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發現液態水,人類是不是不用去月球了,直接登陸火星?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準確的說火星發現液態水會加速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但非可不可以登陸火星的依據,因為登陸火星的技術跟火星有沒有水並沒有關係。

火星與月球,哪個跟難一些?

火星直徑6790千米,距離地球最近也超過2.2億千米,月球直徑3470千米,一直環繞著地球公轉,距離38萬千米左右,從距離來看明顯是月球更容易一些,當然這是想當然的判斷,事實上卻需要分析多個條件:

  • 月球距離近,火星距離遠

  • 月球無大氣,火星有一個稀薄大氣層

  • 月球通訊延遲小,火星通訊延遲長,甚至會可能中斷通訊

首先從距離來分析

出發去月球和火星都需要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脫離地球的速度,這個速度是11.2千米/秒,但到達月球的橢圓軌道遠地點是38.4萬千米外的月球,而到達火星的橢圓軌道遠地點至少也是5500萬千米!

一般前往月球的飛行器都會使用這種在近地點點火加速,讓橢圓軌道的遠地點不斷延伸,一直到遠地點進入月球的引力範圍,然後再減速被月球引力捕獲,進入環月軌道,在擇機登陸月球。因為使用這種多次點火的方式入軌,儘管時間會比較久,但節省燃料與投資,在不趕時間無人探測方面是優選的!

但要登陸火星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首先火星和地球是在太陽不同距離上公轉的兩顆行星,在公轉的不同時間裡,兩者之間的距離會從5500萬千米到4億千米不等,因此等探測器用這種繞軌的方式繞到能夠著火星時,火星應該剛好出現在那裡,當然也可以中途稍稍修正下,但初期軌道計算還是要比較準確,否則連修正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是印度曼加利安探測器前往火星之路,推力不夠時間來湊,只能一次次不厭其煩的繞才可以!因此不僅控制計算難度增加,火箭燃料也需要大大增加,我們可以從登月火箭和未來登陸火星的火箭做個對比,難度差多少

上圖是執行嫦娥計劃的長徵系列火箭運載能力

上圖是長徵五號的運載能力,很明顯未來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長徵五號要比三號強得多。

月球無大氣,火星有大氣,哪個容易登陸?

重返大氣層大家都知道,不死也得脫層皮,因此火星有大氣肯定很難,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主要是火星大氣稀薄,它可以作為部分減速,但在稀薄大氣中打開降落傘可不那麼容易!而月球無大氣則沒有這個壓力,但有一個事情我們必須要了解,我們從月面發射到月球軌道需要多少燃料,那麼從月球軌道返回月面時也要多少燃料,沒有大氣層消耗,必須要燃料來減速。因此登陸月球的燃料是「雙份」的!

NASA洞察者登陸火星,正在穿過大氣層(示意圖)

嫦娥三號登陸月球,全程動力下降

火星通訊延遲是最要命的

月球通訊延來回也就2S,就是感覺和一個反應慢點的人聊天,還能夠接受,但火星至少也有3分鐘的延遲,最慢需要二十幾分鐘(單趟),來回就更久了!還有火星自轉遮擋,還有地球太陽和火星的軌道,因此這個難度是超高的。

另外與深空探測相關的太空飛行器定位很多朋友可能忽略了,一般在執行月球和火星探測以前,在甚長基線幹涉定位上必須要先過這個難關,否則太空飛行器到哪了都不知道才是最大的問題。

洞察者登陸時的中繼小衛星

幾個因素來看,距離成了難度的第一要素,距離一遠,啥問題都跑出來了!拍腦袋確定的難度還真沒錯!

水會成為我們登陸火星的關鍵因素嗎?

火星有水其實大家都知道了,畢竟兩極的冰蓋(部分為二氧化碳)封凍的水也是天文數字,在火星北部的Korolev隕石坑內,常年被1.8千米厚的冰層所覆蓋。

這不是二氧化碳的乾冰哦,可是確確實實的水冰,因此火星上一直都有水的存在,2018年7月,火星特快探測器發現火星南極附近表面以下約1.5千米處存在一個直徑達到20千米的鹽湖。

其實對於人類登陸火星的資源利用角度來說,1.5千米以下的鹽湖根本就沒有用處,不只是我們無法飲用鹽水,而是它實在太深了!而在撞擊坑內的水冰對我們更容易些,所以發現液態水根本就不是我們登陸火星的理由!但液態水的發現另具重大意義!

  • 火星有液態水意味著什麼?

鹹水我們沒法直接飲用,1.5千米深以下也沒法用,有什麼意義?其實這意義就大了!

