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惠醫療二闖IPO 重要客戶實控人竟為前員工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科惠醫療二闖IPO 重要客戶實控人竟為前員工

  近日,浙江科惠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惠醫療)再次遞交《招股說明書》,二闖IPO。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4月,科惠醫療就已經遞交過一次招股書,但在2017年被證監會終止審查。

  據媒體報導,科惠醫療上次被終止審查的原因為:「發行人淨利潤大幅增長且顯著高於收入的增長幅度,關聯交易金額較大,主營業務毛利率波動較大,銷售費用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科惠醫療重要客戶的實控人為其前員工。

  前員工控制的公司為重要客戶

  科惠醫療主要生產骨科醫療器械產品,2017~2019年,科惠醫療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2.05億元、2.39億元和3.23億元。

  其中,經銷方式是科惠醫療的重要銷售方式。2017年至2019年,科惠醫療境內銷售經銷模式佔銷售收入比重為六成到七成;境外銷售經銷模式佔銷售收入比重約為8%。

  招股書顯示,上海愷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愷納醫療)是科惠醫療2017年度、2018年度的第二大客戶,2019年度和2020年一季度的第一大客戶。

  2017年至2019年,科惠醫療向愷納醫療銷售額分別為1963.57萬元、2121.14萬元和2665.82萬元,佔銷售收入比重分別為9.60%、8.89%和8.28%。

  啟信寶顯示,愷納醫療成立於2009年,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皆為曾勇軍,曾勇軍持有公司79%股權,雷琴持有公司21%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曾勇軍與雷琴皆為科惠醫療前員工。據科惠醫療2016年的《招股說明書》,曾勇軍於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科惠醫療或其子公司普遠物流擔任銷售經理,同時間段,雷琴也在科惠醫療擔任銷售經理。

  實控人之一曾實際控制主要經銷商

  而在2014年之前,愷納醫療的實際控制人為方曉斌,曾勇軍與雷琴持有的愷納醫療股權也正是來自於方曉斌的轉讓。

  科惠醫療由方氏家族成員方明、方亮、方曉斌和方炳桂共同控制。據招股說明書,方炳桂系方明、方曉斌之父,方亮系方明之子,四人合計控制科惠醫療96.21%的股份。

  2004年10月至今,方曉斌歷任科惠醫療銷售經理、董事;2011年3月至今,方曉斌任普遠物流總經理。2014年11月之前,愷納醫療的股權由方曉斌和周雲芳分別持有90%和10%,根據科惠醫療2016年版《招股說明書》,周雲芳所持股權實際上為代方曉斌持有,愷納醫療受方曉斌實際控制。

  2014年11月,愷納醫療完成股權轉讓變更登記,方曉斌將股權轉讓給了曾勇軍與雷琴。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轉讓也發生在了科惠醫療另外一個重要客戶上海軒宏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軒宏醫療)身上,軒宏醫療是科惠醫療2017年度和2018年度第一大客戶,2019年度的第二大客戶。

  轉讓之前,黃劍與周雲芳分別持有軒宏醫療90%和10%股份,而這兩人所持有的股權實際上也是代方曉斌持有,軒宏醫療也受方曉斌實際控制。

  2014年,軒宏醫療的股權被轉讓給了陳民和胡紹飛。同樣,陳民曾供職於方曉斌實際控制的江西誠邁,胡紹飛也曾為科惠醫療員工。

  除了上述類似之外,愷納醫療和軒宏醫療的兩宗股權轉讓,按照各方籤署的《股權轉讓協議》,價格方面也都是「按照原始出資額1:1轉讓」,愷納醫療與軒宏醫療的原始出資額皆為100萬元。

  三客戶主要人員與另一公司股東重名

  除了愷納醫療、軒宏醫療之外,上海瀾翊貿易商行(以下簡稱瀾翊貿易)為科惠醫療2017年第五大客戶、2019年第四大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愷納醫療、軒宏醫療與瀾翊貿易三家經銷商主要人員的姓名皆出現在一家名為金華康和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名單中,啟信寶顯示,金華康和已經註銷。

  其中瀾翊貿易的法定代表人、股東、實際控制人皆為劉志餘,金華康和的股東也有一位名為劉志餘;雷琴為愷納醫療的監事、股東,金華康和的股東也有一位名為雷琴;陳民為軒宏醫療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金華康和的股東也有一位名為陳民。同時,金華康和的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經理、執行董事也叫陳民。

  根據科惠醫療2016年的《招股說明書》,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陳民在江西誠邁任業務經理,江西誠邁實際控制人為方曉斌,此後江西誠邁於2016年註銷。

  此外,從時間點上看,也富有戲劇性。陳民從江西誠邁離職、陳民受讓軒宏醫療股權、陳民與其他投資者出資成立金華康和,這三件事皆發生於2014年6月。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三家重要經銷商的關鍵人物皆與金華康和股東重名之外,金華康和與科惠醫療之間或多或少還存在其他關係。

