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違反熱力學的量子現象:熱量不會從高溫量子,傳到低溫量子!

2020-10-18 博科園

量子世界公然違背我們生活在相對較大宏觀事物中時形成的直覺:比如山川、汽車、塵埃和你肉眼所能見到的萬物。在量子世界中,量子糾纏的粒子可以在任何距離上保持特殊的連接,穿過障礙物,同時沿著多條路逕行進。另一種不太為人所知的量子行為是動態局域化,這是一種現象,即儘管有穩定的能量供應,量子對象仍保持在相同的溫度,這與冷對象總是會從較熱的對象那裡竊取熱量的熱力學定律背道而馳。

即大家所熟知的熱量自發地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這個定律是熱力學的基石之一。量子動態局域化無視這一原理的事實,意味著量子世界正在發生一些不尋常的事情:動態局域化可能是量子域結束和經典物理開始的一個極好探針。理解量子系統如何維持或未能維持量子行為,不僅對於我們理解宇宙,而且對於量子技術的實際發展都至關重要,其研究發現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

聯合量子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科林·萊蘭茲說:在某種程度上,對世界的量子描述,必須轉變為我們看到的經典描述,人們相信這是通過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到目前為止,只觀察到了單個量子物體的動態局域化,這使得它無法幫助確定發生轉換的位置。為了探索這個問題,聯合量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研究了數學模型,看看當許多量子粒子相互作用時,是否仍然會出現動態局域化。為了揭示物理學,必須製作模型來解釋不同的溫度、相互作用強度和時間長度。

與經典粒子完全不同

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強相互作用是研究的一部分,動態局域化也可能發生。其結果是一個例子,說明單個量子粒子的行為與經典粒子完全不同,然後即使增加了強相互作用,行為仍然類似於量子粒子,而不是經典粒子。其結果將動力學局域化從單粒子起源擴展到多個相互作用粒子的區域,但是為了可視化效果,從單個粒子開始仍然很有用。通常,單個粒子以旋轉體的形式進行討論,你可以將其想像為遊樂場的旋轉木馬(或任何其他旋轉成圓圈的物體)。

轉子的能量(及其溫度)與其旋轉速度直接相關,而一個有穩定能量供應的轉子(一個被定期「踢」一下的轉子)是一種直觀地顯示量子物理和經典物理中能量流動差異的便捷方式。例如,想像一下大力神不知疲倦地刷著旋轉木馬,他的大多數滑動都會加快速度,但偶爾一次滑動會導致落地不佳,速度變慢。在這些(想像的)條件下,正常的旋轉木馬會越來越快地旋轉,積累越來越多的能量,直到振動最終把整個東西震得粉碎。

從理論上講,這代表了一個正常轉子是如何在不觸及能量極限的情況下永遠升溫。在量子世界中,事情的發展不同,對於量子旋轉木馬來說,每一次滑動都不會簡單地增加或降低速度。取而代之的是,每一次輕掃都會在不同的速度上產生量子疊加,代表著找到以不同速度旋轉的轉子的機會。只有在進行測量之後,才會從前面的「踢」引起量子疊加中出現特定的速度。之前的研究,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驗上的,都表明一開始量子轉子的行為與普通轉子並沒有太大不同。

違反熱力學的量子現象

因為這一區別,就平均而言,量子旋轉木馬在經歷更多「踢」後也會有更多能量。但是一旦量子轉子被踢得足夠重,它的速度就會趨於平穩。在某一點之後,量子大力神的不懈努力(平均而言)並沒有增加量子旋轉木馬的能量。這種行為在概念上類似於另一種違反熱力學的量子現象,稱為安德森定域化。凝聚態物理學創始人之一菲利普·安德森因發現這一現象而獲得諾貝爾獎。菲利普·安德森和同事解釋了為什麼量子粒子,比如電子,會被困住,儘管有很多明顯的移動機會。

