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矮暴龍的爭議:矮暴龍真實存在嗎?

2020-12-05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1、蒙大拿州波茲曼的落基山脈博物館,一個被稱為「克利夫蘭頭骨」的幼年霸王龍模型和另一個被稱為「b型霸王龍」雷的成年霸王龍頭骨一起展示。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雷克斯暴龍就是我們常說的霸王龍,它並不是一出生就是超級怪獸,能將獵物撕成碎片,目前,古生物學家託馬斯·卡爾(Thomas Carr)發現雷克斯暴龍經歷了21個不同的生長階段,從瘦弱的小傢伙成長為成熟的巨型恐龍之王,它的成長曆程中經歷了兩個重要階段——青春期和18歲左右。

卡爾用了3年時間研究44具雷克斯暴龍骨骼化石,這些骨骼化石存放在北美各地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他指出,對這種0.67-0.65億年前白堊紀末期的超級食肉動物展開詳細研究雖然很辛苦,但是意義重大。

卡爾是美國卡西基學院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生物學副教授,他說:「我非常喜歡研究霸王龍,我覺得它們很漂亮,希望了解它們其生長階段每一個微小變化,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想通過它們的眼睛觀察一切。」據悉,該項研究涉及的恐龍化石從洛杉磯自然博物館2歲恐龍化石標本至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28歲恐龍化石標本,這是迄今為止最全面關於雷克斯暴龍生長的研究分析,結果顯示雄性和雌性恐龍骨骼看上去十分相似,之前頗有爭議的矮暴龍並非一支獨立暴龍物種,成年霸王龍的大小和體重並不能準確預測它的年齡。

2、美國西雅圖博克自然歷史文化博物館古生物學家託馬斯卡爾正在檢查被稱為「愛塔夫斯之愛」的霸王龍頭骨。

卡爾每次檢測不同霸王龍化石標本,都會評估多達1850個特徵,例如:頭骨長度、實際年齡(依據某些骨骼生長環測定)以及頭骨是否存在隆起結構。

北卡羅來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古生物學負責人林賽·贊諾(Lindsay Zanno)說:「我們研究分析了44具霸王龍化石標本,為了深入了解霸王龍的生長過程,我們進行了最大規模、最耗時的研究分析。」

例如:研究數據顯示霸王龍成長曆程中經歷了兩個重要階段——青春期和18歲左右。霸王龍生長階段第一個變化出現在青春期,從13歲開始,卡爾說:「當時霸王龍很年輕,頭骨長而窄,牙齒窄小,它們的體長大約6.4米,青春期與成年期的霸王龍外型相差較大,事實上,之前考古學家曾誤將幼年霸王龍當作一種叫做矮暴龍的物種。」

卡爾指出,在13-15歲兩年時間裡,霸王龍頭骨和顎骨變長,牙齒變厚,基本上與成年霸王龍相似。霸王龍的第二個裡程碑式生長變化出現在15歲之後,在它們迎來18歲生日的時候,體重達到3噸,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其他暴龍沒有這樣重,與其他同類物種相比,霸王龍已成為超級掠食者。

贊諾表示,人們已知道霸王龍在生長方面超越了其它暴龍物種,它們通過快速增重而體型變大,霸王龍必須在大約20年時間裡從幼獸變成能咬碎骨頭的巨獸,從此前我們並不完全了解這一成長過程是如何實現的。

3、霸王龍經歷了21個不同的生長階段,從瘦弱的小傢伙成長為成熟的巨型恐龍之王,它的成長曆程中經歷了兩個重要階段——青春期和18歲左右。

然而,健壯結實的成年霸王龍不一定比瘦弱的成年霸王龍年齡大,卡爾指出,我們在霸王龍化石樣本中發現一塊命名為「斯科蒂」的恐龍化石樣本看似年齡並不大,但實際是所有恐龍樣本體型最大、最健壯的。通過研究分析,「斯科蒂」的年齡在23-27歲之間,這意味著它很年輕。

同時,卡爾的研究數據表明,雄性和雌性霸王龍骨骼看上去幾乎相同,其他恐龍物種也是如此,已知唯一確定恐龍性別的方法是觀察它是否有恐龍蛋,或者找到髓質骨,髓質骨是一種特殊骨骼組織,僅存在於雌性霸王龍體內較長的骨骼。

矮暴龍真實存在嗎?