  金華康和股東之一秦川控制的公司上海耐惠生物技術中心、金華康和股東之一李國慶與曾勇軍同為股東的上海淼確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登記的手機號碼相同,皆為139XXXX1147。

  《浙江科惠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000套骨科手術器械生產線技改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顯示,上述電話號碼擁有人為科惠醫療實際控制人之一的方明。記者撥打該號碼,但始終無人接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貴司與這三家經銷商採用的是何種銷售模式?買斷還是擁有基礎庫存?貴司向上述經銷商銷售產品回款情況是否正常?相關產品毛利率是否與其他經銷商存在差異?貴司在此次招股書中並未披露之前的關聯關係是否符合相關要求?」向科惠醫療發出了《採訪函》。

  科惠醫療回復稱:「愷納醫療、瀾翊貿易的經銷模式均為買斷式的經銷模式,軒宏醫療為存在基礎庫存的經銷模式。愷納醫療、瀾翊貿易、軒宏醫療的現股東曾為科惠員工或方曉斌曾控制的企業員工,科惠與上述公司的交易真實、價格公允、回款正常。上次申報及本次申報均對相關事宜進行了核查,並在上次的招股說明書和本次的保薦工作報告(保薦工作報告不對外進行披露)中進行了詳細描述,由於相關轉讓事宜為報告期外事項,不符合關聯方定義且不屬於報告期內存在過的關聯方的情況,故未在本次招股書進行披露,不存在未全面調查,遺漏披露的情況。」

  探訪經銷商註冊地竟無人上班

  10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愷納醫療和瀾翊貿易註冊所在地上海市青浦區華徐公路569號4幢,門口安保人員告訴記者,自從1月疫情開始,他每天都要檢查每個人的體溫和登記姓名,從未聽說過以上兩家公司,也未曾有員工來上班。

  而在軒宏醫療註冊地——上海市青浦區練塘鎮蒸夏路1899號,記者也遇到類似問題,門衛告訴記者,此處是工廠,從未有醫藥器械公司人員前來。

  2017年度至2019年度,科惠醫療向愷納醫療、瀾翊貿易、軒宏醫療三家合計銷售金額約為5200萬元、4950萬元和6100萬元,分別佔科惠醫療當年度收入的26%、21%和19%。

  經過啟信寶公開查詢,愷納醫療、瀾翊貿易、軒宏醫療三家招投標記錄很少,僅查詢到了「台州市立醫院2019年骨科內植物招標項目中標公告」,在這則公告中,愷納醫療與軒宏醫療同時中標。

  對於目前醫療器械界可能存在代理同一家產品進行競標的問題,一位從業十餘年的頭部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市場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種情況之前被稱之為「圍標」,目前招標公開掛網,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醫療器械招投標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等關於招投標和政府採購的基本法律法規,也要遵守《醫療器械採購管理制度》等醫療行業法規,其次招投標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規的也要遵守。」上述醫療器械公司市場負責人向記者補充,他認為,出現以上情況,「我也不否認,醫院這裡肯定也有些可操作的地方,這跟醫院自己想用什麼產品也有關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就「經銷商中標採購的金額很低」向科惠醫療發出了《採訪函》,科惠醫療回復稱:「上述經銷商主要直接銷售至終端醫院,各終端醫院的招標政策不同,且並非所有醫院的中標採購信息都掛網公示,故能查詢到中標採購信息僅為少數,無法與公司對其的銷售金額相匹配。」

  淨利潤增速顯著高於營收增速

  2017年至2019年,科惠醫療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約774萬元、2760萬元和4549萬元。2018年度和2019年度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約為257%和65%,遠遠高於同期16.58%和34.98%的營業收入增速。

  據科惠醫療2016年版《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歸母淨利潤數據,2015年度科惠醫療實現歸母淨利潤約4151萬元。而到了2017年度,其歸母淨利潤猛跌至774.74萬元,換句話說,科惠醫療的歸母淨利潤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產生了較大的波動。直到2019年,科惠醫療的歸母淨利潤才重新回到2015年的水平。

  對於淨利潤的大幅波動,科惠醫療在回復記者《採訪函》時表示:「2017年淨利潤較前次申報報告期下降的原因系公司正處於業務轉型期,2017年後已步入自主產品銷售增長階段。報告期內淨利增速高於收入增速,主要源於公司自主產品佔比逐年增長,而自主產品毛利較其他產品類型毛利較高。」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公司表示,「自主產品毛利較其他產品類型毛利較高」,但2017年度至2019年度,科惠醫療自主產品-脊柱類毛利率分別為66.78%、65.82%、72.46%;科惠醫療自主產品-創傷類毛利率分別為66.04%、70.91%、76.73%。同行業的威高骨科2017年度至2019年度脊柱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87.19%、89.52%和90.95%;創傷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74.06%、79.08%、83.83%。

