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
習近平指出,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習近平提出3點主張:
第一,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二十國集團要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指導下,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中方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將堅定不移加以落實。
第二,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中方支持後疫情時代能源低碳轉型,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目標。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系統,將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綠色環保等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第三,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中方支持二十國集團在減少土地退化、保護珊瑚礁、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等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態安全屏障。中方誠摯歡迎各方出席明年5月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期待大會為未來一個時期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設定目標,採取行動。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針對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最新發展動向,國際能源署於本月發布《可再生能源2020》,報告圍繞新冠疫情在電力、供熱和運輸行業對可再生能源的影響做出詳細的預測和分析。
最新分析表明,電力行業在推動可再生能源恢復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疫情前的項目將在成本持續降低和不間斷的政策支持下穩健運行,促使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有望達到近10%的新紀錄,其中歐洲和印度將引領增長。未來五年,可再生能源將引領全球電力行業,並在2025年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
成本削減和持續的政策支持有望在2022年以後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強勁增長。儘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機帶來了挑戰,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基本面並沒有改變。目前在大多數國家中,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陸上風力發電已是增加新發電廠最便宜的方式。在擁有良好資源和廉價融資的國家中,風能和太陽能光伏電站將挑戰現有的化石燃料電站。目前,太陽能項目提供的電力成本是歷史上最低的。總的來說,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佔到全球發電量淨增長的95%。
風能和太陽能的裝機容量將於2023年超過天然氣,於2024年超過煤炭。到2025年,太陽能光伏發電將佔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的60%,風能將佔30%。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呼籲政策加大關注,以確保它們能夠安全、經濟地融入電力系統。
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到那個時候,可再生能源預計將提供世界三分之一的電力。水力發電將繼續供應全球近一半的可再生電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電力來源,其次是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