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密斯設計、大衛翻新,這座被譽為現代「帕特農神廟」的柏林新國家...

2021-01-20 網易

  來自:建道築格ArchiDogs(ID:ArchiDogs_AD)

  本文已獲得授權

  

  玻璃建築結構之父密斯·凡德羅

  以柏林美術館巨大的正方形空間

  將自由、無形、少即是多推向極致

  

  40年後

  這所經典的建築

  由大衛·奇普菲爾德建築事務所

  負責翻新工作

  

  耗資1億歐元

  即將完工

  預計今夏重新開幕!

  大師作品還能怎麼翻新?

  來看大衛·奇普菲爾德的答卷

  

  作者|Kin

  編輯|Yihan,鑫然

  01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翻新耗資1億歐

  今夏有望重新開幕

  2015年,密斯·凡德羅設計的柏林新國家美術館決定對公眾關閉,進行翻新。該工程由大衛·奇普菲爾德建築事務所監督完成,如今已經進入最後階段。

  

  美術館於1968年落成,為兩層的正方形建築,一層在地面,一層在地下。它是密斯畢生探索的鋼與玻璃的建築藝術風格的絕唱,有人稱它是鋼與玻璃的現代「帕特農神廟」。在使用了四十年之後,美術館亟需進行一次修繕。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是密斯·凡德羅在德國二戰後的唯一作品,是一座用混凝土、鋼材、玻璃所打造的對文化和藝術致敬的地標性建築。

  

  

  據 The Art Newspaper 報導

  此次改造和翻新共計耗資1億歐元

  翻新後曝光的第一批攝影圖展示了美術館上層展廳完工的結構、1600平方米重新安裝的玻璃、15000平方米建築表面的新塗層以及500個修復鋼製結構的焊縫。

  此外,2500平方米的天然石板由斯特利高花崗巖構成,並重新安裝在了修復後的建築中。翻新項目主要修復了玻璃幕牆、石制露臺和混凝土及鋼製結構部分,並引入了全新的安全和防火措施。

  

  

  

  業主聯邦建築與地區規劃局所表示:「原先的露臺以及雕塑花園中充滿了植物,包括皂莢和銀白槭」。此次翻新連同上述露臺、雕塑花園及植物,更對人行道在內的城市環境一併做了升級。

  現結構復原已基本完成,但由於疫情的影響,關鍵部分的交接被推遲至明年4月,美術館計劃於2021年8月重新開放,並舉辦Alexander Calde亞歷山大·考爾德的展覽。

  

  

  

  02

  「巨大黑色正方形的終極世界

  鋼與玻璃的現代帕特農神廟

  

  密斯·凡德羅的著名格言:「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 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他憑藉現代主義而聞名。 1930年,密斯任包浩斯校長一職直到1933年,學校迫於德國納粹壓力關閉。1937年,密斯決定移民去美國,在芝加哥長期生活,成為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的院長。

  

  密斯的貢獻在於通過探索鋼框架結構和玻璃在建築中的應用,注重自然環境與人的融合,他的建築理念揚名世界,成為鋼鐵和玻璃建築結構之父。

  美術館在密斯逝世後才完工,

  是他畢生探索的

  鋼與玻璃的建築藝術風格的絕唱,

  有人稱它是鋼與玻璃的現代「帕特農神廟」

  這是一個巨大正方形空間,

  將自由擴展到最大限度,

  達到大空無形的境界。

  」

  兩層正方形建築

  新國家美術館是密斯職業生涯的絕唱之作,一個大屋頂下的巨大方形空間,鋼鐵構架和超大的玻璃幕牆,簡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卻成為當時全球建築界頂禮膜拜的聖殿

  

  新國家美術館位於Landwehr運河、波茨坦廣場和蒂爾加滕公園之間

  美術館為兩層的正方形建築,一層在地面,一層在地下。地面上的展覽大廳四周都是玻璃幕牆,面積為54×54m。鋼的平屋頂,每邊長64.8m。井字形屋架由8.4m高的8根十字形截面鋼柱支撐著;柱子沒有放在迴廊的四個角上,而是放在四個邊上,柱子與屋面的接頭處,按力學的要求,把它精簡到只有一個小圓球。

  美術館的地面層只作臨時性展覽之用,大廳內部有活動隔斷用於布置一些流動性的展覽;主要美術品陳列則在地下層中,其他服務設施也設於地下。

  

  

  與畫作「白底上黑色方塊」的精神認同

  

  馬列維奇在一張白紙上用直尺畫上一個正方形,再用鉛筆將之均勻塗黑。是極其簡約的幾何抽象畫。

  現代繪畫史上,馬列維奇是第一位創作純粹幾何圖形的抽象畫家。1913年,他創作了著名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塊》。在馬列維奇看來,畫中所呈現的並非是一個空洞的方形。它的空無一物恰恰是它的充實之處;它孕育著豐富的意義。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的圖紙上再清楚不過地展示了正方形和邊緣的關係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與馬列維奇的黑色正方形畫作有著精神上的認同關係。《黑色的沉默——密斯凡德羅的新國家美術館》一文中曾講述了密斯建築設計的基礎:正方體是一種模數,一個很大的正方體然後疊加另一個正方體,密斯通過這件作品回歸了「黑色正方形」的終極世界。