  對於核心產品毛利率低於競爭對手,科惠醫療在回復記者《採訪函》時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脊柱、創傷類產品毛利率略低於可比公司,主要原因為公司自主產品處於逐步推廣階段,為開拓市場部分產品定價與可比公司相比較低;公司自主產品中採用毛利率較高的配送模式、直銷模式的收入佔比相較可比公司佔比較低。」

  就公司經銷模式收入佔比相較可比公司較高,以及部分經銷客戶股東為公司前員工等問題,有保薦代表人向記者表示,是否存在「關聯交易非關聯化」需要全面了解情況後再作判斷,上市委也會從佔營業收入比例等多方面進行考查。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澳弘電子IPO:營收增長緩慢 實控人「倒騰」子公司股權套現3000萬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該公司的實控人通過幾次轉讓子公司的股權讓實控人家族套現3000多萬元。此外,在2017年和2018年,實控人家族通過幾次分紅合計分走了4.35億元。  另外,在營業收入增長大幅放緩的情況下,澳弘電子的毛利率卻「異常」高於同行公司的平均水平。
  • 公告精選:水井坊實控人擬要約收購股份 多家公司實控人或變更
    預定收購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0.29%,要約價格為62元/股,較公司最新收盤價溢價22.63%。基於要約價格為62元/股的前提,此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61.46億元。  三聚環保:控股股東、實控人擬變更  三聚環保(300072)6月25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海澱科技近日完成股權結構調整,海澱國投持有海澱科技的股權將增至49%。
  • 諾德股份8億收購案調查:未披露關聯關係,收購標的疑為實控人「白...
    公告顯示,福建清景銅箔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家電解銅箔材料生產企業,成立於2011年5月19日,陳生為法人、董事長。該公司擁有規劃設計年產2萬噸高端電解銅箔生產基地,目前該基地年產能5000噸超薄鋰電銅箔,擁有年產2萬噸高端電解銅箔生產基地的辦公樓、研發大樓、員工宿舍和食堂等配套設施,核心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微宏動力。
  • 營收數據矛盾重重,實控人曾有案底,葫蘆娃IPO該如何應對問詢?
    發審委顯然也是注意到這背後的不確定性,重點問詢其現有的各類股東與公司實控人及董監高之間的關係是否充分披露,其間是否存在特殊協議或安排等可能導致利益輸送的情況;還要求葫蘆娃藥業充分披露報告期內股權變動的背景以及定價的依據等。除葫蘆娃招股書披露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親屬或是利益關係人通過特定方式持有股份,我們不得而知。
  • 醫療器械公司實控人賄賂院長230萬 春立醫療等曾授權其銷售產品
    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新餘市創晟商貿有限公司、吳某單位行賄一審刑事判決書揭開了一醫療器械公司實控人賄賂醫院院長230萬獲刑的事實,而一些上市公司如維力醫療
  • 杭州高新實控人神秘失聯:兩月前辭職 前實控人留「資金黑洞」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杭州高新實控人神秘失聯:兩月前辭職,前實控人留「資金黑洞」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後村橋路3號杭州高新正門。11月底的杭州,陰冷,樹葉開始變黃凋落,久違的陽光灑下來像蒙了一層灰。如今,雙方為了未分配利潤對簿公堂,「抽屜協議」也浮出水面,上市公司還面臨著前實際控制人留下的「資金黑洞」。失蹤的前董事長11月23日,杭州高新發布了實控人失聯的公告,一石激起千層浪。公告顯示,近日無法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呂俊坤先生取得聯繫,其處於失聯狀態。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能了解到呂俊坤先生失聯的具體原因。
  • 京東數科100%收購聚合支付平臺樂惠
    天眼查數據顯示,10月9日,聚合支付平臺樂惠的運營主體樂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中多位投資人退出,轉由京東匯正(天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後者則為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意味著,京東數科完成了對樂惠的全資收購。
  • 通策醫療擬溢價收購實控人旗下資產 併入三葉兒童口腔品牌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作為國內第一家以口腔醫療連鎖經營為主要經營模式的上市公司,通策醫療(600763)正擬併入實控人旗下三葉兒童口腔品牌。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三葉口腔診所的客戶定位為兒童,秉承預防大於治療的理念,通過會員制的方式,為更多家庭提供兒童口腔健康服務。海駿科技對外投資9家口腔診所,向被授權使用三葉兒童口腔品牌的口腔醫院或診所收取加盟費及品牌服務費。
  • 3名異議股東失聯或另有內情,公司實控人為美國國籍,正帆科技IPO...
