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日食襲美,宗教人士看出政治隱喻,川普政權會怎麼走?

2020-12-05 世界說

了解全球局勢,世界趣聞,微信關注一個就夠了:世界說(ID:globusnews)

雖然日食是一種可以利用科學解釋的自然現象,但歷史上它一直被賦予了各種特別含義。在中國古籍上,日食代表著諸侯君王有死亡之召、國內動蕩、外敵入侵或者地震等自然災害將發生。在眾多宗教對日食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基督教中,日食與「天啟」、「大災難」(apocalypse)、最後的審判(judgment day)等聯繫在一起。猶太教曾將日食視為詛咒,在伊斯蘭教中,日食或者月食發生之時,教眾需要去禮拜。

8月21日的日食現象,是美國自1776年建國以來,第一個僅在美國境內掠過的日全食,而沒有掠過其他國家;這是99年來掠過美國全境的日全食現象。在這個大日子裡,從東岸到西岸,全美各地都出現了觀日食的風潮。

這次日食被不少宗教機構視為體現上帝造物偉大的特殊時刻。

不少機構都設計了許多與基督教教眾共同觀賞日食的活動。比如在俄勒岡的Sonrise Ranch辦了一場名為「被上帝的愛遮住(Eclipsed With God’s Love)」的活動,適合家庭參與,不僅有日食觀賞還看宗教電影。

俄勒岡州的基督教團體組織觀日食活動

穆斯林:美國不少穆斯林也在日食這一天走進清真寺禱告

但也有一些福音教派的人認為不應該慶祝這個日食,這個日食值得警惕。

安妮·格雷厄姆·洛茨:日食是上帝正向人類示意,「美國和整個世界都處在混亂之中」

安妮·格雷厄姆·洛茨(Anne Graham Lotz)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福音派布道家葛培理(Billy Graham)的女兒。葛培理生前利用電視、廣播布道,且與多位總統關係密切,是他們的宗教顧問。安妮通過博客撰文,將各種觀賞日食的派對和慶祝活動,比喻成歷史上巴比倫王伯沙撒在臨死前忽視危險信號,只顧狂歡。她表示,雖然沒有人知道是不是審判日已到,但日食確實是上帝正在向人類示意,「美國和整個世界都處在混亂之中」,並呼籲民眾藉此機會禱告、傳福音。

貝納姆兄弟:日食是一種神的啟示,意味著美國放棄了世界之光,黑暗正在降臨

除了安妮之外,福音派的後起之秀貝納姆兄弟(Benham brothers)也公開發出了警告。他們認為這次的日食是一種神的啟示,意味著美國放棄了世界之光,黑暗正在降臨。他們將維吉尼亞的暴動視為撒旦的行為,並稱極右和極左的鬥爭意味著美國進入了精神黑暗期。而他們也表示信仰基督仍能帶來希望。

兩兄弟是美國福音派牧師菲利普. 貝納姆(Philip "Flip" Benham)的兒子,兩人是雙胞胎,大學時期曾是棒球選手,畢業之後做房地產相關的創業,因為外形身材出眾,且創業成功,原本可以在美國的HGTV電視臺有自己的家裝真人秀,但因為關於同性婚姻的爭議言論最終節目被電視臺取消。此事令他們成為了福克斯電視臺、CBN(基督教廣播網)等保守電視臺、廣播節目的座上賓,被請來對宗教議題發聲。他們也出版了關於自己經歷的書,其中一本叫《狼群中生存》(living among lions)用基督教中但以理被投入獅子洞仍舊不顧禁令向主禱告的故事,來比喻在目前美國社會環境堅持信仰的不易。

安妮和貝納姆兄弟等人都是認為日食是一個警示,是對日漸脫離宗教信仰的美國的警示。據皮尤中心的宗教民調顯示,從2007年到2014年,美國基督教佔人口總數的比例從78.4%降到70.6%,基督教教派中,天主教、主流新教教眾流失都幅度較大(分別下降3.1%,3.4%)福音派為0.9%。

福音派在大選中是重要的投票群體。在2016年大選中,這個群體是川普的重要支持者。根據2016年大選的出口民調, 81%的福音派白人選民將選票投給了川普。在大選期間,安妮等福音派名人曾公開表示,上帝對美國基督教信眾禱告的回應就是讓川普獲勝。他們認為川普會提名保守派大法官,也會幫助提高他們的宗教觀念在美國社會中的地位。目前川普的福音派顧問委員會只有一名牧師因為不滿川普對白人至上者譴責不夠宣布離開,其他人仍舊選擇堅定支持他。

