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數字貨幣背後的底層設計,究竟是什麼?

2021-01-10 牛歡喜

最近刷到很多關於人民幣數字貨幣的微頭條和提問與解答,眾網友分享了對數字貨幣概念的解讀,答案真的是五花八門,還有不少網友忽略了概念,直接分析了推出數字貨幣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比如目的是促使國際貿易去美元化,替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和國際交易體系,並且分析的頭頭是道,還有的討論了數字貨幣推出後對社會和老百姓的生活有哪些影響,再就是有些網友認為數字貨幣可以取代微信和支付寶。

那麼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人民幣數字貨幣背後的底層設計究竟是什麼?本篇文章將為您解鎖所有答案。

一、數字貨幣的推出是為了替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

答案是否定的!

那些認為數字貨幣的推出是為了替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網友,我想說的是,你們真的想多了!不論是紙質貨幣還是數字貨幣,以及數字貨幣背後的技術,對標是否能替代美元沒有任何關係。人民幣數字貨幣的推出如果跟國際上有關聯,唯一的關聯就是在數字貨幣是全球未來的大趨勢下,有利於未來數字貨幣的競爭中搶佔先機。

美元能夠成為國際貨幣有三個核心因素:

1、美國的軍事霸權、科技霸權、經濟霸權為美元提供了信用支撐;

2、美國通過與沙特的石油貿易策略將美元逐步形成了它在全球的通用地位;

3、歷史上試圖去美元化的國家最終都沒能見成效,因為全球貿易結算系統中美元的結算系統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和比重,加上薅羊毛和轉嫁風險等各種手段保障了美元在全球資本的自由流動性。

所以,人民幣數字貨幣的推出和流通方式,加上我最後為大家解析的底層意義方面,並不會造成全球貿易格局的改變,所以數字貨幣不是為了替代美元而推出的。

除了如上三點,未來的數字貨幣一定是去主權化,且能平衡世界各國在貿易體系中獲得相對平等的地位,也就是說,需要世界各國的支持。如果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支持,就目前來看,可不是外交和技術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二、數字貨幣的推出,能否取代微信和支付寶?

首先,「數字貨幣」的概念非常單純易懂,數字貨幣只是單純的替代了紙幣而已。央行不論發行現金還是數字貨幣,央行就是信用背書,它具有最強的流動性,因為擁有無限法定的償還能力。舉個例子來說:當你在超市購物用選擇用支付寶支付的時候,商家有權拒絕;但你選擇數字貨幣支付,商家無權拒絕,拒絕就違法。央行發行的現金和數字貨幣都是通貨之源,我們稱之為「M0」。

當你把擁有的現金存進銀行的時候,信用主體已發生了改變,從央行變成了銀行,但信用等級已經下降了一級,變成了「M1」。如果這筆錢你通過銀行進行理財和投資,或經受人變多,會導致信用關係複雜化,當流動性和信用保障再次降低的時候,就出現了「M2」。

按照央行的劃分,支付寶屬於M2。它是信貸關係的衍生品,其本質誤區在於你在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的時候你把它們當成了現金或數字貨幣,但微信和支付寶的金融功能並不是現金和數字貨幣,你使用的時候跟微信和支付寶形成的關係本質上是借貸關係。

其次,央行的屬性相當於「裁判員」,不會對標商業公司的競爭,未來微信和支付寶完全可以加入數字貨幣的轉化,對我們的支付習慣和方式上,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況且如今的微信和支付寶不再是單純的支付工具,不少人會選擇微信和支付寶裡的提供的貨幣基金服務,而央行的屬性是不會在錢包裡提供基金服務的,只是多了一條支付渠道而已。

三、人民幣數字貨幣背後的底層設計,究竟是什麼?

不少網友說人民幣數字貨幣的推出,是橫空出世,彎道超車。事實上,這些描述都是不恰當的,因為早在2016年1月,央行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在北京的召開就已經在布局戰略目標了,包括從去年開始我就看到不少篇關於人民幣數字貨幣的詳細分析報告。所以人民幣數字貨幣並不是橫空出世,而是長期醞釀和研判的結果。

遲遲沒有發行的原因是多維度的,從關鍵技術的解決層面,主要有三個:

1、區塊鏈技術的限制和數字貨幣的多場景應用;

2、閉環測試;