關於矮暴龍的爭議,卡爾研究了「克利夫蘭頭骨」——第一個被稱為矮暴龍的頭骨,以及十幾歲的「簡頭骨」——另一個矮暴龍候選者,部分科學家認為,矮暴龍是一種侏儒暴龍,但也有人表示這僅是年輕時期的霸王龍。

卡爾指出,依據每個化石標本採集的相關數據,這些所謂迷你級恐龍完全符合霸王龍的生長周期。如果它們是一支單獨物種,應該是基於霸王龍的分支,但它們不是,而是具有進化連續性。此外,「簡頭骨」正處於較年輕的「克利夫蘭頭骨」和較年長的霸王龍之間的生長過渡階段。

研究結果顯示,「簡頭骨」已出現骨骼顏色變深,該現象在「克利夫蘭頭骨」中並未顯現,所以它就像「克利夫蘭頭骨」與亞成年霸王龍之間的缺失環節。

另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的研究報告指出,「簡頭骨」顯示出活躍生長階段的幼年恐龍特徵,當時這些恐龍還沒有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這意味它是一隻正在成長的小霸王龍,而不是之前科學家猜測的矮暴龍。

然而,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館長馬克·諾雷爾(Macaulay Curator)稱,關於矮暴龍是否真實存在,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葉傾城)

相關焦點

  • 能將獵物撕成碎片:超級怪獸矮暴龍真實存在嗎?
    關於矮暴龍的爭議,卡爾研究了「克利夫蘭頭骨」——第一個被稱為矮暴龍的頭骨,以及十幾歲的「簡頭骨」——另一個矮暴龍候選者,部分科學家認為,矮暴龍是一種侏儒暴龍,但也有人表示這僅是年輕時期的霸王龍。
  • 新研究: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 只是還沒長大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關於本世紀初在美國西北部發現的兩具「迷你版」霸王龍化石骨骼的分類,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看法。美國研究人員分析這兩具化石骨骼的微觀結構認為,它們並不像此前某些人猜測那樣屬於一種名為「矮暴龍」的獨特暴龍,而是尚未成年的霸王龍。
  • 霸王龍見到矮暴龍會說什麼?「我是你爸爸!」
    但是,家族裡總有幾個不爭氣的傢伙,例如「矮暴龍(Nanotyrannus)」就是如此。它的身長僅5米左右,身高也只有霸王龍的大腿那麼高。 矮暴龍(藍色)與霸王龍(紅、綠、紫),以及人類體型比較 | larcadinoe.com 不過,就在被人們訕笑其矮小身材多年後,矮暴龍終於迎來了「平反」的一天。
  • 矮暴龍還是小霸王龍?爭論近20年終有結果
    一部分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屬於矮暴龍,即霸王龍的一個矮小品種,另一部分認為它們是未成年霸王龍。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由解剖學專家霍莉·伍德沃德牽頭,從腿骨化石切下薄至透光的薄片,把它們放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認定它們是未成年霸王龍。研究人員看到薄片中有像樹幹年輪一樣的圓圈。
  • 一周科技隨我探 | 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
    1月6日,NASA發視頻宣告,首個可能適合居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TOI 700 d被發現,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並且距離很近,僅100光年。該行星的宿主恆星TOI 700是一個紅矮星,大約是太陽質量和大小的40%。
  • 新研究: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科學家為什麼要研究恐龍?
    關於本世紀初在美國西北部發現的兩具「迷你版」霸王龍化石骨骼的分類,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看法。美國研究人員分析這兩具化石骨骼的微觀結構認為,它們並不像此前某些人猜測那樣屬於一種名為「矮暴龍」的獨特暴龍,而是尚未成年的霸王龍。科學家認為,恐龍是研究整個演化的最佳的媒介,這是為什麼呢?
  • 恐龍之王是誰,世界上什麼恐龍最強你知道嗎?
    恐龍是怎麼來的,世界上最強的一種恐龍你有了解過嗎,在史前時期地球上生活著許許多多強大的恐龍,除了大型食草性恐龍外,食肉恐龍更加具有威脅力,它們性格非常殘暴兇猛,是天生的掠殺者,最出名的食肉恐龍非暴龍科恐龍莫屬了,像霸王龍、特暴龍、矮暴龍都是其中的成員,戰鬥力非常強悍。
  • 湮滅在海洋中的文明古國,亞特蘭蒂斯,是真實存在的嗎?
    湮滅在海洋中的文明古國,亞特蘭蒂斯,是真實存在的嗎?地球存在46億年,而人類只有700萬年的歷史。在我們未知的那些歲月裡存在過多少的文明?存在過多少的文化?我們能從很多記載中發現存在過的極其先進的文明,卻又發現他們在一夜之間湮滅,這些到底是作者的想像,還是大自然的神奇呢?被掩埋的文明有很多,隨便上網一搜就有許多一夜之間覆滅的文明,包括像具有高度天文和數學能力的瑪雅文明,充滿神秘的埃及文明,不被歷史記載的巴比倫文化,還有陶淵明的桃花源是否也是存在的另一個文明?我們都無法預測。
  • 一男子稱來自未來世界,受到高度爭議,莫非時空旅行真實存在?
    還記得當初那個自稱來自火星的小男孩嗎?他講述很多關於火星上的專業知識,讓人難以置信,很多人對他也產生諸多的質疑。
  • 格利澤581d真實存在嗎
    一、格利澤581d的真實存在嗎格利澤581d是真實存在的,當時對這個星球的存在與否充滿了爭議後來經過研究之後,人類才知道這個星球確實存在,但是和它在同一個系統中的行星是不存在的,天上的行星有很多,但是仔細探索起來又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