  1. 表示遠古火星曾經存在海洋或者至少是湖泊

  2. 有大片水域存在過,意味著曾經可能有生命

大片的冰層要滲透到地下是不可能的,除非地質運動全部掩埋,但這個鹽湖直徑達到了20千米,明顯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從液態的海洋或者湖泊滲入地下空間是非常有可能的!

那麼問題來了,滲入地下的水體中是否含有火星遠古微生物呢?現代火星已經成了不毛之地,火星沙塵暴也颳了數億年,火星遠古生物的遺蹟早已消失不見,如果能在鹽湖中找到生命,這個意義有多大?

太陽系中第二個存在生命的天體

這個發現將會被記錄於在冊,名垂青史,當然更重要的是科學意義,對於研究生命起源,更是多了一條火星的演化路子,對於系外行星生命的研究,同樣極具參考意義!

無論火星是否有生命,登陸火星都計劃都不會改變,因為火星有水,引力也比較小(只有地球的1/3),也有二氧化碳大氣層,有各種所需的資源,作為未來的深空前進基地再好不過!

相關焦點

  • 火星上有水大氣中有氧氣,人類登陸火星近在咫尺?
    對於人類來說水是最重要的生命元素,其次就是每時每刻所需的氧氣,這兩種元素在火星上都存在,那麼這就意味著人類可以登陸火星了嗎?實際上這些遠遠不夠。火星上的發現最振奮人心的就是水的發現:奧德賽號火星軌道器曾用伽馬射線光譜儀GRS間接探測到過火星上水的存在;鳳凰號火星車也曾經直接在火星表面挖到過水冰,這是最直接的證據。
  • 這顆衛星上發現液態海洋,科學家研究後發現成分不是液態水
    根據地球生命存在的條件,科學家得出水是生命之源這一結論,實際上地球生命就是從海洋中起源的,所以當人類走出地球去搜尋地外生命的時候,將目光首先放在存在液態水的星球之上,現在最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的太陽系星球是火星.但是由於人類的不懈探索,一顆衛星也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高度關注.這顆衛星存在厚厚的大氣層,這顆衛星就是土衛六.人類世界中流傳一句俗話」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目前人類只能把移民太空的希望放在火星上,雖然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乾旱而缺水,土地又非常貧瘠,但是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探索,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水資源。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但是登陸火星與月球是完全不同的,難度也很大,由於月球的質量比較小,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因此它的引力也很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登陸月球只需要一般的推力就可以了,並且在返回的時候
  • 火星上被發現存在液態水,面積為德國的20%,數量還不止一處
    但是要是按照能夠支撐我們搬離地球的適宜居住環境,其實並不是月球,而是火星,可以說如果說能夠移居外太空的話,火星才是我們的首選,近百年裡,人類其實一直通過各種手段來探尋外太空的奧秘,在整個太陽系中,人類僅僅發現了寥寥無幾的幾個有「先決條件」的宜居星球,比如金星、木星以及火星。
  • 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到底意味著什麼?
    吉姆·格林指出,這種液態水是一種鹽水,而且存在於火星地標的證據來自火星一些隕坑坑壁上季節性出現的暗色衝刷條紋。而相關論文也發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  NASA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指,火星上不但只有位於兩極、已經凝固成冰的水,更有隻會在和暖季節時出現、流動的液態水。科學家稱,他們的最新發現強烈支持在火星表面上,有鹽水於夏季時分在部分斜坡上流動的理論。
  • 火星主流理論被顛覆!科學家發現:火星上並不存在過液態水
    自從1996年人類第一臺火星車成功在火星上著陸,人類對於火星的了解也就變得越來越具體、全面。通過火星車傳回的照片,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原來火星上的地貌特徵,和地球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火星上同樣擁有平原山谷、丘陵溝壑。那麼,火星上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 火星主流理論被顛覆!科學家發現:火星上並不存在過液態水
    ,人類對於火星的了解也就變得越來越具體、全面。通過火星車傳回的照片,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原來火星上的地貌特徵,和地球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火星上同樣擁有平原山谷、丘陵溝壑。那麼,火星上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在過去的40多年時間裡,研究認為,火星上的地貌特徵或許和地球一樣,都是由液態水的流淌衝刷而形成的。
  • 好奇號又有新發現!它通過鑽孔發現火星黏土,或能證明液態水存在
    引言:美國宇航局在2011年成功地將新一代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成功發射升空,它在太空中飛行了一年多後成功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附近著陸。為什麼它要在那裡著陸呢?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該地區可能存在液態水,而好奇號最近的發現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
