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差的25個科技產品:諾基亞微軟谷歌上榜

2020-12-13 環球網

如果要舉出科技行業中一些真正改變世界的產品,可能你會說出蘋果iPhone、英特爾迅馳筆記本以及Bose降噪耳機等等,它們在當時都擁有最具創新性的技術,最重要的是在市場上獲得了成功,從而真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事實上,每一個科技產品的設計初衷都是如此,但是往往一些好的想法最終卻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變成了噩夢。科技網站laptopmag近日統計了1999至2013年之間25個最差的科技產品,其中不乏諾基亞N-Gage、黑莓Storm以及最新的HTC First等名噪一時的機型,下面一起來看看按照年份排列的詳細榜單(編譯文章,不代表騰訊數碼觀點):

一.CueCat條碼閱讀器(1999年推出)

這個奇形怪狀的小玩意是一個條碼閱讀器,在1999年推出,曾被著名媒體《福布斯》以及一些科技愛好者追捧,但最後仍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如果你使用它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非常雞肋。首先,你用它在雜誌上掃描條碼,然後使用USB將其與電腦連接進入網站,最後你可能會在想:為什麼我不直接在瀏覽器中鍵入網址呢?因為技術的限制,使用並不精確的掃描筆可能需要操作很多次,然後還需要通過USB連接傳輸,這些麻煩的操作都限制了它的發展。反觀時下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掃描條碼,顯然是一個更便捷的方式,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這款CueCat條碼閱讀器會被淘汰的原因吧。

二.Segway攝位車(2001年推出)

這個看起來很酷的東西你一定在電視上見識過,或者一些旅遊景點也會提供租用。事實上,Segway攝位車在推出之時,也受到了誇張的讚譽,被譽為新世紀的摩託車,甚至蘋果「教主」史蒂夫·賈伯斯也曾在公開場合稱讚過這款產品。但事實上,Segway攝位車自上市以來並沒有獲得廣泛的普及,超過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0674元)的價格並不能被普通家庭所接受。另外,過於怪異的設計也讓大部分用戶無法將其視為自行車、摩託車一樣的交通工具,僅僅是充滿噱頭的「玩具」而已。最有趣的部分是,在2004年美國總統布希從Segway攝位車上跌落下來,似乎對其「完美的平衡性」也是一個諷刺。所以,這款產品目前還是主要被應用在發達國家及地區的警察局、郵局等場所,但是也並不很多。

三.優派Airpanel智能顯示器V110(2003年推出)

通過優派Airpanel智能顯示器V110,你似乎可以看到現在平板電腦的雛形,但又不完全一樣。它是一款無線顯示器,可以運行用戶通過無線形式訪問Windows電腦,有效距離約為45米。作為微軟早期無線辦公的概念,優派Airpanel智能顯示器V110顯然並不完美,不僅使用速度不佳,屏幕視角也很有限,售價在當時更是高達1000美元(當時匯率約合人民幣9000元左右),所以無法真正普及。

四.夏普RD3D裸眼3D筆記本電腦(2003年推出)

擁有強大液晶屏幕研發技術的夏普是世界上第一個推出3D顯示屏筆記本電腦的公司,這款售價3300美元(當時匯率約合人民幣28000元)的夏普RD3D筆記本電腦,採用了一塊裸眼3D屏幕,在當時造成轟動。但不幸的是,其超窄的視角和閃爍非常容易造成眼睛疲勞,3D顯示基本淪為雞肋,而夏普在推出這款失敗的產品後,便退出了美國筆記本電腦市場。即使在目前來看,3D技術仍然不成熟,裸眼3D產品更是寥寥無幾,可見夏普在當時是多麼地冒險,也再一次說明不成熟的技術始終無法獲得市場的認可。

五.諾基亞N-Gage遊戲手機(2003年推出)