這些宗教人士在美國也搶佔了不小的輿論陣地,勢力不容小覷。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在2011年的一份報告,全美大約有2400個基督教電臺,100多個基督教電視臺。全美宗教廣播協會(NRB)預計有300到400多個基督教製作公司,為電臺和電視臺、網絡提供節目。

而因為維吉尼亞州白人至上主義者製造的慘案,這個日全食被引申出的政治隱喻也成為了保守媒體和自由派媒體的關注點。

《大西洋月刊》的文章《美國黑幕》中,作者詳細介紹了能看到日全食的州,它們不少都是白人人口佔大多數,曾經有歧視黑人歷史的州。《紐約客》的文章《我們活該有個日全食》(The Total Solar Eclipse We Deserve),其中也提到了能看到日全食的州大部分都是去年川普贏下的州。這也讓這個被稱為「Great American Eclipse」的日全食與川普的「Make American Great」產生了微妙的聯繫。《波士頓環球報》更是直白地將文章命名為《2017年日全食來到了川普的國家》(The 2017 solar eclipse is coming — to Trump Country),點出了日全食所在州和川普選戰的關係。

能看到日全食的州大部分都是去年川普贏下的州

這樣的政治隱喻也引起了擅長炮製陰謀論、積極挺川普的右翼媒體InfoWars老闆艾利克斯·瓊斯的不滿。美國在1987年廢除了廣播管制中的公平原則,大批保守電臺不斷崛起。瓊斯自90年代起,就是頗有名氣的保守電臺主持人。隨著網絡技術發展,保守派主持人也開始攻佔網絡空間。目前瓊斯主辦的名為InfoWars.com的新聞網站,也有自己的電視和網絡節目《亞歷克斯·瓊斯秀》。

瓊斯怒懟左派媒體,指責他們稱日全食是「種族主義者」這種說法太扯了

另外,關於這次日食,美國還有一批「地球是平的」信仰者們(Flat earther)也十分活躍。不少人跑到推特上宣稱,此次日食就是「地球是平的」現實證據。

之前NBA球星厄文(Kyrie Irving)、大鯊魚奧尼爾都曾經公開表態堅信地球是平的。不少人就狂@厄文想讓他解釋下為什麼有日食。連小牛隊的老闆馬可庫班都來「調戲」這些信奉「地球是平的」人。

而在日全食到來之際,佔星師也沒閒著。據《今日美國》報導,有佔星師認為此次日食進入火星,這個星座管理著權力、怒火,所以川普最近才會有針對朝鮮的火爆表態,而維吉尼亞州的事件也是日食在對美國發生影響。

由於日食歷史上都有君王的出生死亡,時代的開啟和終結等有關聯,網上也有不少人在「祈禱」希望上帝以日食為啟示,以確定是不是應該彈劾川普。

川普不帶眼鏡直視太陽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總統川普,好像沒事兒人一樣。他站在白宮陽臺上不帶特製眼鏡看日食的畫面通過電視網絡直播成為「奇觀」,在社交媒體上成為熱門表情包。

世界說 莊巧禕

發自 紐約

了解全球局勢,世界趣聞,微信關注一個就夠了:世界說(ID:globusnews)

