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技術分析的定義

2020-11-23 騰訊網

文|夏宇

全文字數:2211

閱讀時間:預計7min

總 結

所以,我會經常說,如果我們讀一本書,格局一定要大,否則會很冒失,也會讀不懂。其實約翰莫非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真的非常不錯,但是很多人沒有讀懂。很多人覺得前幾章又是道氏理論又是教你劃線,又是講形態,又是講成交量啥的內容很豐富。但是這些內容究竟是幹啥呢?其實,這就是在解釋什麼是技術分析,以及對應的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裡面對應的東西,並且著重的突出了趨勢的概念,突出了交易行為的概念。這些東西,就是整個技術分析的基礎。當然,這個基礎也是有層級的,一層一層的遞進,先是有概念,再有研究方向和目標,再有一些細節。那麼這個部分有研究方法嗎?有,比如形態,列舉了很多形態,劃線,列出了很多種劃線方法。但是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圍繞定義和三大假設建立的一個框架,至於研究方法上面,都是由粗到細的一個過程。

這個粗的框架是很重要的,相當於整個技術分析的地基,有了這個地基,你可以在上面蓋房子,可以展開各種各樣的研究,你可以做更加細緻的量價分析,可以開展以技術分析為基礎的量化工作,可以用技術指標、K線理論、形態理論等等。你可以用這個地基蓋出各式各樣的房子,但是基礎要有,這樣我們蓋出來的才不是空中樓閣。

如此一來,我們所有的研究工作,或者能夠做到某種極致的,或者粗枝大葉的就都有了明確的目標和目的,比如你想抓住趨勢裡面什麼樣的特徵,就可以明確了,那麼結合研究方法的原理和應用,最終如何實現,也就有方法了,可能行情會不適應,但是你腦袋裡面卻明確了盈虧的合理性,那麼交易自然也就有信心了,不是盲人摸象了。最終在此基礎上,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通過你接觸到的越來越多的以此為基礎的原理和方法,最終實現一些個性化的體系,那麼,技術分析是不是已經入門了暫且不說,至少就能夠指導交易了,而這一切,其實都源於對定義的理解。如此而已。

那麼對於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框架上。我們來做一個總結。我們還是看看這張圖(圖五)。

首先,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裡面,已經說出了預測價格變化趨勢的目的,以圖表為手段,並且對市場行為進行研究。所以,在我們的研究中,研究市場行為,包括,價格,成交量和持倉興趣。成交量和持倉興趣是輔助指標,價格是核心指標,因為目的是研究價格變化的趨勢。三大假設裡面,第一假設強調了市場行為,第二假設講的是價格演變的具體形式,這裡面提到的市場行為,價格,趨勢和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是重合的。以此,確立了市場行為為核心研究對象,價格的趨勢為研究核心。

而對應的理論之中,道氏理論,以及根據道氏理論延伸出來的一系列理論都是以研究趨勢為核心的,道氏理論定義了趨勢,從而根據趨勢定義的最小單位元,不同特徵,展開了簡略的討論。後期的研究理論,從不同角度對趨勢進行了加深的研究,但總體來講,還是以趨勢特徵為主。同時,成交量和持倉量對研究價格具有輔助的作用,從而能夠在特定的階段以特定的目的輔助價格的研究。所以,這是前兩個假設,以及基本概念的重合之處。

市場爭論較多的第三假設,就五個字,歷史會重演,被重演的是歷史。那麼歷史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很重要了。可以針對市場行為,分析方面,可以針對微觀可以針對宏觀。意義方面可以針對社會學研究的一切特徵。而總體上,我認為是把握規律二字。為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分析市場,是因為市場有規律,我們一切的手段,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的設立,是建立在市場行為有規律的基礎上的。規律,就是一次次的重複相似而又有不同的市場特徵,交易行為,這就是歷史。所以,我認為技術分析的第三大假設,建立在規律的基礎上,會更加容易理解。

我們對於技術分析的一切研究,是建立在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三大假設之上的。我們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尋找一個特定的角度,或者多個複雜的角度對市場行為進行分析,並且做出自己的交易行為。角度可以五花八門,行為也可以多種多樣,但是由技術分析觸發的交易,逃不出這些基礎概念,從這一點上而言,大家的結果可能都不一樣,但是作為目的,卻是殊途同歸的。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層層思考與遞進,建立自己對市場行為認識的方法,邏輯,以及表達方式,最終形成自己在此基礎上的交易思路,並且應用到實踐當中,並且熟知市場規則的前提下控制好在這個市場上承擔的風險,獲得合理的收益。

講完了這一節,下次我會講市場風險的基礎,因為分析基礎透徹了,才好認識風險基礎,我想我會找很多數據,舉很多實例,把這個問題講清楚。後期可能分析和風險這塊會齊頭並進,一步步加深,這是我的一個初步打算。