曾幾何時,如日中天的手機大佬諾基亞相信它可以通過遊戲手機產品與掌上遊戲機進行競爭,於是便推出了N-Gage遊戲手機。但事實上,對於初學者來說,諾基亞N-Gage必須使用雙手操作已經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手機使用體驗,另外還需要取下電池來更換遊戲卡,十分不方便。其次,顯示效果較差的屏幕、S60系統遊戲的糟糕畫面、可玩性以及偏少的遊戲資源,都註定這是一款失敗的產品,後續的N-Gage2也同樣沒能取得成功。反而是藉助觸控螢幕、高性能硬體以及強大軟體平臺的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真正威脅到了索尼PSP和任天堂NDS系列掌機的地位。

六.MSN Direct智能手錶(2004年推出)

微軟在2004年推出的MSN Direct智能手錶可以說是智能手錶的鼻祖之一,造型像是Fossil和Swatch的合體,戴在手腕上略顯笨重,不是十分美觀。它的功能包括獲取新聞、股票信息,並支持FM收音機,還需要繳納每月9.99美元的服務費。但實際上,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已經完全可以取得它,所以這款智能手錶也難逃失敗的命運,在2008年最終停產,微軟也關閉了它的網絡服務。

七.OQO Model 01掌上電腦(2004年推出)

OQO Model 01掌上電腦無疑又是微軟將Windows移動化的另一個犧牲品。它擁有一個5英寸的屏幕,並且可以運行Windows XP系統。雖然該機看似功能十分強大,並且配備了滑動式的全鍵盤和滑鼠滾輪,但顯然桌面系統並不能帶來良好的移動體驗;同時,嚴重的散熱、噪音和電池壽命問題都令人難以忍受。當然,該機的價格也是十分高昂的,所以必然成為一款失敗的產品。

八.摩託羅拉ROKR E1音樂手機(2005年推出)

在蘋果涉足智慧型手機領域之前,曾和摩託羅拉合作推出了首款「iTunes手機」摩託羅拉ROKR E1,不僅失敗的一塌糊塗,甚至算不上曇花一現。這款當時售價249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元)的手機,機身容量只能存儲不到100首MP3歌曲,並且無法通過手機在網上直接下載歌曲,很快就被消費者所遺忘。

九.Sirius S50衛星收音機(2005年推出)

不知為什麼,衛星網絡提供商認為消費者可能會需要一款可攜式的收音機,於是便推出了Sirius S50。但可悲的是,它竟然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可攜式」產品,你必須要將它與車載設備連接後才能收聽節目,收聽自己的錄音雖然不需要車載裝置,但也僅能堅持兩個小時。

十.微軟Zune音樂播放器(2006年推出)

由於蘋果iPod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微軟也推出了自家的音樂播放器Zune來與之抗衡。似乎微軟一向不懂得如何設計出優秀的硬體產品,Zune同樣也不例外。號稱可以使用WIFI進行無線音樂分享的功能顯然失敗了,不支持視頻商店也限制了其內容獲取。雖然後續產品擁有更精緻的界面和一些小遊戲,但仍然無法獲得成功,最後只能黯然退出市場。

十一.三星Q1移動PC(2006年推出)

三星Q1同樣是一款早期的Windows移動PC,擁有一塊7英寸WVGA解析度的觸控螢幕,機身重量為0.77公斤,價格則為1099美元(約合人民幣8600元)。但是,當時Windows XP系統和軟體對觸控螢幕的支持並不好,續航能力也僅有3個小時,所以即使是三星,也未能改變Windows移動PC產品的失敗命運。

十二. Oakley Thump多媒體太陽鏡(2007年推出)

你可以把這款2007年推出的Oakley Thump多媒體太陽鏡看作是谷歌眼鏡的雛形,但它僅能實現收聽MP3音樂的功能。另外,存儲空間僅有256MB,售價則高達495美元(約合人民幣3600元),更致命的是其醜陋的造型設計,戴上去就像外星戰士一樣,另外音樂操控性也十分糟糕。

十三. Palm Foleo電腦(2007年推出)

Palm Foleo是一款基於Linux系統的次筆記本電腦,擁有一塊10.1英寸的屏幕,內置256 MB快閃記憶體,並且不需要開關機就能直接使用。它還擁有藍牙與WIFI功能,系統集成了一個電子郵件客戶端、Opera瀏覽器與Documents To Go辦公軟體。Palm手機用戶還可以通過藍牙與其相連,在大屏幕上處理數據。但這款設備的功能實在偏少,很多用戶也不願意再多攜帶這樣一個功能有限的設備,所以它在發售三個月後便從市場中消失了。