3、「雙離線支付」技術的應用,也就是兩個手機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只要碰一碰就可以實現交易。這需要特殊物理載體技術的支持,也就是硬體,同時還要考慮軟體上的信用風險和環境,這些都可以導致雙離線支付的不可預見性風險的出現。

提到第2點,讓我想起很多網友支持數字貨幣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杜絕假鈔,但事實上真的能杜絕嗎?你又想多了!假鈔只是物理偽造,數字貨幣普及後,假鈔雖然不再偽造了,會不會有人捉摸數字貨幣雙離線支付上的「複製」技術呢?畢竟數字貨幣歸根到底只是一個「文件」,這裡我就不展開描述了。總之,不可預見性風險的出現,從容錯並發和迭代需求上,都可能是史無前例的挑戰。

既然是這樣,為何現在要加速推進數字貨幣呢?其催化劑就是:全球化疫情的出現。

數字貨幣是大勢所趨,發行人民幣數字貨幣是順勢而為

受全球化疫情的影響,世界各地財政緊縮,經濟下行,不僅僅是我們,全球不少國家都在計劃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因為確實可以起到救市的作用,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可以降低紙鈔流動成本。很多網友考慮到了紙鈔在材料、設備、人工上的成本,事實上背後還有儲存、會計、運輸、安全等諸多方面的成本,這些環節都計算出來,可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要知道,比特幣就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不論是降低紙鈔的流動成本,還是數字貨幣的透明化可以在一定範圍上制止違法活動,這些都是所有發行國家共同的目的。但對於我們來說,這些也囊括了,可其真正的底層設計又是什麼呢?

人民幣數字貨幣的底層意義,就在貨幣政策上

此章節,我原計劃想寫出2000字左右來為讀者朋友解析,但如果這麼詳細的話,我不知道會不會「合適」。所以我不闡述自己的觀點,我來引導各位讀者自己尋找答案:

1、你要去了解「零利率」和「負利率」的概念是什麼?

2、「名義利率」是什麼概念,它是怎樣操作的,目的是什麼?

3、你要去了解為何發達國家的利率為何基本都控制在0-2%,甚至有些發達國家出現了負利率?

4、你要去了解,負利率政策出現的時候,真的會是老百姓認知的,加劇金融的不穩定嗎?

5、你要去了解一下股市裡的一句話:「利空出淨是利好」是什麼含義?

6、你要去了解一下很多國家出現負利率政策的時候,很多懂經濟學的人依然反對,他們在乎的是那些利息的降低或本金的虧損嗎?他們不支持所在國央行的前瞻性指導背後的利益衝突是什麼?

7、經濟緊縮下,短期利率下調會不會實現長期利率大幅提升的預期,以及加速產出和就業率增長?

8、0利率是我們央行降息的紅線,倘若全面解除0利率限制或者有效實施負利率政策,對減輕資產負債表的種種壓力後,央行是否可以穩定通貨膨脹,最後通過針對性信貸刺激經濟?

9、你存了100萬,假設銀行利率是+2%,你可以計算出1年後你能得到多少利息;相反,如果是-2%,你可以計算出1年後你的本金賠了多少。但是你忽略計算了1年後的通貨膨脹率,你只看到了眼下,不知道通貨膨脹的調控策略。所以你的+2%在一年後真的賺了?如果是-2%,1年後你真的就賠了?

按照我的引導,如果你通過書籍或網絡找到了全部的答案,你至少應該明白,央行如果搞負利率,我們能看到的僅僅是利息不但沒了,還得賠本。所以央行的政策寬鬆空間被限制了,因為在紙質貨幣時代,如果出現負利率,老百姓大不了把錢取出來放在家裡,或者通過其它平臺或產品進行儲蓄理財。

如果數字貨幣普及了,這個「0」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央行可以輕而易舉的調整到0%,-1%這樣的利率來刺激經濟,事實上,長期來看,對我們是利好的。

下篇文章預告

不少網友確實認識到了數字貨幣的發行提升了社會效率,但微信和支付寶的便捷支付上相比用現金也提升了社會效率呀,雖然掏錢的時間跟拿出手機操作的時間差不多,但我們總要去提款機取錢,甚至排隊。

而數字貨幣的交易使用上,相比微信和支付寶,在社會效率上還是提升了很多。對於老百姓來說,拿出手機用微信,支付寶交易和數字貨幣交易的操作時間上是相差無幾的,那麼這個社會效率為何會提高呢?下篇文章將為大家解鎖答案。

