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的支付方式,基本上都是行動支付。出門在外,很多人甚至連現金都不帶。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使用行動支付的時候,其實相當於使用的也是我們的現金。換而言之,如果現金的價值發生了改變,你即便是行動支付也會受到影響。
而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們也必須需要更多的貨幣來滿足社會的經濟進步與發展。但是當在市場上流動的貨幣越來越多的時候,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所謂的「貶值」問題。所以按照過去的經驗來說,十年以後,我們的一萬元可能價值就「不再輝煌」了。以前100元可以買100個包子,等過幾年後可能只夠買90個包子了。
很多人也會為此擔憂,尤其是購房「大軍」。他們辛辛苦苦的攢錢,就是為了能夠買上一套自己滿意的新房。可是存了十年的錢,到頭來發現價值出現了貶值。似乎自己距離首付的距離,也是越來越遠。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討論一下:十年以後,我們一萬元人民幣還剩下多少元的價值。
如果按照所謂的貨幣發行速度,來衡量十年後的價值,可能結果會有點嚇人。根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年末的時候,廣義貨幣餘額為182.67萬億,同比增長了8.1%。因為貨幣的增長速度是不確定的,所以我們就以此為估測值。
按照這樣的發行增長速度,十年以後的貨幣增速就是(100%+8.1%)的十次方,也就是218%。換而言之,也就是現在貨幣量的2.18倍,貶值了55%。除去貶值部分,剩下的就是十年後的貨幣購買力了。十年以後的貨幣購買力,相當於只要現在水平的45%。那麼十年後,一萬元的價值,就相當於現在的4500元。
但是,這樣的答案只考慮了貨幣的增速,卻忽視了國內經濟的進步與發展。雖然因為貨幣發行的增加,我們的錢會出現貶值,但是經濟的持續增長,也會帶來貨幣的增值。所以十年以後,不可能只剩下4500元,還需要考慮經濟的持續增長情況。
依舊以2018年為例,當年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為6.6%,假設十年間一直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那麼十年後就是:(100%+6.6%)^10=189%,也就是1.89倍。所以一萬元等到十年以後,會隨著經濟的增長擁有1.89萬的收益增長。
有了貨幣發行數量的增加,有了經濟進步的增加,十年以後,我們的一萬元不只是4500元,而應該是8460元。當然這樣的數字並不是準確的,畢竟無論是發行量還是經濟增長速度,都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但是無論如何,貶值是肯定存在的。
就拿現在和2010年相比,就已經明顯看出結果了。當時的100元可能夠買100個包子,現在的100元連90個包子都買不到了。這種購買數量的減少,也就變相的說明了錢的購買力下降了。
而這對於剛需一族的購房者而言,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提示。不要再一直等待房價可能出現的下降,到時候你的錢可能也已經沒有那麼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