固體中原子排列的不完美,會導致量子粒子可用路徑之間的量子幹涉,從而改變它走每條路徑的可能性。在安德森定域化中,處於任何路徑上的機會幾乎為零,使得粒子被困在原地。動態局域化看起來很像安德森定域化,但不是被困在特定位置,而是粒子的能量被卡住了。作為一個量子物體,轉子的能量和速度被限制在一組量化值之內。這些值形成一個抽象的網格或晶格,類似於原子在固體中的位置,並且可以在能量狀態之間產生類似於物理空間中路徑之間的幹涉。

探索新的量子遊樂場

不同可能的能量概率,而不是粒子的可能路徑,幹涉,能量和速度被卡在單個值附近,儘管有持續的踢。雖然安德森定域化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理解單個被踢量子轉子的視角,但對於許多可以來回拋擲能量的相互作用轉子會發生什麼,它留下了一些模稜兩可的東西。一種普遍的預期是,額外的相互作用將破壞限制能量增加的量子平衡,從而允許正常加熱。研究發現了一個一維系統,在這個系統中,預期可能不會成立。

研究人員選擇了一種相互作用的一維玻色氣體,作為量子遊樂場。在玻色氣體中,沿著一條線來回拉開的粒子,扮演著轉子在適當位置旋轉的角色。氣體原子遵循與被踢轉子相同的基本原理,但在實驗室中使用更實用。在實驗室中,雷射可以用來容納氣體,也可以將氣體中的原子冷卻到較低溫度,這對於確保強大的量子行為必不可少。一旦研究小組選擇了這個玻色量子遊樂場,就探索了許多相互作用氣體原子的數學模型。

在不同的溫度、相互作用強度和踢的次數下探索氣體,需要研究團隊在幾種不同的數學技術之間切換,以獲得完整的圖像。最後的結果結合在一起表明:當一個強相互作用的氣體,在零溫度附近開始時,它可以經歷動態局部化,該團隊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多體動力學局部化」。研究的合著者、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羅伯特·科尼克(Robert Konik)說:這些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從根本上證明了我們對這些系統的不完全理解。

實驗支持

還包含了可能應用的種子,因為不接受能量的系統,應該對量子退相干效應不那麼敏感,因此可能對製造量子計算機有用。當然,理論解釋只是謎團的一半;實驗證實對於了解理論是否站得住腳至關重要。幸運的是,美國一項實驗一直在研究同樣的話題,這啟發了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物理學副教授大衛·韋爾德利用團隊的實驗專業知識來探索多體動力學,通常情況下,說服實驗者做基於理論的實驗並不容易。

研究團隊使用鋰原子的量子氣體,這種氣體受到雷射的限制,以創建一個類似於加裡茨基團隊開發的理論模型實驗(主要的不同之處在於,在實驗中,原子運動是三維的,而不是只有一維)。在實驗中,研究團隊使用雷射脈衝踢原子數百次,並反覆觀察它們,在實驗的不同階段,將原子的相互作用強度調到不同值。這可以非常完美地進入一個不相互作用的區域,這是很容易計算出其行為的。

然後可以不斷增加相互作用,進入一種更像新研究中的理論現象,確實觀察到了安德森定域化,即使在可以為系統增加的最強相互作用情況下也是如此。初步結果證實了這樣的預測:即即使強相互作用是圖像的一部分,多體動力學局部化也可以發生,這為研究人員試圖確定量子世界和經典世界之間的邊界打開了新機會。研究能夠展示一些人們沒有預料到的東西,而且它在實驗上也是相關的,這是非常棒的!

