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現在的新品發布會活動逐步變為明顯展臺+產品情懷+線上直播的流程模式,為了使新品發布會更有創意、更有逼格、給嘉賓帶來驚喜,策劃師可謂是絞盡腦計。
2020年雙11,九陽「鄧倫的萌潮廚房」實現高規格突破,引入全息投影技術,讓廚房變得魔力而夢幻。一亮相,便引來成千上萬名年輕時尚潮人圍觀打卡。
在這裡,觀眾們不僅可以通過AR技術與鄧倫同框合拍,還可以和九陽小家電一起化身萌潮大廚,和九陽虛擬形象代言人陽仔過一把網紅主播的癮。
其中,最令人心動的非4D廚房莫屬。穿越時空而來的鄧倫,五官栩栩如生、一舉一動仿若真人在旁,無不令人驚嘆。全息投影和AR技術,讓廚房變得魔力而夢幻。一亮相,便有無數直播間觀眾爭相評論。
透過全息影像,鄧倫一邊話語溫柔的嘮家常,一邊配合主播預告錦鯉福袋等直播福利,這種身臨其境的實時互動感,讓觀眾們大呼神奇。
每個品牌、每一次發布會都因為有全息投影技術的運用而變的如此別具一格,未來,全息投影技術將會遍布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等,世界也將會因全息投影技術而充滿科技感、新鮮感。
2020年初肆虐新冠肺炎(COVID-19),打亂了全球人民的生活節奏,居家隔離、延遲復工、減少集會,是目前有效的防控手段。也因此,科技廠商們紛紛取消大型發布會或是展會活動,比如MWC通信大會、谷歌I/O、Facebook F8等,全息發布會也開始走進大眾的眼帘。
全息技術第一步是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即拍攝過程:被拍攝物體在雷射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雷射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幹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幹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記錄著幹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程序後,便成為一張全息圖,或稱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這是成象過程:全息圖猶如一個複雜的光柵,在相干雷射照射下,一張線性記錄的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給出兩個象,即原始象(又稱初始象)和共軛象。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幹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科技是在不斷發展的,因此對於未來的發布會我們也有一些期待。5G、8K、全息和VR/AR技術,可能是發布會形式的下一個階段。
首先,疫情帶給我們的提示就是減少人員聚集,觀眾、嘉賓、主持人甚至產品可能都不必出現在現場,從而減少成本和風險。比如汽車發布會,可以通過全息技術還原車身;遠在異地的嘉賓可通過等身全息圖像出現在舞臺上;甚至通過影像技術合成和全息,已逝的明星也能重新登上舞臺,比如鄧麗君,帶個觀眾的感動是不言而喻的。
隨著全息AR技術在新聞發布會上的逐漸運用,相關的配套軟、硬體也亟需技術上的支持和發展。
微美全息(WIMI.US)擁有國內領先的AR全息應用平臺,目前主要用於娛樂、廣告、教育等行業,其硬體環境相對成熟,對開發這些領域的軟體和內容非常有利。
微美領先的全息AR內容製作功能圍繞圖像採集、對象識別、自動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而構建。微美的軟體工程團隊和可視化設計團隊緊密合作,不斷推進這些可視化相關技術,並利用它們設計和生產創新的全息AR內容。
微美全息覆蓋從全息計算機視覺AI合成、全息視覺呈現、全息互動軟體開發、全息AR線上及線下廣告投放、全息ARSDK支付、5G全息通訊軟體開發、全息人臉識別開發、全息AI換臉開發等全息AR技術的多個環節,是一家全息雲綜合技術方案提供商。其商業應用場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娛樂、光場影院、演藝系統、商業發布系統及廣告展示系統等五大專業領域。
全息的體驗形式百變,可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獵奇創新需求,拉升滿意度。微美全息雲娛樂的應用系統可以一鍵切換全場主題場景,緊跟客戶需求變化,快速適應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微美全息雲娛樂平臺擁有高品質全息內容4654項,客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所需全息視覺呈現內容。微美全息雲娛樂平臺中娛樂、互動與體驗形式可以完全顛覆目前線下傳統娛樂行業的體驗,催生出線下全息視覺體驗的新業務形態與模式。應用領域:高端家庭全息娛樂、全息辦公會議、全息KTV包房、全息音樂茶座、全息歌舞廳、全息酒吧夜店、全息高端餐飲、全息遊藝場、全息遊樂等。
AR技術通過影像處理,實現虛擬與現實疊加在同一個空間中,使得一條新聞所包含內容更加豐富全面,三維立體影像的加入讓新聞的報導增加受眾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互動,相對於傳統的電視新聞報導更具有立體感和空間感,新聞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鮮活,受眾更加具有現場參與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傳播隔閡。
5G技術為全息投影視頻通話解決了大麻煩。要實現全息投影視頻通話最主要的困難就是延遲,玩遊戲的小夥伴都知道網絡延遲越低操作越流暢,同樣的,全息投影視頻通話要求更高——網絡延時要低於5毫秒,這樣畫面才會流暢,5G網絡的高速低延時的優勢恰好可以滿足這個要求。5G網絡可以達到低於1毫秒的時延,這樣的時延足矣,甚至連我們的眼球都可以「瞞過去」。
5G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為更多應用的展開打下了基石。雖然目前還處於基礎建設階段,不過業內已經明確2020年為5G預商用年,而2021年則是規模化商用元年,到時候一定會有更多情景應用方面的開發,全息通訊又會進化到什麼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