  

  一個正方體上疊加另一個正方體

  聯繫馬列維奇的畫作來看,密斯只不過是把灰色的正方形地面當作了畫布,從空中俯看美術館主體建築,就是一個黑色正方形(與畫作比較只是材料、尺寸和厚度有所不同)。

  然而,真正的震撼不是來自從圖紙上的俯視角度,而是當你真正走進這個美術館,親眼見到只有八根柱子懸挑起來的巨大黑色正方形屋頂,蓋在所有人上方,形成的震撼。


  更多細節&美感

  美術館在建築形式處理上,也突破了傳統的磚石建築以手工業方式精雕細刻和以裝飾效果為主的手法,主要靠鋼鐵、玻璃等新建築材料,表現建築光潔平直、精確之美,材料本身的紋理和質感亦充滿美感。

  

  

  

  大廳前的平臺上設置了成組金屬人體形抽象雕塑,與玻璃盒子的建築既對比又相互呼應。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是密斯生前的最後一個作品,於1968年建成。該項目是 對克朗樓式的「盒子體系」義無反顧的解體,設計師將原本糾纏在一起的皮、骨、頂棚、基座等建構要素徹底離析出來,各歸其位,並完美地契入勻質建構秩序,從而規避了盒子體系的固有頑疾。

  密斯認為結構和構造是建築的基礎,他說:「搞建築必定要直接面對建造的問題,一定要懂得結構構造。對結構加以處理,使之能表達我們時代的特點,這個時刻,僅僅在這個時刻,結構成為建築。」從這一觀點出發,他悉心探索在建築中直接運用和表現鋼結構特點的建築處理手法。

  

  

  他的鑽研使他的鋼和玻璃建築在空間布局、形體比例、結構布置甚至結點處理方面,均達到嚴謹、精確以致精美的程度。

  該項目一如其創作的其他玻璃與鋼結構作品,

  透過表象,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到,

  這位鋼與玻璃建築結構之父,

  留給二十世紀人們的偉大財富。

  」

  Reference:

  https://www.archdaily.cn/cn/953791/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mies-van-der-rohe-neue-nationalgalerie-restored-david-chipperfield-12-16-2020/

  https://archinect.com/news/article/150236343/modernizing-a-modernist-icon-neue?nationalgalerie-to-reopen-next-summer-after-chipperfield-led-renovation

  部分圖片及資料來源:

  © BBR ©Thomas Bruns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 End -

  