相關焦點

  • 數字人民幣 「可視卡」硬錢包底層為晶片+NFC 技術
    近期,數字人民幣在上海同仁醫院開展試點測試。 上海長寧官方公眾號公布的照片顯示,數字人民幣 「硬錢包」卡片右上角配有水墨屏窗口,可以顯示消費金額、卡片餘額、支付次數等信息。
  • 三問數字人民幣:究竟是什麼?為何要推出?使用安全嗎?
    隨著測試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數字人民幣正離我們越來越近,但不少人心中也有疑問。數字人民幣究竟是啥?為什麼要推出?使用起來安全嗎?經濟日報三問數字人民幣,一起來了解↓↓
  • 央行數字貨幣等於電子版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全面試點意味著什麼?#說人話財經75篇
    本篇談:1.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2.香港地區跨境數字穩定幣 央行數字貨幣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3.央行: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 對私帳戶管理起點為10萬元,對公為50萬,試點為期2年4.央行數字貨幣意味著什麼?1.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 數字人民幣究竟會顛覆誰
    《徵求意見稿》規定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 技術方案越來越成熟,相關法律也已經開始修訂,種種跡象表明,數字人民幣越來越近了。
  • 細說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與Libra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2020年,數字人民幣(DCEP)落地進程提速,呼之欲出。有觀點認為2019年6月超主權數字貨幣Libra項目的橫空出世或許是催化劑,該項目計劃在2020年發行Libra。同屬於數字貨幣,當超主權數字貨幣Libra遇上主權數字貨幣,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數字人民幣與Libra區別究竟在哪?兩者的關係是競爭還是互補?
  • 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 王騰鶴 辛泓睿 黃永彬編著 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匿名幣/352.3.2 穩定幣/362.3.3 央行數字貨幣/372.4 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382.4.1 數字貨幣的探索與嘗試/382.4.2 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的興起/452.4.3 央行數字貨幣研發突飛猛進/592.5 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612.5.1 數字貨幣的基礎—區塊鏈技術/612.5.2 數字貨幣的技術沿革/752.6 數字貨幣的發行方式/782.6.1 ICO(首次代幣發行)/782.6.2
  • Libra會影響中國版數字貨幣麼?
    布雷頓森林體系之所以最終解體(美元脫鉤黃金),背後還是人們相信美國所掌握的黃金數量不再能夠支撐其貨幣發行。但Libra一旦脫離了儲備資產,底層並無其他價值基礎。即便被全球廣泛使用也能算作價值基礎,那Libra就將演變成典型的龐氏騙局,最終將難逃失敗的命運。因此,如果Libra想解決貸款可得性低和利率高的問題,自己創造信用的方式或許並不能帶來好的結果。
  • 【宏觀有意思】手機沒信號也能支付,「數字人民幣時代」即將到來?
    看到「數字人民幣」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很多小夥伴不禁問號三連:數字人民幣和比特幣一樣的嗎?數字人民幣和微信支付寶中的零錢有啥區別?相比於現金,用數字人民幣有什麼好處?下面資管君就為你詳細解答。比特幣與其他的遊戲幣一樣,沒有國家信用在背後做擔保,也沒有法償性,即任何人都有權拒絕比特幣支付作為付款方式。而數字人民幣本質上是現金人民幣的部分替代,可以看做是數位化的人民幣現金。因此,數字人民幣與現金人民幣一樣,均是法定貨幣,背後有國家信用擔保,具有現金具備的無限法償性。
  • 數字人民幣的理想與現實——基於對深圳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的觀察
    中國人民銀行於2017年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以下簡稱「數研所」),開始研發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問題。2019年11月,我國央行宣布數字人民幣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2020年4月,數研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以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的試點測試。
  • 市場對數字人民幣的天大誤解 請不要與支付寶、微信類比
