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息理論揭示了量子糾纏與熱力學、多體理論、量子計算的聯繫

2020-12-01 科技領航人

量子信息理論的最新進展揭示了糾纏與熱力學、多體理論、量子計算及其與宏觀性的聯繫。

量子物理學始於馬克斯·普朗克的「絕望行為」,他假設能量是量子化的,以便解釋黑體輻射的強度分布。大約25年後,沃納·海森堡、馬克斯·伯恩、帕斯誇爾·喬丹、埃爾文·施洛德和保羅·狄拉克寫下了量子理論的全部定律。隨後,一個相關的問題立即出現了,量子物理學的奠基人就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量子理論的哪些特徵使其不同於經典力學?是普朗克的量子化,玻爾的互補性,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還是疊加原理?

馬克斯·普朗克

薛丁格答案不在上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特徵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在經典物理學中呈現或模仿:能量可以是粗粒度的經典能量——如果沒有其他的,可以通過蠻力;波可以疊加;在波長知識和波的位置之間的權衡中可以找到互補性和不確定性。但薛丁格的量子糾纏效應思想沒有任何經典的對應物,糾纏是量子物理學的特徵。

糾纏的原因如此違反直覺,並呈現出與經典物理學的根本不同,可以很好地用現代量子信息理論和薛丁格的一些行話來解釋。量子系統的狀態被薛丁格稱為「信息目錄」(psi波函數)。這些目錄包含了我們可以在系統上進行測量的所有可能結果的概率。薛丁格認為奇怪的是,當我們有兩個糾纏的物理系統時,它們的聯合信息目錄可以比每個單獨系統的目錄更好地指定。換言之,整體的不確定性比其任何一部分都要小!

投擲硬幣

按照經典物理地說,這是不可能的。想像一下,有人讓你預測一枚硬幣的投擲量。很可能你不會下太多的賭注,因為結果完全不確定。但考慮到拋兩枚硬幣變得不那麼不確定了。事實上,量子力學可以完全知道兩個硬幣的狀態,而每個硬幣的狀態在最大程度上仍然是不確定的。

在量子資訊理論中,這會導致負的條件熵。當談到量子硬幣時,正如我們所知道的結果,兩個可預測的拋擲具有零熵。然而,如果我們只擲一枚硬幣,結果是完全不確定的,因此有一個熵單位。如果我們量化第二次投擲的熵,考慮到第一次投擲已經進行了,我們會得出一個負比特,也就是說,兩次投擲的熵減去一次投擲的熵:0-1=-1比特。

正是由於這種特殊性,量子物理學的先驅們才認為糾纏是怪異的和違反直覺的。然而,在這一領域經過20年的深入研究之後,我們現在已經習慣了糾纏,而且,隨著我們對它的進一步了解,我們發現糾纏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負熵在熱力學中具有物理意義。科學家已經證明了負熵是指我們可以抹去系統狀態的情況,同時從中得到一些有用的工作。在經典物理學中,我們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來消除信息,這一過程被稱為蘭道爾擦除,但在量子力學中,我們可以同時採用兩種方法。這是可能的,因為擦除信息的系統可能與正在擦除其信息的系統糾纏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總狀態的熵可能為零,因此可以在不做任何工作的情況下重置。

此外,我們還認識到糾纏可以存在於多體系統中(具有任意數量的粒子)以及在有限溫度下。糾纏可以通過宏觀觀察來觀察,比如熱容。事實上,糾纏也可以作為表徵量子相變的序參量,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量子拓撲相變只能用糾纏來理解。量子相變是由零溫度下的多體系統的基態變化驅動的宏觀變化

但是,與普通相比較,沒有局部序參數能夠區分有序和無序拓撲相。例如,由於從非磁性到磁性的變化構成了一個普通的相變,我們可以通過測量一個自旋的狀態來檢查一個普通的相是否是磁性的。然而,拓撲相變不能用局部參數來描述,它需要理解整個態的全局糾纏。

這是量子信息穩定編碼的好消息。其思想是用拓撲相作為量子存儲器。這正是因為拓撲狀態是有間隙的(即基態和激發態之間的能量間隙是有限的),並且沒有局部噪聲可以將拓撲狀態踢出受保護的子空間。基態也是蛻變的,這意味著可以使用具有相同魯棒(魯棒是Robust的音譯,是在異常和危險情況下系統生存的能力。)性級別的不同狀態來對信息進行編碼。

量子信息理論也拓展了我們對其他領域糾纏的理解。最近令人興奮的工作集中在量子化糾纏的方法上。最富有成果的一般想法是,通過測量與其最佳經典近似值不同的量子狀態,來量化糾纏。不過,有許多非等效的方法來捕捉這種差異,大量正在進行的研究採用就是非等效的方法。例如,非局部性,嚴格地說,它意味著不能找到解釋糾纏系統測量結果的局部真實模型,這與不可分離性不同。這是因為可分離狀態仍然是量子狀態,而局部隱藏變量可以從更一般的概率理論中得出。

