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海洋的火星,水都去哪了?

2020-11-16 佰思科學

作者:佰思科學 |沈東旭 邱亞明


很多科學家認為,在久遠的過去,火星表面有液態水。最近通過對一顆火星隕石的研究表明,在火星形成9千萬年之後,火星表面就可能有液態水。早期的火星很可能溫暖溼潤,那時的火星上也像今天的地球那樣,有海洋、湖泊與河流。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有研究認為,火星表面75%曾經為海洋所覆蓋。後來又有研究說,火星海洋面積大約為36%。

早期火星上的海洋


由於火星地形的特點,火星的北半球地勢更低,因此假如早期的火星存在海洋的話,那麼火星北半球很大面積將被海洋所覆蓋,陸地主要在南半球。


火星地表高度圖。藍色區域可能曾經是火星的海洋


直到現在,火星上的一些地貌,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河谷與河流入海處的三角洲的形態。比如下圖中的Kasei Valles,圖片對應了1600kmx1200km的區域,可以讓人很清晰地感受到舊時的火星,曾有蜿蜒流淌的河流,注入一片汪洋。你甚至可以分辨出海水衝刷過的海岸的位置。

火星上的Kasei Valles


人類的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之後,拍攝了火星地表的照片。比如機遇號火星車拍攝的Burns Cliff(伯恩斯崖),可以看到一層層的似乎是流水衝擊過的痕跡。許多跡象都表明,火星表面很可能存在過海洋。

伯恩斯崖(Burns Cliff)


遺憾的是,火星在漫長的歷史演化過程中,變得越來越乾燥寒冷。隨著歲月的流逝,火星表面的水面越來越小。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火星水面的演變歷史。從40億年前的半藍半紅,海洋面積在逐漸減小。就算到了十億年前,火星的南北極地球仍有小片的水面。所以馬斯克的移民火星夢想能再早十億年就能好多了,順祝馬斯克儘早新冠康復(大概率是無症狀感染者)。

火星海洋的演變過程(單位為十億年)


時至今日,火星上還有大量的水。尤其是在火星的南北極區域,還有大量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在火星的北極區域,有一個巨大的冰蓋,或許就是被凍住的火星曾經的海水。在火星的南極地球,有一層二氧化碳乾冰層。在這之下也是一層冰。假如火星南北極的冰全部都融化的話,能在火星表面覆蓋35米厚的一層水。

火星南北極地區冰的深度

火星的土壤裡也凍著大量的水。有人認為,在條件適當的時候,火星表面可能還有流動的液態水。2006年,NASA的MRO(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火星衛星觀察到了火星牛頓隕石坑斜坡上發生的季節性變化,見下圖。

動圖顯示火星表面的季節性變化,暗示流水的存在

問題在於,火星地表的大氣壓太低了,僅相當於地表大氣壓的不到1%,造成水的汽化溫度比水的融化溫度更低,因此液態水很難在現今的火星表面長期存在。2008年,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北極地區登陸。鳳凰號用鏟子在地面上刨了小坑,露出來幾塊白色區域,在後來的幾天內逐漸揮發。這些白色物質很大可能就是冰。

鳳凰號底部照片,注意那幾個白色區塊

從古至今,火星從溫暖溼潤,慢慢變成了寒冷乾燥。是什麼造成火星這樣的變化呢?難道只是因為距離太陽比地球更遠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思考的是,為什麼火星的過去是溫暖溼潤的。其實很簡單,早期的火星大氣壓必然比較高,同時更多的二氧化碳也帶來了溫室效應,提升了火星表面的溫度。據估計,當時火星表面的溫度在20-30攝氏度之間,和現在的地球很像。

火星與地球大小比較

然而不幸的是,火星的質量比較小。火星的直徑只有地球的大約一半,質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38%。因此,單憑火星自身的質量,很難留住厚厚的大氣層。在太陽風的作用下,火星的大氣慢慢流失。所謂的太陽風,就是從太陽發射出來的原子核,大部分都是氫核,即質子。

太陽風撞擊火星大氣中的分子(動圖)

相比之下,地球不僅引力更大,而且還有磁場,阻擋了大部分的太陽風粒子,因此地球的水分很不容易散失。據認為,火星最早也有磁場,但由於某種原因,在大約42億年前,很可能是一次強烈的小行星撞擊,造成了火星磁場的消失。因此,太陽風粒子對火星大氣層的影響遠大於地球,直接造成了火星大氣層的逐漸喪失。

火星與地球磁場對比

在太陽風粒子的撞擊下,火星大氣中的水分子會被分解成氫和氧。氫的質量低,更容易逃脫火星引力的束縛。同樣的,火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也會以類似的方式喪失掉,從而降低溫室效應,造成火星溫度下降。據估計火星已經損失了大氣中90%的二氧化碳。

火星大氣流失動圖

火星大氣在越來越稀薄的同時,氣壓隨之降低,水分也更容易蒸發到大氣中,再從大氣中流失出去。於是火星上的水分越來越少,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越來越稀薄的大氣更難以保存住水分。火星逐漸變冷,海洋也慢慢地消失了,