最後,我想說一下很多人對於交易的誤區問題。比如很多人,是抱著學習現成的方法去的。我曾經在這個泥潭裡面陷入了兩年,其實我還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人,我願意學,總會有人願意教。但是最後我發現,別人的方法,並不一定適合自己。撿現成的,自己不一定用的了。我認為交易,是站在一個正確基礎上自己思考和理解的一個過程,這個基礎正了,對於思考和理解至少就不會有太多的偏差,那麼後續的東西至少在一個正途上面走。

還是那個說法,交易方法,就像是一個武器庫,你可以隨便挑,但是要趁手,適合你,而且會用。否則你就算選中一顆原子彈,像點炮仗一樣那麼點,最終也是把自己轟成渣。所以這個上面,沒有現成的可以撿,即便你認為有,必須有一個自己思考的過程,有一個轉換成自己理解的過程,有一個建立邏輯,實踐的過程。這是我們做交易的人應有的態度。

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並為作者獨立觀點。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以上任何觀點都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分析哲學的「分析」?
    (Stroll,pp.5-6)它可以被看作世界主要哲學流派之一或一種世界性的哲學趨向,也常被用來表示帶有分析傾向的各哲學流派的總稱。  與許多分類名稱一樣,「分析哲學」這個詞不具有唯一的、普遍認可的精確定義。作為一種理論思潮,分析哲學的構成和內容非常龐雜。
  • 頂尖技術團隊是如何定義「產品經理」的?
    但根據我們的分析顯然不是每個人都這麼認為的。 只有不到一半的公司正在尋找知道如何貼近客戶並了解市場的產品人員。 「經常與客戶交流,從而確定並解決他們未說出口的以及得不到滿足的需求。」 「對客戶需求以及產品服務如何去滿足這些需求形成深刻見解。」 「作為領域和產品專家代表公司出席行業活動、客戶拜訪以及其他的外部活動。」
  • 如何理解圖像定位和跟蹤技術
    如何理解圖像定位和跟蹤技術 與非網 發表於 2019-10-12 15:25:41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對機器設備的智能性、自主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其完全替代人的角色
  • 從青銅到王者,理解數列極限的定義你真的理解了嗎?
    如果你學過高等數學(或數學分析),第一個讓你琢磨不透的定義應該就是數列極限了。如果你有一顆徵服的心,你看了定義下面的所有例題,也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琢磨,終於有一天,你覺得你理解數列極限的定義了![分析] 如果從理論上排除C和D選項(假設先不舉特例),非常困難,因為這是考研數學概念題中最具有迷惑性的幹擾答案,沒有之一。然而命題人並不夠聰明,因為一旦考生覺得C正確,D也覺得正確,所以立即排除CD.
  • 「微積分」如何理解極限定義?四道題輕鬆掌握極限定義理解與應用
    所以不是像其他書上那樣講定義等知識點。本期主要內容:正確理解極限定義;利用極限定義證明某數為一函數或一數列的極限;1.正確理解極限定義;例1,2.利用極限定義證明某數為一函數或一數列的極限;例2.例3.3.證明極限的性質。
  • 機器學習中各種熵的定義及理解
    而筆者對熵的理解是:「拒絕學習、拒絕提升的人是沒有未來的,也只有努力才能變成自己想成為的人」。下圖是對熵的一個簡單描述:熵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對無序狀態的度量方式。那麼熵又是如何被用在機器學習中呢?在機器學習領域中,量化與隨機事件相關的預期信息量以及量化概率分布之間的相似性是常見的問題。
  • 朱嘉明:如何理解和定義醫療新基建?
    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出席了此次會議,並做了總結髮言。朱嘉明提出了「狹義」和「廣義」醫療新基建概念,並強調了影響醫療新基建的五個變量,包括人口數量、人口結構和平均壽命;城市化速度和人口密度;全球性人口流動;生態環境惡化,以及病毒變異常態化等,這些因素都應進入未來醫療新基建發展關注的視野。
  • 工業相機的定義及其穩定性分析
    打開APP 工業相機的定義及其穩定性分析 發表於 2017-12-07 09:35:00   如今,人工智慧被稱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而做為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之一的視覺技術也的確火了,火到凡是和工業自動化相關的企業如果不搞點視覺技術或者產品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 如何深入淺出理解數據倉庫建模?
    數據模型能夠促進業務與技術進行有效溝通,形成對主要業務定義和術語的統一認識,具有跨部門、中性的特徵,可以表達和涵蓋所有的業務。大數據系統需要數據模型方法來幫助更好地組織和存儲數據,以便在性能、成本、效率和質量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 產品經理如何理解/分析有效需求
    需求分析其實可以分兩步看,先明白什麼是需求,再談怎麼樣需求分析。一、產品經理所要分析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你所理解的需求是怎麼樣?不扯遠了,回到問題的本身,產品經理所要分析的需求到底是什麼?百度百科定義,需求(demand)是指人們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並且能夠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數量。為了更好地說明,我舉個場景例子——旅遊爬山。你在爬山返程下山,爬到半山腰,離山下還需要走3個小時。然後口渴想喝水,這時候你的需求是不是喝水解渴?