此外,量子非定域性只是破壞貝爾不等式的一種可能方式,人們總是可以想像更多的非定域理論。此外,還有非語境概念——不同的量子測量不一定能相互轉換——此外還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糾纏(二分體、多分體和全局糾纏),它們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被量化。

為什麼量化糾纏問題很重要? 首先,如果我們可以估計經典狀態與量子狀態的接近程度,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模擬多體系統的量子狀態有多麼容易。 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數值方法(稱為矩陣積態)背後的邏輯,這種方法徹底改變了固態物理學的某些方面。這個想法很簡單:假設只有20個半自旋(或量子位),我們將需要2^20位來存儲它們的量子狀態——這對於當今的經典計算機來說已經很難解決。

但是,如果我們知道沒有兩組以上的量子位被一個以上的糾纏單元糾纏,則近似值的大小可以大大減小。取10個量子位與其他10個量子位相比——原則上,我們需要2^10個狀態來描述兩個子系統之間的糾纏,但是鑑於我們知道它們僅包含一個糾纏單元,每個子系統只有兩個狀態就足夠了。

其次,如果我們認為量子糾纏是量子密碼術和協議(例如量子隱形傳態和超密編碼)中的一種資源,那麼能夠量化糾纏對於表徵此類協議的效率至關重要。最初認為糾纏是促進量子計算加速所必需的。更準確地說,如果我們的量子計算機所包含的糾纏量子比特數量永遠不超過一定數量,那麼它永遠不可能是通用的。

對於始終為純寄存器的計算機,這是正確的。原因很簡單:通用計算機應該能夠製備任何物理狀態,但是如果糾纏必須始終有界,則無法達到那些糾纏更多的狀態。然而,當涉及混合狀態時,有一些計算示例,儘管需要少量糾纏(從不超過單個糾纏位),但相對於傳統糾纏而言,仍可以實現指數級加速。有人提出,這些計算機利用一種更通用的量子相關性,稱為量子不和諧。不幸的是,在這些計算過程中,甚至不和諧的數量也受到限制,所以很難看出它會有什麼不同。

第三點也許是最吸引人的,因為它涉及到「宏觀性」的問題。也就是說,一個系統能有多大,並且仍然顯示出相當大的量子力學特性,這有限制嗎?在這裡,再次援引薛丁格思想實驗似乎非常恰當。但是,與其進行死活的貓思維實驗,不如將10^18個原子疊加在兩個由毫米隔開的地方,該怎麼做呢?

我特意選擇了這些數字,因為我們眼睛可以看到(假設20/20的視力)這個原子集合(相當於變形蟲的大小),並用肉眼確定它的位置。奇怪的是,這是一個特殊的量子力學態,叫做格林伯格-霍恩-澤林格(GHZ)態,它被寫成| 00…0〉+| 11…1〉,其中狀態| 0〉表示一個位置的原子,而| 1〉表示另一個位置的原子,有10^18個0和1。基於經典態的接近性,它不是很糾纏。事實上,它與經典態的接近程度與糾纏態的接近程度一樣。對於GHZ態,無論涉及多少粒子,全局糾纏度(例如,通過該態與最近可分離態之間的相對熵測量)始終為1。

格林伯格-霍恩-澤林格(GHZ)態是在實踐中很難準備的狀態的例子,但很容易經典地模擬。一般來說,很難模擬的狀態是糾纏度隨系統中粒子數量而變化的狀態。這是典型的多體相互作用系統的情況,也適用於基於測量的量子計算中使用的團簇狀態。另一方面,團簇態通常不表現出量子宏觀性。

雖然這看起來是個問題,但宏觀性和糾纏量之間的二分法實際上存在偶然性。人們常說,能夠建立一個大規模的通用量子計算機,就等於測試量子理論的宏觀極限(如果有的話)。但是,無論出於什麼未知的原因,大的格林伯格-霍恩-澤林格(GHZ)態都不可能被製造出來,同時,量子計算機的設計可以遠遠超過現有的經典計算機。那的確是一種奇怪的情況!