  • 人類登陸火星需要什麼?
    在20世紀60年代的太空競賽中,蘇聯和美國都將火星作為早期的探索目標。1963年6月,蘇聯的著陸器第一次登上火星,但他們的舉動幾乎沒有獲得科學回報。美國首個飛越火星的探測器拍攝的照片顯示,火星表面坑坑窪窪,酷似月球,粉碎了許多人對火星上可能存在智能生命的希望。隨後的任務集中在尋找水,這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一個關鍵要素,作為一個可能的指標,表明地球上可能已經進化出了簡單的生命。
  •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湖,那火星上可能存在的文明,它是怎麼滅亡的?
    文/丁簡火星上發現液態水湖,那火星上可能存在的文明,它是怎麼滅亡的?對於宇宙,大家有無限的嚮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對於浩大的宇宙也進行各種探索,我們現在可以通過一些儀器就可以知道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了,據說科學家在火星上探索的過程中,發現火星上有液態水湖,有人推測餓,火星上有可能存在文明,那麼大家不解出現的文明又是如何滅亡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面積是德國的20%,數量還不止一個
    火星成為人類首選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宇宙有太多的秘密未能揭開,也許揭開宇宙產生的秘密,人類就能知道我們是從哪裡來,將到哪裡去。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 目前,又有一個好消息傳來。就在近期,研究人員在火星上發現了新的「奧秘」。經過研究勘測發現,火星的地底下竟然存在液態的水,如果液態水長期存在於火星上,那麼就有產生生命的可能。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火星任務》20年前的口碑慘案如何發生的,這部影片是不是真的被低估了?這20年裡,人類在影視劇和現實中火星探險做了哪些嘗試。2030年,人類真的可以登陸火星嗎?從很早開始,人類就希望在其它星球上發現生命,其中最能激發我們想像力的就是火星。  不過,對人類而言,這顆紅色星球的生存環境還是太惡劣:首先,火星上的大氣壓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基本上和暴露在外太空沒啥區別;其次,天氣極寒,日平均氣溫是零下50攝氏度;只有赤道地區在夏天時會攀升到零上。
  • 火星上發現「人類腿骨」!火星上真的有人類居住?
    但是很遺憾,以我們的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有外星生命存在,甚至就連最基礎的生命形態都未曾發現過!火星是被認為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因為火星上有大氣層,而且很有可能存在生命賴以生存的液態水!所以火星是除了月球以外人類探測的主要目標。
  • 登陸火星:火星載人登陸困難重重!科學家認為火星是人類的希望!
    「火星!」是人類一直嚮往探索的一個未知而又充滿神秘的星球,而如今,我們人類擁有了先進科學技術為何不能從容得去探索這個充滿神秘面紗的星球呢?接下來和大家一起暢談這個話題「火星為何難以接受我們人類去發掘它的另一面?」大家一起討論個人看法以及個人觀點。
  • 人類發現了火星上第一個液態水湖!
    北京時間7月25日晚,路透社直播「科學家在第一次探明火星液態水後舉辦的新聞發布會」。BBC新聞彈窗消息:第一次,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火星上的液態水。這可能改變他們在這個紅色星球上尋找生命的方式。義大利空間局(ASI)的研究員稱,這一發現解決了關於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態水的曠日持久的爭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
  • 中國將於2020年登陸火星,我們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
    近幾年,人類接連發現了火星上存在液態水的證據。去年,NASA更是宣布在火星上發現了有機物存在的切實證據。這為火星可能孕育生命提供了基礎。NASA公布的火星地表廣角照片3)雖然人類已發現了大量火星上存在水的證據,但也僅限於"有"而已。火星上的水以什麼形式存在、能不能長久穩定存在、能不能喝、如何開發都很成問題。
  • 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火星移民」不遠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歐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員稱,火星上發現了1500米深,直徑約20公裡的第一個液態地下水湖,
  • 火星載人登陸的最大困境:為何人類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其實按照現有的技術來說,我們前往火星雖然花費巨大,但是在技術上是沒有難度的。可是現在的困難不是去火星,而是返回地球。載人登陸火星後,就再也不能回來了,你還願意去火星嗎?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很多,更大推力的火箭,更精密可靠的控制系統,這些我們必須承認。
  • 最新發現,火星地下存在液態水!面積堪比德國國土
    放眼整個太陽系,萬千顆星球中只有幾顆星球能夠引起人類的興趣,它們分別是月球、金星、火星、土衛六和木衛二。除此之外,其他星球要麼表面溫度過高,要麼沒有大氣層,要麼溫度過低,都存在十分惡劣的自然條件。在這幾顆人類青睞的星球中,近些年來科學家對火星的關注度是最高的,因此它已成為了美國宇航局下一次載人航天的首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