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防》月刊報導題為「中國的新飛彈被稱為對美國海軍的不對稱威脅」的文章透露,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在為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提前錄製的採訪中說,中國軍隊一直在大幅提升能力,尤其是正在擴充其火箭軍。這裡我們想說的是,中國軍隊這些年來確實是在發展不對稱優勢,但不是威脅。中國的國防原則是不主動出擊。
戴維森說:「中國空軍和火箭軍正研製非常先進的海上平臺——以及與這些平臺相配套的武器系統。中國今年將試射更多的常規飛彈和核飛彈。」在未來海上作戰中,飛彈上戰艦,這是一大趨勢,更是快速回擊敵人的有效方式。中國在維護國家主權的信念下,研製及演習這一武器系統無可厚非。
戴維森這一點說的沒錯,中國是在發展火箭軍,因為火箭軍一直是中國手裡的一支戰略王牌。而這支王牌,也是中國發展不對稱優勢的一根頂梁柱。但這裡要指正的是,中國在「發展不對稱優勢」,但不是「威脅」。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2019年7月24日發表了《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中寫到:火箭軍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核飛彈部隊、常規飛彈部隊、保障部隊等,下轄飛彈基地等。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
中國的東風-26、東風-41、巨浪-2,都是國之重器。
戴維森還說,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及其從軍事力量和數量而言能夠開展的行動,該地區存在「難以置信的不對稱」,這不僅對中國邊境沿線附近那些中方主要的安全擔憂對象構成威脅,也必定會對整個第一島鏈構成威脅。這就是我一直大力倡導一體化防空和飛彈防禦的原因之一。他說,關島和美國聯邦北馬裡亞納群島都需要擁有這樣的能力才能得到保護。
戴維森的話,實在是言過其實。二戰後,美軍在亞太即呈四線部署,即三條島鏈和本土西海岸——第一島鏈主要包括朝鮮半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第二島鏈主要為密克羅尼西亞島群、日本的小笠原群島、硫黃列島和美國的馬裡亞納群島,也可以包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第三島鏈以美國夏威夷為中心,北起阿留申群島,南到大洋州諸多群島;第四線為本土西海岸聖地牙哥、西雅圖、洛杉磯、舊金山、長灘、奧克蘭、聖芭芭拉等重要城市和港口。
戴維森口口聲稱中國在第一島鏈就對美國產生威脅,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們要看到,美國僅在靠近中國最近的第一島鏈內的盟國內如日本、韓國就設置了多個軍事基地,且將最先進的F-35戰機、航母戰鬥群部署在駐日本及韓國的軍事基地內,到底是誰威脅誰呢?如若不是中國近年來在軍力上日漸增強,手中握有王牌飛彈及其他先進武器,怕是美軍早已長驅直入中國領土了。
戴維森說,除提升能力以外,北京還正在其他三個關鍵領域——訓練、聯合架構和作戰支持——加強軍事現代化。
這個我們不否認,因為中國在軍事訓練中一直是實戰出發,如若沒有實打實的戰備,戰爭真的打響,中國豈不又被瓜分殆盡。在軍事訓練上,不斷提升戰術方法,是每一支現代化軍隊都在進行的。
自今年夏天以來,北京一直在開展戴維森所稱的「深度多戰區演習」,預計演習還將持續幾周。中國開展多戰區演習,一是年度訓練計劃,二是給美臺逐步升溫的態勢提個醒,解放軍一直在備戰中。
而對於不對稱優勢,近年來俄羅斯也在武器裝備發展上重點突出戰略武器和常規武器的不對稱優勢,以維持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所以,中國發展「不對稱優勢」並沒有錯,錯了的是美國將其視為「威脅」。(郭宇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