  免責提示:部分文章系網絡轉載,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圖片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與出處的,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有問題,請加微信:chenran58,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現代「帕特農神廟」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竣工在即!
    來看大衛·奇普菲爾德的答卷01柏林新國家美術館翻新耗資1億歐今夏有望重新開幕2015年,密斯·凡德羅設計的柏林新國家美術館決定對公眾關閉,進行翻新。它是密斯畢生探索的鋼與玻璃的建築藝術風格的絕唱,有人稱它是鋼與玻璃的現代「帕特農神廟」。在使用了四十年之後,美術館亟需進行一次修繕。柏林新國家美術館是密斯·凡德羅在德國二戰後的唯一作品,是一座用混凝土、鋼材、玻璃所打造的對文化和藝術致敬的地標性建築。
  • 帕特農神廟是否真的遵循黃金比例?
    公元前447年,黃金比例甚至據說適用於帕特農神廟的建築,這座神廟供奉女神雅典娜。希臘數學家和雕塑家菲迪亞斯在設計帕特農神廟時使用了黃金比例,帕特農神廟仍位於雅典衛城在希臘。幾個世紀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帕特農神廟的外觀平衡,直線,也是根據黃金比例建造的。只有它不是。一個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重建項目,旨在拯救搖搖欲墜的大理石結構,揭示了其他一些東西。
  • 希臘總統在中國隔空喊話英國歸還帕特農神廟雕塑,我們也有切膚之痛!
    帕夫洛普洛斯說,希臘是歐洲與西方文明的搖籃,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具有象徵性意義,因此希臘政府一再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被盜」的帕特農神廟雕塑,「這一點無需任何解釋,因為它建立在不可動搖的證據之上。」埃爾金大理石雕先了解一下。
  • 足不出戶,看一看世界聞名的希臘神廟
    帕特農神廟之名出於雅典娜的別號Parthenon,即希臘文∏αρθενωσ的轉寫,意為「處女」。帕臺農神廟也譯為「帕特農神廟」。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了一下這個城的巖石,一匹戰馬破石而出,這是戰爭的象徵;雅典娜則用她的長矛敲了一下巖石,巖石上長出一株油橄欖樹,這被人們認為是和平的象徵。結果,這座城歸了雅典娜,從此她便成為雅典的守護神。希臘首都雅典就是以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
  • BBC | 古希臘神廟之謎
    無獨有偶,特爾斐 (Delphi) 的阿波羅 (Apollo) 神廟、埃伊納島的阿菲亞神廟和帕特農神廟三者也構成一個完美的等腰三角形!"這一理論常常促使他前往雅典國家天文臺 參加觀星活動。在天文臺的一個圓頂大理石建築內設有多利迪斯望遠鏡,它讓費爾南德斯這樣的到訪者能夠欣賞到妙不可言的夜空美景。在通過望遠鏡觀察月球、土星、火星以及很多星座後,他堅定地認為,"希臘神廟的建造是為了在天空中找到與人類在地球上的居住地一樣的行星。"
  • 雙語 | 古希臘神廟之謎The mystery behind Greece's temples
    這一理論常常促使他前往雅典國家天文臺 (National Observatory of Athens) 參加觀星活動。在天文臺的一個圓頂大理石建築內設有多利迪斯 (Doridis) 望遠鏡,它讓費爾南德斯這樣的到訪者能夠欣賞到妙不可言的夜空美景。在通過望遠鏡觀察月球、土星、火星以及很多星座後,他堅定地認為,"希臘神廟的建造是為了在天空中找到與人類在地球上的居住地一樣的行星。"
  • 全球5大令人神往的現代建築,印度神廟、杜拜無限大廈和日本天文館
    人類建築的奇蹟不僅僅出現在那些歷史悠久的傳奇建築身上,在現代建築裡也仍然星光閃耀,印度神廟、杜拜無限大廈、日本天文館等1.印度阿克哈德罕神廟——世界上最奇妙的宗教場所之一印度新德裡的阿克哈德罕神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宗教場所之一,展現了技術現代性與傳統建築風格的融合。
  • 赫淮斯託斯神廟,位於古代市場遺址中,至今仍保存得非常完整
    大家好,我是小欣兒,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地方,赫淮斯託斯神廟。赫淮斯託斯神廟,建於公元前449年,外形與帕特農神廟非常相似,至今仍保存地非常完整。赫淮斯託斯神廟,它的裡面供奉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火與鑄造之神赫菲斯託斯。
  • 第一次到柏林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去處可別錯過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柏林作為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擁有柏林博物館島、柏林新博物館、德國科技博物館、佩加蒙博物館、柏林自然博物館這些景點,看看大家都推薦去哪吧?
  • 晨光中的赫拉神廟
    從機場坐計程車,直接前往拉神廟,清路上十分空曠,大約5分鐘後,車子就駛到了一片草地前,隔著鐵絲網,可以看到一些殘垣斷壁淹沒在單叢中。這面就是赫拉神廟從入口處進去,一條約2米多寬的石板路通向深處,這就是的聖道。聖道從畢達哥利翁一直通到神廟,全長6公裡。在靠近神廟的聖道兩側,曾放置著無數美少年塑像供奉著神,還有一些刻在石碑上的法令,彰顯出神廟的威儀。
  • 阿爾忒彌斯神廟,是羅馬時代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無比輝煌
    以弗所是地中海東部保存的最好的古典城市,這座美麗的城市一直以來是遊客造訪土耳其時最鍾愛的地點之一,面積廣闊的古城遺蹟,保存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如今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管的古蹟之一。阿爾忒彌斯神廟曾與金字塔、空中花園等一併入選世界七大奇蹟,它是為希臘神話中女神阿爾忒彌斯所建的神廟。最初建成時,它的規模比雅典的帕特農神廟(Parthenon)還大,在西方世界是無比輝煌的存在,它的127根柱子每根底部有雕刻有圖案。聖母瑪利亞在以弗所的故居,基督教的重要城市,聖約翰也在此地生活很長時間並最終葬在附近!
  • 21款勞斯萊斯古斯特新設計理念更顯年輕
    勞斯萊斯古斯特新車依舊保持了標準軸距版的各種細節,前臉部分帕特農神廟大嘴格柵左右兩側有著更具科技感帶C字型燈帶的勞斯萊斯古斯特車身後門有著更修長的設計,新車依舊沿用馬車式對開車門,較長的後門需要更加寬敞的停車空間,才能夠從容優雅地進出車內。
  • 勞斯萊斯古斯特端莊有氣場新設計顯年輕活力
    勞斯萊斯古斯特標誌性的勞斯萊斯帕特農神廟式進氣格柵,靈感來源於黃金分割設計。勞斯萊斯古斯特車身顏色尤其年輕個性,看來是主要面向年輕用戶(富二代),儘管車身顏色略為個性,但整體車型還是非常端莊有氣場的,經典的帕特農神廟格柵已成勞斯勞斯家族傳承,下包圍網狀設計則彰顯年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