博科園|研究/來自:聯合量子研究所

參考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量子物理定律在時間上是可逆的!可以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當兩個量子諧振子(綠色)在不同的溫度下耦合到兩個熱浴時,得到的靜止狀態的說明。在這種情況下,熱量會從高溫熱源流向低溫熱源,表現出不可逆的行為。之所以選擇本研究中描述的實驗,是因為它們在概念上類似於這種簡化情況。
  • 關於量子力學發現「時光倒流」的新思考
    愛因斯坦的時光倒流「時光倒流」作為一個物理推理概念,是指時間流逝有方向性,其物理含義有二方面:1、從愛因斯坦相對論角度而論,當物體運動速度超過光速時就可以引起時光倒流;2、從熱力學和量子力學角度而論,在一個孤立系統中如果存在一個能夠從低溫向高溫流動的物體,就說明這個物體運動具有時光倒流情形
  • 違反熱力學定律?對於量子熱機中的麥克斯韋妖來說,少即是多!
    這是麥克斯韋在一次思維實驗中幻想出的「惡魔」,麥克斯韋妖可以將快慢粒子分類到容器的不同側面,這似乎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通過研究麥克斯韋妖的記憶,物理學家能夠使麥克斯韋妖符合經典系統的統計力學定律。但當量子熱機被提出後,情況再次變得有爭議。熱力學物理學家和信息理論家就可行的解釋爭論不休,物理模型的最新結果,可能會把不同的論點結合在一起。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四十多年來黑洞信息守不守恆成為相信量子么正性守恆科學家和相信黑洞完全蒸發(霍金輻射)後信息不守恆科學家之間不可調和、相互對立的核心難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許多量子科學家通過量子熱機和量子冰箱實驗來研究熱力學現象。量子科學家們通過量子熱機研究發現經典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仍然是成立的。還有一部分量子科學家通過量子熱機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妖不存在。
  • 《上帝有時擲骰子:信息量子熱力學三定律的發現》
    經典熱力學第三定律,又叫絕對零度不可能達到定律。在絕對零度時,所有純物質的完美晶體熱熵量值為0。或者通過有限步驟操作,物質的絕對溫度的零度值不可能達到。以上經典熱力學三定律的發現和確立否定了人類社會第一類永動機、第二類永動機和第三類永不動機都不可能實現。
  • 刪除量子信息時會產生奇特的量子熱力學效應
    Trinity的研究人員在擦除量子的信息中發現了獨特的量子效應,這可能對量子計算晶片的設計產生重大影響。1961年,當時在IBM的Rolf Landauer發現了熱耗散與邏輯上不可逆的運算之間的關係,計算熱力學由此誕生。Landauer喊出了著名的「信息即物理」的口號,提醒我們信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基於物理實在的性質。
  • 熱力學第二定律要被科學家實驗推翻?麥克斯韋妖要出現才對
    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很多的表述方式,有卡諾表述,有克勞修斯表述,有開爾文表述,有普朗克表述還有玻爾茲曼表述,雖然表述很多,但總的來說就是「熱量無法自發地從冷的物體傳到熱的物體上」,用熵的觀點解釋就是一個封閉系統的熵必然不會自發地減小,這就是熵增定律,也是宇宙熱寂說的開端,這就是說,我們的宇宙最終會變成一團漿糊。
  • 當熱力學悖論化身為量子熱機
    在所有物理學定律中,只有熱力學第二定律能夠幫助我們區分過去與未來,這「時間之箭」究竟緣何而生?量子尺度上的隨機漲落,是否打破了時間流逝的方向?當熵的概念揭示了信息與熱量的聯繫,是否可以藉助信息流來驅動熱機?
  • 量子計算熱力學新發現:麥克斯韋妖要復活?
    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科學家稱,發現了擦除量子比特信息的獨特的量子特性,對量子晶片的設計將有重要影響。1961年當時在IBM工作的蘭道爾(Rolf Landauer)發現,在經典計算機——即由0和1數位構成的計算機上,擦除一個數位的信息所釋放的熱量具有一個最低下限值。這個極限後來就被稱為「蘭道爾限值」,是信息技術與熱力學之間重要的聯繫。
  • 它總是試圖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麥克斯韋妖這個概念似乎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15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它到底是什麼意思。現在,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斯特拉·塞、史蒂芬·尼姆裡克特和瓦萊裡奧·斯卡拉尼認為,秘密在於限制這個有名無實的魔鬼的能力。
  •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與信息量子熱力學》一書是馬客思考2043同志20多年來在工作之餘對物理學哲學問題辛勤思考和積極探索的科研成果彙編。20多年來馬客思考2043一直試圖想搞清楚「信息本質、量子本質、運動本質、時空本質、物質本質、能量本質、生命本質、意識本質、靈魂本質、實體本質、現象本質、現實實在本質、虛擬實在本質、數字本質、科幻本質、超驗本質、技術本質和哲學科學本質」等基本範疇和「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識起源、黑洞信息悖論、量子糾纏現象和超光速現象」等基本問題。
