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南安普頓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取得了重要突破。他們已經確定了一種血液特徵,可以在測試階段就識別出新冠肺炎高危患者。
這項新研究表明,對5種細胞因子的血液檢測,可以用來分辨那些會對新冠肺炎過度免疫,從而存在死亡風險的人。這一結果可以幫助醫療人員更準確地制定治療方案。
細胞因子是一種細胞信號分子,其中很多與身體炎症反應有關。它們會在身體感染細菌病毒後釋放到血液中,幫助驅動保護性免疫反應。
然而,如果血液中出現過量的細胞因子,會導致細胞因子過度反應,驅動免疫系統攻擊人體。這種過度反應叫做「細胞因子風暴」或「免疫風暴」,不但不能幫助身體對抗病毒,反而會對人體自身的細胞和組織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可能是致命的。
此前研究已經確定,感染病毒導致的細胞因子風暴是新冠肺炎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找出那些更容易發生這種反應的人,是減少新冠肺炎危重症和死亡的關鍵途徑。
這項發表在《呼吸研究》上的研究,分析了在2020年3月20日至4月29日期間,南安普敦NHS基金會信託基金會大學醫院收治的100名新冠肺炎陽性患者血樣。
他們發現,患者入院時,血液中的細胞因子IL-6、IL-8、TNF、IL-1β和IL-33水平越高,未來需要重症監護、人工通氣和死亡的機率就越大。其中,IL-1β和IL-33的影響最大。
到目前為止,遏制細胞因子風暴最常用的是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它本身可以抑制免疫反應,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它可以將吸氧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但是地塞米松的用量無法控制,用多了副作用較大,甚至可能致殘。
而根據最新的英國研究,一種常用的關節炎藥物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可能可以替代地塞米松。這是一種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NF)藥物,過往是用來減輕關節炎和腸道疾病的炎症反應的。
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那些因關節疼痛而服用該藥的人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比例低於常人,於是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這種已經使用了20年的關節炎藥物可能使應對細胞因子風暴的良好選擇。
由威康公司、蓋茨基金會和萬事達公司成立的新冠肺炎治療加速項目研究人員認為,anti-TNF藥物可能在炎症級聯的開始階段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方面,中國的傳統醫學可能能發揮作用。在8月發表於《神經元》的研究中,哈佛醫學院科學家成功使用針灸,抑制了全身炎症小鼠體內的細胞因子風暴。
研究小組發現,針灸刺激的部位、強度和時機,對炎症標記物和生存產生了顯著不同的影響。
在對小鼠後腿的一個特定穴位上進行低強度的電針(0.5毫安)針灸後,小鼠體內3種關鍵細胞因子的水平降低,比起對照組,它們存活率更高——從20%提高到了60%。此外,對著試驗發現,1種刺激只能由1個穴位激活,這一發現顯示了穴位選擇性在驅動特異性抗炎通路中的重要性。
此外,在發生細胞因子風暴之前,立即接受針灸治療的動物,在隨後的疾病中,炎症水平較低,表現更好。這種高強度刺激的預防措施將存活率從20%提高到80%。相比之下,在發病後和細胞因子風暴高峰期接受針灸治療的動物,其炎症反應更嚴重,疾病也更嚴重。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0/201014160518.htm
[2]https://respiratory-research.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31-020-01511-z
[3]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evidence-mice-electroacupuncture-inflammation-specific.html
[4]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20)30532-8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