    作者:新風向近日,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證監會網站披露,公司擬在科創板發行不超過6423.54萬股,發行後總股份不超過25650.00萬股,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為泛半導體、光纖通信、醫藥製造等行業客戶提供工藝介質和工藝環境綜合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 百誠醫藥IPO:2017年兩大客戶離奇消失 大客戶存三大迷局八大疑問
    然而,《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注意到,這家曾經掛牌新三板的擬IPO企業,可能存在諸多與大客戶相關的待解迷局——掛牌新三板時中報中大客戶海南海力、特一藥業以金額計算完全可以成為2017年前五大客戶,但卻消失在招股書同年大客戶名單中;報告期內最重要客戶以及今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戶,除了與百誠醫藥創始人、實控人都來自浙江東陽,甚至有同為花園村人情形,或潛藏著更多關係——由此八問百誠醫藥。
  • 冠盛股份IPO疑雲:侵佔員工利益超千萬?海外客戶銷售數據大變臉
    《電鰻財經》注意到,主要產品為等速萬向節、傳動軸總成和輪轂單元的冠盛股份,通過少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公積金,給公司節約了超千萬元成本。此外,2016年,冠盛股份前五大客戶銷售數量出現兩個版本,金額相差巨大,實際銷售情況存疑。2016年,冠盛股份向華泰工具有限公司採購金額,高於該公司銷售總額,頗顯怪異。
  • 致遠裝備IPO今日上會:實控人曾陷債務糾紛而無力還款 報告期現巨額...
    在油價暴跌、諸多大客戶向新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業務較為單一的車載LNG(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生產商——長春致遠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致遠裝備)擬IPO募資擴產。11月11日,公司將接受審核。致遠裝備實控人為張遠家族,張遠家族合計持有公司97%的表決權。
  • 京東數科收購聚合支付平臺樂惠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京東最新資訊 > 正文 京東數科收購聚合支付平臺樂惠
  • 四問奧精醫療:IPO期間發布虛假信息、製造虛假新聞?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胡剛、崔福齋、黃晚蘭共同控制奧精醫療28.07%的股份,是奧精醫療的實際控制人。然而,這三位實際控制人的關係卻很不一般。其中,胡剛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而崔福齋和黃晚蘭則分別為胡剛的嶽父和嶽母,其中崔福齋是公司的董事、首席科學家,黃晚蘭為公司的董事、副總經理。
  • 科創板骨修復材料行業專題之一:奧精醫療,「新技術產業化」的春天...
    (奧精醫療股權結構圖,藍框內為公司實控人,紅框內為一致行動人,黃框內系公司引入的中、外資投資機構,圖片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其中,崔福齋、黃晚蘭夫婦及其女婿胡剛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三人共同控制了奧精醫療28.07%股權。公司剩餘股份較為分散。
  • IPO動態|聯科科技上億元貸款需要募資償還,生產型大客戶竟空無一人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裁判文書網訴訟信息顯示,魯星鋼管至遲於2017年4月前就已出現債務逾期並被訴至公堂的情況,而聯科科技在此情況下還在為其進行貸款擔保,這並不符合一個商業化企業的經營邏輯。
  • 員工竊取內部機密、實控人涉嫌操縱市場,這家上市公司還有多少雷?
    卓翼科技此前員工盜用客戶專用帳號、違規解鎖客戶產品事件有了新進展。1月7日,卓翼科技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稱:「公司涉案員工存在故意竊取內部機密文件,聯合外部人士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6人遭批捕卓翼科技介紹,公司個別員工盜用客戶A專用帳號,於2020年5月至7月與外界人員合夥,違規解鎖客戶A的產品,違反與客戶籤訂的保密協議,導致客戶A遭受了一定損失。
  • 貴州百靈實控人倡議員工增持他兜底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1月9日晚間,貴州百靈公告稱,控股股東、實控人、董事長姜偉向公司董事會提交了《關於鼓勵內部員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書》,倡議公司及下屬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並承諾若虧損或若收益不足8%,他個人將予以補足。
  • 歌爾股份實控人找員工持股計劃套現6個億 理由是為了該計劃的實施
    實控人為了推進員工持股計劃而向對方減持,這件事發生在歌爾股份(002241.SZ)身上。2月8日晚間,歌爾股份發布公告稱,其實控人姜濱以11.77元/股的均價,於當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5500萬股股票(佔總股份的1.69%)。界面新聞記者計算,該減持套現約6.47億元。減持完成後,姜濱仍持有歌爾股份15.41%的股權。
  • 京東新夥伴:樂惠,京東數科100%收購聚合支付樂惠
    有媒體報導,聚合支付平臺樂惠已於近日正式被納入京東旗下的京東數科集團公開數據顯示,樂惠創始團隊及過往投資方悉數退出股東名單,樂惠轉由京東匯正(天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持有,公司類型從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