  • 打破經典熱力學的極限 科學家嘗試用量子物理學改變規則
    在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間實驗室裡,量子物理學家正試圖利用一小塊人造鑽石做到這一點。起初,這顆淹沒在亂七八糟的光學纖維和鏡子中的鑽石几乎不可見。不過,當研究人員打開綠色雷射器時,鑽石中的缺陷被照亮,晶體開始發出紅色的光。 在這束光線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幾年前剛被理論化的效應存在的初步證據:量子推動可使鑽石的功率輸出高於經典熱力學限定的水平。
  • 量子計算機實現了「時間倒流」!
    要造出這樣的機器,我們首先要了解一個叫做量子熱力學的領域。而這個領域將會重塑我們對於生命、這個宇宙乃至所有事物的存在形式的認知。        熱力學研究的是一個系統的溫度、熱量、能量、做功之間的聯繫。熱力學涵蓋了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從你的大腦到你的肌肉,從汽車引擎到廚房攪拌機,從恆星到類星體。
  • 量子信息理論揭示了量子糾纏與熱力學、多體理論、量子計算的聯繫
    量子信息理論的最新進展揭示了糾纏與熱力學、多體理論、量子計算及其與宏觀性的聯繫。量子物理學始於馬克斯·普朗克的「絕望行為」,他假設能量是量子化的,以便解釋黑體輻射的強度分布。大約25年後,沃納·海森堡、馬克斯·伯恩、帕斯誇爾·喬丹、埃爾文·施洛德和保羅·狄拉克寫下了量子理論的全部定律。
  • 物理學家用量子計算機逆轉時間之箭,這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嗎
    時間朝著一個方向前進:小男孩會變老,但老人不會再變年輕;茶杯會碎,但不會自發地重新組合。宇宙的這種殘酷而不可改變的性質,被稱為「時間之箭」,從根本上說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結果。該定律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總是會變得更加混亂。
  • 中國科大建立並實驗驗證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
    我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熱力學領域中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崔金明等人與巴西合作者建立了絕熱開放系統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在量子絕熱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之間建立了聯繫,並基於囚禁離子進行實驗驗證。
  • 量子熱機--突破熱機效率極限的希望
    (詳細介紹見量子研究網站:http://quantum-study.com/article/859/20.html)圖 1: 一個量子熱機的示意圖圖。從t = 0時刻到t=τ1 時刻,工作物質(量子力學系統)從高溫熱庫吸熱。
  • 科學家建立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等人與作者合作,建立了絕熱開放系統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在量子絕熱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之間建立了聯繫,並基於囚禁離子進行實驗驗證。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pj 量子信息》上。
  • 重磅突破:發現如何利用量子力學「鎖定」熱量!
    發現如何利用量子力學「鎖定」熱量!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一種利用量子機械波理論將熱量「鎖定」在一個固定位置的方法。 「鎖定」熱量傳播 在未來,這個新發現的現象可以用來控制複雜熱擴散和優化需要冷卻的系統效率,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上。想像一下,在流動的小溪裡有一滴墨水。過了一小段時間,你就會看到墨水沿著溪流的方向擴散和流動。現在想像一下,如果墨滴和周圍的水保持相同的大小和位置。實際上,這就是該研究通過實驗中熱量傳播所取得的成果。
  • 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實驗表明時間真的可以倒流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12月1日報導,一項新實驗發現,時間旅行或許是可能的——至少對於亞原子粒子而言。物理學家發現,在一定條件下,熱量能由一個溫度低的量子態微粒自發地流向一個溫度較高的量子態微粒——實際上扭轉了「時間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