十四. 黑莓Storm智慧型手機(2008年推出)

黑莓在2008年推出的Storm智慧型手機可以說是系列衰敗的開始,與諾基亞一樣,黑莓似乎也無法適應手機操作從鍵盤轉向觸控螢幕的改變。事實上,黑莓Storm的觸摸體驗非常糟糕,讓你在每次操作中都感到崩潰。另外,缺乏WIFI功能、各種軟體問題都是這款手機的缺點。雖然黑莓日後推出了改進版的Storm 2,但已無法阻止用戶的流失。

十五. Twitter Peek(2009年推出)

並不是所有單一功能的電子設備都是不好的,但是這款Twitter Peek實在是無愧「最差」的名號。它是一款專用的Twitter信息接收和發送裝置,雖然看上去很可愛,但功能過於單一,並且使用體驗也很糟糕。比如,它只能預覽20個字符的消息內容,你必須點進去才能查看,內置的瀏覽器也存在很多Bug,並且還需要支付服務費。所以,為什麼不選擇一款便宜的智慧型手機來獲得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體驗呢?

十六. Garmin Nuvifone G60導航儀(2009年推出)

Garmin Nuvifone G60是2009年推出的一款導航儀產品,擁有3.5英寸的屏幕和一個相對友好的界面,但缺乏網絡支持讓它的導航效果並不好,尤其是相比智慧型手機而言。由於地圖並不能實時更新,使用Garmin Nuvifone G60你可能會走進一個死胡同,而智慧型手機的導航軟體卻會顯示出最新的路線。

十七. Cisco Umi視頻聊天設備(2010年推出)

在Cisco的消費部分完全關閉之前,發布了這款Cisco Umi視頻聊天設備,可以讓用戶在客廳內通過電視實現高清視頻聊天的功能。但事實上這個想法有些愚蠢,因為沒人願意支付600美元和每個月25美元的服務費,僅僅換來一個功能單一的機頂盒和攝像頭。另外,當時Skype和Facetime功能都已推出,並且完全免費,使得Cisco Umi註定成為一個失敗的產品。

十八. 微軟Kin系列手機(2010年推出)

毫無疑問,微軟的Kin系列手機可以說是最為短命的手機產品之一,上市僅6個星期便宣布停止銷售。還記得微軟怎樣宣傳它的嗎?「一款時髦的新概念社交手機,三年內都不過時」。但是,微軟似乎忘記了它單一的功能、缺乏應用程式和遊戲的支持。運營商制定達到昂貴合約計劃也進一步加快了Kin系列手機的死亡。

十九. JooJoo平板電腦(2010年推出)

JooJoo平板電腦曾是一款號稱「蘋果iPad」殺手的產品,但事實上它是一個災難。可怕的電池壽命、複雜的界面和效果極差的Flash視頻播放,完全無法與iPad相比;此外,這款12英寸的平板機身重量高達1.1千克,電池壽命則不到5個小時。另外,其續作Grid 10仍想東山再起,但多虧了仍然混亂的界面,讓這個系列得以消失。

二十. 戴爾Streak智慧型手機(2010年推出)

早在2010年,戴爾就推出了具有5英寸大屏幕的 Streak智慧型手機,可以說是時下平板手機的鼻祖。但可惜的是,手機的設計不佳,體積巨大質感較差,同時屏幕解析度僅為WVGA,系統版本也是落後的Android 1.6,整體操作體驗十分卡頓。此後,戴爾還推出了一款7英寸的產品,但電池續航能力較差,整體使用體驗相比競爭對手仍然落後,最終扼殺了這條產品線。

二十一. 黑莓PlayBook(2011年推出)