這些研究方向具有現實意義和基礎意義。從技術上講,人們仍然不不知道量子計算機可以擴展到什麼程度,也不容易預測其應用的全部範圍。從根本上講,問題是如何彌合微觀領域和宏觀領域之間的鴻溝。熱力學能否與量子糾纏完全協調,量子效應在宏觀域中能走有多遠?這帶來了一系列新的令人興奮的問題,從生物體能否利用糾纏,到量子效應能否在引力領域產生影響。

相關焦點

  •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與信息量子熱力學》一書是馬客思考2043同志20多年來在工作之餘對物理學哲學問題辛勤思考和積極探索的科研成果彙編。20多年來馬客思考2043一直試圖想搞清楚「信息本質、量子本質、運動本質、時空本質、物質本質、能量本質、生命本質、意識本質、靈魂本質、實體本質、現象本質、現實實在本質、虛擬實在本質、數字本質、科幻本質、超驗本質、技術本質和哲學科學本質」等基本範疇和「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識起源、黑洞信息悖論、量子糾纏現象和超光速現象」等基本問題。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說: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知的,可知是可表達的,表達是可計算的,計算是數字的,數字是比特的,比特是量子的,量子是糾纏的,糾纏是一體的,一體就是世界整體的!由此可見世界本身是一分為二,二分為三,三生萬物,萬物合三,合三為二,合二為一!現代自然科學家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材料、能量資源和信息要素共同構成的。
  • 量子糾纏力是第五種相互作用力:一個2043年的理論
    而要想這些量子技術獲得大突破就必須需要亞量子信息熱力學理論獲得大突破!恆等式》、《量子雙時空假說》等科學提出了《信息亞量子熱力學》理論。馬客思考2043亞量子信息熱力學理論借鑑愛因斯坦相對論創立範式也先猜想提出兩個公理假說:1、宇宙萬物互聯原理假說。
  • 當熱力學悖論化身為量子熱機
    在所有物理學定律中,只有熱力學第二定律能夠幫助我們區分過去與未來,這「時間之箭」究竟緣何而生?量子尺度上的隨機漲落,是否打破了時間流逝的方向?當熵的概念揭示了信息與熱量的聯繫,是否可以藉助信息流來驅動熱機?
  • 量子糾纏是一個量子計算需要解決的問題
    量子糾纏是一個量子計算需要解決的問題。dancatmull(2018)博士表示,在所有的計算問題中,能利用量子糾纏系統都屬於「超問題」,而非「「非問題」。多量子比特是無限「可能」的,當數據接近某一閾值時,可能發生同一量子比特上的多個不同量子比特相同的可能性。量子計算的數據存儲使用量子糾纏。這需要每一個雙量子比特都處於量子糾纏狀態。大部分糾纏的數據都難以從量子糾纏所傳遞的有限區域中恢復。量子處理器的多量子比特的操作數,目前只有一部分來自於來自一個確定序列的一個確定量子比特的相互作用。
  • 《信息的量子熱力學:一個2043年的亞次元世界力學》
    《信息的量子熱力學》理論認為:牛頓力學是一種經典的力學、機械的力學、質點的力學。愛因斯坦力學是一種現代的力學、光電量子力學、時空引力場力學。量子力學是一種神性的力學、h作用量子的力學、分立的力學。信息的量子熱力學是一種信息的力學、原子的力學、量子的力學、哈密頓算符的力學。信息量子熱力學將開啟第三次量子革命!!!
  • 量子理論、量子糾纏和量子加密通信
    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都基於量子糾纏,量子會不會發生糾纏?
  • 時空本源是量子糾纏
    空間——或者說廣義相對論裡的時空——實際上可能是由小塊的信息組成的。根據這個想法,這些小塊的信息通過彼此間的相互作用,創造出了時空並賦予其各種特性,比如引起引力效應。這個觀點如果正確,就不僅能解釋時空的起源,還可能幫助物理學家建立起他們追尋多年的量子引力理論。   科學家希望通過量子計算和理論物理的結合,來研究時空是否是由微小的信息比特通過量子糾纏構建起來的。
  • 《上帝有時擲骰子:信息量子熱力學三定律的發現》
    但是在一些局部新型物質運動形式實驗中,發現了「經典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經典熱力學第三定律」自發破缺的物理現象。《信息量子熱力學三定律》理論認為:新版熱力學第一定律是21世紀量子時代人類社會乃至宇宙中最最普適的第一定律。這時新版熱力學第一定律又叫信息量子熱力學第一定律或者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經典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升級為信息量子熱力學第二定律或者熵增熵減轉化互補定律。
  • 國科大研究員在量子糾纏態可分性研究取得關鍵進展
    量子糾纏及其所蘊含的量子非定域性是量子理論區別於經典理論的一個基本特點。目前,糾纏態作為量子計算及量子信息處理的核心物理資源已成共識。其中,多體糾纏態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是量子信息理論的一個重要和前沿問題,對可擴展量子計算的實用化和量子保密通訊的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義。而糾纏態的研究的一個前提性問題是如何判斷一個量子態是否是糾纏。
  • 量子電路計算與超導計算,又稱量子退火或量子退相干
    量子計算之前在各個領域的表現如何?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技術研究員尤以離子阱量子計算機突出,中國科學院院士施堯耘將量子計算定義為:「具有超導電性和比原子結構稍弱的可量子加密學屬性,可量子解碼比特數量可能超過十億個的非接觸量子計算機。
