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你家安裝光伏了麼?
你家現在或未來有安裝光伏的打算嗎?
人人光伏有多遠?
(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測試網」作者:蔡靜華)
6月初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上,姜希猛提出了實施人人光伏發展戰略:中國農村宅基地總面積達2億畝,如果充分安裝光伏,則光伏裝機資源量可高達66億千瓦,中國農村人口依託宅基地實現人均一千瓦光伏。
實際上,2019年底光伏裝機總量2.043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然而中國人均光伏裝機僅為150W,日本的人均光伏裝機為490W,德國人均光伏裝機已經達到600W。
為什麼在技術支持、政府扶持、資源量都如此充分的情況下,人人使用光伏發電的願景這麼難以實現?
用戶角度:安裝光伏真的划算嗎?
根據TestPV此前分析,實際按照目前國家的補貼規定與戶用光伏的發電用電需求,戶用光伏的投資回收期要長達12年以上。
其中最關鍵的是「自發自用、餘電上網」規則中,絕大多數用戶並不能用得了那麼多的電,所以結果往往是僅有大概20%為自用電價,80%按照較低的上網電價賣給電網。
工商業用電量大,多依靠自發自用,而戶用光伏用電主要集中在晚上,所發的餘電低價賣給電網後,用電時仍按正常的電錶計量和國家電費計算,這樣算下來收益其實極其微薄。
對於戶用光伏來說值得花費高昂的安裝成本去的等待十年後可能帶來的利潤嗎?
沒錯,答案是:不划算。
「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是指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所發電力主要由用戶自己使用,多餘電量饋入電網。用戶希望所發電量儘可能在自己內部消耗掉,實在用不掉的情況下,可以送入電網,以不浪費掉這部分光伏電量,以節省電費的的方式直接享受電網的銷售電價;餘電電量單獨計量,並以規定的上網電價進行結算,無論是自用部分還是上網部分均享受0.08元/KWh的政府財政補貼。
儲能是不是空話?
有人說,用不到的電我不賣給電網,儲存起來下次用不就可以了嗎?儲能貌似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為什麼戶用光伏無法大規模興起、儲能同樣面臨著無人問津的窘境?
據了解,儲能系統中用到的逆變器是高度專業化的設備,要比諸如太陽能領域用到的同類產品更為複雜,因此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化學儲能的各種電池形式,還是壓縮空氣儲能,最樂觀的估計,存取一度電的過程,其成本不小於0.6元。即便在現階段有補貼的情況下,新能源配置儲能,其成本回收周期很可能會延長十年左右。
安裝儲能的成本至今讓人望而卻步。
伴隨著戶用補貼的越來越少,分布式光伏發電最終會回到無補貼時代,儲能和光伏系統安裝成本下降的速度又是否能與戶用光伏的普及速度平衡?
中國光伏出路在何方?
全球很多地區,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都在用淨計量的形式鼓勵戶用光伏分布式發電,這是充分考慮到戶用光伏的發電和消納特點所作出的合理建議,對我們也是一個很好的借鑑。
淨計量是指用戶在電錶側實現用併網的電和從電網購買的電相抵消,戶用光伏不需要按照上網電價來結算自己的發電量。每戶家庭為電網貢獻了多少綠電,就能免費試用等量的網電。
這種方式無疑能使戶用光伏業主的收益得到最大化。而戶用光伏,分散在每個用電地區,對於緩解當地的用電高峰、降低電力傳輸成本和線損,又是非常重要的補充。戶用光伏發電,完全可以做到就近消納。
戶用光伏已經成為國內光伏市場的重要力量,2019年,我國光伏裝機30.2GW,其中戶用光伏裝機4.18GW,佔比14%。截至2019年底,戶用光伏項目累計裝機規模10.1GW,與66億千瓦資源量相比,我國戶用市場還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實施淨計量,不浪費每一度綠電,可大幅縮短戶用光伏投資回報周期,讓人人光伏不再是夢想。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