如果黑莓公司的復興計劃失敗,那麼黑莓PlayBook絕對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黑莓炫耀其性能和輸出能力時,卻忘記了在機身內加入本地的電子郵件和日曆程序,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沒錯,你不能通過這臺平板電腦直接查看日曆和電子郵件,必須先通過藍牙連接黑莓手機才能實現,黑莓宣稱此舉是為了實現更高的安全性。而在9個月之後,這款黑莓PlayBook正式宣告失敗,公司的CEO和COO也相繼離職。

二十二. 惠普TouchPad(2011年推出)

似乎對於其他平板電腦廠商來說,2011年都不是一個好年份,前有黑莓PalyBook,後有惠普的TouchPad,都絲毫無法撼動蘋果iPad的地位。在惠普收購Web OS之後,便發布了這款TouchPad,擁有一些全新的界面和手勢操作功能,看上去的確很酷,也令一些用戶產生了興趣。但是由於開發進度緩慢、性能較低和缺乏應用支持等原因, TouchPad最終在上市三個月後停產,同時惠普也宣布放棄WebOS系統,12億美元的收購付諸東流。

二十三. 谷歌Nexus Q(2012年推出)

儘管谷歌推出的硬體普遍獲得了成功,但Nexus Q絕對是一場災難。這款售價299美元(約合人民幣1833元)的昂貴小工具,僅僅是一個流媒體的中轉裝置,你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創建一個流媒體列表,並發送至Nexus Q上,讓其他人進行訪問。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谷歌沒有給Nexus Q配備自主訪問內容的能力,就像蘋果的AppleTV電視盒一樣。

二十四. 索尼Tablet P平板電腦(2012年發布)

索尼Tablet P是一款採用摺疊設計、具有雙屏幕的平板電腦,但是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時候兩個並不一定比一個好。這個雙屏幕設計雖然讓機身可以摺疊,看起來更小,但實際上仍然偏厚,你並不能將它輕鬆地裝在牛仔褲口袋中。並且,雙屏幕並不能同時顯示兩個應用程式,反而造成了隔斷效果,使用體驗不佳。另外,549美元(約合人民幣3366元)的價格也讓人望而卻步,在此價位中你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Android平板電腦。

二十五. HTC Fisrt Facebook手機(2013年推出)

最後一款令人失望的產品是HTC今年推出的首款Facebook手機HTC Fisrt。它僅僅是裝置了一個Facebook的界面效果而已,好友的更新會在桌面上顯示,並且在簡訊和聊天時伴有驚悚的浮動頭像。雖然HTC提供了更多Facebook的通知功能,但事實上,任何一款智慧型手機都可以通過下載Facebook應用來獲得相似的使用體驗。而在上市一個月後,由於銷量慘澹,美國運營商AT&T已經將HTC Fisrt的合約價格由99美元下降至99美分,似乎這一切告訴我們,後續機型「HTC Second」可能不會出現了。(編譯:Leon)

