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宇
全文字數:2211
閱讀時間:預計7min
總 結
所以,我會經常說,如果我們讀一本書,格局一定要大,否則會很冒失,也會讀不懂。其實約翰莫非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真的非常不錯,但是很多人沒有讀懂。很多人覺得前幾章又是道氏理論又是教你劃線,又是講形態,又是講成交量啥的內容很豐富。但是這些內容究竟是幹啥呢?其實,這就是在解釋什麼是技術分析,以及對應的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裡面對應的東西,並且著重的突出了趨勢的概念,突出了交易行為的概念。這些東西,就是整個技術分析的基礎。當然,這個基礎也是有層級的,一層一層的遞進,先是有概念,再有研究方向和目標,再有一些細節。那麼這個部分有研究方法嗎?有,比如形態,列舉了很多形態,劃線,列出了很多種劃線方法。但是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圍繞定義和三大假設建立的一個框架,至於研究方法上面,都是由粗到細的一個過程。
這個粗的框架是很重要的,相當於整個技術分析的地基,有了這個地基,你可以在上面蓋房子,可以展開各種各樣的研究,你可以做更加細緻的量價分析,可以開展以技術分析為基礎的量化工作,可以用技術指標、K線理論、形態理論等等。你可以用這個地基蓋出各式各樣的房子,但是基礎要有,這樣我們蓋出來的才不是空中樓閣。
如此一來,我們所有的研究工作,或者能夠做到某種極致的,或者粗枝大葉的就都有了明確的目標和目的,比如你想抓住趨勢裡面什麼樣的特徵,就可以明確了,那麼結合研究方法的原理和應用,最終如何實現,也就有方法了,可能行情會不適應,但是你腦袋裡面卻明確了盈虧的合理性,那麼交易自然也就有信心了,不是盲人摸象了。最終在此基礎上,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通過你接觸到的越來越多的以此為基礎的原理和方法,最終實現一些個性化的體系,那麼,技術分析是不是已經入門了暫且不說,至少就能夠指導交易了,而這一切,其實都源於對定義的理解。如此而已。
那麼對於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框架上。我們來做一個總結。我們還是看看這張圖(圖五)。
首先,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裡面,已經說出了預測價格變化趨勢的目的,以圖表為手段,並且對市場行為進行研究。所以,在我們的研究中,研究市場行為,包括,價格,成交量和持倉興趣。成交量和持倉興趣是輔助指標,價格是核心指標,因為目的是研究價格變化的趨勢。三大假設裡面,第一假設強調了市場行為,第二假設講的是價格演變的具體形式,這裡面提到的市場行為,價格,趨勢和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是重合的。以此,確立了市場行為為核心研究對象,價格的趨勢為研究核心。
而對應的理論之中,道氏理論,以及根據道氏理論延伸出來的一系列理論都是以研究趨勢為核心的,道氏理論定義了趨勢,從而根據趨勢定義的最小單位元,不同特徵,展開了簡略的討論。後期的研究理論,從不同角度對趨勢進行了加深的研究,但總體來講,還是以趨勢特徵為主。同時,成交量和持倉量對研究價格具有輔助的作用,從而能夠在特定的階段以特定的目的輔助價格的研究。所以,這是前兩個假設,以及基本概念的重合之處。
市場爭論較多的第三假設,就五個字,歷史會重演,被重演的是歷史。那麼歷史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很重要了。可以針對市場行為,分析方面,可以針對微觀可以針對宏觀。意義方面可以針對社會學研究的一切特徵。而總體上,我認為是把握規律二字。為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分析市場,是因為市場有規律,我們一切的手段,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的設立,是建立在市場行為有規律的基礎上的。規律,就是一次次的重複相似而又有不同的市場特徵,交易行為,這就是歷史。所以,我認為技術分析的第三大假設,建立在規律的基礎上,會更加容易理解。
我們對於技術分析的一切研究,是建立在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三大假設之上的。我們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尋找一個特定的角度,或者多個複雜的角度對市場行為進行分析,並且做出自己的交易行為。角度可以五花八門,行為也可以多種多樣,但是由技術分析觸發的交易,逃不出這些基礎概念,從這一點上而言,大家的結果可能都不一樣,但是作為目的,卻是殊途同歸的。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層層思考與遞進,建立自己對市場行為認識的方法,邏輯,以及表達方式,最終形成自己在此基礎上的交易思路,並且應用到實踐當中,並且熟知市場規則的前提下控制好在這個市場上承擔的風險,獲得合理的收益。
講完了這一節,下次我會講市場風險的基礎,因為分析基礎透徹了,才好認識風險基礎,我想我會找很多數據,舉很多實例,把這個問題講清楚。後期可能分析和風險這塊會齊頭並進,一步步加深,這是我的一個初步打算。
最後,我想說一下很多人對於交易的誤區問題。比如很多人,是抱著學習現成的方法去的。我曾經在這個泥潭裡面陷入了兩年,其實我還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人,我願意學,總會有人願意教。但是最後我發現,別人的方法,並不一定適合自己。撿現成的,自己不一定用的了。我認為交易,是站在一個正確基礎上自己思考和理解的一個過程,這個基礎正了,對於思考和理解至少就不會有太多的偏差,那麼後續的東西至少在一個正途上面走。
還是那個說法,交易方法,就像是一個武器庫,你可以隨便挑,但是要趁手,適合你,而且會用。否則你就算選中一顆原子彈,像點炮仗一樣那麼點,最終也是把自己轟成渣。所以這個上面,沒有現成的可以撿,即便你認為有,也必須有一個自己思考的過程,有一個轉換成自己理解的過程,有一個建立邏輯,實踐的過程。這是我們做交易的人應有的態度。
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並為作者獨立觀點。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以上任何觀點都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