 重磅 | 勃林格殷格翰啟動新藥臨床研究對抗新冠肺炎
    本文重點臨床試驗將評估BI 764198(一款新型同類首創藥物)用於治療嚴重呼吸系統併發症的這項二期臨床試驗的啟動展示了勃林格殷格翰持續致力於加快發現和開發新冠肺炎患者急需的藥物。勃林格殷格翰今日宣布啟動針對BI 764198的二期臨床試驗。BI 764198是一款強效且具有選擇性的TRPC6(受體操縱式陽離子通道)抑制劑,可減輕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肺部損害,降低急性呼吸道併發症的風險或嚴重性。
  • 規範藥物臨床試驗各方論道臨床研究能力提升
    本次論壇特別開設「醫院管理和教育培訓」分論壇,聚焦「注重質控、強化教學、規範試驗」。其中在婦產科藥物臨床試驗規範化及倫理審查技術學習班中,論壇邀請了活躍一線的藥物臨床試驗專家進行深入探討,分析和解決藥物臨床試驗中的疑難問題。張清:藥物臨床試驗監管新趨勢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清研究員為大家解讀了藥物臨床試驗監管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