相關焦點

  • 疫論·社會|新冠疫情下的川普政權與奉承政治學
    在最近的美國防疫大戰中,不少政治分析評論人士都注意到民主黨籍州長和川普之間的衝突與對抗:民主黨籍州長若想從聯邦政府獲得足夠的醫療資源支持,就必須在媒體上公開讚揚川普,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川普往往會刁難他們,甚至當眾批評他們的需索是不合理的,因而不會得到聯邦政府全力支持。
  • 徐以驊:美國政治和外交向何處去?一個宗教視角的觀察
    與其他選舉現象相比,比如川普贏得了向來作為美國大選風向標的佛羅裡達州和俄亥俄州但仍輸了大選,相對虛幻的宗教居然成了美國大選政治中相對穩定的因素。不過,本次大選也出現了一些預示美國宗教走向的趨勢,這些趨勢如繼續發展則有可能在較大程度上改變宗教與美國政治的未來。
  • 1月6日,川普將發動「政變」?美民眾聯合行動發起重磅一擊
    1月3日,川普給喬治亞州州務卿拉芬斯伯格通電話的錄音被公之於眾。這段被要求重新計票並威脅可能有「刑事後果」的言論很快引發眾多人士的不滿。華盛頓有關組織呼籲,人們應該發起第二次彈劾。《紐約時報》稱,川普的做法與他施壓烏克蘭總統調查拜登的做法如出一轍,而「通烏門」事件讓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被彈劾的總統。美國記者紛紛表示,川普想以非法行為發動政變。美國分析人士表示,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時刻,國會必須馬上行動,彈劾川普。值得注意的是,1月6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將舉行聯席會議,以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的結果。
  • 《求是》雜誌:做好宗教工作必須講政治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指出:新形勢下,我們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分析我國宗教工作形勢,研究我國宗教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更好組織和凝聚廣大信教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 隱喻嵌入政治話語的意義轉向
    >政治話語;隱喻認知;移動隱喻;政治術語 作者簡介:   從詞源學上講,當下的隱喻認知褪去了亞里斯多德「移動隱喻」觀中的繼續存在屬性。  鑑於隱喻表達可打破學科壁壘,使得以往晦澀的概念變得愈加透明,因此恰當的隱喻表達成了學科建構與發展中可遇不可求的利器。例如,「身體政治」「政府分支」「國家首腦」「國家主體」等隱喻表達廣泛用於描述政治環境和程序,政治學家日益認識到政治分析當中隱喻的價值與潛質。
  • 得州釋放重磅信號,美國政權正在迅速撕裂
    文丨西樂 審丨高靜拜登與川普正在忙著爭奪總統之位,一場選舉「鬧劇」成了裹腳布一般又臭又長。就在美國政客忙著打嘴仗給自己攢政治資本的時候,美國政權與美國社會正在被一股又一股力量拉扯著,並迅速邁向撕裂狀態。
  • 金一南丨美國軍事打擊敘利亞是一場切割對俄關係的政治秀
    美空襲敘利亞現場金一南教授:美軍對敘利亞的打擊是一種炫耀武力的表現,在國際道義上是站不住的。他們的核心不在於美國行動是否符合國際法,他們早就想顛覆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認為美國這樣做就是站到他們一邊去了。川普在競選美國總統時就講過,敘利亞的事不關美國人的事。他的意思就是只考慮美國的利益,其它事不管。現在美國人突然間「管事了」,北約盟友一片叫好。這個叫好不是基於什麼國際正義,而是基於它們想顛覆敘利亞政權的企圖現在看來得到了美國的支持。
  • 土耳其終於放了川普想要的人 兩國能和好嗎?
    原標題:觀察| 土耳其終於放了川普想要的人,兩國能重歸於好嗎?  土耳其釋放美方關鍵人質,川普喜悅之情可謂溢於言表,但認為美土關係因此回暖可能還為時過早。  路透社10月13日報導稱,川普總統當日表示,美國牧師安德魯·布倫森在被土耳其關押兩年後獲釋為兩國關係改善邁出了「巨大的一步」。
  • 距政權交接還剩不到兩周,臺專家: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臺機率不大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日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即將赴臺訪問,牽動兩岸敏感神經,是否引起政治波瀾?臺灣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蔡東傑表示,川普為了蓄積政治能量,預期至卸任前會持續刺激大陸,並逐步升級,駐聯大使訪臺,已涉違反一中政策,川普用意就是讓中方跳腳。
  • 歐美民粹主義的政治光譜
    民粹派(包括政治上的極右派,也包括極左派)的興起,是近年來歐美國內政治中引人注目的現象。隨著英國公投脫歐成真、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極右或曰偏右民粹派這一浪潮愈演愈烈。它與極左民粹派的興起(主要的代表即希臘)相互呼應、相反相成,既反映出選民某些特定的恐懼與期盼,也標誌著民粹派在政治上的不斷成熟和日漸強大。