火星水分揮發的藝術想像圖

2020年11月份的《科學》(Science),發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員發現,火星上的沙塵暴會加劇火星水分的流水。每隔幾年,火星會發生全球性的沙塵暴天氣。狂風捲起漫天黃沙,可以遮蔽整個火星大氣層,同時將火星地面的水分帶到火星大氣高層。那裡太陽風粒子更容易把水分子分解成氫和氧,加劇了火星水分的流失。科學家計算後認為,僅僅是由於火星上的沙塵暴,在過去的十億年裡,造成火星流水的水分,足以覆蓋火星表面17釐米厚。再加上其他原因流失的43釐米,火星在過去十億年裡總計流失了能覆蓋其表面60釐米厚的水。

火星晴朗(左)與沙塵暴天氣(右)

當然,在火星更早期的時候,或許水分的流失會更加嚴重,畢竟現在火星表面已經沒有液態水存在了。

火星的遠古與現今的對比

相關焦點

  • 如果火星上有水 那麼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有一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漫長地質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曾經存在於火星表面的大量液態水突然神秘消失了。火星曾經可能存在的宜居環境是引發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殖民衝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現在,歷史上曾經存在於火星上的那麼多水,到哪裡去了?
  • 如果火星上有水,那麼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有一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漫長地質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曾經存在於火星表面的大量液態水突然神秘消失了。火星曾經可能存在的宜居環境是引發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殖民衝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現在,歷史上曾經存在於火星上的那麼多水,到哪裡去了?
  • 火星曾經有海洋?發現火星上存在大量鹽沉積物的證據!
    這些鹽來自遠古海洋,早已蒸發殆盡。當科學家們看到火星上有大量的鹽沉積時,他們立刻想知道這是否意味著火星上也曾經有過巨大的海洋。然而,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沉積物對這顆紅色星球的氣候意味著什麼。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改變了火星鹽的圖像,並提供了測試火星水的新方法。
  • 火星上曾有海洋?從充滿戲劇性的火星尋水之旅說起......
    水是生命之源。在液態水的環境中,包括蛋白質在內的各種有機大分子才能互相混合,進而通過各種化學反應來形成更複雜的結構,最終演化成真正的生命體。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生物能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生存。所以,人類對火星上是否有水特別感興趣,也就不足為奇了。早在 19 世紀末,就已經有人猜測火星上有水。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美國人帕西瓦爾·羅威爾。
  • 火星探測簡史4(火星上有水嗎?有湖泊和海洋嗎?火星下雪嗎?)
    火星上有水嗎?這是火星探測的重要內容。水是生命之源,如果火星上有水,那麼可能存在火星生命,也能為移民火星提供條件。迄今為止,人類向火星發射了46顆探測器,逐步揭開了火星上過去和現在有無水的神秘面紗。一、發現火星上曾經有水1、曾經有水(1)1996年12月4日美國發射了火星探路者(Mars Pathfinder, MPF),於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
  • 火星曾經海洋規模無比龐大,為何如今會消失?
    因為是在火星而且水又很多,所以我們便把發現的古老的時候的這些水,稱作火星海洋。不僅僅是存在液態水這麼簡單,英國的科學家還曾經證明,火星上還兩度出現過「海嘯」,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是有海平線的,可是火星上面卻沒有,據當時哪位英國科學家的說法,正是因為當時的天體不是很穩定,導致了一場流星的大規模的快速轉動,大數量的流星撞擊火星,當時的火星又存在這大量的液態水,於是就引發了「海嘯」,正是在當時液態水之多,流星撞擊的速度太快,導致「海嘯」十分的嚴重,所以海平線就這樣被「海嘯」給淹沒然後抹去了
  • 都說火星上有水,那火星的水都哪裡去了呢?
    但其實火星當初也是一個溼潤的星球,從美國和歐洲航天局收集到的數據,我們可以推測到,當初火星應該有一個很大的海洋,面積甚至火星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我們都知道水漂到在空中的一定高度就會變成雲了,一般是1~3千米,但由於火星的大氣比地球的少,所以雲會形成在更高的地方,而在這麼高的空中,水汽就會完全暴露在陽光之下,太陽強烈的紫外線,就會將水分子分離為氫和氧,再由於火星的引力比較小,所以這些氫氧就逃離了火星引力,跑到了外太空。慢慢的火星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乾燥和寒冷。
  •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人類是不是不用去月球了,直接登陸火星?
    甚至會可能中斷通訊首先從距離來分析出發去月球和火星都需要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脫離地球的速度,這個速度是11.2千米/秒,但到達月球的橢圓軌道遠地點是38.4萬千米外的月球,而到達火星的橢圓軌道遠地點至少也是5500萬千米!
  • 火星有水嗎?揭秘火星水源的失蹤之謎