  • 量子化學計算Gaussian理論與實戰培訓班
    、熱力學性質、反應路徑等越來越多的問題困擾著廣大科研人員,Gaussian軟體是目前計算化學領域內流行、應用範圍廣的綜合性量子化學計算程序包,廣泛的被全世界各地的化學家、化學工程師、生物化學家、物理學家和其他學科的科學家們使用。
  • 量子糾纏是如何揭示詭異的量子世界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了與量子糾纏現象所揭示的反向關聯特性相符合。傑瑞所在位置的電子自旋必須在任何方向都可測量,這就與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相矛盾,因為這個原理告訴我們電子自旋只能在一個方向上擁有確定的數值,在其它方向上一定是模糊的。EPR據此斷言量子理論是不完備的,並提出可能是某種目前還不為人知的理論導致了量子糾纏現象中粒子的模糊特性,物理學家們將其稱為「定域隱變量理論」。
  • 量子糾纏是如何揭示詭異的量子世界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了與量子糾纏現象所揭示的反向關聯特性相符合。傑瑞所在位置的電子自旋必須在任何方向都可測量,這就與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相矛盾,因為這個原理告訴我們電子自旋只能在一個方向上擁有確定的數值,在其它方向上一定是模糊的。EPR據此斷言量子理論是不完備的,並提出可能是某種目前還不為人知的理論導致了量子糾纏現象中粒子的模糊特性,物理學家們將其稱為「定域隱變量理論」。
  • 超導量子計算在強關聯糾纏體系的量子隨機行走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和彭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範桁等理論小組,開創性地將超導量子比特應用到量子隨機行走的研究中。該工作將對未來多體物理現象的模擬以及利用量子隨機行走進行通用量子計算研究產生重要影響。這一重要研究成果於5月2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
  • 中國科大量子:糾纏測量將熱力學系統反作用極小化
    中國科大量子:糾纏測量將熱力學系統反作用極小化2020-11-25 10:30出處/作者:C114通信網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來自中國科大的消息顯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德國、義大利以及瑞士的理論物理學者合作,在光子系統中首次實驗使用糾纏集體測量將量子比特熱力學系統中投影測量的反作用降至最小。
  • 科普:什麼是量子糾纏和量子計算?
    神奇的量子糾纏  量子世界很神奇,比如在量子通信中起著重要作用的「量子糾纏」,曾被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稱作「幽靈般的超距離作用」。量子力學預言說,可以製備一種兩粒子共同的量子態,其中每個粒子狀態之間的關聯關係不能被經典理論所解釋,稱為量子關聯,這樣的態稱為兩粒子量子糾纏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相互作用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不大於光速。可是,如果將處於糾纏態中的兩個粒子分開很遠,當我們完成對一個粒子的狀態進行測量時,任何相互作用都來不及傳遞到另一個粒子上。按道理講,另一個粒子因為沒有受到擾動,這時狀態不應該改變。
  • 發現違反熱力學的量子現象:熱量不會從高溫量子,傳到低溫量子!
    在量子世界中,量子糾纏的粒子可以在任何距離上保持特殊的連接,穿過障礙物,同時沿著多條路逕行進。為了揭示物理學,必須製作模型來解釋不同的溫度、相互作用強度和時間長度。最後的結果結合在一起表明:當一個強相互作用的氣體,在零溫度附近開始時,它可以經歷動態局部化,該團隊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多體動力學局部化
  • 走進研究院 | 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
    摘要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在過去的幾年裡發展迅速,人們期望今後涉及多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將是一個發展的重點,本文將回顧這個領域的主要進展,包括量子多體模擬,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模擬器及量子計算雲平臺,量子軟體等內容,其中量子多體模擬又涵蓋量子多體動力學,時間晶體及多體局域化,量子統計和量子化學等的模擬,同時將對今後的發展方向做出展望
  • 「麥克斯韋妖」現身量子世界,揭秘能量與信息之間的本質關係
    電腦上每一個比特信息都「價值」 2.75乘10的負21次方焦耳。你在電腦上刪一個字、在本子上擦除一段話、在腦海中忘掉一件事,都至少要耗費這麼多能量。這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能或化學能,而是在宇宙中消除信息所消耗的最小閾值。有沒有想過,在某種層面上,你能把電腦上一行行字符轉化為發光發熱的能量。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這一概念對於飛速發展的量子計算技術有著深刻的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