  • 薦讀 | 關於質量的新理解——解析國際標準關於質量的定義
    這種新的認識為當代質量定義奠定了新的基礎。如圖1所示,所有這一切質量定義的演變,都是從質量定義為「符合指示」開始,這意味著無論產品的未來使用或顧客的需求和期望如何,質量都是通過回答簡單的問題來衡量,即「員工是否按照指示來工作?」
  • 如何理解無線通信技術
    打開APP 如何理解無線通信技術 工程師飛燕 發表於 2018-06-13 01:21:00 無線通信技術,本質上是利用無線傳輸介質實現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這種無線介質可以是電磁波,也可以是光波,實際上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光波也是一種電磁波,它們的區別是波長不同。
  • 如何讓人工智慧理解「什麼是公平」
    CMeednc在她最近題為「算法機會:數字廣告和政治參與的不平等」的研究中,Kim展示了在基於算法的決策中不平等是如何被強化的。CMeednc技術社區可能會爭辯說「算法是中立的」或者可以「受過教育」(訓練有素)。 Kim指出,「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承認在算法開發的任何階段都會出現偏差。」CMeednc可解釋的AI不只是消費者害怕AI。
  • 催化劑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工業催化劑按材質分,可分為金屬催化劑、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硫化物催化劑、酸鹼催化劑和絡合催化劑等;按使用領域來分,工業催化劑又可分為煉油催化劑、化工催化劑和環保催化劑等。對近幾年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催化劑行業銷售收入逐年上升。2011年我國催化劑行業銷售收入為214.27億元,到2017年增長至281.81億元,年複合增速達5%。石油煉製除常減壓、焦化等少數幾個過程外,80%以上的過程為催化反應過程,催化劑技術成為實現原油高效轉化和清潔利用的關鍵核心技術,是煉油技術進步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 【SAP2000】非線性時程分析初始條件的定義
    那麼,具體該如何定義非線性時程工況的初始條件呢? 解答: 在SAP2000中,時程分析有兩種求解方法:直接積分法和振型疊加法。直接積分非線性分析可以考慮所有非線性類型,是最通用的方法。而振型疊加非線性分析通常用於考慮連接單元的非線性,適用於減、隔震結構,運算速度快。程序中,這兩種方法的非線性時程工況都可以選擇相應的初始條件。
  • 數據質量分析定義的六個階段
    同時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數據質量分析也應運而生,那麼關於數據質量分析定義的六個階段你是否了解?   (1)定義階段(D階段)。界定數據質量治理的範圍,並將數據質量改進的方向和內容界定在合理的範圍內。通過使用主數據識別法、專家小組法、問卷調查法、漏鬥法等方法,定義出數據治理的對象和範圍。
  • 用哲學理解如何理解從零維到十維
    我們今天來系統講解一下如何理解從零維到十維,當然要明確這個目前看來更像是一個哲學理解,物理上沒有實證,什麼是維度有些人就說了維度不是什麼溫度、密度之類的嗎?怎麼就跟長寬高有關?其實定義很寬,degree of freedom,這就是自由度的意思。我這裡講的維度的特指時空維度,我講的不是幾何上的高維,更不是弦論中的什麼十位,是因為二十六位這樣的額外維度。零到四維是比較好理解的,零維是一個點,一維是一條線,二維是一個面,三維是個體,有長、寬、高,再把時間算進去,就是第四個維度。
  • 定義「下一代智能搜索」看夸克如何修煉AI黑科技
    6月2日,在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群雲開放日上,智能搜索業務部負責人吳嘉提出「要敢於面向未來定義智能搜索」,同時強調搜尋引擎要回歸用戶價值,發力面向用戶的產品創新。圖1:夸克搜索中的AI工具新內容和新技術的出現,帶來了超越搜索框的用戶需求。換句話說,用戶越來越需要一個「萬能」的搜索,需要搜索「更懂我」。
  • 如何在業務中利用數據分析方式的技術指南?
    編輯導讀:我們每天產生大量的數據,如何從數據中分析和提取出有助於商業成功的信息,是企業取得成功的主要動力之一。本文作者將從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如何分析數據,希望對你有幫助。當企業企業擁有大量數據時,如何從數據中分析和提取出有助於商業成功的信息,是企業取得成功的主要動力之一。
  • 圓的方程理解與分析(上)
    (4)圓的方程:其它知識分析圓的方程(5)圓的方程:軌跡問題分析圓的方程(6)圓的方程:分析圓的面積問題(7)圓的方程:分析圓的成立條件(8)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第一部分的內容,主要針對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進行分析,圍繞圓心與半徑理解掌握好圓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