    火星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已經確定古老的火星上存在液態水,最新的研究顯示,火星上原始海洋的水還挺多,超過了地球北冰洋的海水總量,這個消息讓科學家非常興奮。但科學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擔心,因為現在的火星已經失去了大量水分,大約87%的水消失了,如果我們能夠揭開火星海洋的失蹤之謎,可能對地球的演化有所幫助。
  • 火星曾經有過生命?「天問一號」將對火星進行全球探測
    所以,探測火星的第一個目的,自古以來都是為了探尋火星上有沒有生命。它是什麼形態的生命,它是怎麼活動的?這是所有科學家們都非常感興趣的問題。難道我們的太陽系,我們的宇宙,就只有地球有生命嗎?其他星球根本一點兒可能性都沒有嗎? 火星是最有可能有生命的,所以大家集中目標去探測火星。
  • 火星曾經存在生命?
    火星曾經是科學家們的主要探索目標,因為科學家認為火星是極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因為火星是在太陽系中與地球環境最為相似的星球,它與地球一樣都是類地行星,並且四季分明,火星的自轉周期與自轉傾角都與地球很相似。由於火星與地球的相似之處實在是太多了,因此火星曾經還被人們稱為是地球的「姊妹星」,那麼火星上真的存在生命嗎?火星宜居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我們知道,要想一個星球能夠孕育生命,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水資源,可是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地表環境比較惡劣,乾旱又缺水,火星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孕育生命。
  • 火星上的水到底去哪兒了?
    科學家認為,幾十億年前,火星既溫暖又潮溼。那麼,火星上的水到底去哪兒了?新研究表明,絕大部分水都被鎖在巖石裡面。火星上的巖石好比巨大的海綿,吸收了液態水。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火星之所以變得乾旱,是因為太陽風颳走了它的大氣層。
  • 火星上原有的大氣和水消失去哪裡了?
    火星上曾經存在著大氣和水,科學家對此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火星上曾經存在著大氣和水,科學家對此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NASA也正在致力於尋找其中的證據,並公開了相關的內容,這一切或許將揭開這個至今難解的問題。
  • 火星上都有水了!那去火星前你都要帶哪些東西?
    昨日,美國宇航局又有重大發現。他們發現了火!星!上!有!水!有水!有水!有水 !
  • 火星或存在生命?好奇號發現,火星湖泊與地球海洋有相似之處
    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找到宜居的行星、外星生命,但是發現了一些疑似具備孕育生命潛力的天體,如離我們地球較近的火星,還有泰坦星、歐羅巴等。其中,火星和我們地球一樣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整體的宇宙環境都是比較優越,因此有觀點認為,火星可能會存在生命。當然,我們目前沒有在火星上發現大型的生物,所以即使火星存在生命,基本上可能只是一些微生物了。
  • 火星比金星好在哪,為什麼火星探測更能吸引大眾的關注?
    但過去的金星很可能不這麼缺水,甚至存在著大面積的海洋。這可以從金星大氣的氘氫比例中得到線索。遭太陽風蹂躪的金星大氣,損失最多的是質量較小的氫。氫大量逃逸到太空中,而較重的氘不那麼容易逃逸。大氣中氘與氫的比值,就越來越高。目前金星大氣的氘氫比值,比地球高得多,這很不尋常。很多科學家據此推測,金星曾經有過非常大規模的水逃逸,也就是海洋裡的水逃逸到太空中。
  • 科學家發現火星上曾經也「波濤洶湧」過!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終於發現了火星上一直隱藏的大面積海洋,震驚世界。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已經確定古老的火星上存在液態水,最新的研究顯示,火星上原始海洋的水還挺多,超過了地球北冰洋的海水總量,這個消息讓科學家非常興奮。
  • 那位自稱從火星穿越而來的小男孩,測謊儀也通過了,後來哪去了?
    那位自稱從火星穿越而來的小男孩,測謊儀也通過了,後來哪去了?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地球的變化,全球氣候變暖、海洋汙染等問題日益加劇,未來無法保證地球還能適應人類生存,人類只能加快速度尋找第二家園,就算有心也無能為力。曾經地球上出現了一位火星男孩,他自稱來自火星,並訴說了在火星上的種種,還詳細介紹火星上的一些物質,聽起來不可思議,他就是波利斯卡。那位自稱從火星穿越而來的小男孩,測謊儀也通過了,後來哪去了?
  • 火星上有水,能說明火星存在生命嗎?
    而此前,已經有相關研究在火星表面發現有水流動的痕跡。而液態水是科學家們尋找系外生命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發現液態水是否可以證明火星存在著生命呢?火星存在生命嗎?和地球一樣,火星也誕生了40多億年,而且在40多億年中,火星的環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 火星上有水有空氣又在太陽系宜居帶,人類能移民去火星生活嗎?
    今年在天文學上一個重大的發現就是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形成的湖泊,雖然是在地下,不是在地表,但是足以讓大家興奮很久了。人們嚮往已久的火星既然有了水,又有空氣,火星又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那我們可以移民火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