    凡此種種其實都誤解了數字人民幣的定義,數字人民幣是法幣,與紙幣擁有同等地位,是幣本身,而微信、支付寶是通道,是錢包,是裝幣的容器,談何誰替代誰?方向偏了。 數字人民幣究竟是什麼樣的,與第三方支付是什麼關係,會否出現貨幣超發、超現金範疇的情況?未來數字人民幣究竟如何落地?近日記者經多方採訪給出淺顯見解。
  • 數字貨幣——貨幣的第四次革命
    數字貨幣革命,動搖了原有國際經濟秩序的地基,成為當前全球數字經濟時代的戰略制高點,數字貨幣的到來會徹底解決「什麼是貨幣」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帶來的變化堪稱貨幣的第四次革命。
  • 數字人民幣試點,西安能否分杯羹?
    加之近日公布的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穩步推進數字貨幣試點」。西安能否儘早爭取到數字人民幣試點?要知道,數字人民幣背後將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突破點和基礎,蘊含著諸多機遇……數字經濟的基礎支撐在第三方支付發展比較成熟、銀行支付體系比較健全的背景下,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動力何在?
  • 以區塊鏈為由的數字貨幣騙局又來了?
    之前,國家就開始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只是因為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當然,目前國家的區塊鏈技術最新的消息應該是數字人民幣了。在大力發展區塊鏈以及最新的數字人民幣消息的帶動下,數字貨幣的騙局也越來越多,小編也曾遇到過數字貨幣的騙局,今天也為大家來揭曉一下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關係。當然,說到數字貨幣就不得不提到比特幣了,比特幣自2009年誕生後,價格連續上漲,巨大的賺錢效應讓一批人先嘗到了新技術的紅利,並在社會上掀起數字貨幣的炒作熱潮。
  • 數字人民幣手冊②雙層運營架構有何講究,錢包生態如何建設
    萬丈高樓平地起,數字人民幣並非空中樓閣,其搭建離不開嚴密而精巧的底層框架。穿透數字人民幣高大上的概念,怎樣的底層設計支撐起數字人民幣的流通與運行?現階段在商業銀行兌換現金時,商業銀行就需要繳納100%準備金為了防止商業銀行超發數字貨幣;也為了增強公眾對數字貨幣的信任,體現數字貨幣背後的國家信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郝毅說。國盛證券分析師宋嘉吉表示,不採用100%準備金的話,意味著商業銀行有利用央行數字貨幣發放貸款、派生存款的可能,可能會擾亂現有金融體系。
  • 數字人民幣全國多地開「花」!今年的壓歲錢何必是紙幣?
    數字人民幣作為央行發行的法幣,具有和紙鈔相同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但是從有實物到無實物,這種新型法幣的發行監管、使用流通上必將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 而且,眼看著數字人民幣離我們一天天靠近,在很多人眼裡,它還仍是個觸不可及的抽象概念。 那麼,數字人民幣究竟是什麼?它到底好在哪?
  • 數字經濟時代,銀行怎麼把數字人民幣轉換為實體人民幣價值?
    人們對數字貨幣並不熟悉,因此,對數字人民幣即期待又緊張,當然也會有各種擔心。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其中最大的困惑是:數字人民幣是如何通過銀行轉化為現實的實體貨幣?也就是說,數字貨幣如何與實體貨幣價值進行相互轉化?
  • 雄安新區召開法定數字貨幣推介會,數字貨幣、區塊鏈概念午後發力
    據媒體消息,4月22日下午,雄安新區召開了法定數字人民幣(DC/EP)試點推介會。推介會由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改革發展局組織。包括數字貨幣的研發機構、試點商戶都受邀參加。首此消息刺激,23日下午數字貨幣、區塊鏈概念個股大幅走高,匯金股份、眾應互聯、華媒控股、深大通、棲霞建設、普邦股份等個股漲停,恆寶股份、科藍軟體等個股大幅上漲。
  • 中國首推主權數字貨幣DCEP,央行的初心是什麼?
    DCEP(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的推出日益臨近。最近一次央行公告是在4月17日晚間,央行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中國可能將是世界上第一個發行主權數字貨幣的國家。
  • 專家熱議:數字貨幣發展 前瞻與挑戰並存(實錄)
    央行還是有很大的空間激勵支付寶、微信這樣的機構參與推廣央行數字貨幣。首先,有一點是很明確的,根據我國目前對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監管,支付寶和微信是不能直接參與或者變相參與貨幣的兌換。如果在以前,貨幣只能是人民幣的現金,而現在新修訂的中央銀行法,這個貨幣就包括數字人民幣。將來支付寶和微信不能參與數字人民幣兌換紙幣,也不會參與數字人民幣錢包。只能由央行指定的商業銀行來做這些,目前只有五家。
  • Libra:數字貨幣的原理、影響、機遇及挑戰
    Libra一經推出就受到廣泛關注,一方面將數字貨幣推向了新一輪高潮,另一方面引發了各國監管層的擔憂。Libra究竟是什麼?其較比特幣有何優勢?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摘要  Libra是由Facebook主導發行的區塊鏈加密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