相關焦點

  • 諾基亞正式抱緊華為:HERE WeGo登陸華為HMS,取代谷歌地圖!
    在近期作為老三的諾基亞正式抱緊華為,讓自己旗下的HERE WeGo登陸華為HMS取代谷歌地圖成為華為在海外市場的御用地圖APP。HERE WeGo是諾基亞為三方平臺IOS、微軟Windows、安卓研發的地圖APP,於14年正式的登陸Google Play,於15年正式登陸IOS APP store,並且一直持續保持著更新,現如今已經是一個十分成熟額度地圖APP了。華為在歐洲市場中雖然推出了自己的華為HMS,成功代替了谷歌GMS的存在,但是生態不是一天都能夠打造完成的。
  • 谷歌10大最成功產品:Android並非最值得驕傲-谷歌,10大,最成功產品...
    我們了解了谷歌10大最失敗產品,那麼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網際網路公司,谷歌的成功產品也不勝枚舉。國外科技網站Businessinsider為我們列舉了谷歌的10大明星產品,其中當紅小生Android並不是令谷歌最驕傲的一名成員,不信你就仔細瞧瞧。10.Blogger(博客)你原來每天都會寫博客?
  • 萬字長文看懂阿里、微軟和谷歌的接班人系統
    這次上市,直接造就了將近1000名員工成為百萬富翁,是當時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造富奇蹟。其中,「18羅漢」人均身價過億。但上市後的第二個月,馬雲突然宣布,4位高管從2008年起調離崗位,送去讀商學院。
  • 外國科技產品在中國怎麼命名?直接翻譯讓人醉了
    其實,國外的科技公司及產品在中國的叫法花樣較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保留英文商標、讀音這類叫法的科技公司比較少見,在國內比較有名的有兩個例子。IBM和YouTube。兩者的叫法與國外叫法一致。即便是叫法一致,國人還是習慣把YouTube叫做You To be。
  • 谷歌GSuite產品的介紹
    20億是個哎呀界說,可以跟咱們最稔熟的微信做個相對而言,微信的月活是11億,也視為G Suite的環球月活範疇大半是微信的兩倍。與此同時你要敞亮,相對於微信主打的2C社交現象,谷歌的G套件重要是應用在2B做事萬象。而似的情況下, 2C產品用戶圈圈會大於2B的產品。因而從本條角度說,更得以收看,谷歌G套件做的不可開交成功。
  • 到底是安卓or塞班 諾基亞X系統風波事件
    而該消息一出,即刻引發網友廣泛的熱議,這似乎表明諾基亞X與谷歌Android系統並沒有任何關係。▲諾基亞官方網站出錯,導致虛驚一場不過,事實上所謂Nokia X的塞班平臺一說其實是「臨時工」所為,諾基亞官方已經進行了修改,並再次確認Nokia X軟體平臺的確是基於Android4.1.2作業系統的開源修訂版本。
  • 全球10大最捨得研發的公司:中國只有一個企業上榜,僅排名第6
    對於一個優秀的企業的而言,最為核心的就是企業的自我創新能力,這一點對於產品型科技公司而言,擁有足夠多的核心技術是至關重要的,核心技術從哪來的——研發,科技研發對於創新型企業而言,是必須重金投入的地方,毫不誇張的說研發是企業打開成功之門的一把關鍵鑰匙,放眼全球來看,知名企業如微軟,蘋果,谷歌等在研發上面每年至少都是幾十幾百億美金,
  • 諾基亞LOGO消失! 微軟Lumia 1820現身
    諾基亞LOGO消失! 微軟Lumia 1820現身 當微軟宣布收購諾基亞之後,外界就紛紛猜測今後的諾基亞Lumia手機將會如何命名。不過很快這個謎底就要別揭開了。
  • 諾基亞回歸時間確定!安卓機順應大潮,逆勢而行的功能機是為了什麼?
    論及這種輕資產合作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上,HMD獲得了諾基亞品牌接下來十年間的全球獨家使用權,這項授權協議於六個月前就已經與諾基亞籤訂; 第二、HMD 創建了的戰略合作模式,還表現在與富士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FIH)以及谷歌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 世界十大科技城市出爐 香港超矽谷上榜東京問鼎
    世界十大科技城市  香港上榜東京問鼎  新快報訊 據美國媒體3月13日報導,我們可能不會擁有噴氣背包、飛行汽車或藥丸式食物,但我們至少還有網際網路、高畫質電視和iPod,這些高科技產物讓21世紀的生活變得更為便利和滋潤。
  • 科技公司信任度比拼:微軟比蘋果更值得信賴
