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廈門機場節能減排工作,實現系統有序地推進綠色機場的建設工作。廈門空港全面推動APU替代設施使用率提升、提高場內特種車輛電動化水平等一系列工作。
APU替代設施方面
廈門機場於2017年8月完成了T3候機樓橋載設備代替飛機APU項目民航行業驗收。至此,T3、T4候機樓共26座登機廊橋下均安裝了飛機地面空調及400Hz飛機靜變電源,供停靠飛機使用。
同時為響應局方要求,全面推動本場靠橋飛機使用APU替代設施,提高APU替代設施使用率。從「2019年1月1日起,按照『應用盡用』原則,禁止飛機在機場廊橋停靠期間使用APU。」經統計,目前廈門空港APU替代設施應用盡用率約達90%,同時與廈門空港籤訂《橋載電源使用協議》的航空公司達35家。
提高場內電動化水平方面
廈門空港及其駐場單位作為民航「油改電」項目首批6個試點單位,經過穩步推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廈門空港通過逐步購入電動力車來替代油動力車,提升機場電動化佔比,同時通過合理布局分步建設一二期共26座充電樁供場內電動力車進行充電使用。
機坪特種電動車輛航班保障完成後就近停車位充電樁充電。擺渡車、客梯車、行李傳送車採用直流快充充電,每次約1-2小時;機務牽引車、地勤通勤車採用交流慢充充電,每次充電約6小時。機坪電動車輛種類多樣,在開展一期充電樁項目前,通過調研分析了解到機坪特種電動車輛蓄電池類型、電壓等級、交直流充電需求等存在較大差異,僅同類型的車輛可共用充電樁,限制了充電樁的通用性。由於機坪停車位整體規劃原因,不同功能的特種車輛只宜在各自停車位上停車充電。因此採用分布式充電樁建設,保證機坪各種類型特種電動車輛的充電需求。
同時,廈門機場根據機坪航班生產特種車輛需求、老舊油動力車更新需求以及藍天保衛戰相關文件要求,2019年新購入新能源車輛28輛,進一步提高了場內電動車輛佔比。
除推動APU替代設施使用率及提升場內車輛電動化水平外,廈門空港還在新能源發電、高排放車輛尾氣改造等項目上持續推動發展。廈門空港於2016年10月建成投用光伏發電項目,年可穩定發電約33萬kw/h,項目截止至今共發電約135萬度。
未來廈門空港將持續推動採購電動車輛,穩步提升場內電動車輛佔比;進一步開展T3、T4候機樓主要停車場公共充電樁建設,為廣大市民朋友提供方便快捷的充電服務;推動未籤約橋載協議航空公司與我司籤訂橋載協議,保持APU替代設施使用率穩中有升。