  • 美國會騷亂引發白宮辭職潮 政治內耗加劇社會分裂
    新華社華盛頓1月7日電 美國會騷亂引發白宮辭職潮 政治內耗加劇社會分裂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孫丁 鄧仙來美國國會騷亂在華盛頓掀起的猛烈政治風暴7日仍在繼續,多名議員呼籲罷免總統川普,交通部長和教育部長當天先後宣布辭職。川普當天發表講話稱新政府將按時上臺。
  • 李林:「救日」與救國——1901年辛丑日食的政治史及文化史意蘊
    無論是對先民生產生活, 還是宗教、政治而言, 日食都是極為顯著而重要的天變異象。因此, 中國對日食觀測和記錄甚早, 《尚書·胤徵》記夏代仲康日食, 就已載明不同身份、地位者應對日食的儀節。此後隨著國家形態的完備、天文觀測技術的進步、曆法編制水平的提升, 日月交食的預報更加制度化和精確化。針對交食的救護和應對辦法, 也形成國家重要典制歷代相沿。
  • 概念隱喻視角下國際政治事件的網絡新聞標題
    黃巖島問題關乎我國主權與領土完整,國內媒體在進行報導時,必然會強調和申明中方立場,這種觀點肯定會在對黃巖島的報導中有所體現。相反,結合概念隱喻的理論,我們也可以得出從標題中能夠看出中國媒體對黃巖島事件的態度和立場。 人民網是以《人民日報》為依託的網絡信息平臺,一定程度上也在發出國家的聲音,對於國際性的政治新聞尤甚,其代表性會更強。
  • 俠客島:這次,川普恐怕又捅大婁子了
    美以關係近幾十年來,特別是在共和黨執政時期,美國力挺以色列的言論和行為,早已司空見慣。儘管如此,自川普上任以後,在阿以和巴以問題上,一些行為仍然讓人出乎意料。先是宣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如今川普更進一步,宣布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更是令世界輿論譁然,也引發了人們對川普意圖和美以關係的猜測。
  • 美媒:美國再將古巴列為「支恐國家」
    總部設在邁阿密的哈瓦那諮詢集團總裁埃米利奧·莫拉萊斯說:「這確實會放慢(古巴)與拜登政府緩和關係的速度。」報導還稱,莫拉萊斯說,取消制裁至少要一年的時間,而且需要美國政府謹慎調研。他還懷疑,在歐巴馬政府對古巴開放問題上並未發揮重要作用的拜登是否願意投入歐巴馬那樣的政治資本,不求任何回報地向古巴領導人拋出救命繩。
  • 紐約空警突然聽到不明語音:我們會駕駛飛機撞國會大樓
    事件發生後美國以遭到了嚴重恐怖襲擊為理由發動了反恐戰爭,出兵中東地區並迅速使伊拉克等國政權垮塌。自此國內一旦發生和"9.11"相關的消息,美國都極其敏感,甚至在美軍撤出中東後也不例外。消息顯示,19年前的一天上午,紐約地區空中交通管制員突然失去了11號航班的動向消息;不到二十分鐘警方立刻得到報警,該航班高速撞向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一號樓,造成大量人員死亡;隨後還沒等警方反應過來,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第175次航班撞向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亦稱"南塔"),導致所有機上人員以及塔內未知數量的人員均立即死亡;緊接著聯合航空77號航班撞向五角大樓,導致多人死亡,另有一架飛機恐襲未遂被乘客搏鬥導致墜毀
  • 媒體猜測川普赦免名單 美媒:他考慮提前赦免子女
    「有關白宮赦免的猜測消息甚囂塵上,這凸顯對總統圈內人士的調查和刑事訴訟在川普政府佔有多重的分量。」美媒如此評論。隨著川普任期接近尾聲,美國輿論對他會如何行使總統赦免權的討論愈發熱烈。在各種報導中,有一個問題最受關注——他是否會赦免自己。
  • 美高官竄訪臺,臺海問題成為川普垂死掙扎的「救命符」
    據《海峽導報》報導,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在其聲明中指出,稱克拉克此行將根據「美臺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等美國的一中政策所指導的原則,強化對臺灣國際空間堅定且持續的支持」。聯繫近兩天來,美臺舉行所謂「政治和軍事對話」視頻會議,克拉夫將訪臺等一連串舉措,可以清楚看出,川普政府就是在拿美國「一中政策」當幌子,行破壞「一中政策」之實。
  • 希拉蕊發推揶揄川普:大家不要聽直視日食的人的建議
    直播吧3月25日訊 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蕊-柯林頓今日在推特上揶揄了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她表示:「請不要聽從一個會用眼睛直視日食的人的建議。」希拉蕊推文中「用眼睛直視日食的人」就是川普,後者曾在2017年8月不帶護目鏡觀看日食,遭到媒體和網友吐槽。
  • ...蓬佩奧|凱莉·克拉夫特|川普|自我設限|蔡英文當局|直新聞
    特約評論員 吳蔚:蓬佩奧身上一度有過幾個標籤,「川普的第一忠臣」、「史上最差國務卿」,隨著川普這位美國政治新星迅速地「糊」了,蓬佩奧也見風使舵地撕開了「第一忠臣」的面具,在任期的最後時刻,專心致志地做好只有「史上最差國務卿」才能做出來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