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巴倫周刊》撰稿人列什瑪·卡帕迪亞(Reshma Kapadia)
編輯 | 張曉添
中國正在藉助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整個東南亞、中東和非洲推出中國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然後再加上數字人民幣。想像一下,未來一位印度尼西亞的商人前往新加坡,用支付寶支付計程車費,並且這筆交易不是通過SWIFT系統或美元結算,而是通過數字人民幣。
作為獨立研究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的CEO,路易斯-文森特·加夫(Louis-Vincent Gave),是機構投資者在試圖解讀全球宏觀風險——比如,中國崛起對金融領域的影響——時必會諮詢的消息人士。
出生於巴黎的加夫現年46歲,並在杜克大學完成學業,疫情之前長居香港。加夫的工作是提供獨立研究,並掌管17億美元的亞洲固定收益和股票投資,其客戶主要為來自歐洲的機構。
巴倫周刊:疫情之後最顯著的投資趨勢將是什麼?
路易斯-文森特·加夫:如果我問2001年最重要的趨勢是什麼,大多數人可能會說是「9·11」事件。但事後看來,答案是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這在接下來的20年裡改變了世界。如果我問2007年最重要的是什麼,你可能會說是次貸危機的爆發。但回過頭來看,答案是智慧型手機問世。
巴倫周刊:那麼憑藉後見之明,未來的人會如何評價2020呢?
路易斯-文森特·加夫:迄今為止,美國對新冠疫情的應對措施使美國人均債務增加了12800美元;在英國,這個數字是7000美元,而在德國和法國是5300美元。在中國,這個數字是1200美元。西方國家通過大規模增加債務來應對,這可能會限制未來的政策選擇。然而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則沒有這樣做。
西方的決策者除了採取收益率曲線外控制別無他法,他們不能讓利率回升。日本和歐洲之前已經加入收益率曲線控制的行列。現在最大的改變是,美國也加入其中。曾經歐洲央行走上這條道路後,歐元遭到重創。當疫情過後,美國顯然沒有別的選擇,美元也會崩盤。
巴倫周刊:在後疫情時代,最好的投資機會是什麼?
路易斯-文森特·加夫:以當地貨幣投資亞洲固定收益市場。亞洲國家政府在應對新冠疫情時普遍效率較高。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和政府支出都沒有失控。就像水會順勢流向低處一樣,資本會被(通脹調整後的)正的實際利率所吸引,而它們目前主要存在於亞洲市場。
巴倫周刊:美國目前面臨的最緊迫的政策議題是什麼?
路易斯-文森特·加夫:如何填補失控的債務。目前,每個人的答案都是基於現代貨幣理論(即假設控制本國貨幣的政府可以自由支出)。一旦央行將債務貨幣化,除了日本之外,歷史上無一例外地都導致了大範圍、快速的通貨膨脹,大幅度的貨幣貶值,或者兩者兼有。
巴倫周刊:這對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來說意味著什麼?
路易斯-文森特·加夫:在我眼裡,貨幣就像計算機作業系統一樣。大多數龍洲經訊的客戶都使用微軟作業系統,因為其他大多數人也在使用。美元就像微軟系統一樣。2005-2006年期間,蘋果公司的市盈率是9倍,並被認為是在生產一款利基產品。而到了2007年,蘋果宣稱他們要製造一款與微軟並行的、直接面向用戶的作業系統。用戶選擇蘋果系統不是因為價格便宜,而是因為易於使用。
所以人民幣就是蘋果系統。
我們也注意到,中國正在藉助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整個東南亞、中東和非洲推出中國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然後再加上數字人民幣。想像一下,未來一位印度尼西亞的商人前往新加坡,用支付寶支付計程車費,並且這筆交易不是通過SWIFT系統或美元結算,而是通過數字人民幣。我得到的反對看法是,沒有人會信任數字人民幣——或者換句話說,誰會想讓中國政府知道他在哪裡、通過什麼方式花錢呢?這確實是一大障礙。但是如果10年前,你告訴我人們會自願在家裡放一個智能語音助理Alexa......
巴倫周刊:你不擔心中國的債務和社會的不穩定嗎?
路易斯-文森特·加夫:在過去的十年裡,別人一直告訴我中國的債務會從內部崩潰,並且街頭可能會出現暴亂。十年過去了,我們見到了法國、美國和香港出現暴亂,但是中國卻驚人得穩定。別人一直告訴我們,中國政府可能只能把很大一部分經濟國有化,人民幣也可能崩潰。這一幕發卻生在了歐洲和美國。目前,(美國)的債務增加了4.2萬億美元,其中四分之三由美聯儲出資。與此同時,人民幣則成為今年迄今為止以及十年來最強勁的貨幣。
巴倫周刊:對於身處亞洲的投資者來說,最關鍵的擔憂是什麼?
路易斯-文森特·加夫:中美之間脫鉤是一個巨大的變化,並且臺灣是一個重要的斷層線。過去中美關係穩定時,臺灣問題並沒有那麼突出,而且中國所生產的東西是那些便宜的塑料玩具和自行車。但是今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市值高於能源行業。臺積電(TSM)宣稱已經在生產新一代晶片,而因特爾(INTC)表示要到2023年才能生產這樣的晶片。如果你認為半導體比能源更重要,那麼臺積電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巴倫周刊:由於監管日漸嚴格,中國的網際網路股票遭到了重創,其中包括獲得超額認購的螞蟻集團IPO被暫緩。對於這些公司來說,這是一個轉折點嗎?
路易斯-文森特·加夫:自從螞蟻集團IPO被暫緩,以及新的反壟斷指導意見出臺以來,我們還看到一家國有煤炭企業出現了10億人民幣(即1.5億美元)的債務違約。中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於,6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以及資金大量湧入中國科技公司及其債券市場,推送人民幣走高。
在西方,我們會調高利率來應對可能的經濟泡沫。而在中國,他們擁有監管方面的武器。他們成功地使中國的科技股以及流入中國債券的資金降溫。他們表達了這樣的信息。
巴倫周刊:疫情期間你一直住在溫哥華。當疫情結束之後,你最想去地球上的哪個地方?
路易斯-文森特·加夫:我不得不回到我在香港和北京的辦公室。我很想念那裡的同事和朋友。
巴倫周刊:謝謝。
翻譯 | 葉旻爾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巴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