    現在,市場調研機構Toluna送出了一份最不受信任科技公司調查報告,其中第一名毫無懸念的是Facebook,而蘋果也上榜。這份調查報告中顯示,40%的受訪者對Facebook保證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的能力提出質疑,排在第二位的是Twitter,有8%的受訪者表示不信任它。
  • 微軟說:瀏覽器要向谷歌看齊!於是,EDGE被拋棄了
    【ALENG 自媒體】12月7日早間專稿,在經歷了極其痛苦且非常尷尬的三年漫長歲月之後,微軟終於不再苦苦支撐旗下EDGE瀏覽器,轉而向谷歌靠攏。外媒的報導說,微軟終於下定決心,說:瀏覽器要向谷歌看齊!於是將尚未走出襁褓的EDGE瀏覽器拋棄,全新開發一個採用谷歌Chromium內核的瀏覽器,以挽回喪失殆盡的顏面。EDGE瀏覽器於2015年發布。發布之初,微軟對這個戰略性產品充滿了期待和厚望,希望藉助Windows 10系統的捆綁銷售,能夠實現微軟奪回瀏覽器市場份額,重寫當年輝煌霸主的宏圖。畢竟,瀏覽器的至尊王者是微軟的IE。
  • 福布斯:為什麼谷歌地圖難以進入車載系統?
    谷歌正在試圖改變這一現狀,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商也正在將谷歌地圖的相關科技安裝在車載導航系統中,提供實時交通、街景、實地查找等數據信息。豐田汽車在近期就引入了谷歌產品,宣布將在它的豐田和雷克薩斯車型中加入街景和谷歌Panoramio圖片分享服務(儘管目前僅限於歐洲地區)。
  • 為什麼谷歌地圖難以進入車載系統?
    幾乎在任何一個角落,無論你是要在電腦上查詢餐館菜單還是在智慧型手機上定位最近的乾洗店,通過谷歌的數據,這些都變得很輕鬆。然而,當你在開車的時候,就很難這樣自如的查找信息了。谷歌正在試圖改變這一現狀,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商也正在將谷歌地圖的相關科技安裝在車載導航系統中,提供實時交通、街景、實地查找等數據信息。
  • 為什麼蘋果不再需要谷歌地圖?
    一系列的併購讓蘋果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底氣,在部分外圍應用中使用自己的地圖軟體——雖然谷歌地圖目前仍然是iOS的支柱。近三年,蘋果買下了專研高精度3D地圖的C3科技、地圖信息優化公司Placebase和Poly9——這個公司著力於研發類似Google Earth的真實衛星地圖軟體。
  • 湯森路透公布全球科技公司100強榜單,騰訊、聯想、中興上榜
    1月17日,全球最權威的商務和智能信息機構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在其網站上發布了「全球科技領導者100強」(Top100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榜單,微軟名列第一,蘋果名列第六,中國臺灣半導體企業臺積電名列第七。
  • 諾基亞或變身「專利蟑螂」 全球手機廠商應警惕
    資料圖微軟今年9月初宣布,將以37.9億歐元(約合50億美元)收購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另外還將以16.5億歐元獲得諾基亞為期10年的專利授權。之前曾有分析稱,諾基亞並未將這些專利直接出售給微軟,原因是諾基亞希望將來能通過向Android手機廠商授權的方式來獲得一筆可觀的收益。
  • 蘋果iPad Pro尺寸曝光 打造史上最薄iPad
    Cnet丨蘋果iPad Pro尺寸曝光,打造史上最薄iPad對於股東來說,在谷歌現金儲備上收益率過低是個問題,因為他們在其它投資上都能獲得更高的回報率。谷歌一直辯稱,公司需要大量現金保持其靈活性,與其他快速增長的科技公司競爭。但Kirjner認為到2016年底,谷歌的這一主張很可能將變得「尷尬」,他建議谷歌應該將部分現金返還給股東,最好通過派息或股票回購的方式來完成。
  • 微軟HoloLens與Google Glass固然好 但在AR上還將敗給蘋果
    在全球範圍內,智慧型手機並不是蘋果發明的,在諾基亞、三星稱王的時代,蘋果發布了全新的智慧型手機iPhone一舉成為世界第一;在平板電腦領域內,微軟可謂最早推出平板電腦概念的廠商,但蘋果的iPad卻成為世界上銷量最高的平板電腦。  事實總是在證明,最先進入某一領域內,其可能不會佔領先機,反而會成為開拓者。
  • 【X檔案】谷歌將帶你了解死亡之謎
    諾基亞自拍神器或為Lumia730關注指數:★★★ 日前,國外科技網站The Verge編輯Tom Warren 通過消息源證實,線人親眼看到微軟執行副總裁埃洛普本周在公司的一次內部會議上展示了兩款傳聞已久的Lumia新機,它們便是「Superman」和「Te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